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中心,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
城市广场周围常常分布着行政、文化、娱乐、商业及其他公共建筑;广场上布置游乐设施和绿地,能集中地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表现城市空间环境艺术面貌;在城市中心广场可以举行节日的群众集会庆祝活动。城市广场的分布应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确定,广场应与城市干道和和街道相连接。城市广场通常是汽车、自行车与步行交通的集中地,应根据各种交通性质、交通量加以组织,避免过境车流穿越广场。
城市广场的平面布置和造型,应通过城市设计进行研究,广场四周的建筑高度、体量应与广场的尺度相协调。在广场上布置建筑物、喷水、雕塑、照明设施、花坛、座椅、树木、绿地,可以丰富广场的空间,提高艺术性和观赏性。
城市广场的设置和演变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众多因素之中首要因素是功能。从古代到现代,广场就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空间,一般设在城市的中心,是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市民的多种需要,应满足多种功能的要求。在进行规划时,常以主要功能确定,在城市中布置不同性质的广场。
古希腊城市广场,如普南城的中心广场,是市民进行宗教、商业、政治活动的场所。古罗马建造的城市中心广场开始时是作为市场和公众集会场所,后来也用于发布公告、进行审判、欢度节庆等的场所,通常集中了大量宗教性和纪念性的建筑物。罗马的图拉真广场中心有图拉真皇帝的骑马铜像,广场边上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后面的小院中矗立着高43m的图拉真纪念柱,柱顶立着皇帝铜像,用以炫耀皇权的威严。公元5世纪欧洲进入封建时期以后,城市生活以宗教活动为中心,广场成了教堂和市政厅的前庭。意大利锡耶纳城的开波广场就是一例。
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城市中公共活动的增加和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相应地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城市广场,如罗马的圣彼得广场、卡比多广场等。后者是一个市政广场,雄踞于罗马卡比多山上,俯瞰全城,气势雄伟,是罗马城的象征。威尼斯城的圣马可广场风格优雅,空间布局完美和谐,被誉为“欧洲的客厅”。17~18世纪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南锡广场等都是当时的代表作。
19世纪后期,城市中工业的发展、人口和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使城市广场的性质、功能发生新的变化。不少老的广场成了交通广场,如巴黎的星形广场和协和广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现代建筑的出现,交通速度的提高,引起城市广场在空间组织和尺度概念上的改变,产生了像巴西利亚三权广场这样一种新的空间布局形式。
中国古代城市缺乏公众活动的广场。只是在庙宇前有前庭,有的设有戏台,可以举行庙会等公共活动。此外,很多小城镇上还有进行商业活动的市场和码头、桥头的集散性广场。衙署前的前庭,不是供公众活动使用,相反,还要求他们肃静回避。这在古代都城的规划布局中更为突出,如宫城或皇城前都有宫廷广场,但不开放。明清北京城设置了一个既有横街又有纵街的“T”字形宫廷广场(在今天安门广场)。在纵向广场两侧建有千步廊,并集中布置中央级官署。广场三面入口处都有重门,严禁市民入内,显示宫阙门禁森严的气氛。
城市广场是由城市功能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城市广场的分类由于出发点不同可有各种分类方法。按照建造的历史时期不同,可分为古代广场、中世纪广场、文艺复兴时期广场、17世纪广场、18世纪广场及现代广场;按照广场总体的形态不同,可分为规整形广场、不规整形广场及广场群;按照广场构成要素不同,可分为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等;按照广场的空间比例和围合程度不同,可分为封闭式广场、半封闭式广场、开敞式广场和下沉式广场等。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市民广场多设在市中心区,通常就是市中心广场,它是在城市区域开辟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与活动场所,一般具有休闲、集会等多种功能。在市民广场四周可布置市政府及其他行政办公建筑,也可布置图书馆、文化宫、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市民广场平时供市民休息、游览、节日举行集会活动。
