表2-1显示了近代部分时间点中国的实际GDP总量及其产业结构, 在1890~1952年的60多年当中,产业结构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传统的第一产业一直占据三分之二的比重,到了1952年才有所下降。手工业的比重也基本没有变化,一直保持在7%以上。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的地位也基本上没有变化,保持在9%左右。政府所占份额也维持在比较固定的水平上(2. 8%),这说明当时的政府并没有占据更多资源。最重要的现代制造业虽然长期看略有提升,但依然很低,仅从0. 1%上升到了4. 3%。尽管这里的定义可能过于狭义,其他一些属于制造业或第二产业的行业都分离出去了,但依然显得薄弱,因为即使加上那些行业(如采矿、电力、建筑)也微不足道。此外,这个时期的增长率是十分低下的,总的GDP从1890年的212. 83亿元增加到1933年的299. 8亿元,40多年只增长了40. 9%,年增长率仅为0. 95%。相比之下,日本的GDP增长率高达3. 13%(第一章)。尽管中国的GDP 1952年增加到316. 95亿元,但平均增长率仅为0. 79%,还不如上一个时期。当然,现代制造业等新兴行业的增长率比较高,一些产业几乎从无到有,如电力、采矿、金融等。
表2-1 近代中国GDP结构(1933年价格,百万元,%)
续前表
说明:值得说明的是,这里的数字一部分是由麦迪森在假设的基础之上推算的,只能算一家之言,参见麦迪森(2008),第167页表C. 1资料来源部分。资料来源:麦迪森(2008),第48页,第156页。
表2-2显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关内[不包括东北] GDP总值及其比重。由于20世纪30年代的统计数字比较丰富,所以这个时期的信息更可靠一些。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占据最大份额(接近60%),而且几乎没有变化。然后是服务业,约占20%,还略有上升。接下来是工业,略有下降但可以看成是相对稳定的。运输和通信业1940年明显下滑是一个问题。其他分类的比重很小,而且变化不大。矿业和电力、煤气略有上升,虽然上升幅度不大。教育和政府所占比重变化也不大。GDP总值几乎没有增长,甚至有所下降,说明整个时期都没有什么进步。各个部门的数值也同样,一些部门不仅没有增长,还有所下降,如农林牧渔,工业,建筑业,运输、通信,只有服务业和矿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总之,虽然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1936年以前是中国经济发展较好的时期,但依然没有显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只是个别行业有所增长,大多数行业则停滞不前。如果这些数字是正确的,那么可以说二战以前中国经济没有多少增长,产业结构也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也就是,从发展的概念上看,同样没有多大进步。
表2-2 按部门划分的中国本土(关内)GDP(1933年价格)
续前表
说明:政府中包括为军队提供的经费。资料来源:南亮进、牧野文夫(2014),第452页。
表2-3显示了东北地区1933年价格的GDP,可以与本土做一些对比,虽然总额不如本土。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与本土差异很大,农林牧渔的份额从一开始就低于本土,到1940年下降到了22. 58%,这相当于日本20世纪20年代的水平,也就是说,东北处在中国本土与日本之间的水平上,甚至达到中国1990年前后的水平。工业的比重一开始很低,仅有3. 98%,但不到10年时间上升到了13. 01%,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与本土相比开始差距很大,后来居上,实现了赶超。矿业虽然份额不多,但发展迅速,从1. 18%上升到了5. 69%。运输、通信的增长也很快,本来就有较高份额,并且在观察时期里翻了一番。关于这一点值得特别指出,这个行业的比重是很特殊的,不仅中国本土无法相比,即使日本也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日本这个行业的比例在二战期间最高只占到12. 5%(1938年)。 电力、煤气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由于其他行业的发展,服务业的份额有所下降,这也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表2-3按部门划分的东北地区GDP(1933年价格)
续前表
说明:原文中有两个政府和两个合计的数字,即政府(1)中不包括为日本军队提供的经费而政府(2)中包含,合计(1)和合计(2)与此相同。这里采取后者,即包含军队开支的数字。资料来源:南亮进、牧野文夫(2014),第516页。
