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版面设计的基本构图元素

版面设计首先要符合自身的定位,然后在视觉上要美观大方、便于阅读。版面构图主要是由元素点、线、面组合而成的(图2.1)。

图2.1 食物中的点、线、面——舌尖上的中国海报

版面构思: 红色为底,白色的点、线、面

设计阐述:

1.红色背景采用印章形态,赋予作品本身以中国传统的味道。

2.食物是中国人饮食中最多使用的主食,挖掘出食物中丰富的艺术形态,反映了中国人的食物及种类多样又富有文化内涵。

2.1.1 “点”在版面设计中的表现

2.1.1.1 “点”的构成

“点”是版面设计构成中最小的设计元素,不仅能构成平面化的线元素,还能组成立体化的面元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将那些体积非常小或者远离我们的事物称为“点”。在版面设计中,“点”的效果并不是取决于其自身大小,而是取决于其与其他元素的比例。圆点是最理想的点,但“点”不仅仅指圆点,所有细小的图形、文字以及任何能够用“点”来形容的元素都可以被称为“点”(图2.2和图2.3)。

图2.2 国外杂志布局设计

版面构思: 黑色作为整体背景色,灰色作为文字表述部分底色,白色照片粗边框

设计阐述:

1.黑色作为整体背景色,从整体上给人以沉重的感觉。黑白色调的历史人物照片满版处理使人物形象得以放大,并给人以厚重的历史感。

2.照片边缘处理为白色粗边框,使其在黑色的底色上得以凸显。照片散乱地放置在整个版面的各个地方,在沉重的氛围中给人以自由、舒服的感觉。

3.将人物的介绍文字放置在灰色底色色块上,阅读起来十分轻松、明了。黑、灰、白三色的运用体现了版面很强的空间感。

图2.3 韩国banner网店海报

版面构思: 食品照片去底色放大处理,照片和文字分区处理

设计阐述:

1.食品照片去底色放大处理十分诱人,食品照片和对食品的介绍分别放置在版面的左右两边。

2.食品名称和对食品其他资料的介绍文字用大、小号进行区别,使人能够快速了解食品的各个相关信息。

3.整体版面底色采用了食品本身的颜色,并将明度和色调进行低调处理,色调清新淡雅。

值得一提的是,在偌大的空间里,这些“点”元素在视觉上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进行平面创作时,常将主体物以“点”的形态放置于版面中,利用点在视觉上的注目性来提升主题信息的传播效力(图2.4)。

图2.4 卡尔加里农贸市场平面广告

版面构思: 食物照片去底色放大置中

设计阐述:

1.卡尔加里农贸市场平面广告将作为主体宣传目标物的水果、鸡蛋以单个个体的形象放置在版面中轴线位置偏中央处,以突出产品。

2.同时,放射渐变蓝色背景和目标主体物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也起到了很好的凸显主体物的作用,展示了产品的优质、新鲜。

在平面构成中,单独的“点”形态能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而组合式的“点”形态则能带给人们更加丰富的感官体验。“点”的组合形态有很多,如将大小不一的“点”以密集的形式进行排列,可以使版面呈现出视觉张力;或者将多个“点”元素朝统一的方向进行排列,可以在版面中形成强烈的视觉牵引力等(图2.5和图2.6)。

图2.5 国外杂志内页设计

版面构思: 在视觉上将冗繁的大段文字减量化

设计阐述:

1.杂志或书籍中常常会在一页或两页上出现大段文字。大段文字会给读者带来枯燥、不想继续阅读的感觉。这时将具有关联性的文字段落分成若干段落,相互隔开一定距离形成多个点阐述的状态,反而会给人以书籍编辑者用心设计的感觉,而且会觉得文字变少、变短、更加清晰。

2.这本杂志相邻的40、41页就采用了这种方法。采用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色块将大段文字分成小段,文字则进行“漂白”,并将两页上不同但又有关系的文字段落用两种颜色区分开来。整个版面变得十分丰富,层次感很强。

图2.6 信息图表版式设计

版面构思: 不同类信息分区处理,不同“点”的组合形态

设计阐述:

1.对信息用网格进行分区分类编排,文字“漂白”化,在视觉上将冗繁的大段文字减量化。

2.采用不同颜色、不同面积的色块衬底, 形成多样化“点”的组合形态。

3.降低作为衬底的颜色明度和纯度,整个版面显得十分柔和。

“点”并不只是以单独的形态出现,物象与物象在进行交错或叠加排列的过程中,交叉的部分也可以视为一种“点”的形态,如棋盘上的交叉点。我们将这种存在于交叉处的“点”称为隐形点,它在版面设计中有聚集的作用。即使是排列杂乱的版面结构,物象间交叉形成的“点”也能有效地引起读者的注意。

2.1.1.2 “点”的编排方式

(1)明确点的大小

版面中的点,由于其大小、形态、位置的不同,所产生的版面视觉效果和心理作用也不同(图2.7)。

图2.7 点的不同大小带来不同视觉效果

点的缩小能起到点缀和强调的作用,点的放大则可以有面的感觉,更能突出画面的重点。点的表现要注重形象的强调,给人情感上和心理上的量感。

(2)位置不同的点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点既可以形成画面的中心,又可以和其他形态组合,起着平衡画面、填补空间、点缀和活跃画面气氛的作用。

进行版式设计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点的大小分布,同时还要考虑点在版面中的位置,点的不同位置将会直接影响到版式的效果。

当点居于画面中心的时候,空间的视觉对称且张力均等,主体显得突出。

当点居于画面上部的时候,视线会向上移动,页面中的其他内容会有下沉的感觉。

当点居于画面左边的时候,读者视线会自然向左移动,符合人们从左到右的视觉习惯。

当点居于画面右边的时候,会打破人们的视觉流程习惯,视觉重心向右移动。

(3)置中(图2.8)

图2.8 电影《金刚狼2》海报

海报主题: 《金刚狼2》以上一集金刚狼被击中头部失忆作为开端。金刚狼被曾经救过的日本忍者组织老大带到日本,并卷入了该组织的继位之争。

版面构思: 人物形象置中,蓝黑色背景

设计阐述:

1.将“点”——电影中的主角形象照片放置在版面中央以凸显主体。

2.文字沿版面垂直中心线分布在人物图片上下,使整个版面给人以稳定的感觉。

3.人物背景为蓝黑色的夜晚城市街景,烘托了影片神秘的故事氛围。中上部血红色残缺不全的人物头像剪影给人以窒息、紧张的感觉,也增强了影片故事情节的刺激性。

(4)左上(图2.9)

