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成语故事

【害群之马】

害群之马,是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此成语出自《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这是关于黄帝与一位小孩的典故。

黄帝,《史记》中的五帝之首,是中国远古神话人物,被尊奉为汉民族的始祖。后来人们经常把黄帝和炎帝并称,并把汉族人称为“炎黄后裔”“炎黄子孙”等。

有一天,黄帝要去具茨山,拜见一位叫大隗的人。传说这个人能把疑难问题一一化解,黄帝想去向他请教治理天下的办法。黄帝走到襄城原野时迷路了,正当他不知如何走时,突然看见有一个牧童在放马。

他走上前问道:“小孩,你知道哪条路通往具茨山吗?”

小孩热心地回答道:“知道。”边说边用手上的马鞭往前指了指。

“那你认识一个叫大隗的人吗?”

“认识。”

“那你知道他住在哪儿吗?”

“知道。”

黄帝很吃惊,这个小孩居然知道大隗这个人,还知道他住在哪里。黄帝赞许他:“你真是一个很聪明的小孩,既然这么聪明,就让我问你一个问题好了,你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吗?”小孩笑而不答。

黄帝又继续追问,小孩说道:“几年前,我很喜欢到处游历,但是我患有头昏眼花的毛病,弄得我不能痛快地玩。后来我碰见一位长者,他教我日出而游,日落而息。后来我身体的毛病就渐渐好了,就又能畅快地游历了。我想这和治理天下是一个道理吧。”

黄帝不解地问:“这和治理天下有关系吗?你能说得再简单明了一些吗?”

“这样说吧,治理天下的方法和我放马的方法有什么区别呢?当马群有了骚动,开始不听话,那只要把里面引起骚动、危害马群的马牵出去就可以了。”

黄帝听完后恍然大悟,立即向牧童行大礼,并且尊称牧童为“天师”,向他再三拜谢后才离开。

【与虎谋皮】

与虎谋皮,本作“与狐谋皮”,是指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也指与狡猾的人合作,肯定会“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会有好结果的。后来,这个成语又演化成了“与虎谋皮”,指弱小的一方不能为了一些小的利益而轻易与强大的一方合作,因为强大的一方很可能会像凶恶的老虎一样,把弱小的一方吃得尸骨无存。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太平御览》卷二〇八引《苻子》:“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何者?周人之谋失之矣!”

相传,周朝的时候,有一个人非常糊涂,老爱胡思乱想。有一次,他想弄一些美味的祭品来祭祀神灵,其中必须要用到羊肉,但他没有。于是,他傻乎乎地去找正在山坡上吃草的羊商量,希望它们可以把身上的肉贡献出一些给自己祭祀用。羊听了他的话之后大吃一惊,当然是不肯让人把自己的肉切去作为祭品啦。于是,羊相互呼叫着,争先恐后地躲到山坳里去了。结果,这个周人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得到。

又有一次,他想要做一件暖和的皮衣,以便冬天御寒。他听人说用狐狸的毛皮做的袍子是非常暖和的。于是,他进城去店铺挑选。店里货色不少,可是价格昂贵。他垂头丧气地离开店铺,因为他拿不出许多钱。忽然,他突发奇想,连忙出城直奔山林。他找到狐狸,求狐狸送他一张狐皮。狐狸们互相商量了之后,对他说:“可以啊,不过你得先送一只羊给我们吃。”这个周人一想,一件狐皮大衣的价值远远高于一只羊,于是就答应了。哪知道狐狸们吃完羊,撒腿就往树林深处跑,这个周人连忙追上去,也只是揪了几根狐狸毛下来而已。

后来,有人为了总结这个周人的教训,把这个故事叫作“与狐谋皮”,后又发展成“与虎谋皮”。

【盗亦有道】

所谓盗亦有道,就是说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行为规范”。我们在一些武侠小说或电影里,经常会看到所谓的“侠盗”,他们专门偷取那些为富不仁或者贪官污吏的财物,从来不偷正经人家的东西。有的还会劫富济贫,将偷来的财物分给穷苦百姓。甚至还会替天行道,有情有义,深受普通百姓爱戴。

