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产业层面谈技术

可穿戴设备产业“缺芯”有点痛

芯片如同人体的大脑。尤其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芯片不仅决定着设备的运行,还决定着产业的国际分工角色。尽管目前可穿戴设备产业在国内风生水起,整个终端产品的制造环节更是占到了全球80%以上的份额,但就产业链上游的芯片来说,我们表现得有点无奈,尤其是面对高端芯片时。就拿目前最为火爆的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类产品来说,芯片也面临着比较尴尬的局面。目前,主控芯片主要有AP和MCU两种,手环所采用的是MCU,手表则根据功能复杂度选用MCU或AP;尚未见到专门为可穿戴设备定制的主控芯片,而只是基于原有平台做优化设计。随着物联网被重视,可穿戴设备将被更多人理解,整个产业也会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那么,随之而来的芯片问题将成为整个行业企业不得不直面的核心问题。

产业“缺芯”有点痛

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正常现象,一方面是新兴产业的崛起,用户从认知到接受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另一方面当然是产业化产品本身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中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完善、优化。

目前,从可穿戴设备来看,随着产品的不断微型化,其对低功耗的设计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情况是从芯片的设计、产品方案、算法到应用服务的整条产业链都尚未完善,整个产业链还处于待进化的阶段。

常规的可穿戴设备产品通常由屏幕、芯片、无线通信、传感器这些关键元器件组成。大部分初创公司为了在这一浪潮中能获取“利益”,通常选择供应链整合、组装的方式。普遍的方式是找一个方案设计方提供产品技术方案,然后选购芯片、传感器、显示屏、无线通信等模块,再找设计公司对外观进行设计、开发,接着自定义设计一款APP,租用第三方服务器,拼拼凑凑就完成了一款产品。更简单的做法则是直接找现成的OEM厂家,换上自己的商标就出来了一款可穿戴设备。这种整合的产品开发方式,形成的结果就是今天大家所认为的:产品同质化,而且缺少“痛点”技术。

而作为核心要件的可穿戴设备芯片,更是面临着缺失状态,致使很多厂家为了快速进入市场而采用手机芯片。结果就是以牺牲产品的美感与性能为代价,搞出了很多迷你版的类手机产品。因为可穿戴设备相比于手机体积更小,而当前的电池技术又难以支持手机芯片的功耗。

虽然由可穿戴设备趋势所带来的产业火爆引起了诸多芯片厂家的重视,一些国际芯片巨头纷纷推出了专属的可穿戴芯片,对于缓减、改善可穿戴设备的性能起到推动作用,但还不能彻底改善与满足可穿戴设备个性化的需求。这其中,一方面是由于芯片厂商缺乏可穿戴设备的行业经验与使用经验;另一方面是可穿戴设备的应用领域广泛,产品与理念的创新速度超过了芯片的发展速度。

造“芯”行动蕴藏价值潜力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不断延伸、应用,市场经验的积累将有效推动芯片的发展;同时,诸多国际巨头的进入以及国际芯片巨头的重视,可穿戴设备的“缺芯”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而要想更快地解决目前可穿戴设备的缺芯之痛,一方面需要各芯片厂商的努力,另一方面则还需要给予一些时间。

在笔者看来,未来的可穿戴设备芯片将会更加小型化、集成化,并且会是基于芯片平台进行定制、个性的融合,开源也将会是未来芯片的主流。

从整个产业的国际分工层面来看,基于可穿戴设备产业的芯片是物联网时代一次新的产业分工机会,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价值潜力,也是国内企业抓住下一轮商业浪潮,并建立核心技术的一次商业机会。尽管目前专属可穿戴设备的芯片并不完善,但不少企业已经在探索、开发、优化各自的芯片平台,以打造属于可穿戴设备的专属芯片。