接下来研究劳动力的行业结构,表2-4显示的是20世纪30年代按产业划分的中国本土的就业者人数和比重。从比重看,第一产业一贯处在绝对优势地位,雇用了80%的劳动力。重要的是一直没有改变,从原点回到原点,这与GDP的情况相同。第二产业也没有变化,基本维持在10%的水平上。第三产业略低于第二产业的比重,但没有变化,这一点三个产业是相同的。虽然只有13年的数据,但说明这13年当中中国本土经济的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也就是没有发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配第-克拉克定理]。如果观察当今中国, 13年当中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转移,这说明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是原地踏步,或者虽有增长但没有发生结构变化。
表2-4 按产业划分的中国本土[内陆]就业者人数和比重
说明:中国内陆不包括东北地区。资料来源:南亮进、牧野文夫(2014),第362页。
下面观察东北地区的情况,表2-5显示了这个情况,从人数上无法与本土相比,大约是十几分之一的程度,但在产业的比重上则有所不同。农业的份额虽然也很高,但比本土要低一些,重要的是它是逐渐降低的,这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第二产业的比重大约占8%,略低于本土,只是略有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高于本土,而且有增加,这主要在于第一产业份额的差异。总的来说,东北地区的就业结构略高于本土,说明土地相对丰富,从事其他行业的劳动力更多一些。这种比重关系大约相当于日本19世纪末(如1888年)的水平 ,也相当于中国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 总之,东北地区的劳动力结构超过本土,但第二产业比重并不高,也就是按照产出的比重对照来看并没有显现出生产力的优势。
表2-5 按产业划分的中国东北地区就业者人数和比重
资料来源:南亮进、牧野文夫(2014),第481~482页。
以我国近期的情况为例,2000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5. 9%,第二产业比重为50. 9%,第三产业比重为33. 2%;劳动力比重分别是50. 0%、22. 5%、27. 5%。 同样为第二产业,产值占50. 9%,劳动力占22. 5%,差不多是产值的一半。这说明第二产业的生产率高于其他产业,不需要同样多的劳动力也可以生产同样多的产品。相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5. 9%,而劳动力比重为50. 0%,说明这个行业的生产率不高,需要更多的人员才能生产出同样多的产出。
表2-6显示了近代中国按照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划分的货物进出口情况。先看进口,生产资料所占比例从8.1%提高到50%以上,消费资料则从90%以上下降到不足一半,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中国开始推进工业化了。具体来看,生产资料当中机器和大工具比例较少,从不足1%上升到 8%左右,而建筑用品和设备则从8. 1%上升到40%以上,说明中国本身的工业化程度不高,较多地进口建筑用品和设备。消费资料方面原来主要是直接消费资料(成品),而消费品原料则相当于半成品,如布料。消费品原料变动不大,从8. 5%上升到15%左右,直接消费资料从80%以上下降到了20%左右。
表2-6 近代中国各类货物进出口比例(18 7 3~194 7年)(%)
说明:建筑用品和设备包括车辆、船舶、小工具、器材、半制品、材料和原料等。农产品中包括农林牧渔产品。资料来源:严中平(1955),第72~73页。
出口分为原料、半制品和制成品。在19世纪后期初级产品出口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半制品和制成品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制成品的比重高达58. 3%,尽管这时的所谓制成品只不过是手工制品(机制和手工当中,手工占据主导)而已,如工艺品。进入20世纪以后,这两种产品出口的比重都出现了下降,初级产品当中的农产品比重逐步上升。农产品出口比重最高时达到45. 1%,说明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制成品也占有一席之地。再详细观察可以看出,20世纪以后半制品和制成品当中的机制比重逐渐上升,尤其是半制品中机制的比重超过了手工,这说明通过进口机械设备逐步实现了机械加工和制造。换言之,工业化程度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