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对产业的评价与建议

把脉可穿戴产业的10大病症

可穿戴设备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原先火热的概念炒作,到如今已慢慢落地的产品,无不在昭示着这是一个充满机会的行业。然而,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会经历各样的瓶颈期,可穿戴设备行业也不例外。

对于投资者、创业者、从业者而言,可穿戴设备由于是个发展相对比较火爆的朝阳产业,因此充满着无限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诸多瓶颈。若不想方设法一一攻克,只一味地贸然进入、盲目模仿,嵌套传统的商业模式等,不仅不能有效地促进这个行业发展,反而会使自身陷入困境,更会错过许多机会。

那么目前,可穿戴行业到底具体存在哪些病症?目前,笔者总结出以下十大病症。

病症1:市场前景美好,当下迷雾重重

最近,总能看到全球各大知名市调公司发布的有关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报告,从这些数据中能看出,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市场一片利好,前景广阔。无论是出货量还是增长率,都在告诉市场:赶紧进入。

许多传统的IT厂商纷纷开始转型研发、生产可穿戴设备。目前,市面上最多的可穿戴设备就数智能手环了。

然而,从市场的数据情况来看,可穿戴设备市场并未到真正爆发的阶段,这对于各欲进入这个行业的厂商而言,更需要冷静看待各组数据,思考自身的产品定位与核心竞争力。

病症2:缺乏直击用户痛点的杀手级功能及应用

如果我们寄希望于通过市场调研而获得用户的需求,比如去询问一些人需要一款具有哪些功能的智能设备,基本很难给出真实的答案,即便是给出了一些建议,也未必是真实的需求。

在这方面,苹果就是一个智能硬件领域非常典型的例子。在智能手机未诞生前,用户并没有主动去寻求这样功能的手机,而乔布斯首先洞察到了用户的这些潜在需求,进而打造了一部iPhone手机,颠覆了整个世界的通信、社交,甚至生活方式。

笔者曾在《如何让可穿戴设备真正火起来成为刚需》一文中剖析了目前用户的一些吐槽,发现用户真正的需求往往潜藏在他们浅层需求的背后,需要深度开发与挖掘才能觉察,之后再将之转化为设备上可触可感的功能。从目前可穿戴设备所提供的功能来看,其真正的杀手级应用不知还在哪条道上晃悠。

病症3:过于局限的产品形态

在目前所有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中,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占据的份额最多,其次是智能眼镜及智能戒指。剩下的还有智能臂环、智能跑鞋、智能腰带、智能头盔、智能纽扣等。

有时候不禁疑惑,IT界的商家推出了一款又一款功能几乎相同的智能手环,到底为何?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已经愈演愈烈,大家都一窝蜂往一个地方砸资金,却忽略了这个行业其他诸多的产品形态。

能够被穿戴在人身上的东西形态各异,手表、手环从传统角度而言仅仅是首饰,以“戴”为主。或许还可以想想怎么把设备从头至脚“穿”在人身上,这其中能够延伸的产品形态会数不胜数。

病症4:任何绕开功耗而谈用户体验的产品都是耍流氓

如今的可穿戴设备,广告打得最响的就是其五花八门的功能。不乏一些用户暂时被功能所吸引,迅速入手一部设备,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功能马马虎虎,续航能力简直不可理喻,大大影响了用户体验。

显然,就智能穿戴设备本身而言,其功能与耗电量成正比,功能越多,耗电量就越多,但目前电池蓄电量由于受到体积的限制而没办法得到改善。

功耗是所有智能设备都绕不开的第一大硬伤。对可穿戴设备而言,如果功能应用败给了手机,续航能力再败给手机,试问:用户花钱买它作甚?

或许精简功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有助于集中精力提升用户体验。

病症5:没有成为科技与设计的融合

相信许多人在选择一样佩戴于身上的物品时,不仅佩戴舒适,其“长相”也非常重要。现在的可穿戴设备,尤其是手腕类产品的美感造型并没有体现科技的魅力。

好看的概念产品很多,工业设计师会经常创造一些很具有用户价值的概念设计产品,但实物从未见过。在可穿戴设备行业,如果能真正地通过创新,将科技与设计融合到一起,换言之就是什么时候好看又好用走在一起,可穿戴设备就又实实在在上一个台阶了。

病症6:如何通过产品痛点实现营销,继而提升性价比

目前可穿戴设备的创业门槛并不高,只需要百万元级别即可与代工厂商合作,实现起订量2000台,每台芯片、图像传感器、存储、显示、电池以及运营总成本不过500元的可穿戴设备的生产,但这样的形式在与大型ODM厂商的已有原型产品竞争中将不具优势。

不仅如此,在可穿戴行业目前产业链已初步形成。硬件设计、外观设计、算法应用、芯片、蓄电池、传感器、显示屏等都有专业的厂商,甚至连技术方案都有专业的公司提供,这反而导致了厂商难以形成属于自身独特痛点的产品。

在产品自身缺乏痛点的前提下,要想获得销售的唯一方法就是加大营销宣传的力度、加大营销费用的投入。同时,如果要实现差异化的设计,嫁接于第三方服务的基础设施,也将会直接促使成本上升,从而给诸多初创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带来了困扰。

可穿戴设备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打造产品力。也就是笔者经常讲的,做简单、细分、可靠、实用的功能,哪怕只有一项功能,将其做到极致,就能打造产品力,从而提升性价比。

病症7:缺乏可穿戴设备界的Android和iOS平台

未来,能够在可穿戴行业占据一席之地的必是平台商,而非单纯的硬件商,当然最完美的是硬件与平台的结合。

现在的可穿戴产品因过于碎片化,用户体验也打了好几个折,出现可穿戴设备界的Android或iOS平台是一种必然趋势。也唯有这样,才能对零碎的设备及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挖掘其作为流量新入口的价值,从而达到最大经济效益。

谷歌Androidwear目前就在做这样一种尝试,此外健康医疗平台如苹果的healthkit、三星的SAMI、谷歌的GoogleFit也都在开拓各自的领地。未来谁将赢得最多的用户,我们拭目以待。而中国本土目前在这个巨大的潜力市场中还未入席。

病症8:扎堆的运动保健类可穿戴设备,其他的呢

社交娱乐、运动保健、健康医疗、移动通信、金融支付、军事工业……这就是目前可穿戴设备涵盖的功能,其中最多的是社交娱乐和运动保健。社交娱乐在智能手机上已经很强大,而运动保健应该算是可穿戴设备比较占优势的地方,所以瞬间引来一大片商家扎堆生产相似功能的设备,“克隆”让可穿戴产品失去了思想。

未来如何有效融合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并非功能的简单叠加,达到基于一个硬件实现用户所需要的功能。比如,不仅能监测健康状况,又能进行社交分享,还能进行金融支付。简而言之就是基于一个硬件的多种应用,这些应用并非一种功能叠加,而是精简的用户需求,这才是方向。

通过可穿戴设备的使用,最后达到帮助用户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健康状况,将用户从信息大爆炸的环境中解放出来,这才是可穿戴设备真正的价值所在。

病症9:数据监测不精准 用户信任度呈下降趋势

目前可穿戴行业的发展速度之快确实有点超越了笔者这位行业专家的思考速度,一些新的技术以笔者掌握的情况都还处于探索或者测试阶段,但市场上这种功能的产品已经在销售了。比如,主打可时时监测人体心率、血压、血糖,运动过程中的热量消耗、步数等功能的产品。

曾经问过很多邀请笔者去考察的团队,发现这些团队中没有一个是这方面的医学专家,全部是硬件、软件专家在搞具有医学专业的事情,这样的产品可想而知。再比如智能手环,被曝测量的数据并不准确,传感监测位置与算法都还有待提高。

从目前的一些产品来看,其数据存在着误导用户的嫌疑,更谈不上用于医学层面了。高精度且低功耗的感测中心是可穿戴设备一大有待突破的重点,如果数据不准,之后的数据应用便无从谈起,用户的信任也将被大大伤害。

病症10:商业模式雾里看花

终于,大家开始关注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商业模式了。笔者在出席国际、国内的大小会议时,每次都会呼吁可穿戴商业路径的问题,因为笔者发现传统的智能设备商业路径与模式并不适合可穿戴设备行业。

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目前在国际和国内都存在一个现象,即推动可穿戴行业发展的力量一方面来自资本,另一方面则来自技术型团队。而国外的技术型团队相比于国内的,其优势在于他们并非只是单纯的硬件、软件型团队,而是真正学科跨界型的综合团队。