要想解决可穿戴设备产业缺“芯”有点痛这个问题,需要更多的企业、资本来助力推动。对于行业企业来说,与其在当前的终端产品同质化上斗得你死我活,还不如聚焦产业的核心技术环节进行攻克,而芯片才是真正决定可穿戴设备产业的核心价值。

智能穿戴行业标准缺失,先入专业检测机构者为王

央视《第一时间》关于儿童定位手表辐射超手机千倍的报道犹如一颗炸弹,在可穿戴设备产业乃至整个智能穿戴产业的水面上激起了千层浪。前段时间,笔者的一篇《被央视曝光的儿童智能手表路在何方》,可谓抛砖引玉,吸引了诸行业内外人士就报道及产业发展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其中,不乏吐槽央视调查报道专业性的,但更多的还是从行业标准、产品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行业标准缺失是“危”更是“机”

不可否认,央视对硬件产品报道的专业性称不上完美,而且从调查本身的样本量来说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就如网友“camellu”所言,即便只是一个片面,那也敲响了人们对智能穿戴产品质量把关的警钟;即便不能严谨地推论出儿童定位手表与手机之间的辐射比例确值,但作为一个引子,其所反映的问题仍存在客观普遍性。就如网友“平常心”所言,鉴于信号在发射连接基站时的辐射是最大的,所以智能手表在拨打和接通电话的瞬间,辐射峰值都是非常大的;不过在通话期间,峰值相对会稳定一些。而且,智能手表由于受到区域面积的限制,厂商在提高通话质量的时候,很可能会把天线或是发射频率做得更大一些。可以说,这也是一些创业者掣肘于当前技术条件的客观无奈之举。

当前,人们对于自己所消费的东西越来越“讲究”,即使通过辐射检测并获得入网许可证的手机,选用时尚且小心翼翼。那么,如此高辐射且本不宜让人长期佩戴,更不能让小孩子使用的智能手表,又是如何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儿童产品领域的呢?一方面是利益的驱动,另一方面则是“行业标准缺失,以及由此带来的检验检测机构的缺位”。

少了把关的条件,再加上技术尚不成熟、市场尚不规范、竞争的无序性,可穿戴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十面埋伏、危机重重”。但是,这也并不是一件让人绝望的事情。正所谓“危机”,无危何来机!关于“危”,笔者在《被央视曝光的儿童智能手表路在何方》一文中已经做了较多的阐述。今天,主要和大家来探讨探讨“机”;尤其是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大环境,或许这对于我们的行业初涉者、创新创业者来说,不失为一个有价值的机会。

参与标准制定,引领行业发展的机会

对于高辐射产品堂而皇之登陆大众消费市场,不少网友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行业标准的缺失。其实早在半年前,已经由相关机构思考标准砝码的事情,包括工信部在内的一些主管单位也跟笔者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其中在北京一个非官方机构所组织的一次产业年会上,已经发布了一个可穿戴设备行业标准体系。其被寄予规范混乱的行业秩序,供产业链参考、促进行业发展的期望。但是,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却更多地留于虚表。与此同时,从产业层面来看,相关可穿戴产业的创业参与者“我行我素”,数据信息使用不规范、隐私保护匮乏、职业道德底线下拉等问题致使行业无法朝良性方向发展。

面对有影响力的行业标准空缺这一客观现实,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产业发展不成熟,致使无法有稳定的标准体系出来”这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理解层面,那显然不利于产业更健康、有序地发展。在这方面,笔者还是挺推崇乔布斯不迷信市场调研的思维逻辑。当然,乔布斯不迷信市场调研,并非他主观、不尊重消费者的认知与喜好;相反,恰恰是因为他着眼于消费者的深层次需求,所以才能做到直抵消费者心底的产品,用今天时髦的词来形容就是“爆品”“痛点”,从而做到让大家的真实需求在该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得到释放。同样,行业标准的制定也是一样,行业发展不成熟成为不了标准缺失的主观理由;相反,正因为行业不成熟,我们才更需要一份有前瞻性、有责任心的相关指导意见来引领并督促大家在智能穿戴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加规范与成熟。

