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朋友,聪明美丽的主持人李静,在她33岁结婚前也曾有过恐慌的经验。她说30岁之前,追求者众,每天电话铃声不断。可是一过了30岁生日之后,却惊然发现邀约自己出门的电话明显地减少了,晚上一人待在家看电视的频率则越来越高。起初她还不以为意,心想:我长得那么漂亮,没人追这件事绝对轮不到我!可是当日子一天天逐渐飘逝,骄傲的她终于感觉到了事有蹊跷。于是有一天她告诉自己:我可不能让自己毁了自己!
她对自己不再像从前那样受男孩追捧的觉醒是:“当我听他们说话时,我的眼神已经不会再像年轻时那样发光了。”
李静说,她发现自己20多岁时,只要听男孩吹牛,涉世未深的她都会睁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认真专注地听着,让男人因为可以让美丽的她动心而骄傲不已。可是一迈入了30岁,事业有成、也有人生经验的她,只要再看见一个西服革履的男人试图在她面前吹牛,她立马就可以判断出这个男人的钱是自己的还是贷款来的,他的公司是独资的还是做合伙生意的。
呵呵!这个比喻虽是慧黠的李静所说的玩笑话,但却不无道理地点明了已有人生经验和判断能力的大龄女子在面对爱情时的困难——我们已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容易被取悦了!
后来,觉醒之后的李静修正了自己太精明、太冷静的“缺点”,试着用一颗比较单纯的心去感受爱情而不是解码爱情,结果在33岁那年遇见了生命中的Mr. Right,有了可爱的女儿,成就了美满的家庭,终究没有让自己毁了自己。
许多过来人都承认,念大学时谈的恋爱是最真挚动人的,因为那时两个人的心都很简单,没有拿着秤砣去较斤较两,只要有了心动的感觉就爱上了,不管他或她是不是符合结婚的条件。因此在单纯的心理环境下,只需要感受爱情是否依然炙热,没有太多其他需要考量的因素。
可是当我们一旦步入了所谓的适婚年龄之后,再遇见爱情就不免有“风险评估”的意识出现。我们会计算这场恋爱会不会走向婚姻,值得投入多少?如果失败,我会损失什么?如果成功,我会得到什么?因此,我们常听见适婚年龄女子间最常总结出的潇洒结论是:“如果嫁得不好,干吗给自己找麻烦?”
用比较冷静理性的态度去面对爱情,并不是一件完全不可以的事,事实上,在若干情况下,这种谨慎的态度确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但是,一旦爱情出现了太多理性的思量,就很难再去体会它细致的甘美以及牵动人心的悸动。而最让人担心的也就是当两人关系出现需要磨合的紧张时,如果没有足够的“疯狂”去支撑、去润滑、去容忍它的话,只凭借着理性思维建构出的感情是很容易浓情转薄、无以为继的。
所以,如果在30过后遇见一份值得珍视的感情,请听听我的建议:
放下理性的左脑里急着拿出来的量表,先用单纯爱恋的右脑和直觉去碰触他(是他,不是它)。
能维系婚姻的基石绝对是足够分量的爱情而不是足够漂亮的报表。如果他只是在外在的附件上满足了你的要求( 或虚荣? ),那么在如此脆弱多变、如此需要小心经营、如此需要互相妥协的婚姻关系中,这样的基石是远远不够稳固的。( 而且请留意,能让你喜欢的附件一定也让其他女生喜欢,有那么多人惦记着他,对你来说也是一种威胁和负担! )
所以在遇见了彼此心仪的对象时,请先用最短的时间冷静地以左脑去衡量双方的外在条件是否存在着不可弥补的差异。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知道这段感情最终无法走向美好的结局,那就尽快收回好感,别拖泥带水地浪费太多的感情和留下完全没有必要的伤心回忆。有些女孩因为害怕寂寞,心想有人陪伴总比没人陪伴好,或者抱着骑驴找马也没什么损失的心态,试着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交往,最后弄得身心俱疲得不偿失。
可如果你在理性地评估后,得出“大有可为”或“尚有可为”的初步结论,那就要暂时放下总是急着出头的左脑,让它暂且休个年假,把接下来的评估工作移交给负责感情的右脑,让右脑和心灵继续用纯粹的雷达去感受爱情。
你也许觉得我说的话很好笑,用左脑或右脑去感受爱情,两者之间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吗?是的,它们得出的结论大不相同。
当你用左脑谈恋爱时,你是在检视爱情而不是享受爱情。左脑的理性让你害怕受伤害、害怕没面子、害怕被欺骗、害怕做承诺、害怕失去他……左脑让你带着盔甲诚惶诚恐地体验爱情,随时准备在发现苗头不对时先出招好保护自己。你因此享受的不是爱情本该带来的欢愉快乐,而是戒备森严中带来的心力交瘁。
可当你用右脑、用心灵去享受爱情时( 请注意,我强调的是享受 ),一个人在享受的状态下,肌肉是松弛的,神经纤维是松弛的,心灵也是松弛的。你因此才能在柔软的状态下去承接爱情所带来的美好感受,也才能看见内心深处的渴求和听见心里微弱的共鸣声。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论这段恋情是否最终能到达幸福的彼岸,你都已经在过程中获得了丰硕的甘美享宴,并且为下一个爱情做好了准备。
一旦接受了爱情,就要有承担风险的勇气,不要害怕失败。
我见过许多对婚姻悲观的适龄女子,她们在爱情的战场上屡战屡败,究其原因,只是因为从心底里拒绝婚姻,所以总是在爱情将要修成正果之时,下意识地破坏了它。
她们共同的潜台词是:与其进入一个不确定会有好结果的婚姻围城,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快活地过着,干吗没事找事受那个罪?