真正能理解用户,并且打造出一款有清晰商业路径或模式的产品,跨界型团队比资本型或技术型团队的成功概率要大。而成功的商业模式不仅仅是传统的通过销售硬件获得利益,这只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商业行为。如何通过产品的设计来设置可持续的商业路径,如何通过一种商业模式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才是关键。

制约智能穿戴产业爆发的三大问题

在笔者看来,智能穿戴能被广泛接受与爆发的基础是为用户提供实际的并且科学的指导意见,而非停留在数据的采集、处理、反馈等一些概念层面的自我陶醉。当然,数据的采集、处理、反馈是基础,而能根据监测数据发现问题,同时根据问题为用户提供解决的指导意见或方案才是消费者的“痛点”。

不仅是智能穿戴,笔者认为目前所有的智能产品都有个误区,就是在产品的单点创新上很突出,而站在产品的总体使用方面来看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考虑不周或者体验欠缺。这可能由两个方面导致:一是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是个不断修正、积累经验的过程,因此在产品功能、实用性、交互体验方面的考虑缺乏经验沉淀;二是智能产业的从业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轻群体,或者说是由互联网领域的人员跨界而来,在实际应用型产品的设计、制造方面缺乏经验积累。

从市场角度来看,智能穿戴是个趋势产业,长期一定向好。但从目前市场的表面与短期表现情况来看,智能穿戴产业存在三个问题有待理顺。

一是产品的概念创新与商业化应用之间有待理顺。概念创新类的产品应用性方面要求相对偏弱,而商业化的产品则更侧重于实用性、可靠性、舒适性、交互便捷性等方面性能。这个问题通过产业的发展,会逐步理顺,从而让智能穿戴产业步入产业商业化的轨道。

二是价格与价值之间有待理顺。当前一些消费者认为智能穿戴的价格偏高,其实这种心理与认知的出现,并不是产品价格本身的问题,而是价格与价值之间出现了错位,导致给消费者带来了贵的感觉。智能穿戴的关键价值并不是一块智能手表那么简单,也不是为用户监测发现问题那么简单,而是基于云服务与大数据为用户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方案与指导意见。

三是产业认知与消费者认知需要理顺。目前消费者似乎对于智能穿戴不太满意的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的消费者几乎没有购买智能穿戴的概念。这主要是产业对于智能穿戴的技术、功能定义与消费者认知需求存在偏差,消费者并不一定需要万金油的产品,而更希望获得能为自己的生活、健康、工作等提供实际帮助的产品。

这三个问题如果没有理顺,不论企业的营销做得多么强大,或者概念炒作得多么吸引人,都不是可持续的道路;同时,还容易给用户带来“被欺骗”“被忽悠”的感觉。而其中最关键的,也是决定智能穿戴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产业链的提升,以及产品价值的体现。

可穿戴设备亟待解决的三大深层问题

随着可穿戴硬件、软件、移动互联网、云储存、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资金的青睐,可穿戴设备正在迎来高歌猛进的阶段。

然而,可穿戴设备领域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面临以下三大深层问题,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1)核心技术待攻克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可穿戴设备面临的普遍问题是,电池续航能力差以及内置的传感器缺乏精准度。与此相对应的是,可穿戴设备需要在低功耗系统与传感技术层面加强攻克力度。

由于可穿戴设备可以被用来穿戴于人体的各个部位,这种“贴身”的特点也使用户对其的要求相比于其他的智能设备更高。传感技术更是被普遍应用于各类可穿戴设备之中,以监测用户各项生理健康数据。

然而目前的设备所收集的数据,普遍缺乏精准度,更无法应用于严谨的医疗层面。而可穿戴设备若无法挖掘这一方面的潜力,也便失去了大半的市场吸引力。

此外续航能力差,除了归结于电池技术本身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外,可穿戴设备的功能运行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电池变得更加不堪一用。如可穿戴设备内置的传感器往往需要全天候侦测、搜集及处理与人体相关的各项数据,这就加快了电池的消耗。

未来,实现由低功耗感测器、低功耗核心处理器、低功耗蓝牙技术、低功耗屏幕等组成的低功耗系统将是可穿戴设备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因为实现设备的低功耗,加强续航能力,会成为达到良好用户体验的基础。

(2)可穿戴生态圈的建立

可穿戴设备相对其他的智能设备而言,还处在一个起步但即将迎来井喷式发展的阶段。然而目前多数商家还只停留于硬件的生产,在相关的系统与应用方面出现各自圈地、系统之间互不兼容的状况。

如今,整个可穿戴设备领域呈现一片零碎状态,在资源整合与信息互通方面都未达到最大的效益。谷歌、苹果、微软目前走在前端,但从国家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国内需要在可穿戴生态圈方面建立自己的系统平台。

此外,可穿戴设备背后的大数据未得到充分的挖掘。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开源平台、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接入,将助推可穿戴设备引发新一轮商业浪潮的变革。而大数据的有效开发与利用会始终主导这场变革,成为被争夺的核心。

(3)商业模式需探索

做一门生意,也是在做一门学问,避免不了对商业模式的探索,而成形的商业模式将加速整个行业的市场化进度。

从2013年开始,突如其来的可穿戴设备热潮开始席卷整个IT界,许多人开始觊觎这块蛋糕并试图加入其中,快速分得一块。

但当大多数人已涉足这个领域时,才发现不知究竟该做哪方面的可穿戴设备,提供怎样的配套服务。概括地说,就是以怎样的一种商业模式来操作这个市场并获得利润,没人可以给出清晰的答复。

目前普遍都停留在传统的以硬件来获得利润的方式,这显然不能将可穿戴最核心的数据价值挖掘出来。

可穿戴设备在诸多领域的商业模式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目前基于可穿戴的商业模式相对成熟的是医疗行业,并且实现了一些盈利。而在其他各大行业,随着可穿戴设备领域整个生态圈的建立、成熟,商业模式必会成为业内人士首先去考虑的一个问题。

便宜是可穿戴设备的误区

可穿戴设备产业在商业化的道路上似乎遇到了一些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进入终端应用产品环节的创业者们而言,市场的接受度并未能如期达到创业初期的理想目标。

理性地来思考可穿戴设备产业所走过的路,其实并没有出现太多的问题,因为一个新兴科技事物在一缺乏产业链支持、二缺乏商业模式参考、三缺乏用户认知的三缺环境下,并且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勾画出了一个商业化的轮廓,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将可穿戴设备从科幻片中带入现实生活中产生认知,毫无疑问要归功于谷歌眼镜。自从2012年4月份谷歌眼镜发布之后,“可穿戴设备”就在科技、财经媒体领域中成为热词。借助于媒体的关注,大众开始对可穿戴设备建立认知。2013年可穿戴产业在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下站到了风口上,一批资本、人才、媒体、创业者纷纷涌入,国内的华强北市场更是抛弃了手机,转战可穿戴设备产业。进入2014年,各种应用产品相继推出,有获得成功的,也有遭遇失败的。各种展会、联盟、行业组织纷纷成立,专注于服务可穿戴设备产业的一些行业垂直媒体也开始成形。

今天可穿戴设备还没有取代手机,也还没有获得大众的普遍认知。这其中的因素当然是多种多样,比如业内通常讨论的产品创新不够、续航能力不足、监测数据的使用价值不高等,这对于一个才两岁多的行业来说已经非常不易。站在整个产业角度来看,在这两年多的时间内,可穿戴设备产业可谓与日俱增。

当然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影响着可穿戴设备市场普及的要素是价格,其实笔者并不这样认为。影响着可穿戴设备用户普及的关键要素并不在价格,而在价值。举个大家熟知的例子,苹果手机对于手机的颠覆是因为价格便宜吗?显然不是。苹果提供了其他手机无法提供的用户使用体验,这才是关键。

如果只是从价格角度去理解,消费者都有个普遍的心理认知,那就是希望便宜。当我们将用户的视野从产品的价值关注转移到价格关注上的时候,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就发生了,不论我们定什么价格,消费者都希望能够更便宜。比如我们定1000,消费者一定希望800;当我们定800,消费者一定希望600;哪怕我们定价为100,消费者也一定希望更便宜获得。

在商品营销中最忌讳的就是将消费者的关注点引到价格上,笔者在商学院授课时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因价格战取胜的,必因价格战而亡。”同样,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笔者认为影响当前最关键的要素与价格无关,而与价值有关。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商品能卖出高于原材料成本的价格高低不是由生产制造成本所决定,而是由附加价值所决定。比如苹果,尽管很多消费者认为6的创新并不理想,但它的价格依然高涨,市场销售依然火爆。