在此,笔者鼓励智能穿戴产业的参与者、有相关知识和技术背景的专业人士,都来自发自觉地为产业的相关指导意见,或是行业标准的制定出谋划策。我们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对于相关的管理部门来说,可以选择从一些关键的技术点切入形成相关的指导意见。当然,这种指导意见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参与标准的制定、讨论并不是少数几家大企业的特权与义务,而是每个可穿戴设备产业从业人员应尽的义务与职责。凡以主人翁心态致力于智能穿戴产业的每一个人,所站的视角和高度都将决定行业发展的前景与速度,也将决定自身在行业领域的话语和影响力度。

专业检测机构存在深度市场机会

没有标准支撑的可穿戴设备,何以证明自己的“智能”与“可穿戴”呢?显然,目前的“王婆卖瓜”已经很不靠谱。尤其是可穿戴设备那些自诩的功能得不到相应标准,或是检测机构的佐证,还在市场检验中屡屡败下阵来,最后连最基本的安全问题也成了不安全的黑手。

在这个时候,人们对于一个专业、职业而富有公信力的检测机构的需求呼之欲出,甚至比留于纸面的行业标准更让人期待。那么,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说,这个检测机构又存在着怎样的市场空间与机会呢?我们先来看看目前国内可穿戴设备都是如何检测的。

首先,比较关注智能穿戴相关公众号或经常逛科技类媒体、论坛的朋友可能都看过不少可穿戴设备的“草根”检测法,即纯人工检测。以功能为监测运动情况的智能手环为例,就是找个人戴着这个产品经过大量的相关运动或类似运动的动作,看看结果呈现的数据情况。对于这样的检测,在样本的选择上可以说是做到了随机性,但样本量显然是不够的,甚至还存在着结果随试戴者的不同而不同的情况。

其次,套用手机等相关设备的检测方式。这对于缺少样本量的纯人工检测来说,是一种升级。但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那便是对于特定功能检测的缺失。就拿手机来说,主要侧重于环境适应性检测、部件的寿命检测,以及信号、辐射等方面情况的检测。但是具有特定功能的可穿戴设备的检测,显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方面。比如心率监测、睡眠监测等方面的功能,在手机检测的模式下显然无法得到有效的实现;而这些功能又是该可穿戴设备到底有没有用、好不好真正的考量依据。

面对可穿戴设备的升级与发展,对专业的产品检测机构的需求也就显得越发迫切。因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将倒推企业的产品被检测需求。那么对于创业者来说,要如何切入,机会点又有多大呢?笔者认为,一方面可以在着力于硬件检测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功能检测;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相关的机器设备引进,从专业功能检测入手,对具体的功能实现深度的专业化检测,由此还可以推进该功能领域的相关标准和系统的规范。而无论哪种模式,目前的市场空间和前景都是非常可观的。因为对于可穿戴设备产业来说,目前尚属于探索阶段,接下来伴随着大数据和生态圈的逐渐成长,将带动可穿戴市场的全面启动;再经过三五年的成长之后,包括可穿戴设备在内的整个智能穿戴市场将在2019~2021年迎来高速发展期,此后市场可能趋于稳定。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那么,在可穿戴设备产业的红利期到来之前,若能先行切入专业检测领域,或许便可以打开“先入者为王”的成功局面。

物联网的关键载体是智能穿戴设备

从1969年美国出现互联网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了,按人的发展阶段来说正处于不惑和知天命的年龄段。整个产业技术路径非常清晰,由之前的PC互联网发展到了今天正火爆的移动互联网,并正在准备跨入物联网的时代,而导致这种产业演变趋势的正是我们所熟悉的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在1965年提出,当时还没有互联网这个概念,只有“大笨熊”电脑存在。他提出的这个理论大致内容是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也就是说,如果在相同性能的情况下,电子产品的价格每两年就会降一半,或者理解为相同货币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两年就会翻一倍以上。