广场应与城市干道有良好的衔接,能容纳疏导车行和步行的交通,保障集会时人和车辆的顺利集散。广场应考虑各种活动空间,进行合理的场地划分,其通道的布置应当与主要建筑物有良好的关系。广场的周围可以采用轴线手法或者自由空间构图布置建筑。广场应特别注意朝向,按照我国的传统习惯以朝南为最理想。市民广场上还应布置有使用功能和起装饰美化作用的环境设施及绿化,以增加广场的气氛,丰富广场的景观。
一个城市的市民广场常被比作这个城市的“城市会客厅”、“城市客厅”,它不但是展示城市文化的窗口,也是吸引游人的一道风景。市民广场如磁石般深深吸引着广大市民,茶余饭后来此散步、健身、休闲,自发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有着更多文化内涵的市民广场又被称为文化广场。
市民广场这一文化载体跟随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发展,在不同时期不断挖掘市民广场作为文化载体的新功用,为广场注入新的生命力,赋予广场文化新的角色和定位,将会提升广场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力、辐射力和竞争力,为城市打造出一张与时俱进的城市文化名片。
纪念广场是指主要用于纪念某些人物或某一事件修建的广场。广场中心或侧面以纪念雕塑、纪念碑、纪念物、或纪念性建筑作为标志物,供群众瞻仰、纪念或进行传统教育。在进行设计时,选址尽量远离繁华喧闹的商业区或其他干扰源,以保持安静、幽雅的氛围,应结合地形使主体建筑物突出,整个广场比例协调、庄严肃穆。一般情况是主体标志物位于构图中心,在其前庭或四周布置园林绿化。广场的空间变化宜少,节奏宜缓慢,以造成肃穆的气氛。如南京中山陵广场,罗马的圣彼得广场等。
城市商店、餐饮、旅馆及文化娱乐设施集中的商业街区常常是人流最集中的地方,为了疏散人流和满足建筑上的要求,应在适当的位置布置商业广场。地点应选在交通联系方便的地方,如广州的正佳广场、上海的金桥国际商业广场、美国的佩雷公园等;商业广场还可以纳入步行商业街及步行商业区系统,成为城市经济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北京步行街、广州上下九步行街等。
集散广场是指供大量车流、人流集散的各种建筑物前的广场,一般是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应在规划中合理地组织交通集散。在设计中要根据不同广场的特性使车流和人流能通畅而安全地运行。
站前集散广场包括航空港、车站、码头等前面设置的广场。在设计中要根据站前广场车流和人流的特点统一布置,尽量减少人车之间的干扰,如站房的出入口要与地铁车站、公共交通车站、出租汽车站、停车场等一起安排,以减少主要人流与车流的交叉。当车流与人流都很繁重时,可修建地道或天桥使旅客直接从站房到达公共交通设施的站台,不受其他车流干扰。如火车站的出入口可与地铁车站、公共交通车站在地下换乘,以减少旅客携带重物多次上下,缩短换乘距离,减少人流与车流的交叉。站前广场的建筑除站房和上述交通设施外,还应安排必要的服务设施,如停车场、邮电局、餐厅、百货店、旅馆等,并适当布置绿化。站(港)前广场是旅客进入城市的大门,交通方便、服务设施周到,建筑形式协调,会使人们对城市产生良好的印象。
体育场、展览馆、公园、影剧院、饭店、旅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物前广场也属于集散广场,应保证车流通畅和行人安全。广场的布局应与主体建筑物相配合并适当布置绿化。根据实际需要安排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
交通广场指的是具有交通枢纽功能的广场。交通广场分两类:一类是道路交叉的扩大,疏导多条道路交汇所产生的不同流向的车流与人流交通;另一类是交通集散广场,主要解决人流、车流的交通集散,如影、剧院前的广场,体育场,展览馆前的广场,工矿企业的厂前广场,交通枢纽站站前广场等,均起着交通集散的使用。在这些广场中,有的偏重解决人流的集散,有的对人、车、货流的解决均有要求。交通集散广场车流和人流应很好地组织,以保证广场上的车辆和行人互不干扰,畅通无阻。交通广场要有足够的行车面积、停车面积和行人活动面积,其大小应根据广场上车辆及行人的数量决定。
据有关资料介绍,世界上著名广场有中国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俄罗斯莫斯科的红场、越南河内的巴亭广场、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英国伦敦的特拉法尔加广场、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等,被称为世界六大广场;其中,天安门广场规模最大,时代广场规模最小。
天安门广场记载了北京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都在这里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留下了浓重的色彩。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进行了拓宽,并在广场中央修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后又分别在广场的西侧修建了人民大会堂、东侧修建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侧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