图2.9 国外书籍内页版面设计

版面构思: 字体的艺术化处理

设计阐述:

1.根据内容不同对文字进行大小、字体、风格的变化处理,以形成层次感,引发阅读兴趣。

2.标题文字进行了艺术化处理及放大加粗,形成了左上位置的“点”元素,加强了版面重心。

(5)左下(图2.10)

图2.10 国外海报设计

版面构思: 实体文字聚集形成虚拟图片

设计阐述:

1.将与“LOVE”有关的英文单词聚集形成虚拟心形图片,极具趣味,烘托强化了主题。

2.“点”元素——心形图几乎占据了版面左侧大半部分,一方面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能够在第一时间将人们的视线吸引在图片上。

(6)右上(图2.11)

图2.11 电影《马达加斯加3》海报

版面构思: 对影片主要卡通形象的不同处理

设计阐述:

1.四个戴着潜水眼镜可爱的卡通动物,其中三个将头部半露在水面上,以躲避天上飞机的追踪,而只有“点”——最右侧长颈鹿因为身高原因却无法潜入水里。卡通动物的动作、神态尽显搞笑。同时也打破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使视线优先集中在长颈鹿身上。

2.将大字体的影片名称紧挨长颈鹿脖子置中放置,强化了视线走向,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可加深观众对影片的印象。

3.水天一体的蓝色背景,橙黄色影片名称和卡通造型,蓝橙对比色的运用使版面十分鲜明、有趣。

(7)右下(图2.12)

图2.12 国外书籍目录页设计

版面构思: 将版面一分为二,文字在左,图片置右

设计阐述:

1.将目录页版面左右分为两栏,文字索引部分用网格上下分栏,结合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十分干净、直白。

2.将“点”——相关图片放置在版面右侧偏下,打破传统阅读习惯,使读者的视线优先集中在图片上,然后转移到图片左侧的文字目录上。

点的排列能够使版面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把握点排列的方向、形式、大小、数量变化以及空间分布,可以形成活泼、轻松等不同风格的版面表现效果。

点在版面空间中的分布是多元的,最常见的形式分为左右式、上下式、左上式、左下式、右上式和右下式,以及中心发散式、边缘发散式和自由式等。其中,边缘发散式和中心发散式都有一定的规则,而自由式则没有任何固定的规则,可以任意组合(图2.13)。

图2.13 最常见的“点”的分布形式

在版面设计的实际应用中, “点”的分布不一定和上面分布图中的一模一样。如在“上下式”的图示中,“点”的位置上下对齐,分布在版面上下对称的位置上。但在实际的版面中,只要点位于版面的上下方,不管位置、大小是否一致,是否对齐,都可以算上下式分布;同理,“中心发散式”只要是从同一中心向外发散即可,并不一定要大小、间距等完全一致。因此,我们应该灵活运用(图2.14)。

图2.14 Glad家居生活平面广告

版面构思: 从中心发散出许许多多的简笔画商品

设计阐述:

1.以该品牌标志所在的黑色圆圈为中心,发散出大量商品简笔画,形成虚拟圆形放置在版面中央,凸显了该品牌家居生活商品的多样化。

2.上部简笔人物的视线和黑色三角箭头也将读者的视线引到中间的虚拟圆形图片上。

2.1.1.3 “点”的表现

“点”在设计作品中无处不在。在有限的版面中,它能够起到点缀画面的作用。版面设计中的“点”极富变化,不同的构成方式、大小、数量等都能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

(1)单“点”

单“点”是指版面中只存在一个点元素,且往往被视为画面的主体物。在版式设计中,人们通常将画面中的主体物视为点元素。设计者可以利用主体物摆放位置的不同,使版面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图2.15)。

图2.15 荷兰读书周海报

每年荷兰都会举行不同主题的读书周活动,2013年的主题为“传记”。这些海报是设计师利用书籍创作的著名人物的头像,借此来反映读书周的主题。

版面构思: 将利用书籍创作的著名人物的头像放大置中

设计阐述:

1.这些用书籍创作的人物头像占据了画面三分之二的大小,并置于画面的中轴线上,因而得到凸显。

2.头像的颜色为书籍最普遍的黑白灰调,放置在单一深色调的背景上,立体感强,十分醒目。

当遇到结构复杂的版式时,也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编排手法来突出画面中唯一的主体物,从而形成单点的变形形式。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运用物象间的对比关系来突出点元素,如从配色关系上、物象在面积上的区分等(图2.16)。

图2.16 2013年玻利维亚国际海报双年展入围作品海

版面构思: 将利用书籍创作的著名人物的头像放大置中

设计阐述:

1.将咖啡豆以密集的方式排列在版面中,整个画面呈现出拥挤、热闹的感觉。

2.在咖啡豆里掺杂着几粒形态不一的豆粒和一只倒满咖啡的杯子,打破了咖啡豆形成的黑色画面,使整个画面的色调不致沉闷。

3.凭借“点”元素色彩和面积的对比,使整个画面层次更加丰富。

(2)多“点”

当版面中出现多个点元素时,可以根据主体需求来决定集中或分散的编排方式。在版式设计中,将多个点元素以聚集的方式排列在一起,以形成密集型的编排样式,并利用充满紧凑与局促感的版式结构,在视觉上带给读者一种膨胀或拥挤感(图2.17)。

图2.17 法国服装名牌鳄鱼服饰广告

版面构思: 将身着各色服装的人物进行动感化处理

设计阐述:

1.将众多身着不同风格服饰的人物照片去背处理,放置在版面中央,凸显该品牌服饰的多样化和所针对的用户群。

2.版面中人物的动作造型各异,虽集中,但有一种向不同方向的动力趋势,青春向上。

3.设计者以淡蓝的天空作为人物的背景,使人物有漂浮的感觉,增强了画面的动感、时尚。

点的分散式是指将多个点元素以散构的形式分布在版面的各个角落,使画面呈现出扩散、饱满的视觉效果。在进行点的分散式排列时,要注意保持点元素的关联性;否则,过于散乱的版式结构将会直接影响主题传达的准确性(图2.18)。

图2.18 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广告

广告主题: 你就是它的灵魂。一则哈雷戴维森的老广告,在当年曾获得戛纳广告节金狮奖。设计师Brock Davis在平面上将哈雷拆解成逐个的零件后拼组成人像 ,寓意每辆车的灵魂就是拥有者自己。从而衬托出哈雷力求个性的张扬、在寻求品牌价值观认同的前提下,根据哈雷迷的个人喜好量身定制专属于哈雷车的最大特点。

一个世纪以来,哈雷戴维森一直是自由大道、原始动力和美好时光的代名词。喜欢哈雷的人,性情中往往会有奔放 、狂野的一面,而哈雷摩托威猛的外形以及大排量大油门所带来的轰响,也正是激情、狂热的一种精神象征。当一辆座驾能融入你的灵魂中,谁能不爱?