这条定律揭示的本质一方面告诉了我们关于电子产品的价格与性能问题,另一方面告诉了我们信息科技时代的技术进步将以超过我们想象的速度在进化。不过从2010年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的更新情况来看,到2013年年底传统基于PC的半导体技术革新速度已经放缓,目前晶体管数量密度预计只会每三年翻一番。这就意味着不论是基于PC还是手机,技术革新的速度都将放缓。

从PC到智能手机是1到N

从PC到智能手机,整个产业技术路径的发展非常清晰。也就是零部件性能越来越强大,体积越来越小型化,价格越来越便宜。正如上面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PC产业正处于下滑阶段。苹果公司除外,包括联想在内的企业在PC的出货量上都有了明显的下滑。这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当前的智能手机已经越来越像PC,并且取代了大部分PC的功能。

但不论是基于PC的传统互联网时代,或是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实两者在本质上并没什么区别,都是基于前端的硬件承载着运算与数据的处理能力,唯一的区别在于一根网线。PC互联网时代受制于有形网线,必然导致用户不太可能整天抱着台式机刷屏,一来体型不够轻巧,二来拖着根网线不太可能。哪怕是进入“超极本”的今天,用户也不太可能整天抱着笔记本电脑随时随地地刷屏或者是处理信息。

显然,智能手机是延续着迷你版PC思维的路径在演变。不论PC或是智能手机,其核心理念都是“网线”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是PC时代由于通信技术的限制,传输以有形的有线形式存在,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到了智能手机时代,这根有形的网线被无线通信技术所替代,用户拿着手机不需要在后面拖着有形的网线这根尾巴。实质上,从PC到智能手机,在产品技术上只是1到N的演变。

因此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伟大的贡献就是把这根网线给无形化了。加之零部件越来越微型化,就促使了智能手机的出现,并依托于智能手机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应用。在PC互联网时代用户黏性是按小时进行计算,但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黏性就缩短为按分钟计算,并且是随时随地,不论是坐地铁还是上厕所。这种用户黏性的进一步缩短,必然会延伸与发展出更多的商业机会。

物联网是从0到1的跨越

之所以定义PC互联网时代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从1到N,其中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其载体,也就是PC与智能手机在本质上并没有发生变化,运算中心都是基于硬件前端,只是设备小型化、性能强大化。但物联网时代不一样,与PC互联网或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相比有个革命性的变化,那就是计算能力由前端向后端转移。前端硬件不再承载数据的运算与处理工作,而只承担采集、呈现、交互的工作,一切的运算向后端的云计算平台转移,这是一个从0到1的跨越。

物联网时代,万物数据化,不论是环境、家庭、城市、社区、汽车、家电,还是人类自身,一切都将穿戴上传感器,一切都将数据化。而这些智能穿戴设备本身并不需要具备数据的处理能力,它们只承担着数据采集并扮演着控制中心的角色。麦肯锡全球机构(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最新报告预测,全球物联网(IoT)市场规模可望在2025年以前达到11兆美元。这不仅仅是一个产业规模庞大的问题,对应的更是一个“超级数据时代”。

由于万物数据化之后,按照麦肯锡的预测,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社会的数据每年将呈几何倍数级增长。这意味着凭借我们人类自身的生理能力已经无法应对与处理这些数据,只能依托于后端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协助。而我们只需要告诉物联网时代的终端载体,也就是智能穿戴设备关于我们的目的或者是我们的需求,后端的云计算平台就会借助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为我们呈现相应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交互方式,或是呈现方式都不再依赖于我们当前的这种界面操作。因为在物联网的时代,我们根本无法应对与处理海量的信息,也无法再依赖于当前的软件或APP界面操作,APP只是从移动互联网向物联网转移过程中的一个过渡载体。

