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3 安全标语受众的心理认知分析

受众作为安全标语的传播目标和直接作用对象,则需研究安全标语对受众的需要、动机、行为等的作用方式及产生的影响。从受众的角度分析,标语是一种心理上容易接近或者说不易拒绝的文化读品。要对安全标语受众的认知进行分析,必须要分析安全标语的传播及受众接受过程。

3.3.1 基于羊群效应理论对安全标语受众的认知分析

(1)群体的心理特征

文献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群体与个体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征,因群体情绪的相互传染或某种暗示的作用,群体易于产生激情,通过彼此影响和模仿,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隐形的主流价值观。标语的受众是一个群体,标语功能的发挥所依赖的正是群体的这种心理特征。

(2)羊群效应理论的内涵及在安全标语中的体现

羊群效应理论(从众效应或心理)是指人们通常缺乏主观思考,因受多数人的影响而随从大众的认识或行为的现象。一般来讲,羊群行为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但这也反映了领头羊的关键性。若正确确定“领头羊”,并理性地利用和引导羊群行为,就会获得利大于弊的效果。实际上,安全标语就扮演着“领头羊”的重要角色,若安全标语内容能够反映先进的安全文化、理念等,就很容易形成规模效应,推动主流安全价值观的塑造和形成。

3.3.2 安全标语行为传播与接受模型的建立与解析

(1)安全标语行为传播与接受模型的建立

由Jurgen Habermas提出的社会交往理论可知,交往行动分为与人类行为的目的性、规范性、互动性和戏剧性4个特征一一对应的4种类型:目的性行动、规范调节行动、交往行动和戏剧式行动。每类行动的侧重点各不同,其中,目的性行动强调成功取向,即行为者重视自己的行动目的;规范调节行动强调价值规范,即群体行动受共同的价值观的约束;交往行动强调主体间的互动,即主体间通过某种言语互动行为来达成行动上的一致,表明了语言行为和双方互相认可、理解的重要性;戏剧式行动强调自我表演,即行动者为吸引观众而进行的自我表演和展示,使观众认可并接受自己。另外,Jurgen Habermas认为,语言互动交流行动是交往行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从语言学的角度讲,标语本质上是一种语言交流活动,可视为创作者(传播者)与受众间的一种语言交往行动。因此,基于交往行动理论建立安全标语行为传播与接受模型,见图3-1。

图3-1 基于交往行动理论的安全标语行为传播与接受模型

(2)安全标语行为传播与接受模型的解析

安全标语行为传播与接受模型将安全标语的传播与接受过程分为4个具有先后顺序的阶段:视觉感知、初体验、心理接受与认可和具体行为体现,经历了从感性认识、认知认识、制度规范认识到价值认识4个层次,这符合人的一般认知过程。视觉感知指安全标语通过视觉信号对受众产生刺激,实现短暂的接触和感知;初体验指受众对安全标语的内涵具有预知性,这由个人知识背景等决定;心理接受与认可指经受众对安全标语的理解,心理上产生共鸣;外在具体行为体现是安全标语功能的外在表现。此外,该模型与交往行动理论中的4种行动逐一对应,创作者(传播者)将其目的融于安全标语内容之中,以安全标语展现载体为媒介,实现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以期受众在态度、意识和行为上朝预期目的改变,依次完成4种行动。

(3)受众接受安全标语过程的七阶梯形模型的构建与解析

基于安全标语行为传播与接受模型,从心理学的角度,根据受众的心理认知过程,构建受众接受安全标语过程的七阶梯形模型,见图3-2。

图3-2 受众接受安全标语过程的七阶梯形模型

安全标语本身与其展现载体共同构成了该模型的主干部分,即梯架,梯阶由受众心理认知过程的7个具有先后顺序的阶段组成。七阶表面上反映不断“爬升”的受众心理认知过程,本质上表明随着受众对安全标语认知的加深,安全标语的效果就越明显、越持久,同时,安全标语对受众的作用范围也越广。

各阶的涵义解释如下:

①视觉(外显于形)指安全标语借助视觉信号刺激受众获得感知,是安全标语功能发挥的基本条件。

②理解(内化于心)指受众对安全标语内涵的理解,是安全标语功能发挥的保障和基础。

③认同(固化于心)指安全标语内容得到了受众的认同,有了被执行的可能,是安全标语功能发挥的触发条件。

④承诺(感化于誓)指受众的自我承诺,愿意接受并遵从安全标语所表达的安全规范等,是安全标语效用的内在表现。

⑤习惯(强化于行)指受众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是安全标语效用的外在表现。

⑥信仰(习炼为神)指受众群体达成共识,把安全当成一种信仰,对群体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⑦忠诚(文化于人)指安全信仰已内化于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本章小结

安全标语可看成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媒介,从而完成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信息对接和传递,换言之,安全标语要实现这一传播和接受过程必须要依赖于传播者和受众。这就必须考虑传播者及受众对安全标语的认知规律及特点,因此很有必要对安全标语的传播主体(传播者)与受众的认知进行分析。而安全标语创作方式又决定了安全标语传播者的差异,也会对受众的认知心理产生间接影响。因此,本章首先介绍了安全标语常见的创作方式,然后对安全标语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认知进行了深入剖析。值得一提的是,安全标语传播者与受众相比,由于安全标语的效用的发挥主要依赖于受众,也就是说,对安全标语受众认知心理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或者说,研究的聚焦点是通过深入剖析安全标语的心理认知特点和过程,这才更有可能找到提高安全标语创作质量和应用效果的突破口。因而,本章突出了对安全标语的心理认知特点和过程的分析,建立了基于交往行动理论的安全标语行为传播与接受模型和受众接受安全标语过程的七阶梯形模型两个模型。通过本章学习,读者了解了研究安全标语传播者与受众心理认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掌握了安全标语传播者与受众的心理认知特点等,为上篇后面各章节的学习提供了思路,更能抓住学习的重点和突破点。 Q176J7caOMdKZwISmENPCBdRM54cMTak9FGLjoVzCuHCMM//QAoSfmVKhTOFQxQ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