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成语故事

【力不从心】

“力不从心”,“力”表示力量、能力,而“从”表示依从、顺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出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

“力不从心”经常容易和“无能为力”混淆,虽然原因都是能力或者力量不够,但“力不从心”侧重指心里想做,但力量不够;而“无能为力”则没有心里想做这层意思。

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在开拓和维持汉朝与西域的关系、促进民族融合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时,他没有选择与父亲班彪(史学家)、大哥班固(《汉书》的编撰者)和妹妹班昭(史学家)一样的文仕道路,而是选择投笔从戎,投身于为汉朝稳固边疆的事业中。

那时候北方的匈奴在汉朝边境不时兴风作浪,还用武力去统治西域的一些弱小国家。公元73年,汉明帝刘庄不堪烦扰,为了边境安宁,决定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抵御匈奴的侵犯。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这一去就是将近30年,在这段时间,班超克服了种种艰险困难,最终使北部边境从此安定。朝廷为了表彰他的丰功伟绩,封他为定远侯。

班超年近70岁时,身体已大不如前,此时他非常想念故土。于是他写了一封奏折呈给汉和帝刘肇,希望汉和帝能在他有生之年把他调回玉门关内,再看一眼记忆中的故土。一起上书的还有班超的妹妹班昭,她在奏折中写道:“我的兄长班超,出使西域将近30年,因立下一点功劳,受到了陛下的特殊恩宠。兄长班超在出使西域这段时间,就算是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报效陛下。现在我们一家人已经分开30年了,当初与班超一同出使西域的人,都已经死了。兄长班超的年纪是这些人中间最大的,现在他70岁了,满头的白发,左右手都不听他的使唤了,听力也下降很多,眼睛也花了,出门走路也需要靠拐杖。

假如这时候边境发生意外事件,兄长怕是力不从心了。这样不仅会损害国家世世代代所累积的功绩,也会损害忠臣这辈子所做的努力,这将多么让人痛心啊。所以班超诚恳地请求也期盼着能回故乡。到现在三年了,这个请求都没有被采纳。我听说15岁参军,60岁就可以回家休息了。所以我现在冒死上书请求皇上恩准在班超所剩不多的时间里,让他能活着回来。”

汉和帝读完班昭的奏折后,深受感动,立即下诏,将班超从西域调回洛阳。班超回到洛阳之后,旧病复发,不久就病逝了,终年71岁。

【识途老马】

识途老马又叫老马识途,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路,比喻对某种事物熟悉或有经验的人。它出自《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齐国从一个小国发展成雄霸一方的强国,使中原各国对它都深为忌惮,也少有国家敢去侵犯它。但是在边远的地区,居住着某些少数民族,他们可不这么看齐国。

有一天,正当齐桓公和管仲两人谈论事情的时候,有人来报,燕国被一个名叫山戎的少数民族抢夺了一些财物、粮食等物品,现在来齐国求援。齐桓公问身边的管仲:“你觉得怎么做才好?”管仲回答道:“山戎这个民族,不时就会侵犯中原国家,始终是一个忧患。我们何不趁这次机会,把它一次解决?”

齐桓公听完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派大军前往燕国救援。

等齐国军队到了燕国,山戎早已经带着抢的东西跑掉了。齐桓公问管仲的意见:“你觉得我们还要不要再追下去呢?”管仲回答道:“为了中原的长治久安,我们还是应该追上去,把他们一网打尽。”齐桓公听从了管仲的意见,下令军队继续追赶。此时燕国的君主燕庄公向齐桓公说道:“有一个叫无终国的国家,和山戎有仇,而且他们就在这附近,我们不如联合他们一起攻打山戎。”于是,齐桓公派人去传信,很快无终国便派了一支军队前来支援。

山戎的首领密卢听说齐国、燕国和无终国要一起来攻打他,心知不妙,于是甩下山戎的百姓和士兵,只带着几个亲信和金银财宝跑了。齐桓公并没有对百姓和被俘的士兵大开杀戒,而是下令大军不许伤害他们。山戎的百姓和士兵都很感激齐桓公给他们留了一条生路。齐桓公询问他们:“你们知道密卢逃往哪个方向了吗?”他们说密卢应该是去孤竹国了。

他们所猜不差,密卢确实是跑到孤竹国求援了。孤竹国的君主答里呵派出大将黄花前去与齐军战斗。但是黄花打了败仗,狼狈不堪地逃了回去。黄花见齐军这么厉害,于是向答里呵建议道:“齐国的军队很强大,我们现在和他们对战的话,可能对我们不利。现在齐军只不过是想抓捕密卢,只要我们把密卢的头颅献给齐国,我方定能自保。”

这时旁边的另一位大臣说道:“在北方,有个叫‘旱海’的地方,当地人又称它为‘迷谷’,因为那个地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如果齐军进入那里,就会辨识不了方向,更别说走出来了。等到了晚上,那里奇冷无比,就算不冻死也会饿死。这样的话,我们不用费一兵一卒,就能把齐军一举歼灭。”

答里呵一听,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于是便令黄花去取密卢的首级,然后带着去向齐军求和。黄花到达齐军营地后,便表明来意:“如今答里呵率军逃跑了,我今日把密卢的头颅带来献给齐军,希望你们看在我这么有诚意的份上,能允许我归顺齐国。而且我知道答里呵逃跑的线路,我能带你们去追击他。”