天安门城楼坐落在广场的北端。天安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称天安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通高33.7m。在2000余平方米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的基座上,是高10余米的红白墩台,墩台上是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城楼下是碧波粼粼的金水河,河上有5座雕琢精美的汉白玉金水桥。城楼前两对雄健的石狮和挺秀的华表巧妙地相配合,使天安门成为一座完美的建筑艺术杰作。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天安门城楼成为新中国的象征,它庄严肃穆的形象是我国国徽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场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著名广场,位于莫斯科市中心,西南与克里姆林宫相毗连。原是前苏联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红场建于十五世纪末,十七世纪后半期取今名。平面长方形,面积约4hm 2 。西侧是克里姆林宫,北面为国家历史博物馆,东侧为百货大楼,南部为瓦西里·布拉仁教堂。列宁陵墓位于靠宫墙一面的中部。墓上为检阅台,两旁为观礼台。
红场国际知名度远远大于天安门广场,可是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面积9.1万平方米,大约只有天安门广场的1/5。广场的地面很独特,全部由条石铺成,显得古老而神圣。红场是莫斯科历史的见证,也是莫斯科人的骄傲。
红场的地面很独特,全部由条石铺成,在红场的西侧是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及3座高塔,在列宁墓与克里姆林宫红墙之间,有12块墓碑,包括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等前苏联政治家的墓碑。红场南边是莫斯科最经典象征的瓦西里大教堂;北侧是国家历史博物馆,建于1873年,也是莫斯科的标志性建筑。附近还有为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而建造的二战英雄朱可夫元帅的雕像,以及无名烈士墓。东面是世界知名十家百货商店之一的古姆商场。
如果说首都河内是越南的心脏,那么巴亭广场可以说是河内的心脏。“巴亭”是越南的一个乡名。19世纪80年代,巴亭最早爆发抗法运动。为纪念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越南“八月革命”胜利后以“巴亭”命名这个大广场。巴亭广场位于越南首都河内的市中心,是举行集会和节日活动的重要场所。
巴亭广场得名是为了纪念越南第一次抗法运动于清化省的巴亭爆发。1945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就是在此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
巴亭广场长320m,宽近100m,地面除贯通路段外由168块小草坪组成,可容纳20万人。广场西侧为胡志明主席陵,东靠巴亭会堂,四周绿树萦绕,建筑围拱如壁。巴亭广场有数条辐射状的林荫大道与河内市区其他部分相连。长1000多米,宽24m的雄王大道贯通广场。
现在,巴亭广场西侧高耸着胡志明主席的陵墓。墓西北是胡志明在河内的旧居,西南面有胡志明博物馆。博物馆前有著名的独柱寺。从胡志明陵墓沿雄王路往北,右边是越共中央机关办公驻地,中央领导人也在这里会见外宾。雄王路左侧是主席府,是越南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主席府广场是外国高级代表团来访时举行欢迎仪式的地方。
协和广场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香榭丽舍大街东端,是法国最著名广场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之一。广场始建于1757年,是根据著名建筑师卡布里埃尔的设计而建造的。因广场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骑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广场”。到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雕像被革命人民推倒,易名为“革命广场”。直到广场被重建,为了纪念战争年代的结束和人民祈望和平的愿望,1795年又将其改称为“协和广场”。后经名建筑师希托弗主持整修,最终于1840年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特拉法尔加广场是英国伦敦最著名的一个广场,坐落在伦敦市中心,东面是伦敦城,北接伦敦的闹市索荷区,南邻白厅大街,西南不远是王宫。适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广场建筑,使它成为伦敦的名胜之一。特拉法尔加广场是为纪念著名的广场中央耸立着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的纪念碑和铜像,它不仅吸引了众多的外国游客,而且也是伦敦市民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
