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结论

对于我来说,思考马克思对宗教的看法的一大困难在于,这些观点大部分只是顺道传递出来的。在他观点中最为详尽的是,宗教是被异化的人类的幻想,这代表了他的早期思想。在后来的评论中,作为阶级意识形态和作为反映的宗教要素是主要的。马克思一度认为宗教是重要的,也是不重要的。重要,是因为宗教为人类提供的纯粹的精神补偿阻挠了物质改善的努力;不重要,是正如他所认为的,他的同人特别是费尔巴哈已经充分揭示了宗教的真正本性,它只是次要现象,不值得单独批判。

如果马克思使用的武器——黑格尔、启蒙理性主义、浪漫主义——是多变的,那么他的目标也是多变的:“宗教”这个词在马克思那里包含着广泛的含义,从观念体系到对流行信念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利用。对“宗教”的诸多概括显然是基于小范围内的例子,且缺乏对宗教的一贯的理论兴趣。事后看来,很多马克思引用的琐碎的经验证据看起来是可疑的,且他对宗教消失的论述是高度推测性的一。因此,些人怀疑马克思是否真的在抨击宗教本身。当然,基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如果真要谴责的话),他对基督教的社会功能的谴责是相当粗糙的概括。即便不管那些马克思诉诸粗糙的经济还原论的段落,他把宗教看作经济安排的反映仍是不充分的。如果他关于政治和文化的很多观点逐渐被他的追随者们看作过度还原论的,那就更不用说同样适用于宗教了,仅仅把宗教定性为社会缺陷的反映无法穷尽宗教的意义和重要性。然而马克思对宗教的很多评论是富有洞察力和启发性的;且他所有的追随者们——从那些不认为把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信仰相结合有什么问题的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们,到那些在他们的唯物主义版本中将任何宗教论述作为先天虚假的东西排除掉的人——都可以在马克思本人那里找到某些支撑。 GOcSw7rqot6ZNrH9AEsPCZtU//0F+AVIasniuFt1BHne1TVbNhAakaLFdguM+DP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