版面构思: 将哈雷拆解成逐个的零件后散构拼成人像

设计阐述:

1.版面中呈散状排列的零件,在视觉上带给读者散漫、自由的感受。

2.散状排列的零件拼成的虚拟人像与右下角的哈雷摩托照片相互衬托,相映成趣。

(3)“点”的线化

当版面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元素时,可以利用相邻点之间的张力作用,使读者在潜意识中将它们连接在一起,从而在视觉上呈现出点的线化效果。点的线化效果不仅能在排列结构上将视觉要素连接在一起,同时还能使画面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并给观众留下独特的视觉印象。

将多个点元素按照固定的轨迹进行排列,以此在版面中形成单向的视觉牵引力,根据排列方向的不同,画面呈现出的视觉氛围也不同。比如通过点元素的水平排列来体现版式结构的秩序性(图2.19)。

图2.19 Mike Joyce瑞士现代主义风格海报

版面构思: 对相同的点元素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设计阐述:

1.左边的一幅海报,橙黄两色原点分别等距排列形成长短相同的直线,将这些直线交错搭配斜向排列,充满了趣味性。

2.右边的一幅海报,蓝色圆点两点一组等距垂直排列,长短不一的圆点组合配合文字相同方向的编排,十分具有韵律感。

设计者两个相同性质的视觉元素刻意地排列在一起,以使读者自觉地在潜意识中用线段来连接它们,从而形成隐性的线化效果。该类线化效果在表现方式上具有良好的互动性,通过特定的排列模式使人们从联想中得到结论,并主动将画面中的视觉元素联系在一起(图2.20)。

图2.20

版面构思: 情景的移植嫁接,形状的大小对比

设计阐述:

1.将人物头发图片进行裁切放大处理,使读者的视觉在第一时间集中其上。将处于不同运动状态的人物缩小处理,把他们运动的辅助器械移植为一根头发。

2.放大处理的人物头部与运动的人物之间得以连接,具有很好的互动性。使人们从画面中得出想要的结论——发质如此强韧,并主动和画面中的视觉元素联系在一起,很好地起到了宣传洗发水从内部强化头发的效果。

3.版面背景留白处理,使画面简洁,凸显了画面中的人物造型。

(4) “点”的面化

3个以上并且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点就可以构成简单的几何面。在版式设计中,通过对版面中的点元素进行特定的编排处理,可以形成具有多样性变化的点面效果。

将版面中的点进行有规律的重复排列,使点元素集中在画面的特定区域,同时脱离背景以构成独立的平面。通过点的面化处理,将使画面中的视觉要素被聚集在一起,从而打造出紧密、局促的版式结构(图2.21)。

图2.21 台湾旅行社 Melchers

广告主题: Time for a family vacation?不要让工作填满你的生活,是时候和家人一起旅行一下了。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我们是应该适当地放下手头的工作,多花一些时间陪一陪家人了。

版面构思: 文件夹的密集满版排列

设计阐述:

1.广告描述的是一台电脑的桌面,将多个与工作相关的文件夹以密集的形式满版排列在画面中,形成了压抑的视觉感受。

2.电脑桌面的背景是满版放置妈妈和孩子快乐相拥的相片,与布满桌面的文件夹形成对比,充分诠释了广告的主题思想。

在进行点的面化处理时,加强点元素在形态与结构上的变化程度,可大大增强版面的空间感与层次感。比如,通过扩大点元素在面积上的对比效果,可以打造具有韵律感的版式空间;或者对点元素进行有规律的缩放处理,从而使版面在特定方向带给读者一种视觉上的延伸感(图2.22)。

图2.22 国外自行车比赛海报

版面构思: 文字的图形化处理

设计阐述:

1.将与主题相关的英文单词放大处理,拼成正在骑车的人物简化造型,给人以设计感。

2.其他相关文字段落采用小号字体,并进行自由编排,形成飞速骑车后的影子,凸显了赛事的激烈。

2.1.2 “线”在版面设计中的表现

在几何学中,线的定义为任意点在移动时所产生的运动轨迹。而点进行移动的方式将决定线的形态,如弯曲的移动方式会形成曲线、笔直的移动方式会形成直线等(图2.23)。

图2.23 伊斯坦布尔国际

版面构思: 斜线与自由曲线、实线与虚线的组合运用

设计阐述:

1.海报主题主要文字采用大号字,黑色和白色交叉排列,形成虚化的自由曲线形态。其他相关信息文字部分采用小号黑色字体,白色色条铺底,形成不同方向自由排列的实斜线。两种形态的“线”元素构成了活泼的版面效果。

2.海报背景为纯度和明度很高的蓝色,大号字体文字采用与背景色冲突较大的黄色、绿色、橙色不规则色块衬底,给人以立体化的感觉,使主题得到强化。

3.海报主体周围为白色边框,进一步凸显了主题。

“线”在版面中的构成形式比较复杂,分为实线、虚线以及肉眼无法看见的视觉动线。其中,最常见的形态是实线。

2.1.2.1 “线”的形态

“线”是由无数个点构成的,是点的发展和延伸,其表现形式非常多样。不同的线条类型会在情感表达上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线条的类型主要分为直线与曲线两种。直线包括斜线、垂直线、平行线与水平线,而曲线主要包括自由曲线和几何曲线。

(1)斜线

斜线是指按照倾斜朝向进行延伸的一类直线,在视觉空间中具有强烈的失衡感,能使读者感到内心的忐忑不安。与此同时,斜线还能在方位上呈现出向上或向下的运动感,带给人动感、活力的视觉感受(图2.24)。

图2.24 韩国LOOK养乐多塑身减肥饮料广告

版面构思: 身材窈窕的女性去背照片、斜线运用

设计阐述:

1.广告宣传的是塑身减肥饮料,因此版面选用的素材为身材窈窕的年轻女性形象,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容易使产品深入人心。

2.斜线带给人狭长的感觉,几乎布满版面,与饮料瓶本身的包装元素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该饮料所能达到的塑身效果。

3.斜线状玫红色丝带打破了版面较素雅的背景色调,给人以轻松的感觉。穿插于人物前后,形成了立体的画面效果。

(2)垂直线

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延伸的直线,其笔直而坚挺的线形结构容易使人感受到端庄的视觉氛围。在版面设计中,运用垂直线不仅能打造严肃的版式结构,还能增强版面在视觉表达上的肯定感(图2.25)。