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第42大街、弗洛德街跟第7大道交叉的一块不大的三角地。名称的由来是因《纽约时报》总社迁移至此,因而得名,故又称“纽约时报广场”。围绕这块三角地,剧院、餐厅、百货公司、旅游商店等鳞次栉比,到了夜晚,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照得这里如白昼一般。据统计,时代广场每年吸引着40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城市广场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它作为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一座城市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它应该是充满了给予人生命的事物,同时,它也是人们精神和物质文化的一个要素,确切地说,城市是文化的最高表达之一。人们对广场建筑的逐渐接受让广场这个城市空间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开发和设计规划迅猛地发展成城市设计中的热点与难点。伟大的城市广场作品,其空间形态、周围建筑以及天穹之间的关系,都是经过细致推敲并具有独一无二的和谐配比性的,它们同时具备理智的思考与情感的表达。
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迅速增多的城市广场引起人们的关注。城市广场正在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为我们的生活空间提供了更多的物质线索。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它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它是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在日益走向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涵的诸多信息,成为一个规划设计深入研究的课题。
现代的广场设计,应当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才能使其在建成后真正为民所用,真正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避免出现广场豪派大气,却毫无生机与人气的现象。
广场作为建筑的一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考虑其功能要求,因此,在广场设计中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其设计核心,一切人工环境都是人类为满足自己活动需求而建造的。人的需求,与国家相关规范要求是同等重要的。194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布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等级”学说,把人的基本需要按发生的顺序先后排列,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心理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的前四种都与广场设计有关。
广场的空间尺度对人的情感和行为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来讲,“场所”就是要强调人在其中的感知、情绪和行为。人们在广场上交往,需要一定的距离限制。我们可以在0.9~2.4m的距离内谈话,可以听清语气的细节;12m内可以看清人的面部表情;24m左右可以认清人的身份;150m以内可以辨别身体的姿态;1200m则是可以看到人的最大距离。
另外,从景观艺术角度考虑,城市广场与周围建筑物的比例关系决定其大小。用 D 表示广场的宽,用 L 表示广场的长,用 H 表示建筑物的高,成功的广场往往满足如下关系:1≤ D / H <2且 L / D <3。一般而言,若 D / H <1,则会让人觉得周围的建筑物比较拥挤,产生压抑的感觉,甚至会想急切地离开此地;若 D / H >2则会使人感到空旷,缺乏依靠,没有安全感;若 L / D ≥3,会把周围的建筑物显得过于庞大,难以使人找到舒适的节奏感。