齐桓公相信了他,并跟着他进入了沙漠。走了一段时间,齐桓公发现有点不对劲,就想找黄花问一问,这才发现刚刚还在他旁边的黄花已不知所踪,齐桓公知道自己中计了。这时太阳已开始慢慢西落了,士兵们都明显感觉到气温越来越低。到晚上的时候,大风吹得他们直哆嗦。终于熬到天亮,发现大军已经涣散不堪了,齐桓公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管仲出主意说,老马一般能认识走过的路。

于是在齐桓公的授意之下,齐军挑选了几匹老马,让它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士兵跟着它们走,看能不能找到出去的路。最后,他们终于在老马的带领下,走出了“迷谷”。

【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指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一般用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马革裹尸出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马援,东汉名将,英勇善战的他,不仅为东汉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还在之后的边境动乱中,亲自出战平定,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公元41年,马援因功被汉世祖(汉光武帝)刘秀封为伏波将军。

有一次,马援的亲友们听说马援打了胜仗,已经回到京城洛阳,便一起去他家祝贺。在这些人中,有一个叫孟翼的谋士,上前祝贺马援,并对他说了几句恭维的话。谁料想,马援听到他恭维自己后,严肃地对他说:“孟先生,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谋士,以为你不会和他们一样只知道夸奖我,会对我说一些独到的见解,教我一些不知道的事情,你怎么轻易地就随波逐流了呢?”孟翼顿时语塞,当下觉得很羞愧。

马援又说:“西汉汉武帝时期,大将军路博德立下大功,汉武帝封他作伏波将军,封地几百户。现在我所做的事微不足道,远远比不上路博德,但是我也被封为伏波将军,还封地三千户。接下来我该怎样长久保持之前的状态呢?孟先生,这方面的事情你为什么不教教我呢?”孟翼不知如何对答。

马援接着说:“现在北方的匈奴和乌桓仍然在骚扰我国的边境,我已经打算向朝廷申请去往边境战场做先锋,做一个有志男儿。有志男儿不就应该为国捐躯,战死在疆场吗?死了之后,尸体只需要用马的皮革包裹着带回来埋葬就好。怎么能在儿女身边死去呢?”

孟翼听后,被马援的报国热情深深地感动,感叹道:“将军,您真是一个有气节和壮志的人。”

建武二十四年,五溪少数民族领袖相单程带领军队造反,汉世祖刘秀派兵前去平定,结果吃了大败仗,全军覆没。马援再一次主动请缨,但是刘秀考虑到马援年事已高,没把他放在考虑范围。马援等不及,直接进宫拜见刘秀。

他在刘秀面前表演骑术,希望能证明自己不论是作战身手还是精神状态,都是很好的,不会耽误自己再上战场。刘秀一看他不减当年,也就同意了让62岁的马援率军远征。

建武二十五年,马援在壶头山受到阻碍,那里的水流湍急,船只很难前行,加上当时天气炎热,很多士兵因得病而死,马援最终也没有逃过此难。

【凿壁偷光】

凿壁偷光,出自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讲的是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但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习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但是,匡衡买不起书,他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休息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心里很是着急,心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晚上的一些时间来看书呀。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无法照明,该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家的烛光。于是,匡衡就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到跟前借着隔壁透过来的烛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壮志未酬】

“壮志未酬”中的“酬”意为“实现”,以前的人用它表示胸怀大志和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现在用来形容宏伟志向不能实现,带有惋惜的意思。它出自唐朝李频的《春日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1140年5月,金国背弃盟约,南侵大宋。这一突然袭击打得宋军措手不及,致使城池相继被攻破。随后宋高宗派出韩世忠、岳飞等大将去迎战。没多久,宋军接连大胜,之前丢失的城池也被逐一夺回。岳飞乘机往中原方向挺进,收复中原是他多年的愿望,他不想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希望自己的抱负能够得以实现。

岳飞和他的岳家军进入河南郾城时,与金国将军金兀术相遇,两军发生激战,岳飞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飞乘机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等地。

岳家军连连打胜仗,打得金军军心动摇,金兀术准备连夜从开封撤逃。岳飞与岳家军越打越勇,而金军却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想法,军心涣散。这个时候南宋抗金的斗争到了历史性转折的时刻,只要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马上就可以收复了。

谁想朝廷突然连下十二道金牌,命岳飞即刻班师回朝。岳飞知道是朝中有人从中作梗,心中很是愤慨,感叹道:“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大概意思是十多年的努力算是白费了,好不容易收复的城池一下子就没了,国家大好河山难以振兴,乾坤世界无法恢复。

就这样,抗金战斗被迫中止。岳飞和岳家军撤退不久,金兀术便整军回到开封,不费吹灰之力再次占领了中原。

在背后捣鬼的是奸臣秦桧,因为他在宋金关系里主张议和。岳飞的节节胜利,让他的这个方案无法实行,他便联合他人设计陷阱,想方设法要将岳飞置之死地而后快。秦桧先是唆使宋高宗给岳飞连下十二道金牌,命他回朝,然后给他加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随后岳飞便被解除了兵权。接着秦桧联合其他佞臣,诬陷岳飞密谋造反。农历除夕夜,宋高宗将三十九岁的岳飞处死在临安的大理寺中,连同他的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也被腰斩于市。承受着不白之冤死去的岳飞,未能在战场上为国牺牲,而他一心想要打败金国,收复失地的宏伟志向再也无法实现了,这是多么让人痛心啊! QoMXtVKO+9WrImHkaEvZJX0VtcHeZKyAYaZ5akUFYgOOMLwZQRMDqXVDxCa1EkO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