物联网的载体是智能穿戴

当前,由于一些人并没有真正理解物联网时代与智能穿戴设备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认为智能穿戴产业的价值并不大,这显然是一种认识误区。如果说传统互联网的载体是PC,移动互联网的关键载体是智能手机,那么物联网的核心载体就是智能穿戴设备。只是智能穿戴产业在当前的产业发展道路上表现出了一些困境。今天很多人在以迷你手机、PC的思路搭建智能穿戴产业,遵循着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演变的思维路径来理解物联网、来理解智能穿戴产业。

就物联网本身而言是一个系统工程,借助于智能穿戴、通信技术、云服务平台、人工智能、交互控制等技术,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整合到一起,构建一个数字化、远程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网络体系。从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至今,物联网的概念不断被提起也不断受关注,但更多的是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并没有像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一样走入大众的生活领域,并成为社会趋势。

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缺失终端的应用载体,也就是智能穿戴设备这一物联网的终端载体。近两年,随着智能穿戴产业的出现,以及在商业化取得了一些实质性探索,大众的关注度开始真正从当前的互联网或者是移动互联网向物联网转移。随着智能穿戴产业的不断完善、修正,当万物都被穿戴上智能穿戴设备之后,人类将进入一个全新的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可以说,智能穿戴产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着物联网的命运与前途。

智能穿戴陷入迷途的五大关键因素

正如PC承载着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承载着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样,智能穿戴设备将承载着更伟大的物联网时代。但从当前的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各种因素导致智能穿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迷途”,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产业链的限制因素。由于智能穿戴产业技术的相关产业链技术不支持,只能在当前的PC、智能手机中寻找,至今产业链技术仍未搭建完成,其中包括芯片、传感器、交互、云平台、通信等。

二是产业技术人才的缺失。当前除了类似Fitbit、苹果、微软、谷歌之类的企业,借助于在智能穿戴产业上的探索培育专门的技术人才之外,其余很大一部分智能穿戴企业的技术人员都来自于智能手机产业或PC产业。这部分产业技术人员由于受经验思维的影响,就带领着智能穿戴设备朝着迷你手机、PC的道路奔跑。

三是产业理念模糊。尽管智能穿戴产业由谷歌凭借着谷歌眼镜产品引爆,但不论是谷歌还是苹果,在发布智能穿戴产品的时候,都没有清晰地传递出智能穿戴产业的理念,以及产业技术路径的方向,导致一些从业者们只能凭借着自身的智慧照样画葫芦。

四是产业概念不清晰。当前不论是业内或是业外,对于智能穿戴产业的理解与探讨通常都局限在人体可穿戴设备层面。其实可穿戴设备只是智能穿戴产业中围绕人体“智能”化的部分,在物联网的体系中除人体之外,还有诸如环境、工业、植物、动物、家居、汽车等“物”方面的智能穿戴产业。

五是缺乏意见领袖。尽管当前对于智能穿戴产业的探讨可谓新闻天天有,但大部分从业者们都只是从自身的产品,或者自身对于某项产品的角度出发来探讨智能穿戴产业,这显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智能穿戴产业领域,目前最缺的一方面是具有产业系统思维的意见领袖,另一方面是能够对智能穿戴产业及产业链搭建提供正确方向、能有效引导产业方向的意见领袖。

不过随着物联网大潮的来袭,以及媒体、资本、人才的不断涌入,智能穿戴产业将很快取得突破。只要我们正确地理解智能穿戴产业是物联网时代关键载体的这一价值,承担着万物数据化的工作,也就是对“万物”进行数据化采集、监测、呈现、交互、控制。它本身并不需要承担运算工作,数据处理则借助于无线通信技术,转向由后端的云服务平台承担并处理。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对于当前的物联网或是智能穿戴产业的从业者们来说,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理顺产业的发展路径与产业的搭建思路,从而真正开启物联网时代的大门。 +PjEPQOgaESRON4KRfGiXPmA+VovgBh8RWl0p1QhQiXtvU6NrNbhXaG1bJD0aCv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