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文版序

本书自首次出版以来就不断促进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无论是好是坏,宗教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强大。伊斯兰教的强势兴起,原教旨主义形式的基督教对美国内外政策的恶性影响,印度教在印度的宗派化应用,佛教的激进形式在东亚的部分地区的出现。这一切在过去的十年里都显而易见。

马克思主义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对于理解当代世界而言至关重要。当然,世界上存在的主要宗教的确都有促进和平合作和产生社会凝聚力的传统,而这一传统在世界媒体上几乎没什么影响。炸弹和子弹倒成为头条新闻。但马克思主义的进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宗教的积极和消极因素之间辩证的相互作用。

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感” ,那么分析压迫之所在和世界为何如此无情则是很重要的。对此,从马克思本人开始,马克思主义传统已做出了重要贡献。原教旨主义宗教形式的兴起是一种现代现象,它一般与工业化,特别是资本主义的颠覆性效应密切相关。人们的生产和消费为世界资源带来混乱的、不合理的和严重不公正的影响有目共睹。原教旨主义的宗教形式只是潜藏于其中的一种病症。

当然,所有这些都有一个更积极的方面。如果说宗教是“无情世界的情感”,那是因为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宗教都包含与现代社会主义密切相关的伦理道德,在某些情况下,这种伦理也促成了其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最能说明宗教是如何以及何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做出贡献的,又是如何以及何时对其予以否定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很荣幸能向中国读者提供来自马克思主义前辈们的一些丰富的思考。我希望这对所有关心它的人都是有益的。对于当前危机的解决并不仅仅在于财富的再分配,而且更在于形成一个能让人们过上充实而非异化的生活的社会。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批判对这一事业有很大的贡献。事实上,这对问题的解决也是不可或缺的。

本书所提到的宗教多数情况下是指基督教。这是因为早期多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是在基督教国家进行写作的。但他们采用的分析却是具有普遍性的,也可以用以处理涉及当代中国的问题,例如,为什么佛教在邻国缅甸具有咄咄逼人的侵略性,而在中国却相对温和呢?又如,伊斯兰教在中国西北部的实际本质是什么?它是如何发展的?何以与中国政府的目标和政策相兼容?尽管这些问题对于新时代的中国不是核心的,但它们仍然是重要的问题,并且在此,一种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研究会有助于回答这些问题。

戴维·麦克莱伦写于北京
2017年11月 OCUvIcw9hgsRlErwa7g6jhkFZ15HGLNcSOfM3GJ+Uzil/Vpeb+iuIQAFKlo4KlL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