图2.25 国外海报设计

版面构思: 不同粗细、相同长度垂直线的排列组合

设计阐述:

1.设计者运用相同长度、不同粗细的垂直线,增强了版面在视觉上的稳重感和韵律感。

2.垂直线左右两侧均匀排列,形成了版面的均衡感。

(3)平行线

在几何学中,将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或多条直线称为平行线。平行这个概念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将大量直线以平行的形式进行排列,可以营造出强烈的版式整体感;而少量的平行线组合则会突出版面在方向上的单一性,同时赋予版式以运动感(图2.26)。

图2.26 日本平面设计大师新村则人广告设计

版面构思: 平行线的等距排列,飞机图片的剪切

设计阐述:

1.将版面中的黑色直线以水平等距平行线的形式排列,形成统一感。

2.相同的去背飞机照片经过有重点的裁切,分别放置在黑色线上的不同位置,统一中不乏变化。

3.黑色平行线与飞机照片形成飞机平稳飞离跑道的画面,有效地宣传了海报主题。

(4)水平线

直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会给人以无限、辽阔的视觉感受,并以此联想到地平线、海平面等事物。此外,凭借水平线在空间结构上的高稳定性,还能营造出安宁、平静、稳重的视觉氛围,同时带给观众强烈的安全感(图2.27)。

图2.27 Smart汽车广告

广告主题: 浓缩才是精华

版面构思: 剪影动物的大小对比,纯色背景的运用

设计阐述:

1.动物图片经过剪影处理,突出了动物本身的形象,动物之间用水平线相连,一大一小的对比效果更加强烈。

2.背景分别采用高纯度、高明度的互补色、对比色,突出了画面中各个元素,系列广告更加夺人眼球。

3.版面右下角的汽车与上方动物的走向相对,形成了稳当的视觉效果。

(5)几何曲线

所谓几何曲线,是指通过几何数学计算得来的一类曲线图形。这类曲线拥有严谨的内部结构及柔和的外部形态。常见的几何曲线有弧线、S形线、O形线等。在版式设计中,这类线条能给人以明显的约束感,并使读者感受到线条结构中的紧张与局促感。此外,它还能使版面整体呈现出饱满、圆滑的视觉效果(图2.28)。

图2.28 国外海报设计

版面构思: 不同颜色几何曲线的组合

设计阐述:

1.以较粗的圆形曲线作为画面的主体元素,利用规则的形态打造出饱满、圆滑的视觉效果。

2.将曲线以相同粗细两种不同颜色交叉排列,增强了版面的丰富感。

在版式设计中,将版面中的视觉元素,如文字、图形等,以几何曲线的形式进行排列,从而在形式上赋予这些元素韵律感。与此同时,这样的编排方式还会使版面整体显得格外俏皮与活泼(图2.29)。

图2.29 国外图表设计

版面构思: 文字围绕几何曲线排列,灵活的网格布局,曲线与平行线的组合使用

设计阐述:

1.将赛车的图片去背靠左放大处理,几乎占据了版面的三分之二,符合一般的阅读习惯。曲线围绕赛车图片,强化了版面重心。相关信息文字绕曲线有序排列,极具韵律感和趣味性。

2.灵活的网格将不同类文字段落布局得很有条理,可方便阅读。

3.版面上部为不同颜色的斜线平行线,从左至右排列,版面下部为色块垂直方向分割。上中下的版面层次划分使画面具有稳定感。

(6)自由曲线

在几何学中,自由曲线是指徒手描绘而成的一类曲线,其在形态上没有固定的外形和结构,因而主要特征表现为具有强烈的随机性。自由曲线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一型自由曲线,它是指版面中只存在很少的曲线数量,通过减少线条的数量可以大大提升单一曲线的视觉形象,同时使画面展现出明朗、流畅的空间个性(图2.30)。

图2.30 霍皮哈日主题公园过山车平面广告

版面构思: 用卡通造型描绘主题公园场景

设计阐述:

1.将过山车的形象满版布局,充分宣传了该娱乐项目。用过山车自由流畅的曲线造型拼出主题公园的英文名称,再次强化了读者对主题的印象。

2.左边为目瞪口呆的卡通人物形象,自然地引导读者视线,也烘托了该主题公园过山车娱乐的刺激、惊险。

3.用卡通造型描绘主题公园场景,强化了主题的趣味、欢乐性。

在版式构成中,还有一种组合型自由曲线。既然是以组合为主,那么画面中自然就会充斥着大量的曲线,并且沿着不同的轨迹进行延伸,从而在视觉上给人以凌乱、个性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这类曲线时,一定要保证画面背景的整洁,如利用空旷的背景来削弱曲线在视觉上的冲击力(图2.31)。

图2.31 2013 One Show Design

版面构思: 自由曲线的组合排列

设计阐述:

1.将曲线自由排列变化,赋予画面以美感和动感。

2.曲线的自由排列强化了版面的纵深感,吸引读者的视线集中在中央位置的物品,起到了很好的视线引导功能。

2.1.2.2 “线”的特征

线的编排依据包括线的情感、线的节奏以及线的空间。不同的线有着不同的情感。将不同的线有节奏地编排在版面中,就能形成不同的效果。

线的粗细、长短、虚实等特征的不同,所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也不同。

(1)线的粗细

线的粗细是经过一番对比而得来的结果,它能在外形上给人以非常直观的感受,因此仅凭肉眼就能识别线条的粗细程度。在同一个版面中,将那些在宽度上相比较窄的一类线条称为细线,这类线条具有纤细的形态与柔软的质感,能在视觉上给人以细腻感(图2.32)。

图2.32 ljubo bratina海报设计

版面构思: 大量细线的使用

设计阐述:

1.画面四周为大量不同色彩向四周自由发射的细直线,使画面十分细腻和精致。

2.大量的细直线在画面中央相交而汇聚成主题文字周围的粗线,使主题文字得以强调,很好地向读者传递了信息。

粗线的定义与细线恰好相反,主要是指宽度值上相对较大的一类线条。在同一版面中,相对于细线来讲,粗线拥有更鲜明的视觉形态,能带给读者直观的印象。由于粗线能在画面中留下明显的视觉痕迹,设计者往往会利用这种线条来引导读者的视线,从而完成对版面信息的有效传达(图2.33)。

图2.33 汽车保险协会公益广告

广告主题: 系好安全带,死亡时间由你掌控。

版面构思: 对角线运用

设计阐述:

1.设计者将人物佩戴安全带之后的照片进行重点裁切,保留后的画面中安全带显得更粗,呈左下 右上的走向,有效地引导读者的视觉。

2.代表生命段的年份数字采用白色字体,与周围的暗色调形成强烈对比。安全带将代表生命终结的年份数字盖住,巧妙地传达了广告所要表达的意思。

在平面设计中,将粗细不一的线条安排在同一个版面中,使粗线的豪放性与细线的细腻性在视觉形式上得到有机融合,从而打造出极具张弛感的版面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调整粗、细线条在版面中所占的面积比例,使版面呈现出相应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图2.34)。

图2.34 伊斯坦布尔国际平面设计周历届海报

版面构思: 粗线与细线、实线与虚线的组合

设计阐述:

1.不同颜色、大小字体文字形成长短不一的虚拟粗线、细线。

2.虚拟的文字粗线、细线与粗细相同但颜色不同的实体粗线呈十字对角线有机组合排列,使画面具有空间感和张力。

(2)线的长短

线条有长有短。长线就是指那些相比之下长度值偏大的一类线条。这类线条给人的视觉印象往往是洒脱和直率。除此之外,设计者还可以利用线条在外形上的修长打造出具有延伸性的视觉效果(图2.35)。

图2.35 西班牙设计师

版面构思: 长短线的组合

设计阐述:

1.竖向规整密集排列的橙色线条在黑色背景的衬托下显得细长,营造出简洁的图案,并引导读者的视线至版面下部的海报主题文字上。

2.将日本刀以斜向、简笔画的形式呈现,重点展示刀柄,给人以较短的粗线条的视觉感受。

3.左上角向上呈45°上下的短线条打断了规整密集排列的橙色线条,使画面不再呆板。

短线是指画面中那些在长度值上偏小的一类线条。值得一提的是,当画面中充斥着大量的短线时,会给读者以局促、紧张的视觉感受;当画面中只有少量的短线时,就会给人以精致、细腻的视觉感受(图2.36)。

图2.36 吉普牧马人广告

广告主题: 捕获狂野

版面构思: 短线的巧妙运用

设计阐述:

1.设计者巧妙地利用汽车前部的进气栅栏形成有序排列的短线条形态,使人联想到笼子。

2.将汽车“黑化”处理,加强了画面的纵深感,突出了自然景色图片的真实感,映衬了广告主题。

3.左下角放置“白化”处理的汽车图片,使其在黑色的背景图片上得以重点突出,有效地宣传了产品。

(3)线的虚实

在这里虚实可以理解为线条的无形与有形两种形态。在版面中,这类线条没有明确的视觉形态,它们往往存在于潜在的元素中,如地平线、具有规律性排列的点元素等。由于虚线没有直观的可视性,因而读者需要经过一定的观察与思考才能发觉其存在(图2.37)。

图2.37 飞利浦手电筒广告

版面构思: 在视觉上将冗繁的大段文字减量化

设计阐述:

1.设计者利用平行的两行树在人仰视时形成的空白空间,使读者同样感受到从地面延伸向上的无形的线条。

2.将手电筒放置在树木无穷远处的交点处,以形成版面的重心。

3.树木形成的空白空间结合手电筒,极具创意的错觉利用,让人联想到夜晚手电筒射出的强光,很好地渲染了手电筒的强大功能。

实线是指那些拥有实体形态的线条。实线能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与存在感,并能引导读者跟随线条的运动轨迹来完成对版面信息的浏览。在版面设计中,实线是运用最多的线体形态之一,无论是规整的直线还是自由的曲线,都能使版面在综合表现上更具优势(图2.38)。

图2.38 国外海报设计

版面构思: 粗体曲线与纤细直线的组合运用

设计阐述:

1.版面中央加粗的几何曲线,增强了线条的重量感和真实感。

2.一个完整的几何圆形看似随意地断开形成藕断丝连的形态,整体的渐变颜色使图案极具设计感。

3.从几何圆形断开处发射出几条极细的直线条汇聚在中心,使平面图形得到了立体化。

在版式设计中,虚线能给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并以此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而实线则会带给读者真实的视觉印象。可以将线的两种形态进行有效组合,从而形成虚实相生的画面效果,同时呈现出极具协调性的版式空间(图2.39)。

图2.39 国外图书封面设计

版面构思: 虚实相生

设计阐述:

1.整个画面有种一张多人在一起拍摄的黑白旧照片被经过精心设计裁切后形成的错落有致的效果。

2.没被裁切掉的照片部分给人以真实的线条形象,裁切后形成的白色区域在相邻的照片色调的衬托下形成虚拟的线条。

3.与图书相关的信息分布在白色线条上,增强了白色线条的存在感。虚拟字体大小和颜色也根据重要程度进行了区分。

2.1.2.3 “线”的表现

(1)线对空间的分割

在版式设计中,可以运用多种样式的线条对版式结构进行合理的分割,如对图文进行分割以及对编排区域进行分割,运用线条的分割手法以规划理想的版面布局等。常用的分割方式有下列几种(图2.40~图2.43)。

图2.40 国外书籍内页设计

版面构思: 导读色条的运用

设计阐述:

1.将主题标题文字以超大字体处理,形成视觉重心。

2.运用导读色条将版面划分为多个区块,色条下方为大号段落短标题,并将相关文字段落进行对应放置,形成简洁明了的版面效果。

图2.41 国外报纸版面设计

版面构思: 利用物体外形编排文字

设计阐述:

1.将医用听诊器放大满版布置,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该版面的主题。

2.将大量的文字信息依据听诊器的曲线形态排列,形成多变的版面网格结构,活跃了版面氛围。

图2.42 国外图表设计

版面构思: 利用色块对版面进行分割

设计阐述:

1.用相同的蓝色色块对版面进行分割,形成了规整的版面结构。

2.每个蓝色色块的上方放置着一幅小鸟的卡通图片,好像落在这些色块之上,给人以轻松可爱的视觉感受。

图2.43 2012伦敦奥运会纪念品海报

版面构思: 利用直线条对版面进行分割

设计阐述:

1.利用细细的直线条对摆放着许许多多不规则形体的奥运会纪念品的版面进行分割,使这些物品得到有效分类,富有条理。

2.版面主体使用了三种柔和的颜色,使画面具有协调感。

① 将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形态进行空间等量分割,以形成富有秩序感的效果。

② 运用直线对图文进行空间分割,以获得条理清晰、整体统一的版面效果。

③ 使用线条对空间进行不同比例的分割,便能够得到具有对比效果和节奏感的版面。

④ 在分栏中加入直线进行分割,使栏目条理清晰、易读性强。

(2)线的空间力量感

力场是虚拟存在的,是通过人的视觉所引发的一种感受。通过线条对图片和文字进行划分和整理,使版面产生力道。力道的大小与线条的粗细和虚实有关,线条越粗、越实,力道越大,反之则越小(图2.44和图2.45)。