占有领域是所有动物都具有的行为特征,也是人类的特殊心理需要,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自然地尊重他人的领域。而领域感的产生,则需要一定的空间围合。当然,尺度的适宜还和城市本身的性质有关。小城市和大城市最大的区别就在空间尺度上,这种区别也应该体现在设计中。如果不根据城市本身的性质与大小而盲目地建设,显然是违背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的。许多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尺度不适宜的现象,广场建设一味地讲排场讲政绩,而忽略了老百姓的真正需求,长官意志严重,并未真正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
广场设计元素一般都有阳光、绿化、水体、地铺等,这些元素使用的比例是多少,如何规划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这都是需要对当地气候情况以及环境条件做充分考虑。
根据Era·Libermaan关于人们选择去哪个广场的考虑因素的调查研究,排在首位的是阳光,首先考虑这个因素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5%;其次是距离,占19%;再次才是舒适和美观等因素。由此可见,广场位置的选择,其中的座椅等休息设施以及活动设施的布置应该充分考虑到阳光四季运行在当地的影响,以及广场周围已建、在建或将建的建筑物会对广场的阳光照射产生的影响,以争取到最多的阳光。
当然,区别于西方国家的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以及亚热带,具有夏季长,气温高,日照强等特点,在这类地区的广场设计中,遮阴避暑便成为了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没有人会喜欢整体空旷,让自己暴晒在烈日下的广场。
广场上的绿化能够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改善生态环境,但在设计中不能仅仅考虑其美学水平,应融入人本理念,同时重点关注其因地制宜性与经济效益。目前,许多城市在广场绿化设计中盲目模仿欧陆风格,流行“大草坪”模式。大草坪虽开阔但在气候调节、遮蔽阳光方面远不及乔木,而且,我国大多数地方的气候条件并不适宜草坪的种植与生长。大草坪设计没有考虑到人们的实际需要,曲解了公共空间的含义。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大量面积的土地占用,前期成本和后期养护费用很高,却无法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若在绿化中适当缩小草坪的面积,多选择一些适应当地气候的树木,不仅利于树木的生长管理,能够降低前期的培养及后期的保养费用,也能够充分满足广场的功能要求,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方特色,可谓一举三得。
水体也是广场中普遍存在的元素,人们天生具有亲水的特性,一定面积的水面,或是跌水、喷水等可以软化广场的硬质感,使空间的层次性与复合性得以加强,更具美感。但在设计时就要特别注意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否则设计出来的作品就不能很好地为民所用。在南方地区,喷泉与水面面积可以设计得丰富一些,而北方就比较适合使用旱地喷泉,不喷水时也可供活动之用,若真的需要大面积水面的镜面效果时,不妨在池底加设制冷装置,冬季时即可变为滑冰场,增强公众的参与度,提升广场的经济效益。
此外,地铺材料也需要受气候条件的制约以使设计更人性化。气候多雨雪的地区,地铺应该选择广场砖或者毛石板等抗滑能力强的材料,而避免出现为片面提高档次而采用磨光花岗石给行人带来极大安全隐患的错误做法。常年日照强烈的地区,地铺不应大面积采用反光强烈的材料,而应多采用表面带磨砂类处理的砖、石、板等,使之产生漫反射,不至于损伤人的视力。
人们在广场上进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时,无论是独处的个人行为还是交往的公共行为都同时具有私密性和公共性的双重性质。有一定遮蔽和依靠但视野开阔的座位会受到青睐,这样比较有安全感。另外,广场的各种设施的尺寸也需要依据人体尺寸而设计,这样人们使用起来才会有舒适感,就是俗话说的“好用”。广场的空间演化过程正是一个空间人性化的过程,人们的各种行为方式或行为习惯应该对广场的空间形式及设施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
G.E.基达.史密斯在其著作《意大利建筑》中谈到:“意大利的广场不单是与它同样大小的空地,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也可以这样说,意大利人虽然只拥有欧洲各国最狭小的居室,但作为补偿,他们拥有着最为广阔的客厅。”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广场、街道都是意大利人的生活场所,是游乐场,是客厅。意大利人狭小昏暗拥挤的公寓本来就只是睡觉用的,是吃饭的地方,是储物室,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外度过也只能在室外度过。意大利气候宜人,广场空间与室内的区别只在于有没有屋顶。所以,意大利的广场空间形式正是来源于人们百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
