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3课
享受恐惧的兴奋感

当你是个孩子的时候,是否非常害怕黑暗?你是否害怕蟑螂?当你牵着妈妈的手逛商场时,是否非常害怕人群把你们冲散?即使当你长大了,独自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外面漆黑一片,突然的一阵脚步声,或者楼梯口的门被狠狠地关上了,发出了“砰”的一声,你是否一下子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急促,甚至全身肌肉都进入了紧张的状态?

每个人都有过恐惧的经历,可能有的人不害怕蟑螂,但却会对跳动的蟾蜍感到惊恐。即使是自称大胆的人,也会有其感到恐惧的东西,比如蛇、老鼠、高处和水。这些引起恐惧的状态或者物体,好像成为了人类的一种共性,是所有人的共同点。

实际上,分析那些引起人们恐惧的东西,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危险。当人面对蛇、老鼠、高处和水时,身体会本能地出现一种“对抗或逃避”的状态,这是任何生物在面临危险时出现的本能反应。有时候,即使没有危险发生,人们也会对一种即将发生的状况产生类似的反应。

心理学的研究证实,这些反应是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习得的反应,“对危险的恐惧”让人类更好地生存了下来。试想一下,如果你负责人类的进化过程,是否就会想尽办法,让人类得以在充满猛兽毒蛇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那么,你是否会让人类尽量远离那些危险的事物,即使遥远的、尚未发生的危险,也要小心警惕?实际上,进化过程中,充当“命运规划师”这一角色的正是人类本能中的恐惧。

在一项关于怕水儿童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77%的被试在第一次面对池塘或者湖泊时,都会感到非常害怕。而且,被试的居住地离水域越远,怕水的比例越高。另外一项关于儿童怕高的跟踪研究显示,那些怕高的成年人在童年期并没有发生从高处坠落,或者在高处受伤的事。他们是本能地怕高。

如果人们对外界环境不感到恐惧,根本没有办法安全地生存下来。比如,走在车辆疾驰的马路上,如果你不对随时可能被车撞到的危险感到恐惧,就会恣意地在大街上行走,横穿马路,甚至在车流中奔跑。同时,如果没有对咬伤、中毒甚至死亡的恐惧,你就可能毫无防范地和毒蛇相处,甚至和它成为朋友。因为有着对危险事物的本能恐惧,使得人类能够一代一代地生存下来,即使有些时候,人们对这种本能的反应都不自知。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恐惧的东西日益增加,除了对危险环境,对野生动物的恐惧之外,人们还会害怕飞机失事,害怕自然灾害的降临,甚至害怕突然爆发的某种病毒夺走自己的生命。有趣的是,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中,人们一边担忧着生活中一些可知或不可知的恐惧,一边享受着恐惧带来的兴奋感。这一点,从恐怖电影的盛行、极限游戏的流行可见一斑。

喜欢看恐怖电影的人,都知道恐惧带来的那种兴奋感;喜欢玩蹦极的人,也特别享受那种从高空坠落,仿佛面对死亡的快感。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关于恐高的实验,用来研究恐惧产生的吸引力。

实验者将被试分成了两组。一组男性被试走过一座悬在七十米的高空,长一百三十七米的吊桥,另外一组男性被试走过同样高度、同样长度,但是相对稳定的另一座吊桥。也就是说,第一座吊桥会让男性被试体验到恐惧,另一座吊桥则不会。

在每一座吊桥的尽头,实验者都安排了漂亮的女被试(实验助手)等待着男性被试。女被试向男性被试询问一些问题,并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结果发现,在走过第一座吊桥的男性被试中,有九位给女被试打了电话;走过第二座吊桥的男性被试,只有两个人给女被试打了电话。实验者得出结论:恐惧状态会增强人的吸引力。

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愚昧是产生恐惧的来源。当人们面对自身无法解释的现象时,都会产生恐惧的情绪。比如,小孩子会受到老年人的鬼故事影响,害怕野地里的“鬼火”,以为是鬼神之类的神秘力量在操控火苗。当孩子开始接受教育,看到了关于“鬼火”的科学解释——那不过是尸体释放出的磷化物自燃的结果,自然就会从心底消除恐惧了。

战胜心中恐惧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学习科学的知识。当人们能够对事物或者场景有更深入的了解,透过事情的表象看到本质和规律,就能轻松地消除心中的恐惧。在心理治疗中,有一种治疗恐惧症的方法,叫做系统脱敏。心理医生会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来访者接触、了解他所恐惧的事物,从而消除来访者的恐惧症状。有人对毛毛虫、青蛙或者各种小型的爬行昆虫感到恐惧,不妨采用系统脱敏的方法,一点点地靠近,慢慢地了解。经过观察和实践,就会增长见识和胆识,不必要的恐惧也会随之消失。

另外,如果是对人,对失败,对被拒绝的恐惧,则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鼓励自己,直面现实。这种心理上的恐惧一般来自隐藏的自卑感,因此,不要忘了常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说,“我能行,我很棒”,当心情变得淡定,说话也开始轻松起来时,恐惧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新闻记者李慧刚刚开始采访生涯时,始终无法摆脱害羞、怕生的心理,遇到采访对象时,都是她在纸上写问题,同事小张帮忙提问。她的问题总是非常尖锐,频频触到事情的关键,但是她永远都不开口,因此丧失了许多珍贵的采访机会。

一次,同事小张生病请假,而上司要她去采访当地高级法院的徐法官。李慧害怕极了,连说:“不行不行,我又不认识他,他是不会见我的。”

上司生气地说:“你的访问提纲我看过了,非常好,可是,不能每一次都要别人帮你提问吧,你总有独立面对采访者的一天啊!”“再等等吧,我现在还没准备好!”李慧怯生生地说。

上司没有理她,当即拿起电话,打到了法官的办公室,说:“你好,我是《民生报》的记者李慧,奉命采访徐法官,不知道他能否给我几分钟时间?”李慧站在电话旁边大叫道:“您怎么能报我的名字?”这时,电话那头传来了答复:“今天下午三点。”上司说:“李慧,你的第一次访问约好了。”李慧哭笑不得,只好硬着头皮赶往现场。

多年之后,当李慧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问题记者,并且多次当选年度最佳记者时,她对采访她的记者讲述了这个故事:“当我一个人坐在法官面前,大声地提出第一个问题时,我终于战胜了内心的恐惧。那一天,是我所有的采访中,最窘迫的一天,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天。” yKVIIU/Pv4LWLlauev7dnfP30yiLAy0s87ixaPSUZFsYcJPdRlbc/frWk0+3sjy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