图2.44 MAX FACTOR品牌睫毛膏广告

广告主题: look into my eyes

版面构思: 线的组合排列形成立体空间感

设计阐述:

1.设计者选取与睫毛相似的“线”元素表现主题。分别使用纤细的直线、自由曲线进行向心性的组合排列,形象地表达了睫毛膏在塑造多变睫毛形态上的强大功能。

2.满版布局,淡雅单纯的用色使画面极具冲击感。

3.将产品品牌标志放置在左上角,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有效地传达了品牌。

图2.45 国外图书版式设计

版面构思: 线的分割

设计阐述:

1.运用粗的直线条对版面进行分割,给人以干脆的力道感,也使版面富有条理,尤其是右页满版面的酒的酒瓶图片。

2.标题采用大号很黑字体,得以强化。

(3)线的空间约束力

我们可以根据版面需要来改变线条的形态,以形成对空间的约束。细线框的版面轻快、有弹性,但约束力较弱;粗线条具有强调的作用,能够形成重点,约束力较强,但过粗的线条会显得呆板沉重(图2.46)。

图2.46 日本时尚杂志内页设计

版面构思: 图片对版面的分割

设计阐述:

1.对时尚女性图片进行裁切,仅保留张大嘴巴的夸张造型,有效地渲染了杂志的时尚感。

2.裁切后的图片放置在版面中间偏左的位置,无形中形成粗直线并对版面进行了分割。

2.1.3 “面”在版面设计中的表现

“面”是平面设计中一种重要的符号语言,被广泛地运用于设计当中。“面”是版面构成的三要素之一,由“面”组成的图形总是比由“线”或“点”组成的图形更具视觉冲击力。它可以作为重要信息的背景,以凸显信息并达到更好的传达效果。

2.1.3.1 “面”的构成

在几何学中,我们将线移动后留下的轨迹称为面。面是点的放大、集中或重复,也是线重复密集移动的轨迹和线密集的形态。线的分割能够产生各种比例的空间,同时也能形成各种比例关系的面。面在版面中具有平衡、丰富空间层次、烘托及深化主题的作用。

面在版面中所占据的面积最大,同时孕育着强烈的情感表达。相对于点和线来讲,面具有更强的质感和更形象的视觉表现力。一个色块,一个放大的字元,一张图片,一段文字都可以理解为面(图2.47~图2.50)。

图2.47 法国家乐福超市广告

广告主题: 新鲜,就像现摘

版面构思: 物体满版布置

设计阐述:

1.将拍摄的成片菜地和果园实景照片满版布局,给人以一望无际丰硕的景象,贴切地传达了超市食品的新鲜程度。

2.将超市入口门柱照片移植到画面左下角位置,引导读者的视线走向,并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图2.48 2013爵士上海音乐节海报

版面构思: 在视觉上将冗繁的大段文字减量化

设计阐述:

1.随着2013爵士上海音乐节阵容的揭晓,音乐节最终版的海报也尘埃落定。今年,由西班牙设计师Nasi设计的森海塞尔绿色音符海报,爵士上海的主字母“JZ”被无限突出,表演嘉宾则被并排放在下侧。这种比电影海报还要大胆的设计营造出了JZ大家庭的氛围,每一个表演嘉宾都是JZ的一员,每一个亲临现场的观众都组成了JZ大家庭,人们为音乐而来,为JZ而来——因为音乐无国界,爵士需倾情。

2.海报另一大看点是绿色草坪的设计,这种视觉上的柔和 与“绿色音符”步调一致,阳光照耀下的JZ字样的绿荫无比清爽,你甚至可以想象自己已经在世博公园的草坪上吹着微风、在阳光下谈笑风生、在音乐中翩翩起舞;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号召,不要撕心裂肺的嘶吼,只需怀着一颗通透的心,感受生活享受音乐——这就是有关爵士上海音乐节的一切,爵士就是生活,生活需要爵士。

图2.49 国外杂志内页设计

版面构思: 文字的“面”化

设计阐述:

1.利用字体颜色对版面进行了不规则的布局划分。

2.图片和紧密排列的不同颜色不同字体类别的文字段落形成了大大小小错落有致的“面”。

图2.50 国外杂志内页设计

版面构思: 图片的“面”化

设计阐述:

1.运用粗、细直线对版面进行了不规则的布局划分。

2.大小不同的诸多图片构成了自由摆放的“面”。

2.1.3.2 “面”的形态

面的形态会根据面的形状和边缘的不同而产生很多变化。面主要有规则和不规则之分。规则的面会给人以规矩、清新、明确的感觉,不规则的面形态能使版面具有抽象化的艺术效果。

根据面构成原理的不同,可以将面分为几何形体的面、有机形体的面、偶然形体的面和自由形体的面。随着形态的变化,面所带来的视觉感受也随之改变。结合版面的主题需求选择相应的表现形态,从而使版面的表现结构与内容达到高度统一。

(1)规矩的几何面

几何面是指通过数学公式计算得来的面,如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等。其中,既有单纯直线构成的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也有直线与曲线结合构成的面(圆形)。这些由不同公式及不同线形构成的几何面,不仅在视觉上拥有简洁而直观的表达能力,同时在组成结构上还具有强烈的协调感(图2.51)。

图2.51 Alejandro Ribadeneira海报

海报主题: 南非的色彩

版面构思: 物象的几何化

设计阐述:

1.将不同颜色的几何面组合形成典型的动物造型,给人以多彩、生动、灵活的视觉体验。

2.背景为明度较低的灰色,凸显了画面中部的动物造型。

在版式设计中,根据构成因素的不同,可以将几何图形划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以纯曲线构成的曲面,常见的有圆形、椭圆形等。一般情况下,曲面能给人以严谨、规整的视觉印象。与此同时,通过加入曲面还能提高版面的亲和力,从而拉近读者与画面的距离(图2.52)。

图2.52 Mike Joyce瑞士现代

版面构思: 圆形与正方形的组合排列

设计阐述:

1.设计者选用几何曲面,通过规整的排列塑造了严谨的版面结构。

2.运用明度和纯度不等的色彩将版面进行分割,形成几何曲面与几何直面的组合,增强了版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另一种几何面主要由直线构成,因此也称为直面。常见的直面大多是数学中的一些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从直面的结构特征上来讲,它具有规整的外部轮廓和严谨的内部结构。将直面运用到版面设计中,能有效地提升版面的专业感和务实感(图2.53)。

图2.53 伊斯坦布尔国际

版面构思: 规矩的长方形等距组合排列

设计阐述:

1.设计者运用三个相同大小面积的色块等距排列形成版面主体,规矩的几何图形增强了画面的严谨感。

2.在各个色块上为不同的信息文字段落,编排方式不同,但通过色块底部相同颜色大号字体的保留,给人以整体感。

(2)自然的有机形体

有机形体的面是指生活中那些自然形成或人工合成的物象形态,如植物、动物、机械和建筑等,因此也称为自然形体的面。由于有机形体的面与我们平时接触的许多事物都有相似之处,所以它有效地触发了读者的情感,并使其产生相应的联想(图2.54)。

图2.54 巴西最大零售企

版面构思: 新鲜、自然有机形体的运用

设计阐述:

1.巴西最大零售企业Po de Aúcar 的创意广告—— “Everything you like, delivered at your doorstep. Simple, fast and safe.” 你所爱的一切,我们都会送到你的家门口!简单、快捷、安全。

2.将被保鲜膜包裹的水果、鱼等自然形态的物体放置在版面中央,有效地集中了读者的视线,突出了物体新鲜的形象。

3.背景色来自于主体物的固有色,满版设计,更强调了主体物的新鲜、安全。

在平面构成中,通过对已知物体的形态进行具象化处理,使该物体的形得到最简单的概括和描述。与此同时,还获得了该物体的有机形态面。根据设计对象的不同,将有机形体的面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人为合成的物体为设计目标,如电脑、高楼、汽车等,这些物体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代表性。另一种是以自然界中本身就存在的物体为设计目标,如人、花、鸟、虫、鱼等,通过对这些物体进行具象化处理,以构成该物体的有机形体面(图2.55)。

图2.55 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海报

版面构思: 著名人物形象的运用

设计阐述:

1.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在2013年5月举行。电影节官方海报日前曝光,已故美国男星保罗·纽曼与其遗孀乔安娜·伍德沃德以1963年影片《新恋爱经》中的经典颠倒接吻造型亮相。画面中央,已故好莱坞男星保罗·纽曼及其遗孀乔安娜·伍德沃德上下颠倒,深情拥吻。在表达缅怀之情的同时,两人的姿势也构成了一个抽象的“66”,与第66届电影盛会巧妙呼应。

戛纳电影节官方网站表示,这样做不仅是表达对2008年辞世的保罗•纽曼的缅怀,同时也旨在纪念这位为电影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男星与妻子之间的爱情。

保罗·纽曼与乔安娜·伍德沃德夫妻与戛纳电影节颇有渊源。1958年,两人主演的《漫长的炎夏》入围影展主竞赛单元,纽曼夺影帝。两人不久喜结连理。在1973年举办的第2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乔安娜·伍德沃德凭《雏凤吟》夺影后,而该片导演正是丈夫保罗·纽曼。1987年,纽曼执导、主演的《玻璃动物园》入围影展主竞赛单元。

2.人物四周放射状的线条也自然引导着读者的视线集中在版面中间的人物形象上。

在平面构成中,以自然元素为设计对象的有机形体面在视觉与内涵上均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如用猫、兔子唤起人们反皮草、保护动物的意识(图2.56和图2.57)。

图2.56 2012 DAF 国际大学生反对皮草设计大

作品主题: 动物和人类原本一样美丽,而人类却为了凸显自己的美丽,肆无忌惮地残害其他生灵!这样的行为毫无人性,令人发指。

版面构思: 动物与人类互换角色

设计阐述:

1.作品虚构了一场“猫咪勇闯发布会,向人类讨回公道”的超现实情景。美艳的模特身穿粉红色猫毛皮草,在聚光灯下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魅力。突然一只猫出现在自己面前,做苦苦哀求状,表情愤懑又绝望。这时,发现它背后还跟着三只小猫,驮着一幅遗像,相片里的猫咪十分漂亮,精致的面孔、楚楚可怜的神情,配上一身粉红色的皮毛,简直比模特还要明艳动人!这时你会明白,模特身上的皮草正是用这只猫咪的毛皮做的。

2.对主题进行诠释的文字被放置在画面左上方,符合人们一般的阅读习惯,起到了引导视线的作用。

图2.57 台湾游明龙海报设计作品

版面构思: 极简动物造型

设计阐述:

1.通过极其简单的块面处理描绘出动物与人类不可取代的关系。

2.黑白两色的对比使用,烘托了海报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主题。

(3)随机的偶然形体

所谓偶然形体面,是指通过人为或自然手段偶然形成的面形态。偶然形体的面没有固定的结构与形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得到偶然形体的面,如喷洒、腐蚀和熏烤等。在版面设计中,该类型的面往往能给人以强烈的随机感和生动感(图2.58)。

图2.58 迪拜自闭症中心公益平面广告

广告主题: 探索出一条美丽的心灵

版面构思: 偶然形体面的运用

设计阐述:

1.通过对儿童自由、天马行空地对绘画和音乐的表达,打造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

2.将人物形象缩小放置在画面左下角,与他们创作的绘画和音乐作品形成反差,有力地表达了主题。

在平面构成中,可以通过人为的手段来得到偶然形体的面,如将颜料随意地涂抹到纸上,把墨汁喷溅到画布上,或直接利用计算机软件直接合成液体喷洒的效果等。设计者利用这些非自然的创作手法,可以打造出面形态的随机性。除此之外,这些充满偶然性的面在视觉上还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图2.59)。

图2.59 Melissa“塑料之梦”鞋子广告

版面构思: 喷溅的色彩

设计阐述:

1.来自鞋子品牌Melissa的一个非常令人震撼的平面广告,由巴西的设计师Big Studios创作设计。色彩绚丽而富有质感,喷溅的效果非常抓人。

2.广告的主题物——鞋子放置在画面中央,有效地集中了读者视线。

3.背景为满版面的黑色,突出了画面的高品质和艺术感。

除去人为的做法,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也能拟造出充满偶然性的面形态。比如沙漠里风吹沙子形成的层层沙堆、雨滴入水面产生涟漪的效果。这些通过自然力量所构成的面形态,在结构上具有不可复制的意外性,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图2.60)。

图2.60 国外纸巾广告

版面构思: 倾倒在桌面上的牛奶、饮料

设计阐述:

1.倾倒在桌面上的牛奶、饮料在视觉上形成随机的偶然面块。瓶子与牛奶、被子与饮料形成向下45°自然地引导了读者的视线集中在手中的纸巾上。

2.将倾倒在桌面上的牛奶、饮料形成随机的偶然面块当作画布,把卷握起来的纸巾在上面随意移动形成的清晰的、美妙的图案,反映出纸巾强大的吸水效果。

(4)灵活的自由形体

在版式设计中,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得到面的自由形态,一是对图像要素进行自由排列,通过物体间随性的空间关系来得到;二是运用手绘的方式直接得到。自由形态的面在视觉上时常给人以洒脱的印象,所以往往被应用到那些持有自由主题的杂志与报刊中。

在版式设计中,将版面中有关联的图像要素以密集的方式编排在一起,集中后的图像在整体结构上会形成一种不规则的面,从而获得具有自由效果的面形态;同时,利用该面化效果来打破呆板的版式结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图2.61)。

图2.61 Zoo Cologne科隆动物园宣传海报

海报主题: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版面构思: 可爱有趣的动物造型

设计阐述:

1.没有比科隆动物园更会招呼客人的动物园了,也没有比科隆动物园的动物们更热情的朋友了。羊驼、企鹅已迫不及待亲自接机,拥挤在看台翘首企盼远方朋友的到来,真可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瞧它们一个个精灵而又憨厚,无不让人爱怜,热情是否感染到了你?走,下一站,科隆动物园。

2.将多个有机面元素集中组合放置在画面中央,构成自由、随意的自由形态面块。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纯手绘或软件制作的方式来得到面的自由形态。通过以上方式获得的面具有明显的插画效果,同时还具备独特的造型能力,并在表现形式上充满了个性化的色彩。由于自由形态面的规律性很弱,在制作该类面的形态时应确保其设计思路与版面主题吻合(图2.62)。

图2.62 “Elige Vivir Sano” 系列海报

海报主题: 近年来,肥胖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在智利,有67%的人口体重超标,肥胖患病率居全球第四。智利政府与联合国粮食组织共同开展了一个名为“Elige Vivir Sano”的公益活动,旨在鼓励人们改变不良饮食习惯,让运动进入生活。Lowe Porta-Chile公司为智利政府设计了系列海报。

版面构思: 手绘的自由形态

设计阐述:

1.将主体物拟人化处理,采用充满细节的电脑手绘风格,形成自由的、个性化的形态。玉米作为正义的化身将垃圾食品扑倒在地,运动鞋更是卯足了劲K.O.懒惰的拖鞋,主角形象犀利的神情和粗暴的动作刺激着观者的眼球。

2.手绘风格配上跳跃鲜艳的色彩,使主体物得到强调。

2.1.3.3 “面”的表现

(1)面的性质

在平面构成中,根据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将面的性质划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由于构成因素的不同,这两种面不仅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同时在情感表达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① 面的积极性

在平面构成中,将那些利用点或线元素的移动或放大所形成的面定义为积极的面,也被称为实面。实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能给人以充满整合感的视觉印象,并且与虚面相比,实面在情感表达上具有更强的诉求能力(图2.63)。

图2.63 雷士照明广告

广告主题: 雷士照明,节能,很能。

版面构思: 置中的块状物象

设计阐述:

1.将玉米、柠檬嫁接为灯泡,由块状物体形成的实面在视觉上给读者以一种完整、稳重、积极的视觉感受。

2.选取主体物色彩作为背景色,单调的背景色使主体物越加醒目突出。

② 面的消极性

在平面构成中,将那些由点或线元素聚集而形成的面定义为面的消极性,也被称为虚面。虚面主要由零散的元素组合构成,因此在视觉上往往给人以细腻感。此外,过分密集的面结构还能在视觉上产生厚重感,同时使读者产生压抑的心理,从而进一步对版面产生深刻的印象(图2.64)。

图2.64 运动饮料广告海报设计

版面构思: 不同颜色的几何面块构成虚面

设计阐述:

1.画面中由多个选自主体人物身上不同颜色的几何面块构成虚面,也凸显了版面的精致细腻。结合运动员前倾奋力奔跑的姿势,让人联想到运动员风驰电掣的速度,运动饮料的强大能量。

2.将运动饮料的图片去背处理放置在版面下部,形成了稳定的视觉印象。

(2)面的组合

在版式设计中,可以将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面形式安排到同一个画面中,以此将不同表现特色的构成形态融合在一起,从而使画面充满活力与激情。但当遇见一些特殊的题材时,如那些注重编排规范的政治类报刊,就应减少面形态的组合数量,以确保版面结构的整洁度(图2.65)。

图2.65 星期日泰晤士报平面广告

版面构思: 政治热点人物头像的重点处理

设计阐述:

1.版面中的重点是政治热点人物头像,背景为空旷的浅色调,更加突出了主体。

2.将人物头像用极细的直线分割形成相同粗细的线条,并将头像裁切掉不重要部分,打破了版面的规整,染了报纸内容的精彩。

3.相关文字信息集中放置在左上角形成小的面块,与处于版面右下部的人物头像形成呼应,强化了版面的稳重。

为了使作品或刊物的版面不致显得太过单调与呆板,版式中的面形态通常都是以组合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该类别的组合编排不仅丰富了版式结构,同时还能使版面的表现形式得到拓展,并带给读者更加多元化的视觉效果(图2.66)。

图2.66 2013 One Show

版面构思: 面的组合

设计阐述:

1.将不相关的两个人物动作形态进行有计划的裁切后拼合为一个新的整体人物形态,耐人寻味。

2.将两个身体部位的动作形态分别以不同颜色的曲面为底色,在整体的画面中又各自得到了凸显。

3.左上、右下的构图方式带给读者动感、个性的版面结构。

在我们所接触的出版物中,有些是以商务、校内和公益等元素为题材的,这些刊物给人的印象是严肃与拘谨。因此在设计这类刊物的版面时,会尽量减少版式中面的形态类型,以求塑造出版式结构的简洁与务实,从而增强版面信息的可读性和真实性(图2.67)。

图2.67 国外杂志版面布局设计

版面构思: 单一的正方形板块形态

设计阐述:

1.通过简洁的大小正方几何面,烘托出版面的规整、务实。

2.通过对大小不一的几何面的编排,形成自由散漫的版面结构,使版面富有层次感。 JrGYQfN1OqfROIWqi+xGHjP714PUb/r8C7tp/+7PPueZEqx24jUxrHksDDdGVNe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