这是什么原因?仅仅是因为它叫苹果吗?显然不是。并且从硬件成本来看,一些机构分析了苹果手机的硬件成本不超过1500元人民币,销售价格却在5000元人民币以上。而我们知道了苹果如此暴利,是不是消费者就不购买了?当然不是。因为苹果提供了其他手机无法提供的一些使用价值,比如苹果的拍照及其使用过程的反应灵敏度等方面的硬体验至今都难以有手机能超越。这就是价值,就是在价格以外别人无法提供的价值。

而今天一些消费者认为可穿戴设备贵的原因显然不是价格问题,而是由于价格与价值之间存在着偏差导致的。因此在笔者看来,当前最重要的并不是考虑可穿戴设备的价格,而是价值。我们如何能赋予产品更多的价值,这些价值部分才是消费者真正愿意为之埋单的部分。

在今天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进入相互抄袭的环境下,谁能率先聚焦价值,谁就能率先突围。尤其在经济通胀的今天,菜市场的白菜都在涨价,货币的交易价值越来越低几乎成为了大众的共识。面对这样一个经济环境,何来可穿戴设备价格贵这一说?如果一只1000~2000元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能为我们的健康带来帮助,这样的产品会没有消费者埋单?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能否聚焦赋予穿戴设备更多真正意义的价值,而非科技宠物或者玩物。

智能穿戴免费就是个冷笑话

这里笔者想跟大家共同探讨关于智能穿戴(可穿戴设备)所出现的两种声音:一种声音认为可穿戴设备太贵了,应该更加便宜;另一种声音认为可穿戴设备就应该免费。

这两种声音不能说错,但至少笔者并不认同。关于当前可穿戴设备贵这一说法,笔者曾经专门在一篇文章“‘便宜’是可穿戴设备的误区”中谈到过,目前可穿戴设备带给用户贵的感觉的关键要素并不是价格问题,而是价值问题。也就是说可穿戴设备产业在2014年之前,基本处于在产业链并不完善的状态下依靠创业者们的智慧与顽强的斗志推动了产业前进,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硬件本身的性能存在一些瑕疵无可厚非。

另外由于创业者的激情澎湃,希望在短时间内将更多美好的愿望通过可穿戴设备带给用户,因此就赋予了产品相对较多的功能。这些所赋予的众多功能中,难免会存在一些功能由于产业链或技术方案的限制而无法达到设计的初衷,因此就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导致了用户购买后无法有效体验到购买时候的产品宣传效果,出现心理落差。

通俗地理解,也就是当用户在购买一款可穿戴设备时,商家宣传该款可穿戴设备有5项或者10项功能,然后价格是500元或者1000元,产品的制造成本200元,此时附加的功能就价值300元或800元,也就意味着每项功能60元或80元。从价格本身的层面而言,一项功能100元或是50元或是200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只要用户愿意接受,它就具备这样的价值。但问题就出现在用户购买了这款产品之后,最后在回家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并不能完全地有效体验这些功能,或者是5项功能中只有几项的监测功能是相对科学、合理的,而其他一些功能似乎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此时的价格与价值落差就形成了。

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反复强调一定要用极致的思维来做智能穿戴产品。也就是说在当前产业链技术情况下,对相对成熟、可靠的技术进行应用,哪怕是一项功能,只要将其做到极致,能真正为用户带来帮助,就一定能带来市场价值。由此看来,关于智能穿戴设备价格贵的问题并不存在,如何务实产品的实用价值才是关键。

另外,关于智能穿戴设备应该免费的这个观点,笔者认为就是个冷笑话。我们不能说智能穿戴设备由于可以采集和产生大量的数据,通过大数据来获得与挖掘价值就应该将前端的设备免费化。或者说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的免费化,从而进行更多有效数据的采集以实现后端的商业模式,这并不是理性的商业逻辑。

这就好比我们对联想说:“你销售了那么多电脑,我们使用你的电脑每天都产生大量的数据,而你可以通过系统与自带的软件抓取我们的数据,所以你的电脑应该免费送给我们,你们可以通过对抓取的数据进行挖掘,从而实现商业价值。”

或者我们对库克说:“我们在使用你的苹果手机处理很多与工作、生活相关的事情,你通过系统可以抓取我们的相关数据,包括我们个人的相关信息,因此你的苹果手机应该便宜一点,或者应该免费送。”库克会干吗?大数据是一回事,智能硬件本身又是另外一回事。

智能穿戴产品是通过数据采集,并且会对用户进行更为深度的大数据采集。但这在用户购买硬件产品时就已经肯定了智能穿戴硬件本身的功能,也就是用户通过所购买的设备进行相关行为的数据化监测,并由产品自带的系统向用户反馈相应的监测分析与指导建议。就这些功能与服务,难道不需要支付货币?

而至于所采集的数据如何进一步实现价值,这是属于产业的二次价值挖掘,是商业的另外一种表现形态。我们不能对淘宝或者京东说:“今天我们在你上面开店,你不应该收服务费和广告费,因为你拥有了我们大量的数据,因此应该免费。而且,直通车、钻展、排名等的所有变相收钱行为都应该取消。”不是的,不仅这些要收费,笔者认为所采集的大数据二次挖掘后也要进一步实现商业价值。

总结下上述观点:第一,产品的贵和便宜与价格无关,与价值有关;第二,智能穿戴,包括其他智能硬件免费就是个冷笑话,智能硬件本身就是硬商品,就应该以正常的商业行为来对待。而关于大数据的商业挖掘价值与硬件本身的服务是两回事,不同的业态会出现不同的收费模式是件很正常的事。

可穿戴设备:是馅饼,也有陷阱

尽管智能穿戴产品可谓大爆发,但是商业化的普及却并没有概念火爆。可穿戴产品从谷歌眼镜、娱乐控制、儿童监护、健康医疗、智能家居、智能服饰到通信等领域,资本云集,技术比拼加速。

尽管可穿戴设备犹如一头站在风口上的猪,但如果盲目地跟随国外的路径,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容易掉入陷阱。对于智能穿戴,现在不是比拼技术、硬件的时刻,而是需要冷静下来思考商业化路径的时刻。

面对未来,资本要冷静,技术人员要冷静,创业者们更要冷静。智能穿戴产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产业,它不是单纯的互联网产品,也不是单纯的硬件产品,而是一个人、设备、智能三者相融合的产品。所以不能简单地以互联网的思维去思考智能穿戴产品,也不能简单地以硬件的思维来思考智能穿戴产品,而是要抓住智能穿戴的核心,就是与人绑定,并为人提供更为有效、便捷的生活方式。只有理解了可穿戴设备的本质,才能让我们在产业商业化路径的思考中不至于迷失。

回顾可穿戴设备这两年多所走过的路,似乎业内外目前对于可穿戴设备的理解都有些局限。当然这跟产业的发展阶段有关系,毕竟是一个新兴产业。从产业探索者自身的角度看这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从消费者的认知角度看,还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阶段。

之所以目前大部分人对于可穿戴设备的认知还停留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的层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受国外企业技术路线的影响,比如耐克、三星等;二是产业在商业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产业链技术的限制,迫使大部分创业人群选择了从手表环节入手。

其实对可穿戴设备真正的理解是在计算机技术微型化之后,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小型计算机,并不局限于人体。当然就人体可穿戴设备而言,也分为体表外可穿戴设备与植入式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只是体表外可穿戴设备的一种形态。

除人体可穿戴之外,还有给动物、宠物的可穿戴设备,给花草树木监测的可穿戴设备,以及给工业设备的可穿戴设备。其中最典型的就是GE的工业互联网,最为核心的技术要素就是借助于给工业设备穿上可穿戴设备以监测其工作。而国内在工业领域的可穿戴设备起步较国外稍晚了一点,这些将会是未来的一个重点方向。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定义可穿戴设备的话,那就是:“连接人与智能设备的钥匙。”这也正是可穿戴设备与手机以及其他智能硬件之间最核心的区别,就在于人与物之间的数据化连接,这是手机无法做到的,也是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抑或是物联网等产业无法做到的,只有可穿戴设备可以实现。它不仅可以实现数据化,更是将物与人进行有效连接的一把智能钥匙。

被IDC小看了的可穿戴产业到底有多大

可穿戴设备的格局定了吗?或许这并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因为在笔者看来,可穿戴设备的产业格局都还未形成,至少在未来的3年内市场格局都难以划定。

IDC报告并不能代表整个可穿戴设备产业

当前,有各种各样的预测报告对可穿戴设备产业做出预测。对此,笔者认为总体上来说都不太靠谱;或者更精准地说,这些预测报告只能代表可穿戴设备产业的一部分市场,并不能代表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全部。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通过所发布的报告可以明显地看到,它们对可穿戴设备产业的界定并不清晰,大部分都局限于当前的智能手环、手表类产品,并且只是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代表性品牌作为研究、统计的口径来分析整个可穿戴设备产业,这显然并不合理。

