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科学烹饪就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持食物营养,科学烹饪有益健康。
美味佳肴不仅要有好的食材,更要有科学的烹饪,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享受美味,收获身体所需的营养。那生活中在烹饪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① 蔬菜中如菠菜、芹菜、冬笋等食物的草酸会与钙结合为钙盐,降低钙的吸收率。由于草酸溶于水,可先用水焯一下,去掉部分草酸,这样可以减少对钙吸收的影响。
② 避免高温炒菜。很多人炒菜时喜欢高温快炒,习惯于炝锅,油冒烟了才放菜,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高温油不但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还会产生一些过氧化物和致癌物质,故提倡低温烹饪。可适当吃一些拌菜,这样既可减少营养素的损失,也可减少烹饪用油。
③ 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应少吃。烟熏和腌制动物性食品虽然是我国传统保存食物的方法,但此方法多经盐渍、风干、发酵、熏制,使用较多的食盐,同时也存在一些食品安全和健康隐患,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健康带来风险,应少吃这类肉制品。
④ 宜急火快炒。因为蔬菜中的部分维生素怕热、怕煮,煮的时间越长,营养素损失越多,就是做蔬菜汤也要水开锅后再放菜,这样可缩短蔬菜的水煮时间。
⑤ 鸡蛋以煮蛋、蒸蛋、炒蛋营养最佳,煎蛋尽量少吃。
⑥ 主食以蒸、炒方法较好,而捞等方式则会使食物中的营养跑到汤里,汤容易被丢弃,营养素也因此流失了。
⑦ 烤制食品。烤箱温度可控制在200摄氏度以下,若食材包上锡纸,局部温度能保持在100摄氏度左右,这样食物受热均匀,营养素保留较好,产生的有害物质也少,值得推荐。但明火烧烤肉串,温度高,易产生致癌物,不提倡。
⑧ 少煎炸。炸猪排、炸鸡排、煎鱼等烹饪方法往往能增加食物的美味,促进食欲。不过这种烹饪方法会带来更多的健康风险,应少用烧、煎、烤、炸等,多用蒸、煮、炖、煨、炒代替。高温油炸时,食物中的营养素会遭到破坏。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在高温油炸或烧烤时,会产生一些具有致癌性的化合物;另外油炸还会增加食物的脂肪含量;如果要煎炸可用淀粉上浆挂糊,以减少高温对营养素的破坏。
⑨ 高压。与常压烹调相比,用高压锅烹调不仅简便快捷,因锅体密闭,有利于保存食材中的营养物质,脂肪氧化程度低。另外,家庭压力锅烹调温度为120摄氏度,不易产生致癌物质,因此非常健康。
⑩ 微波。富含水分的食物,如粥、面条、牛奶、蔬菜等,比较适合用微波炉加热。微波加热效率高,烹饪时间相应缩短,因此维生素C、类黄酮和叶绿素的损失较小,也不会在菜肴中增加过多的油脂,方便、实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