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宗教的未来

马克思相信,随着共产主义的到来宗教将消失:

目前的剧变和所有早些时候的剧变的区别在于这样的事实:人们已经寻找到这一历史巨变的秘密,因此,不是再次把这一实践的“外部”过程提升为一种新宗教的狂热形式,而是使自身从所有的宗教中脱离出来。

实际上,在马克思更为乐观的评论中,他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宗教“早已被环境消解掉了” 。异化的层级使科学贯穿政治学、法律、艺术和宗教,处于层级顶端的宗教注定要彻底灭绝,不会取代(比如)艺术。然而从阶级历史观看,可能有好的或不好的艺术,但不会有好的或不好的宗教。即便是同样注定被废除的国家,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仍然有立法、行政和裁决的职责。 然而通过类比,马克思会否认,宗教的制度的、压迫的方面可能会消失,而它的职能会继续。

在他更为早期的把宗教看作鸦片的著作中,这样认为的原因在于,作为有着完全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我创造的社会(self-creating society)的共产主义,不需要以创造、依赖和中介(mediation)为主题的宗教。 换句话说,共产主义能够满足宗教以异化形式所表达的那些愿望,因为宗教只不过是更深层的、会为共产主义所克服的异化(特别是劳动异化)的表达。在马克思的后期著作中,他更为强调作为幻想的宗教的本体论地位。在《资本论》中,他写道:

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联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

正是社会的这种半透明(translucency),会以一种虚幻的(宗教的)形式来妨碍社会的表现。宗教在这里被看作一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处理的是社会外观,而不是它的本质;目前,宗教的虚假本性能够通过超越了社会的外观直达本质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来揭露;在共产主义,宗教(实际上,也正如社会科学 [1] 将是多余的。


[1] Cf.G.Cohen, Karl Marx's Theory of History:A Defence (Oxford,1978)pp.326ff. ywDoCQjbBrLUVYR1hyhTClWhDzhEdiu9gpWqzd/Qz8VwPYspLtVwvvE68znIwrS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