就官方的统计口径来看,可穿戴设备目前大部分的产品都只是按照3C产品的认证方式来处理的。这也给有关部门的统计增加了难度,因为它不像手机类产品牵涉到入网备案。除了那些带通信功能的可穿戴式手机类产品,其余不牵涉到通信功能的设备可以说很大一部分都没有主动备案的概念。同样,对于可穿戴设备产业而言,包括我们国家在内的全世界各个国家都还没有形成正式的官方协会机构。从国内的情况来看,目前所存在的联盟、协会,要么是地方性的,要么是挂靠在某一协会下面的一个分支机构,只是很多人在宣传的时候弱化了实际的背景信息而已。相关组织、协会机构的缺位,必然会加大产业信息收集和获取的难度。

到底什么是可穿戴设备

鉴于IDC报告中对可穿戴设备的狭义定义,笔者认为在进一步讨论可穿戴设备行业前景走势之前,或许需要先行梳理一下到底何为可穿戴设备。

其实,可穿戴设备作为智能穿戴产业中的一个分支,只是其中围绕人体的智能化产品部分。通俗地理解,就是可以“穿”“戴”在人体身上的智能化设备。从与人体的接触层面进行划分,可分为体表外与体表内,也就是穿戴在人体皮肤外的穿戴式产品,以及植入人体内的植入式穿戴设备。

体表外的可穿戴设备是我们目前比较熟悉的产品,主要是由谷歌眼镜和苹果手表引领,加之国内的诸多创业者以智能手表、手环为产品形态切入的可穿戴设备领域,成了大众最为熟知的一种产品形态。但智能手表、手环类产品并不代表可穿戴设备的全部,只是可穿戴设备在体表外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整个人体可穿戴设备产业层面来看,智能手表、手环尽管起步较早,但市场容量可以说是整个可穿戴设备产业中相对较小的一个模块;可以说还未发力的智能眼镜、智能服装、智能鞋子、智能饰品、智能内衣等体表外可穿戴设备中的任一产品形态,其市场空间都比智能手表、手环要大得多。

目前,国内外都已经有相关企业在这些领域进行探索、开发。比如在智能纺织方面,中国香港大学的团队就已经做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并具备了商业化量产的能力。而在植入式穿戴设备方面,包括智能药丸、纳米细胞、电子文身、智能避孕,以及其他一些与医学相关的植入式智能设备所释放出来的市场能量都是极具颠覆性的。

可见,片面地以当前的智能手表、手环来定义可穿戴设备产业并不客观,而且也不具有代表性。尽管从智能手表、手环的产品层面来看,目前似乎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如Fitbit、苹果、小米、Garmin、三星等,但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格局。其中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整个智能穿戴产业链,包括可穿戴设备的产业链都还未发展成熟。而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局面,充其量也只能说明这些企业在以手表、手环为表现形态的可穿戴设备产业领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

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局

从可穿戴设备的技术层面来看,当前的这些交互方式都只是一种过渡技术,在不断进化的产业发展浪潮中,这些当前看似在前的品牌很有可能会被“成功”的历史与惯性思维“绑架”,而被后起之秀超越。不过这些企业相对于新进入的对手来说,所拥有的用户数据积累、产品开发经验以及算法技术层面,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对于进入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创业者们而言,智能手表、手环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在当前的产业链技术情况下,他们可以模仿国产智能手机企业的组装方式。不论是软、硬方面,还是算法技术方面,甚至产品的技术方案方面都有现成的专业提供商,连组装都有专业的分工,而销售则可以借助于京东、淘宝、苏宁、点名时间等众筹平台来“忽悠”。

这也是目前的智能手表、手环产业同质化严重,核心的差异化技术缺失的症结所在。而且,相比于其他形态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手环产业由于起步相对早一些,市场竞争自然也就更趋激烈一些。所以在笔者看来,要想进入可穿戴设备产业创业,或许可以从其他形态的人体可穿戴设备入手,比如智能眼镜、智能服装、智能鞋子、智能饰品、智能内衣等方面。不论是从监测层面,还是从产品的市场空间层面来看,这些形态的可穿戴设备都比当前的智能手表、手环更具有竞争优势。

另外,无论是对于要进入这个领域的创业者们,还是已经在这个领域的创业者们来说,或许都需要换个思路,那就是不要局限地着眼于从终端形态的产品切入,而是要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考虑切入,比如智能纺织、传感器、芯片、电池、虚拟现实技术、语音交互技术、算法、云服务等产业链的某个关键环节切入,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则更有希望成为未来物联网时代的一颗“耀眼”明星。

可穿戴设备市场到底有多大

可穿戴设备产业尽管经历了3年时间的发展,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还未有效形成,更不存在“圈地完成”一说。目前,可穿戴设备产业不仅还未达到“圈地完成”的局面,甚至连地都还没有发展好,又何谈“圈地”?谈“格局已定”更是为时过早。

那么,可穿戴设备市场到底有多大呢?这个确实很难回答,但这个产业的市场空间一定是当前这些预测报告的N倍以上。我们先从最近被引用的IDC报告的数据来看,2015年2季度全球可穿戴产品的出货量达到了1810万台,相比于去年同期的560万台增长了223.2%。这只是当前能够获得统计的几个品牌的出货量数据,并且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智能手表、手环类产品展开的一种统计。

正如上文所说,一方面可穿戴设备产业并不只局限于智能手表、手环类产品,这类形态的可穿戴设备在整个可穿戴产业中占据的份额非常小;另一方面是这些统计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那么我们姑且以IDC的这组数据为参考来对可穿戴设备产业做一个测算,假设智能眼镜的市场容量与智能手环、手表类产品一样大;假设智能鞋子的市场是智能手表、手环的3倍;假设智能服装的市场也是智能手表、手环的3倍;假设智能饰品的市场和智能手表、手环一样大,先不计算人体植入式可穿戴设备,也不计医疗类的可穿戴设备,不计未来智能手机将成为可穿戴手机的市场,以及智能内衣等。

就这样简单地做个估算,其市场容量是多大呢?按照IDC第2阶段的1810万台出货量来计算,1810+1810+1810×3+1810×3+1810=16290万台,然后还要乘以相应的素数,再乘以4个季度,此时所得到的数据才是相对靠谱的市场容量。而对于整个智能穿戴产业来说,其市场容量更是可穿戴设备的N倍以上。简单地理解,即物联网的智能化终端设备就是智能穿戴设备。

对于创业者们而言,当前不论是选择进入可穿戴设备产业还是智能穿戴产业,其实都还是一个好时机,整个产业的技术方向、产业链技术等都还处于一个探索、完善的过程;不论是Fitbit还是Apple,都只是可穿戴设备产业中的一个小分支,只是某一种功能、产品、技术的相对走在前面的探索者。而整个智能穿戴产业也必将伴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一起腾飞,其所释放出来的商业空间远大于今天的互联网或是移动互联网。

智能穿戴遇“冷”了吗?爆点都在发酵中

“可穿戴设备会继续遇冷。”日前,UnionSquare Venture联合创始人Fred Wilson在对科技领域的走向做预测时,对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前景如此预测。

也许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Fred Wilson到底是何方神圣。在这里,笔者先简单地对其做个介绍:Fred Wilson,美国顶尖风投;由于出色的投资纪录,被公认为纽约投资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对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发展并不乐观,认为Apple Watch不会像iPod、iPhone和iPad一样,成为苹果旗舰产品,因为不是每个用户都希望在自己手腕戴个电脑。虽然今后会有很多资本和创业公司继续做可穿戴领域的尝试,不过结果还是入不敷出。

人体可穿戴将继续遇冷

Fred Wilson的预测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原因很简单,如果单一地从人体可穿戴设备角度去理解,那么Fred Wilson的预测有一定道理。因为对于人体可穿戴设备而言,目前确实还很难产生一些所谓刚需的产品,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

我们就拿当下大家都比较倾向于涉足的运动跟踪监测类产品为例,看看到底是怎么一个状况。这类产品乍一看似乎还有那么点刚需的成分,但仔细分析后,你会发现其用户黏性其实并不高。从技术层面来看,实现运动量监测无非是传感器算法,常规的则是采用加速计&陀螺仪算法技术来进行修正与得出结论。那么,问题来了。

