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养生之道在于通补气血

天地有一大循环,草木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大气流通,循环不息。而人体有一小循环,五脏六腑,三焦经络,气血流通,循环不息。大气环流是天地的正常自然规律,气血流通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人要想与天地同寿,就要通补一身气血。

保持气血流通的秘诀

人体气血流通的途径是由心脏的搏动而循着经络运行的。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人心动,则血行诸经”。语句虽简,道理却明。怎样才能保持正常的气血流通?

一是有元气(先天之气)的推动。

二是心脏搏动有力。

三是经络血脉畅通。

四是血液不滞不瘀。

五是血液不寒不热。

气血最易瘀滞,通是关键

人体气血不流通,就易发生瘀滞。气血不流通而瘀滞,又会导致什么疾病呢?

临床上由于气血瘀滞而发生的疾病,常见的有脑梗死(脑脉气血瘀滞)、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脉气血瘀滞)、高血压病、血管炎(血脉气血瘀滞)、肝炎、肝硬化(肝脉气血瘀滞)、肾炎、肾纤维化(肾脉气血瘀滞)、关节炎(经络气血瘀滞)等。这些疾病除局部病灶的瘀滞外,大都还有全身性的气血瘀滞情况。

当人气血瘀滞时,可通过运动、按摩等方法来流通。中医还常用当归、赤芍、川芎、丹参、牡丹皮、郁金、桃仁、红花、西红花等药物活血化瘀。西药也有抗凝解凝的药物,主要是阿司匹林。

气血也易亏虚,补益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当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或久病不愈,使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减退时,就易出现气虚。当人久病不愈,阴血虚耗,或失血过多,或脾胃功能失和,使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时,就易出现血虚。如女性一生以血为本,在经、孕、产、乳时,最容易耗血伤气,这几个阶段特别需要补益气血。 XiYI91radFARnMsIwDv98mVmhH5Oq/geE4KRBT+sBpsK0teI8cMrm0Fwn+M637u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