这就是盗亦有道。

这个成语出自于《庄子·外篇胠箧第十》:“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意思是说:春秋时期,有一个称得上“侠盗”的人,名叫盗跖。有一天,盗跖的一个门徒问他:“你觉得做盗贼也要有法则和准绳吗?”盗跖回答道:“做大盗怎么会不需要法则和准绳呢?能凭想象揣测出屋内有什么财物,是为圣;在行动时能一马当先,率先进屋,是为勇;行动结束后,等其他人都离开,自己最后出来,是为义;行动前,根据情况判断是否下手,是为智;行动完成后,和手下公平分赃,是为仁。不具备以上五点而能成为一名大盗的,天下还没有这样的人。”

在盗跖看来,小偷想要发展成为大盗,或成就一番大事,就必须有其行为规范,否则,就只能成为蝇营狗苟的鼠辈之贼。像盗跖所说的这种遵循“行为规范”的“侠盗”在历史上和民间传说中有很多记载。

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名县令叫章清,在秀州府崇德县为官。他上任没几年,就把县城治理得井井有条,给百姓创造了一个安全的治安环境,可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县里的老百姓都很尊敬他,认为这位县官老爷不仅满腹经纶,而且为官清正廉洁。

崇德县的邻县盗案猖獗,闹得老百姓人心惶惶。朝廷看到章清治理有方,就一纸书文把他调到邻县,希望他能扭转乾坤。在他上任之后,发生了有趣的事情,那些盗贼竟然突然间凭空消失了,县里呈现出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

任期期满后,章清雇了一条船,准备离任返乡。正当章清和百姓们在码头辞行时,突然一个人影闪过,章清鼻梁上的眼镜不翼而飞。章清四下查看,早已找不到眼镜和偷眼镜小贼的踪影,只好眯着眼,在船夫的搀扶下上船。

在船上,章清百思不得其解,想不明白盗贼为什么要偷他不值钱的眼镜。

回乡的途中,需要在两县交界的镇上过一夜。谁想第二天,章清发现本来放在船上的十个大木箱不翼而飞,那是章清的全部家当。章清完全没有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自己是以治理盗贼出名的,居然还未出县城边界,就被盗贼盯上了。想那盗贼估计追不上了,他只能认了。

经历一番舟车劳顿,终于要到家乡的码头了,章清站在船头等待靠岸,突然模模糊糊地看到码头上有好几个大箱子,像是自己丢失的那十个箱子。

等船靠岸,章清急忙从船上跳下来,走上前一看,正是自己丢失的木箱。其中一个木箱上还放着他丢失的眼镜,眼镜下压着一封信。

章清满腹疑问,当即把书信拆开,只见信上写道:

“章大人:

我们是一群盗贼。听闻您清正廉明,所以当您来上任时,我们决定不在您的管辖范围内盗窃。但是在您离任回乡时,我们发现您带走的东西居然用了十个大木箱来装,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您是个假清官。于是我们决定惩罚您,偷走了您的眼镜和箱子。可我们把箱子打开后,才发现您的所有家当竟然只有不足三十两纹银,其余的都是书。俗话说:‘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看来您的确是个值得我们敬仰的清官。这次我们多有冒犯,特把东西物归原主,希望您多多包涵。”

章清看完信之后,不由感慨道:“所谓的盗亦有道,就是这样吧。”

【道路以目】

此成语出自于《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意思是人们在路上相遇,不敢相互交谈,只能用眼神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为什么大家不敢说话了呢?这就要从西周的第十位帝王周厉王说起。周厉王在位期间,实行残暴政策,对百姓横征暴敛,弄得百姓怨声载道。后来一个叫荣夷公的大臣,教唆周厉王把山林川泽统统划为国有,并且不许百姓随意进出,这就等于变相阻断了百姓的谋生之路。周厉王很满意这个建议,很快就把这项政策公布于众。一时间民怨沸腾,百姓纷纷咒骂。