首先,我们从生活行为层面来看。对于美国人而言,由于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都还算比较愿意遵守规则,那么你可以对用户做一些监测的行为要求,并获得相对精准的数据;但对于中国人而言,很少有用户会为了得到一个所谓“准确”的运动量数据,而愿意照着手环或者手表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所以,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所能获得的数据都是相对的,因为没有一个人的生活行为会完全照着监测设备的要求来完成。

其次,我们从监测技术层面来看。运动量的监测本身就是借助于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然后采用算法来实现。那么结果的准确与否,一方面与传感器本身的采集精准度有关;另一方面则与算法的排干扰有关。也就是说,我们很难对用户的每一个行为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洗澡。由于我们的手在迅速地位移、晃动,那么此时戴在手上的手环就会“感受”到这种并非出自本意的运动,所得到的结果数据显然就不具备真实参考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我们从用户需求层面来看。或许有人认为运动跟踪监测类产品是一种刚需,但在我看来,这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原因很简单,按不同的运动人群来分,对于热爱运动的人群来说,戴着这个东西确实没什么实际意义,因为你提醒与不提醒、统计与不统计,他们每天都得有一个时段的运动;而对于不热爱运动的人群来说,运动对于他们本身就是件三分钟热度的事情,或许初戴的几天还觉得有点意思,但多提醒几天之后,不管这表还是环估计都要被直接取下了。

当然,当前一些开发者们为了提高用户的产品黏性,导入了社交功能,让自己的运动监测数据秀起来。但是这就好比曾经各种风靡的游戏一样,过了蜜月新鲜期,多数也就被打入冷宫了。

因此,不论是从当前的整个产业链,还是从技术层面,或是用户行为习惯方面来看,人体可穿戴设备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人体可穿戴≠智能穿戴

智能穿戴真的就是这样一个概念范畴吗?显然不是。智能穿戴,是基于整个物联网各个行业层面的一个概念。

在今天,不论是国外或是国内,不论是业内或是业外,对于智能穿戴产业的理解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因为大部分人对智能穿戴的理解都只是停留在人体可穿戴设备,甚至仅限于体表外可穿戴设备上。

就体表外可穿戴设备来说,目前大部分的理解也还只是局限于那个表和那个环。而对智能穿戴产业的这种理解,必然就会带来相应局限性的判断。

智能穿戴可以说是整个物联网阶段的核心,包括当前热门的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在内的实现都离不开可穿戴设备。从狭义上讲,所谓智能穿戴可以直观地理解为传感器穿戴。但是,当前一些从业者习惯性地聚焦在人上,从而让大家错以为智能穿戴就是给人穿戴的,其实人体可穿戴设备占整个智能穿戴产业的比重并不大。

比如除人体可穿戴之外的家居智能穿戴,也就是大家简称的智能家居;工业可穿戴、农业可穿戴、环境可穿戴、林业可穿戴、医疗可穿戴、宠物可穿戴、汽车可穿戴、时尚可穿戴、娱乐可穿戴、军事可穿戴、教育可穿戴、成人用品可穿戴等的市场都不比人体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小,并且技术难度相对还要小很多,产业链也要成熟很多。

基于这个层面,我们会得到两点很重要的信息。

一是对于当前智能穿戴产业的从业者们而言,关注、思考、进入人体可穿戴设备之外的这些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市场空间、潜力将更有作为;

二是对于投资者们而言,不必过于为智能穿戴产业担忧。因为人体可穿戴设备只是整个智能穿戴产业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并且当前在工业与医疗领域的应用规模已经远超人体可穿戴设备领域。

智能穿戴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笔者看来,可穿戴设备不仅不会遇冷,反而会持续火爆。因为我们终将从移动互联网时代演变到物联网时代,而作为物联网时代的核心,可穿戴设备就站在舞台的中央。所以,笔者认为智能穿戴产业今后会呈现以下几方面趋势。

①人体智能穿戴设备将持续增长,其中受Apple Watch的影响,智能手表将会有个增长高峰,智能手环则会相对处于平稳趋势,不会有太大波动。

②人体智能穿戴设备的市场将从智能手表、手环转向智能服饰、鞋子、眼镜、时尚类产品,并成为一股新的增长潜力。

③受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利好影响,工业智能穿戴将会成为一个新的蓝海市场。

④宠物可穿戴市场将持续增长,并将围绕宠物的运动、追踪、饮食等方面展开。

⑤受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影响,汽车可穿戴设备将受到关注及重视,智能汽车将会是下一阶段汽车产业的重点技术方向。

⑥医疗可穿戴设备将正式发力,并开始介入医疗体系认证,其中包括成人用品与健康监测管理产品,以及医疗诊断设备。

⑦娱乐可穿戴将会成为一个爆点,包括VR、沉浸式以及体感交互类的可穿戴游戏娱乐设备。

⑧环境可穿戴将会成为接下来一个阶段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智慧城市的建设。

⑨家居可穿戴的风口将持续,并以比较快的速度影响着传统家居用品市场。

⑩军事可穿戴也是一个即将起飞的领域,主要是为了满足现代化战争与信息化战争技术的需要。

当然不能局限于这些领域,可穿戴设备正渗透于我们所处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可穿戴设备遇冷一说并没有充分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智能穿戴不能只图热点,更要图痛点

“智能穿戴”火吗?真的很火。从资本市场到国际巨头,从概念探索到具体产品,简直愈演愈烈,每天都有新闻,感觉马上就要“爆棚”了。整个智能穿戴市场仿佛瞬间由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厮杀至如今的一片创业天地。人才、热情、概念、资金、技术、梦想集聚其中,欲领跑时代风尚,掀起一轮前所未有的互联网深层变革。

然而如果只是因为一个方向有许多人选择就盲目追随,那么跑着跑着你就迷失了。这就像如今的智能穿戴行业,许多人从一开始就没有思考清楚硬件的商业化实施路径与模式。

在股市,智能穿戴概念股总能逆势爆发,瞬间涨停。可穿戴巨头频频发力于这个行业,资金大佬追捧这个行业,各大市调公司看好这个行业。显然,这是一个朝阳行业,一个只要抢占先机就能迅速发家致富的行业,一个研发快、上市快、回报快的行业。

然后,许多商家开始鱼贯而入,纷纷加码,市场看似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利好景象,产品创意接踵而来,让人应接不暇。但是众人唯独对一个关键的现象表现得有些视而不见,即消费者对智能穿戴产品的热情并没有与火热的概念相辅相成,反而出现日渐受冷的市场反馈。(笔者在《如何让可穿戴设备真正火起来成为刚需》一文中曾对目前的市场问题做过阐述。)

究其原因,在受到资本与创业的鼓舞下,一些进入者主要是基于智能穿戴的热点,往往没有深入思考如何将产品的功能落到消费者的痛点上。

首先,就目前市面上大量的智能设备来看,并未实现真正的硬件独立终端化,即还只是停留在对智能手机及应用的复制和迁移阶段。

其次,大量的智能穿戴设备只是一堆元器件与技术的叠加品,像个科技大咖,只是一味粗鲁地展示其鸡肋的功能,缺乏人情味。

再次,作为智能穿戴发力点的医疗行业,可谓智能穿戴行业第一抹亮堂堂的曙光,在其中必能大有作为。但是,拿什么对接智能穿戴设备与医疗行业,让二者融于一体共同造福人类呢?大数据应用!而目前,对其应用才刚刚撬起一个小口。

又次,缺乏对产品的创新。比如一大摞的智能手环,用哪个都行,却没有哪个是必须不离身的。许多智能穿戴产品从细节来看,有创新,但只能说是微创新。功能、设计、应用等方面,都还不足以直击用户痛点。

最后,商业模式在哪里?目前商家干得最多的就是把现有的智能手机运营模式生搬硬套至智能穿戴设备上,主要精力都给了概念与产品的炒作。对消费者而言,这就像一场光天化日下的阴谋,不知买到的产品与自己到底有何具体的关系。

简而言之,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可谓正处于聚光灯下,此时更应聚焦用户,而非技术的比拼。这就需要从业者拨开目前萦绕于周遭的重重迷雾,沉下心来思考如何整合产品功能,同时使技术向实用性、可靠性、稳定性扎根。

特别是在国内,目前许多企业过于盲目地追随IT界大佬们的步伐,却未能从自身具体的条件出发做规划,而常常陷入困境,甚至半途夭折。

智能穿戴行业必须重新从“产品”回归到“人”,细分人群、聚焦人群,从硬件到平台,从碎片化到统一生态圈的搭建,真正达到智能通达、互联,各个方面融于一体的发展定位,实现基于互联网的硬件与人之间的有效互动。至此,必将引爆下一轮商业浪潮。

可穿戴设备出路的两点建议

可穿戴设备起源于20世纪,之后更多的则是停留在实验室或特定领域的探索应用,且其应用在好莱坞的科幻片中不断呈现。真正让可穿戴设备从科幻片走入现实生活中被大家所认知、接受的则当属耐克手环和谷歌眼镜,此后可穿戴设备就一发不可收拾。笔者在《智能穿戴:物联时代的下一个风口》一书的第二章产品与功能篇中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展开。

而目前市场最为火热的基本聚集在腕表、眼镜之类的产品上,这些当然不能代表可穿戴设备的全部。笔者曾在网易专栏的另外一篇文章《可穿戴设备:连接人与物的智能钥匙》里讲过,作为连接人与物的智能钥匙,它所涉及的将是围绕人的每个部位进行应用。应用领域如此庞大的可穿戴设备,为何现在展示给大众的似乎就是买了块表那点事?