可是她们心里的矛盾之处在于她们拒绝婚姻却渴望爱情。这种不对等的爱情需求,不管是发生在爱情的哪一方,都势必将爱情带向痛苦的渊薮。想想看,如果田径跑道上双腿绑在一起的两人奔跑的目标不在同一个方向时,那种互相角力和拉扯的力度,是多么容易两败俱伤,多么容易彼此毁灭?
我的看法是,如果你不向往婚姻生活,没问题,谈恋爱时就开诚布公地说明来意,找个也不打算结婚的男人,两人好好地享受没有负担的爱情。但如果你又害怕结婚、又觉得应该结婚、又打算一定要结婚,那么在招惹那个可怜虫之前,就该好好地调整心态,承认婚姻或爱情纵有风险,但你有驾驭它的决心和勇气。
再说了,现行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凡恋爱,就必须成功”。成功了,值得狂喜;失败了,就像台湾俚语所说的“打断腿骨颠倒勇”( 腿骨头被打断了反而更强壮勇敢 )。还有,千万别相信那些八婆的耳语,以为你的年龄已经失去了失败的权利。现代医学比以前不知发达了有多少,女人的最佳生育年龄已经向上修正了许多。放心,你不仅风华正茂,可以享受爱情,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慢慢地品味爱情。
学会分享,学会做伴。
现代的女人独立惯了。单身了30多年的我们,习惯了独享一张床、一张沙发、一个电视遥控器。
当我们身边突然多出了一个活生生的男人时,我们会有一段时间好不适应他的“确实”存在。我们可能会很享受他的温柔陪伴,很享受他的殷勤体贴,很享受他的甜言蜜语。可等到他真的闯入了我们的生活之后,许多我们已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和改变。例如,他吃你闺蜜的醋,让你不得不减少和女朋友一起闲逛的时间;星期天早上,他硬把你从好梦正酣的床上拽起来去晨跑;他早餐不习惯吃面包,害你放弃香喷喷的面包房,改吃油腻腻的烧饼油条;他睡觉时动静很大,夜里你还得起来和他抢被子……
这些听起来有些好笑的生活差异和习惯介入,对旁人来说,也许只是劝你别太挑剔的事不关己。可对生活在其中的当事人来说,它却可能是冷却爱情热度的巨型冰块。况且,对于已习惯独立生活的成熟女子来说,踏出原本建构完整的舒适圈,更是一件让人心烦和不悦的事。
那么面对果真需要在生活上做出一些调整,甚至妥协“牺牲”的爱情伴侣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先确认这个人足够得到你的仰望,是你愿意为他做出改变的人。( 如果评估的结果是不值得,那就赶快走人,别太委屈自己 。)
其次,学会和他一起分享“你喜欢的事”和“他喜欢的事”。
这一点很重要。如果爱情的双方都只介意对方是不是能配合我的喜好,都钉着看对方是否愿意做出妥协时,那么相处就变成一种角力而不是享受了。在这样的心情之下,我们只会揪着心眼去衡量他或她做得够不够,而不是公平地看看我做得够不够。况且女人很喜欢“量化”男人对我们的感情,如果你这样,就表示你爱我;如果你不这样,就表示你不够爱我……量化的结果是男人被莫名其妙地折腾得筋疲力尽,女人也莫名其妙地被委屈得筋疲力尽!
最后,为自己的调整和妥协画出底线,并且明白地告诉他你的底线在哪里。
我向来鼓吹女人要学会温柔和妥协,但我也坚决要求妥协和温柔是站在一个起码的基础线上的。在两性关系中,如果任何一方只会无限制地让步和妥协,它不仅无助于维系爱情,还会失去对方的尊敬。更可怕的事,是失去自己对自己的尊敬。
所以,你可以为心爱的他改变自己的一些习惯,也可以为心爱的他付出较多的心力,但你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也一定要让他清楚地知道他必须遵守的底线在哪里。画出底线,无关竞争,只关乎他是否懂得尊重你和爱你。如果他做不到这一点,请相信我,他不是你等待至今的Mr. Right,也不是值得你付出爱情与温柔的对象。
别左顾右盼。没错,是你,该享受如此美好爱情的,就是你!
也许是我们从小的教育使然,我们惯于看见自己的缺点,却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优点。在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上,也许我们已迈出了这个魔咒,可是在对待爱情上,许多时候,我们却仍然像个既期待又怕被伤害的孩子,在患得患失之间慌乱地被煎熬着。
我曾经为一位教“吸引力法则”课程的老师当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差点被她的一段话濡湿了双眼。她说,我们一生几乎都在为获得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我们每天握紧拳头努力地工作、努力地学习、努力地争取,可是当老天爷真的因为我们的努力而赏赐给我们一些幸福时,我们却又还是握紧着拳头,既不敢承接,又不敢允许它发生。我们不承接或不允许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害怕自己不够好,不够有资格、不够有能力去掌握这些幸福。因此,与其接住它,又让它溜走,还不如握着拳头不让它发生免得到头来自己更伤心;或把拳头握得更紧不让它溜走。
因此,如果爱情来了,请张开你的双手,让手腕放松、把掌心朝上,甜美地去承接爱情。不要怀疑自己的美丽,也不要紧张地计算得失,更不要量化他的意图,只要相信自己是值得珍爱的女子,享受爱情过程中的每一个当下,那么爱情于你而言,就是上天最美好的赠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