这时另一个大臣召穆公向周厉王谏言:“这个政策把百姓们压得快要受不了了,现在百姓们都对这项政策议论纷纷,还请您三思啊。”周厉王听完后,不仅没有听劝,还召集当地的一些巫师去偷听和监视百姓的言行举止。只要是他们指认谁发出不满或者怨言的,谁就会被下狱甚至处死。这样一来,全国上下的百姓就连在街道上碰到亲朋好友也不敢打招呼,更别说交谈了,只能用眼神交流。

周厉王觉得这项行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高兴地对召穆公说道:“我能阻止那些人来诽谤我,你看他们现在都不敢说话了。”召穆公说:“这是因为您强行堵住了他们的嘴,这样做比堵塞河流而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因为一旦决口,会伤害到很多人。如果也这样对百姓,最后的结果只会是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治水只能以疏通为主,治民要引导百姓说话。从这些话语中采纳好的,这样君王在处理政务时就不容易犯错。”

可周厉王听后置若罔闻,依然施行暴政,百姓们敢怒不敢言。但时间一长,百姓们的怨气就像一股洪水,什么都挡不住了。三年后,百姓们自发集结起来,手持任何能做武器的东西,直扑都城王宫,誓要为那些冤死的人们报仇雪恨。周厉王慌忙地命令下属去调兵镇压,但是臣子说道:“我们周朝的兵就是百姓,百姓就是兵,现在百姓都暴动了,我们还能调集谁来镇压呢?”

这时周厉王才知道大祸临头,急忙携家眷和亲信步行逃出都城,一直往东北方向逃去,逃到了一个叫作彘的地方,直到死也没有离开此地。大臣召穆公等人则留在都城安抚百姓,最后在他们的极力劝解下,愤怒的百姓才纷纷离开。

这次事件被后人称为“国人暴动”。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中国古琴曲,乃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这个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伯牙喜好弹琴,他入深山,拜名师,取得了很高的造诣。

有一年,伯牙出使楚国。一日傍晚,当船行至马鞍山下时突遇暴雨,伯牙只好令船靠岸,暂避风雨。雨停后,彩虹横天,清景无限,伯牙雅兴大发,弹起琴来。伯牙越弹越有兴致,突然,一根琴弦断了。伯牙顿时感到很蹊跷,在那个时代,人们认为演奏时琴弦断,一定是有懂音律的人在偷听。伯牙忙叫人去岸上搜寻,不想,果然在一棵大树后发现了一个樵夫,仿佛沉醉音乐的样子。

伯牙有些意外,请樵夫到了船上,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也懂音律吗?”樵夫回答:“在下钟子期,自幼随家母学琴。适才大人的演奏真是美妙啊!”伯牙很高兴,就说:“我再弹一首你听听。”于是他再拨琴弦,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听了说:“弹得真好啊,像巍峨的泰山在眼前!”过了一会儿,伯牙转了调子,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真好!像浩浩荡荡的江河水!”发现对方竟能完全听出自己的“琴心”,伯牙高兴极了,觉得相见恨晚。于是,二人倾心长谈,由此成了莫逆之交,并相约第二年再来此地相会,重述知音之情。

谁知,不久以后,钟子期突染重病,抱憾而亡。第二年,伯牙如期赴约,久等朋友不来,就携琴到他家中去找。听说钟子期病故,伯牙顿觉五雷轰顶。他来到钟子期墓前,取出瑶琴,弹奏最后一曲,然后将琴摔碎,并说道:“知音都不在了,我弹琴给谁听呢?”从此,伯牙再没有弹过一次琴。

这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其实充满唯美的色彩。因为,伯牙与钟子期仅有一面之缘,短暂的相处,交流音乐,引为知音,再见就是生死两茫茫了。 qoSNm8trzFfbfReWaFseiX0RLuOjpg4+esx41+VLrT67i1wvFF/6QnjasJyG6xA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