当然,这种现象在笔者看来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可穿戴设备这个产业的商业化普及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任何产业从开始、发展到成熟都有个过程,而这个过程表现在产业产品方面时,就是从产业开始的产品品类单一,而后不断延伸、丰富。在技术方面则由粗放逐步向精密转变,产业链将不断优化、升级。就如同计算机的发展一样,从过去一个人无法搬动的台式电脑,到现在随手可拎的PC,这个过程差不多花了半个世纪。在这半个世纪中,围绕着计算机产业的产业链时刻都在优化、升级,结果就是PC机越来越轻薄,性能越来越强大。可穿戴设备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新浪潮,它的一个物理特性就是微型计算机,虽然目前看来似乎在一些技术环节上还并不如意,但这只是一个发展阶段的正常过程而已,我们不必为这些问题担心。

而目前商业化应用比较广泛的可穿戴设备大都围绕腕表、腕带、眼镜之类的在发展,这其中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巨头、历史所影响的一个结果。由于耐克通过腕带、谷歌通过眼镜率先实现了可穿戴设备的商业化,从而引导着很大一部分企业采取模仿式创新的商业路径,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市场局面:各大厂家都在推出看似同质化的腕表、腕带类可穿戴产品。

或许在很多消费者眼中这些所谓的智能表、带类产品总是有些不尽人意,甚至在很多行业的人士看来都是不屑一顾的同质化产品。而就这些问题,笔者想表达的是:在今天中国的市场上,有什么产品是不同质化的?空气净化器?白色家电?小家电?智能硬件?手机?洗发水?笔者可以毫无疑问地告诉大家,今天中国市场几乎没有一个产业的产品不是高度同质化。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看到不同的品牌还是可以形成不同的差异化竞争。

因此在笔者看来,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不论是智能表还是智能腕带,至少在目前还没有同质化到无法差异化营销的状况。不可否认的是,不同的厂家如能有不同的重大技术差异当然是最为理想的状况,而商业的普遍规律告诉我们这只是理想国,我们需要的是如何在同质化的产品上作出微创新,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尤其对于可穿戴设备这一新兴产业而言,创业者们更需要务实的微创新来实现商业化。对此,笔者有两点建议。

①不要随意发动价格战。可穿戴设备行业根本就不存在高价这一说,对于一个新兴的高科技行业,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则无法支撑这个产业的成长。

②不要盲目追求万金油。今天的腕表、腕带类产品在笔者看来不是功能不够,也不是功能太少,而是功能太多,如何将单一或少数的功能做到极致,将足以让你获得足够大的市场。

如何让可穿戴设备真正火起来成为刚需

可穿戴设备概念的火热可谓一轮高过一轮,在越来越多的媒体聚光灯照射下,越来越多的资本、人才与大小公司开始进入这个领域。但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出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即可穿戴本是一匹狂性十足的野马,却似乎被套上了缰绳,无法阔步向前。

这条缰绳是什么?笔者的思考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智能硬件本身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另一方面是整个可穿戴生态系统还未真正建立起来。

先从智能硬件本身来谈,看一圈周遭的人,大家都在低头划手机,没见过划手表的,更没见过某个小群体围在一起讨论彼此卡路里燃烧了多少的。可见,可穿戴设备还没真正杀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必备的物品之一。而笔者一直说可穿戴设备将取代手机成为未来的中心,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可穿戴设备可以成为人体器官的一种延伸,一种将硬件与人体相连接的互联网物理性质的产品。

前段时间笔者对目前已经面世的可穿戴产品在亚洲地区做了一个调查,了解到目前用户对于可穿戴产品的理解与吐槽要素,大致集中在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除业界以外,大众对于可穿戴产品并没有一个准确、清晰的认识。

第二,目前的可穿戴产品功能特征在实际使用中的体验度不理想,存在着宣传大于实际的情况。

第三,可穿戴产品在硬件外观以及界面交互的设计美感上有待提高,同时用户对于智能腕表类产品的佩戴舒适度感受不好。

第四,蓄电能力让用户很困扰,并且在产品之间缺乏统一的端口。

第五,基于手机的智能腕表在功能上依附于手机,离开手机就难以独立生存。

第六,可穿戴产品虽然有强大的工作能力,持续工作的传感器可全年无休,但用户对其监测的数据普遍缺乏信任。

第七,大部分可穿戴腕表功能过于繁多,强大得如同万金油,却没有一技之长。

第八,目前可穿戴产品的价格与价值之间存在着错位。

虽然目前可穿戴的发展还未普及为大众产品,且这张考卷的分数也不理想,但笔者认为这就是机会,分数越低,说明进步的空间越大。

如果我们能一个一个地解决,目前让消费者不满的问题,如果能把设计跟上、续航能力跟上、特色功能跟上、痛点应用跟上、准确性跟上、用户体验跟上,可穿戴设备就将很快取代手机,下一轮的商业浪潮将即刻来临。也就是说,之前的商业模式、系统平台、硬件技术等都会被改变。

此外,对可穿戴设备领域而言,仅仅解决以上的硬件问题远远不够,还需要基于系统平台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而在这方面,笔者有两点思考。

第一,开源平台的搭建。就像在智能手机界平分天下的两大系统IOS和Android一样,可穿戴领域需要逐渐从如今碎片化平台及应用的现状过渡到一个兼容、汇聚各方资源的统一平台。

第二,背后的大数据应用,建立大数据的应用平台。这是可穿戴领域与其他智能设备领域相比,最能体现优势的地方。如何挖掘、分析、应用可穿戴设备所产生的大数据,将是可穿戴的下一个商业核心。

《智能穿戴改变世界——下一轮商业浪潮》并非空穴来风,相反恰恰洞见到了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然而,从发展至成熟的这个过程却非一朝一夕的事,而需要不断经受这个市场的检验,不断被消费者拒绝、否认,之后不断创新、自我完善、蜕变。一旦趋于成熟,便半壁江山已定。

做对智能穿戴领域7件事,就能让你像Fitbit一样成功

笔者写过一篇关于Fitbit的文章,《智能穿戴第一股Fitbit凭啥一年赚2亿美金?》里面比较深入地分析了Fitbit成功的原因。而今天再次写Fitbit,已经是在其上市并且股价获得暴涨之后了。

可穿戴设备制造商Fitbit正式登陆美股市场,作为第一家在美上市的专业可穿戴设备技术公司,Fitbit的股价在上市首日便大涨48.4%至29.68美元。

不言而喻,Fitbit是成功的。那么,我们的智能穿戴产业如何才能走出“苦逼”融资,成为第二个“吸美金”的Fitbit呢?这便是值得我们今天探讨的一个问题。

Fitbit之所以能够成为可穿戴领域的“吸金”第一股,跟它站在智能穿戴这一趋势行业上,代表着一种未来价值体现不无关系。而作为成功的先行者,Fitbit在智能领域前行过程中所经历的7件事及其所做的抉择,值得今天该领域的创业者参考与借鉴。

现状1:产业链技术不支持

整个智能产业是在还没有成熟的产业技术基础支持的条件下,被谷歌突然之间从科幻电影中,或者更准确地说从实验室里带到大家的面前,并由此引爆了智能穿戴产业这个概念。但是因为缺少产业链技术的支持,此时搞“万金油”的产品显然是不成熟也不理智的。

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下,芯片、技术方案、算法技术、传感器、续航、显示等方面技术都在以“火箭”式的速度探索发展。而借用这些本身还处于快速演变中的技术进行产品的搭建,就像是直接将实验室的产品搬到了市场商业化中。

这对于推动产业探索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不同的创业者可以直接通过不同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秀”来获取经验。而这对于创业者自身来说,却也是件压力非常大的事情,基本可以说是“里外不是人”。一方面是自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搭建这个产品;另一方面则是搭建出来后消费者不仅可能不埋单,还可能会招来一片骂声。