有人这样概括当今的各个广场:“低头是草坪,平视是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终点是机关。”简单几句话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在广场设计的雷同,缺乏过目不忘的地方特色即可识别性。
城市广场必须具有城市文化的继承,城市文脉的体现会让人更感到熟悉,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对人们是否参与其中影响巨大,同时,对外来游客而言,城市广场这类地标式建筑的特色对他们能否记住自己游览过的地方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譬如,瓷都景德镇某广场上的灯柱饰面就采用了景德镇最著名的青花瓷,即刻烘托出了瓷都的地方特色。又如,成都新天府广场设计中所修建的玻璃水晶亭榭成为广场上最醒目的地标,四点亭榭构成的矩形的中心位置则是在金沙遗址中出土不久的太阳神鸟标志,充分展现了天府之国独有的历史文化魅力。
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这样说:“我注意的是如何如用现代的建筑材料来表达传统,并使传统的东西更富有时代意义”。建筑是一门语言,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保留独有的地方传统特色,它会诉说着历史的沉淀,而人们也需要倾听这样的声音。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即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等方方面面。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晴日灰满天,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怨声载道,游客望而却步,极大地损害了城市形象。
再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捷径;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改善旅游、购物、休闲和人居环境。
广场规划设计的系统性主要是指广场与城市整体规划的统一性以及广场自身内部环境的整体协调性。20世纪90年代初期,系统工程学的各种方法就开始被初步运用到城市规划中,现在已普遍被规划师所接受。所以,广场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融入城市的整体规划,城市中的每一个广场都应该充分考虑其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所属的性质及其经济实用性。这几个要素之中,经济实用性最容易被忽略,这并非单指本身建设的花费,而是联系到建成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使其能够兼顾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济实用性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的定性描述,貌似无法定量实测。但反映该要素的可见指标却是很多的,比如公众参与度、人流量、后期单方维护费用、年维护费用等。公众认同度低,后期维护费用巨大的广场是无法有机的镶嵌在城市肌理中的,它只能是城市的累赘。
就广场内环境而言,设计时应精心布置其自身的秩序。设计的作用就是从混乱中产生秩序,但在设计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把每个好创意都用进去,一个都不愿意舍弃,最终造成杂乱无章,毫无秩序感。面对广场功能多元化的发展要求,设计时可采用功能分区的方法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亚空间,即小系统。每个亚空间完成一两个功能,多个亚空间组织起来构成广场的整个系统。在空间划分时做到独立而不孤立,每个亚空间不能小到使人觉得是进入了一个私人的房间,侵犯了已在那里的人的隐私,也不能大到几个人围坐却感觉不到亲近。
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主要功能,确定其表现主题。这也可谓之“纲举目张”。围绕着主要功能,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要有准确的定位。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城市广场在塑造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三大功能。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广场布局规划。
总之,广场设计于城市、于自身都要做全面的把握,这样才能使其与城市融为一个系统,其自身内环境也具有多层次的整体统一,提升空间的品质。
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主要研究确定广场的位置、用地规模和广场形状。
