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庭上,法官宣判了一个杀人犯的死刑之后,给了犯人最后一个陈述的机会。他问犯人:“请问,你最后还有什么话说吗?”犯人恶狠狠地对法官说:“你这个伪君子,混蛋,你对我的判决不公正,你不得好死,你一定会下地狱的!”法官听后很生气,对着犯人爆了十多分钟粗口。
等到法官骂完,犯人的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法官大惑不解,问他:“被人骂还能这么笑得出来?”犯人平静地对法官说:“法官先生,我不过是一个即将行刑的死囚而已,没有文化,干着卑鄙的勾当,还因为几千块就杀了人,可是你不同啊,你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读过很多书、受人尊敬的文明人啊。可是结果呢?我们还不是一样,在这个庄严的法庭上大失风度,甚至破口大骂,我们不过都是情绪的奴隶而已。”听了犯人的话,法官深感羞愧,为了避免长久的尴尬,匆匆地离去。
的确,正如故事中的犯人所说,按照社会的标准比较,有人文明,有人粗俗,有人高高在上、受人爱戴,有人荒唐存世,过着卑鄙可耻的生活。可是,不管社会将人分成了什么样的阶层,在情绪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对于无法控制自我情绪的人来说,任何人都是情绪的奴隶。因为火爆的脾气失掉了颜面,因为难忍的怒气丢掉了性命,因为一时气不过而做错事的大有人在。可是,他们往往都是不自知、不自觉的。冥冥中被自己的情绪引导,从而成为冲动、暴戾或者愤怒情绪下的牺牲品。
就像庭院中的杂草必须清除;厨房里的垃圾必须清理;身体上的污垢必须洗干净一样,一旦情绪出了问题,也应该马上解决,不能放任自流。每个人都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重新找回心灵的宁静和归属。
在古希腊,有一个流传已久的关于“仇恨袋”的传说。仇恨袋常常出来挡住一个人的去路,如果你想把它捏扁、踩爆,然后从它的身上跨过去,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仇恨袋的特点就是捏不扁,踩不爆,而且还会越踩越大,最后变得像小山那样高,无论如何你都没有办法继续向前,只能停在原地和它不断地周旋。对付仇恨袋最好的方法就是“晾着”,也就是不去碰它,不去理它。时间长了,它就会变得越来越小,直到缩成一张纸片大小,让人轻易地玩弄在股掌之间。
其实,仇恨袋讲的是“仇恨”这种情绪,也像是讲情绪本身。对待情绪就像是对待春天的残雪。很多人讨厌它,觉得它既失掉了雪本身的美感,也让美好的春天变得劣迹斑斑。可是,你躲着它,让着它,等待太阳一点点来收拾它,过段时间你再看,肮脏不见,春日正酣。悲观地看,残雪是冬天留下的暗影;换个角度,残雪难道不是春天的信号吗?
蒂芙尼是一个脾气暴躁,情绪波动特别大的女孩。哪怕是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儿,她也会发展到和人吵架的地步。因此,她的人际关系特别糟糕,交过几个男朋友,都因为她的坏脾气离她而去。
终于有一天,再一次的失恋之后,蒂芙尼的情绪陷入了崩溃的边缘。求助无门的情况下,蒂芙尼想到了远在西海岸的朋友杰森。她打电话向杰森求救,杰森向她保证:“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帮助你,但是,首先你要让自己安静下来。这一刻让情绪安静,然后开始享受一段安静的生活。”
听了杰森的话,蒂芙尼决定尝试一次。首先,她放弃了紧张忙碌的生活,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期间,她来到西海岸的旧金山找到杰森,杰森给她演示了一个小小的实验。他拿出了两个烧杯,分别装了一半的清水。随后,杰森拿出了两个玻璃球,一个是白色的,一个红色的,分别放到了两个烧杯里。
一个月之后,当蒂芙尼再次来到旧金山,两个人将烧杯里的玻璃球捞了出来。他们发现,那杯放白色玻璃球的水安然无恙,放红色玻璃球的水却变成了红色。杰森看着褪了色的玻璃球,对蒂芙尼说:“如果这两杯清水是你周围的环境的话,那么,放入坏脾气——红色玻璃球之后,整个环境都被坏脾气感染,你自己也无法避免。你的情绪反应就是这个玻璃球,如果它传递出去的是美好的信息,你身边的人就会相安无事,否则的话,坏脾气一旦发泄到别人身上,一切都会发生变化,并且再也回不到从前。”
听了杰森的一番劝导,蒂芙尼重新思考了自己的生活。她不再任性胡为,也开始懂得三思而后行。面对糟糕的境遇,她不再是抱怨、发脾气,甚至伤害身边的朋友,而是信任自己,静观其变。生活步入了正轨,她也开始了新的感情生活。一切美好的事物重新充满她的生活,而这一切,都是从抛弃那颗红色玻璃球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