Fitbit策略:坚决地砍掉一切能砍掉的功能与技术,而非堆上一切能堆上的“玩物”,然后从当前有限的产业链技术中,通过“矮中取长”的策略,做出相对靠谱的产品。

现状2:消费者认知模糊

目前,关于什么是智能穿戴产品,大部分人是没有清晰概念的。可以说目前业内的一些从业者也很难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剔除一切专业术语,讲清楚自己的智能穿戴产品到底是怎么回事。至于目前的智能眼镜、手表、手环等产品之所以受关注,从营销传播角度来看,跟其能够让消费者建立比较有很大的关系。在眼镜、手表、手环等产品前面加上“智能”,大家直观的反应就是比现在所使用的“传统”产品要先进一点,是一种科技化的产品。如若再复杂,作为创业企业,通常很难承担起一个新领域的消费者认知教育。

Fitbit策略:用消费者能听懂的话来定位自己的产品,简单直接地告诉消费者“我是谁”!我是智能手环,是运动手环。这同时也是一种营销借势,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而Fitbit就这样简单地告诉消费者,我的产品就是让你运动更“科学”。

现状3:大数据价值难形成

智能穿戴是物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数据入口,这已成共识。可以说智能穿戴最大的货币价值点并不在于硬件产品本身,而在于所采集到的数据。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方面由于产品应用领域广泛,从人体、环境、家居、工业到宠物等;另一方面是产品形象各异,从眼睛、手表、手环、鞋子、挂坠、衣服到其他一些领域的应用等,产品正处于一种分化演变的阶段。而碎片化的产品,一方面由于缺乏数据的整合平台;另一方面用户对于产品的黏性偏低。这两方面的原因就导致了目前大部分智能穿戴创业企业的大数据难以有效形成,所采集到的数据基本可以定义为无效数据。

Fitbit策略:将产品功能做到“最小”,通过“小”来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一方面可以在有限的产业链中整合比较优质的资源来打造硬件产品本身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聚焦之后可以修正出比较接近“真实”的算法技术,得到相对精准的监测结果。只有这种“准确”的数据监测,才能给予用户合理的建议,增加用户的使用黏性。而Fitbit则借此获得更大量的用户数据,这些相对有效的数据则为其大数据价值想象提供了实质的保障。

现状4:可参照商业模式缺失

在智能穿戴领域,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机构尤其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一些机构在探索商业模式,但对于国内的创业人员来说,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具备参考价值。或许Fitbit是当前比较靠谱、现实的一个参考对象。

Fitbit策略:一是通过产品本身赚钱。在有限的技术资源前提下聚焦细分市场、细分人群,做出相对可靠的产品,通过传统的硬件产品销售赚取相应的利润,以维持公司更大的投入做出更好的产品来服务用户。二是通过大数据赚钱。依托于可靠的产品,哪怕是一项监测项目,只要监测准确,在为用户提供数据监测反馈结果的同时,就能获得大量的“有效”用户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可以为个人、机构提供更为深度的分析、建议报告,而这项服务当然是额外付费的项目。三是打造垂直化的娱乐社交圈,为下一步的价值增长点打下基础。

现状5:价值难以支持价格

就如笔者曾经在《微软智能手环脱销带来的商业启示》一文中所说的,“价格从来就不是事,如何将产品做到极致才是事”。当前之所以很多消费与不消费的人都认为部分智能穿戴设备的价格偏高,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价格本身,而在于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失衡。

以华强北为代表的智能穿戴生产基地中,很大一部分智能穿戴设备都存在两方面不同程度的问题:一是产品技术方案基本雷同,功能与问题也雷同;二是产品都很强大,基本“无所不能”。如果说这些“无所不能”的产品,在技术、性能、体验上都能做到且不说超越苹果,至少不比苹果差,那么按照当前这种千元以上的定价显然是非常“便宜”的产品。但从现实的产品情况来看,更多的是停留在一种理想的营销概念阶段,这必然会给消费者带来被“忽悠”的感觉。

Fitbit策略:聚焦简单、可控、可靠的功能,通过简单的产品形态方式表现出来,给用户带来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这样一款产品,这就是硬件本身之外一种无形的附加价值。可以说,用户要的并不是便宜与低价,而是所提供的这种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能否具备或超过货币价格的本身。

现状6:技术人才缺失

笔者并不反对叠加一堆技术的强大产品,因为这是智能穿戴产品的必然趋势。但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谷歌引爆了智能穿戴产业之后,不要说产业链技术还没有形成,就连相关的技术人才都还不知道在哪里。另外,谷歌自身又没有去办所智能穿戴产业的职业培训学校来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目前唯一的产业人才无非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曾经智能手机领域的技术人员;二是IT相关的技术人员。

这些人员尽管在其原来的产业中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但面对智能穿戴这一颠覆性的产业显然是缺乏经验的。正因如此,导致很大一部分技术人员在延续着IT与智能手机的产业技术思维来搞智能穿戴产业,搞出了很多迷你版的“PC”“手机”之类的产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穿戴产品。

Fitbit策略:在产业技术人才缺失的情况下,切入最“小”功能的产品,以最低的技术培养代价与最快的技术积累速度来培养属于自己,并且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穿戴产业技术与人才,是智能穿戴产品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现状7:技术总是很骨感

任何一个产业出现初期,总是容易陷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这样一种技术处境中。可以说这在当前是一种比较明显的局面,我们的很多产品其宣传功能大于实际应用价值,这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商业的“不诚信”行为。而是这些美好的构想,在创业者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很难通过技术手段有效地表达出来。

当前在确保“单项”技术做到极致都还存在不小的困难,不论是从技术组合方面,还是产品可靠性方面,或是算法技术层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此时如果过于分散资源,结果可能会陷入看着都像回事,用起来总不是回事的局面。

Fitbit策略:集中资源在“单项”技术上进行突破,以最小成本的技术探索代价来做出相对可靠的产品,并借此让自身的产品技术在同类产品中迅速突围。

对于智能穿戴产业的从业者们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或许不是考虑怎么样“包装”、怎么样营销,也不是考虑产品的功能够不够强大,而是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功能做小。要想走出当前困惑的迷途,成为第二个有独特资本价值的Fitbit,学习Fitbit的七大策略不敢说绝对能让你成功,至少可以保障不死,或者死在别人之后。

当可穿戴设备遇到数学,谁将拯救谁

数学专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似乎是个被遗忘的专业,大数据的出现显然让其受到了热情的关注。而在可穿戴设备时代,当数学遇到可穿戴,到底是谁在拯救谁?

显然可穿戴设备的魅力不在于硬件的美感,而在于极简、微型化,即不需要复杂的外观,因为我们更需要的是对我们身体监测数据的准确度。在人工智能还没有彻底发挥力量的时候,算法技术便成为了关键。尽管算法技术的本身并不是单纯的数学公式或模型,需要借助于用户行为分析才能建立有效的算法,但毫无疑问其基础是数学。

当可穿戴设备站到风口的时候,不仅收获了资本的青睐、媒体的关注以及奋不顾身献身的创业者们,同时也收获了纠结与吐槽。这其中或许是因为我们一直关注产业链的硬件、软件,却忽视了算法技术。尽管我们非常努力地追求极致的传感器,力求采集数据的精准,却一直无法扭转数据呈现的准确度。

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尤其是在这个衣食住行都有问题的年代,希望通过可穿戴设备的监测数据给予用户科学的建议与指导,但用户似乎不太领情。造成这尴尬的局面显然有多种因素,比如大众对于可穿戴设备的理解与认知还未普及,或者说不知道可穿戴设备是个神马东东。当笔者写了《智能穿戴改变世界——下一轮商业浪潮》全球第一本关于可穿戴设备的书时,发现在书店呈现的地方千奇百怪,有的摆到了服饰类书中。而笔者写了第二本《可穿戴设备:移动互联网新浪潮》,试图站在产业链、资本以及即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商业方式去阐述,结果有些书店给摆到了互联网美学,或者计算机类别里。这或许能让我们看到,大部分人对于可穿戴设备的认知还并不清晰,需要更多的普及。

当然,另一个因素就是可穿戴设备本身的价值。这其中一方面是对用户的一些行为进行监测,更重要的方面则是给出用户科学的指导建议。而指导建议的科学性、有效性是借助于监测数据,通过算法技术得以实现的。这其中,算法技术本身的有效性、科学性就决定了最终呈现给用户的监测结果,以及指导建议的科学性、有效性。

因此在笔者看来,或许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算法技术,我们的创业团队不仅要硬件、软件、界面、策划的精英,更要有算法技术方面的数学专家,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赋予、凸显可穿戴设备的价值。