城市广场面积的大小和形状的确定,与广场类型、广场建筑物性质、广场建筑物的布局及交通流量有密切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城市规模越大,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也应越大,但不应片面追求大面积。实践证明,广场的面积过大,不仅在经济上不合理,而且在使用上不方便,也不易产生良好的空间艺术效果。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市级广场每处的面积宜为4~10hm 2 ;区级广场每处的面积宜为1~3hm 2 ;小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宜为1~2hm 2 ;交通集散广场的规模由聚集人流量决定,集散广场的人流密度宜为1.0~1.4人/m 2 。广场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07~0.10m 2 计算。
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广场面积与比例尺度、广场的空间组织、建筑物和设施布置、广场的交通流线组织、广场的地面铺装与绿化等。
最近20年来,我国各城市快速、大规模地新建了很多城市广场,这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但是也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很多城市广场建设得很大,完全脱离实际的城市规模,这些城市广场巨大而空旷,围合性较差,无法支撑市民基本社会交往活动,广场的利用率极低。从广场的设计角度上看,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广场设计者特别是决策者们,对城市广场的空间品质与广场面积、尺度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理解。
广场面积的大小及形状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功能要求、观赏要求及客观条件等方面的因素。
功能要求方面,如交通广场,主要取决于交通流量的大小、车流运行规律和交通组织方式等。集会游行广场,主要取决于集会时需要容纳的人数及游行行列的宽度,它在规定的游行时间内能使参加游行的队伍顺利通行。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前的集散广场,主要取决于在许可的集聚和疏散时间内能满足人流与车流的组织与通过。此外,广场的面积还应满足相应的附属设施的场地,如停车场、绿化种植、公用设施等。
观赏要求方面,应考虑人们对广场上建筑物及其纪念性建筑物、装饰性建筑物等有良好的视线、视距。在体形高大的建筑物的主要立面方向,宜相应地配置较大的广场。如建筑物的四周都有较好的造型,则在其四周需适当地配置场地,或利用朝向该建筑物的城市街道来显示建筑物的面貌。但建筑物的体型与广场间的比例关系,可根据不同的要求,用不同的手法来进行处理。有时在较小的广场上,布置较高大的建筑物,只要处理比较得当,也能显示出建筑物更高大、雄伟的效果。
广场面积的大小,还取决于用地条件、环境条件、历史条件、生活习惯条件等客观情况。如城市位于山区,或在旧城区中开辟广场,或由于广场上有历史艺术价值的建筑和设施需要保留,广场的面积就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又如,气候暖和地区,广场上的公共活动较多,则要求广场有较大的面积。
广场的尺度比例含有较多的内容,包括广场的用地形状;各边的长度尺寸之比;广场大小与广场上建筑物的体量之比;广场上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的比例关系;广场的整个组成内容与周围环境,如地形地势、城市道路以及其他建筑群等的相互之间比例关系。广场的尺度应根据广场的功能要求、广场的规模与人的活动要求而确定。大型广场的组成部分应有较大的尺度,小型广场的组成部分应有较小的尺度。踏步、石级、栏杆、人行道宽度,则应根据人的活动要求处理。车行道宽度、停车场地的面积等要符合人和交通工具的尺度。
广场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交流的场所,应是为人所实用、为人所体验的人性空间,应当有“空间感”。人与空间存在互动关系,因此在空间的组织上,一定要考虑人的多层面、多方位的不同需要,以达到空间环境与人行为活动的有机统一。这一需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要“宜人所用”;二是要“宜人所感”,“人性空间”的本质是“宜人”的。
广场的空间组织主要应满足人们活动的需要及观赏的要求,观赏又有动静之分。人们的视点固定在一处的观赏是静态观赏;人们由一个空间转移到另一个空间的观赏,便产生了步移景异的动态观赏。在广场的空间组织中,要考虑动态空间的组织要求。
人们在广场上观赏,人的视平线都能延伸到广场以外的远处,空间是开敞的。如果人的视平线被周围的屏障遮挡,则广场的空间是比较闭合的。在实际工作中,可适当进行开合并用,使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广场上有比较开阔的地区,也有比较幽静的地区。