大洋彼岸一个名叫Diego Oppenheimer的人发现了算法对于当前智能硬件价值的制约,于是就创办了一家名叫ALGorithmia的网站,以“相亲”的方式为企业提供解决算法的服务。ALGorithmia的想法是为那些拥有,或者能产生海量数据,并希望借助于这些数据的挖掘,为用户或企业自身获得更多价值的企业,提供一个算法“相亲”平台。

这可以使算法的研究人员更加专注于研究算法技术,而后通过该平台发布。当有相应需求的企业为了获得该算法技术时,就可以通过该平台牵线搭桥,从而促成合作。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该平台发布希望通过算法技术解决的问题以及希望实现的目的。这方面的专业算法研究人员在获取企业的这一需求后,就可以为企业提供算法技术方案与支持,以帮助企业所开发的产品实现既定的目标。

这在笔者看来不失为当前解决算法技术问题的一个可行办法,显然也是一个很好的创业项目。站在可穿戴产业的风口,研究数学的专家们,或许借助于算法技术平台可以登陆资本市场。不论是可穿戴设备拯救了数学,抑或是数学拯救了可穿戴设备,总之借助于可穿戴产业的风口,下一个登陆资本市场的或许就是算法技术。

可穿戴设备啥时能干掉手机

手机毫无疑问是当前的应用热点,或者说是移动互联网时期能承载各种应用的载体。可穿戴设备也不例外,当前的一些APP应用已借助手机实现了。

或许因此,有人认为可穿戴设备只能充当手机的附属产品。这个观点不能说对,也不能说不对,只能说是一个阶段的相对性观点。今天来看,由于可穿戴设备产业链环节中的一些目标技术还未商业化,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还未完全成熟,因此借助了手机或PC的这块屏幕进行显示。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未来的可穿戴设备将在任意空间显示,也可以借助于手臂进行显示,即我们可以在任意空间随时随地进行操作。当然融合视觉技术的虚拟现实在内容显示上更具有私密性,只针对于特定人与特定视角进行显示,不像现在的手机屏幕或PC屏幕,周围的任意人都可以偷窥。

而这一技术一旦被应用,将是手机进入博物馆的日子。笔者不能准确地给出可穿戴设备取代手机成为世界中心的确切时间,但这一天终将到来。因此,手机相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只是在目前产业链技术还未发展到顶峰的一块块屏幕而已。

当然,笔者之所以会研究可穿戴设备产业,正是因为这个产业的未来无限美好与发展空间。取代手机只是可穿戴设备产业所带来的一种改变而已,但这种改变足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比如未来的智能家居,遥控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就是原始社会的工具。我们通过可穿戴设备对人体生命体态特征的监测,就能实现对周围设备最佳的环境控制。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语音告诉可穿戴设备我们的要求,这个小小的可穿戴设备就能帮我们实现大大的梦想。

当手机被可穿戴设备取代之后,大数据的作用与商业化价值将会放大,同时带动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发展,当然还有生物识别技术。尽管今天我们已基于手机进行一些所谓的金融支付,比如使用手机钱包等移动互联网的金融支付工具,但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都只是个过渡产品。

不论手机与人走得有多近,哪怕是夜里都抱着睡觉,我们也难以解决与人体绑定识别这一环节。从互联网的用户黏性演变来看,基于手机的移动互联网缩短了PC互联网时期按小时计算的用户黏性,让用户黏性缩短至按分钟计算。而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移动互联网将进一步缩短这种用户黏性的时间,并取代手机按分钟计算的黏性时代,进入更为深度的秒时代。同时,不仅仅是绑定,更是随时随地地监测,而不是监控。这种将我们生命体态特征数据化的可穿戴设备与手机这两者属于完全不同的产品,不具备可比性。

尤其是可穿戴设备在融入生物识别技术之后,我们可以根据用户的心率、血液流速、指纹、脉搏等建立设备与用户之间的唯一识别性,这对于移动支付而言显得尤其重要。我们不必担心可穿戴设备被盗或者是丢失,我们也不必担心密码被破解,因为每一只可穿戴设备都将根据用户的生命体态特征建立唯一的识别方式。

在不久的将来,可穿戴设备干掉的不仅仅是手机,还有我们的银行卡、公交卡、门锁钥匙、汽车钥匙、身份证等与身份识别有关的物品。同时也会给整个商业与人们的生活带来超乎意外的改变,可穿戴设备将真正带我们进入智能时代,感受万物相连的智能生活。

可穿戴设备给投资者挖坑了吗

从2013年一些VC大举进入可穿戴设备产业以来,似乎整个产业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如期的爆发惊喜,其中部分项目更是由于资金压力而采取了B轮融资。其实在笔者看来,可穿戴设备产业今天的局面是科技产业发展过程的正常现象,无须过度担心。2012年4月份谷歌眼镜发布,将可穿戴产业带入了大众的视野。2013年可穿戴产业在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下站到了风口上,资本、人才、媒体、创业者们纷纷涌入。进入2015年,各种应用产品相继推出,有成功也有失败,其中一部分可穿戴设备较2014年的出货量增长了500%甚至更高。

对于一个新兴的科技明星,在整个产业链都还未健全,商业模式都尚不清晰,大众都还没有清晰认知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产业就已经步入了商业化探索的道路上。在股票市场上也同样,可穿戴设备产业链相关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更是高达50~100倍。而这些资本在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上的聚集,加速了产业链的完善,为可穿戴终端应用产品的普及提供了保障。

目前我们已经看到,芯片、传感器、电池、屏幕的厂商都由过去概念性的关注转变为实际行动,比如一些传感器厂商、芯片厂商都为可穿戴设备推出了专用的方案或产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资本市场大致分为两条路线在挺进可穿戴设备产业。一条是公众资本市场路线,主要在股票市场上,通过公开的资本交易市场支持着可穿戴设备产业链相关企业的研发与创新,侧重于产业链环节;另外一条是VC创投路线,主要是通过对一些投身于可穿戴终端产品探索的团队进行支持,侧重于终端应用产品。

从目前实际的市场表现情况来看,用户应用普及率并没有达到投资人的预期,因此一些投资者或投资机构出现了观望的态势。同时一些媒体或业内外的人士也对可穿戴设备的资本活跃与市场活跃之间所出现的节拍走调现象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

但在笔者看来,目前可穿戴设备产业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相比于手机产业而言,可穿戴设备的成长潜力越发明显。其中很关键的一个核心就是当万物智能化、数据化之后,可穿戴设备是唯一能连接人与物之间的智能钥匙。也只有这把钥匙能开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以及人的新生活方式。

尽管目前市场的表现情况与资本活跃度之间出现了音率不齐,但相比于其他新兴产业的培育而言,可穿戴设备产业是属于发育比较健康的产业。至少从2012年4月份可穿戴设备被谷歌眼镜带入大众视野之前,整个科技领域的产业链商业化都是围绕着手机以及智能家居在发展。可穿戴设备“这个孩子”从出生的那天起就没有母乳,甚至连奶粉都没有准备好,整个产业链缺失。没有办法,只能从现有的产业链中东拼西凑。而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可穿戴设备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商业化。

虽然今天在商业化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随着产业链的成熟以及从业人员的理性回归,商业化的道路将会越来越好。今天,已经不断有厂家为可穿戴设备推出专属的应用,比如芯片、传感器等。随着可穿戴设备的进一步延伸、细分,产业链也将会更细分更聚焦更有针对性。比如很快将会出现针对于智能手表的专属芯片,针对于智能眼镜的专属芯片,针对于智能鞋子的专属芯片等。

当可穿戴设备不断细分、不断延伸的时候,必然会带动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于投资者而言,笔者认为大可不必为可穿戴设备的前景担心。或许您所投的项目在今天看来并未带来如期的回报,这可能是在风口上站偏了位置,只要调整下必然会飞起来。因此,根本就不存在给投资人挖坑一说,或许我们在可穿戴设备产业商业化的道路上会踩到石头、踢到石头,这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同样对于正在观望的VC而言,2015年是一个不错的进入时点。当然在选择项目与团队时,不可或缺的是关注产品的商业化路径。而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商业化建议,笔者曾在书中以及一些文章中都有提及,这里不再展开。可穿戴设备就如同一辆正在飞驰的磁悬浮列车,只要产品能站到可穿戴设备商业化的这趟磁悬浮上,后果将会很严重。 cGRye8MZxUOKkmVO71Mx9VlVZfJ82tBRfOCmouzOuLVXKDPbsNjH0KCGeXSt0Nz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