广场空间的安排要与广场性质、规模大小及广场上的建筑、设施相适应。广场空间的划分,应当有主有从、有大有小、有开有合、有节奏地组合,以衬托不同景观的需要。如有纪念性质的烈士陵园的广场空间,一般采用对称、严谨、封闭的处理手法,并以轴线引导人们前进,空间的变化不宜过多,变化节奏不宜过快,应造成肃穆的气氛。游憩观赏性的广场空间,可采用多变化、快节奏、收放自由的空间,并在其中增设一些小品,造成活泼的气氛。
建筑物是组成广场的重要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广场建筑物对广场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广场上除了需设置主要建筑外,还要设置必要的其他建筑和各种设施。这些建筑和各种设施应在广场上组成有机的整体,做到主次分明,满足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要求,并合理地解决交通路线、景观视线和分期实施的问题。
广场的设施布置包括灯柱、花台、漏窗、花架、宣传栏、景墙、栏杆等,其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也作为艺术品具有审美价值,由于色彩、质感、肌理、尺度、造型的特点,加之成功布置,可使广场趋向、层次更加明确和丰富,色彩更富于变化。广场设施的造型变化,要统一于广场总体风格,统一而不单调,丰富而不凌乱,有助于广场营造出浓郁的地方气息、文化特色。
坐凳是广场最基本的设施,布置坐凳要仔细推敲,一般来说在空间亲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视野条件,并且有一定的安全感和防护性的地段设置坐凳,要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受欢迎。有些广场由于不可能在广场上摆满坐凳,只好在狭窄的道路旁摆了一排,这种设计是不合理的。可见,设计必须提供辅助座位,如台阶、花池、矮墙等,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喷泉是广场重要的景观小品,现在凡是广场都造大喷泉,声光控制,气势不凡。可是从中国的国情看,这些喷泉使用率都很低,因此还是要珍惜每一分建设投资,其实国外的广场也没有那么多大喷泉,许多喷泉都很小,与雕塑结合,成为一件件艺术品,让人过目不忘。喷泉水景的设计最好能与活动相结合,也是广场水景的一个特点。
细部设计同样很重要,一个广场的好坏不仅要看结构,也要看细部,从台阶的尺寸,花池的高矮、雨水口的处理,到铺装图案、结构形式、立体种植方式等都很关键,要反复推敲。
广场是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不可避免地涉及广场的交通流线组织问题,以及城市交通广场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交通组织,其中以交通集散广场更为复杂。进行广场交通组织的目的,主要在于使车流通畅,行人安全,管理方便。
国内外广场交通流线组织的经验证明,广场的交通流线组织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处理好与周边的道路交通关系,一定要保证行人安全。在一般情况下,广场内行人活动区域,应限制机动车辆通行。
城市广场地面铺装可以给人以非常强烈的感觉,这是根据地面的不同要求和人的视觉规律所决定的。如集会广场应有足够的面积容纳参加集会的人数,游行广场要考虑游行行列的宽度及重型车辆通过的要求。其他广场也应考虑人行、车行等的不同要求。广场的地面铺装要有适宜的排水坡度,能顺利地解决广场上的排水问题。有时因铺装材料、施工技术和艺术处理等的要求,广场地面要划分网格或设置各式图案,增强广场的尺度感。铺装材料的色彩、网格图案应与广场上的建筑,特别是主要建筑和纪念性建筑物密切结合,以起到引导、衬托的作用。
广场上主要建筑的前面或纪念性建筑物四周应作重点处理,以表示一般与特殊的区别。在进行铺装设计时,要同时考虑地下沟管的埋设,沟管的位置要不影响场地的使用和便于维修。绿化种植是美化广场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增加广场的表现力,还具有一定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在规整形的广场中一般多采用规则式的绿化布置,绿化布置不应遮挡主要视线,不要妨碍交通,并与建筑组成优美的景观。同时,通过绿化也可遮挡不良的视线和地区的障景。广场绿化应当大量种植草地、花卉、灌木和乔木,考虑四季色彩的变化,运用地方特色植物,体现和丰富广场的景色。
城市广场地面铺装不仅为人们提供活动的场所,而且对空间的构成有很多作用,它可以有助于限定空间、标志空间、增强识别性,可以通过地面处理给人以尺度感,通过图案将地面上的人、树、设施与建筑联系起来,以构成整体的美感,也可以通过地面的处理来使室内外空间与实体相互渗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心理生理各方面的需求都越发丰富,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也不断向着如何更好地表达城市语言的方向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发展趋势。
西方一些国家的城市建设都是由投资方、设计方和使用方共同参与设计,每一方都有否决权,这样雕琢出来的作品才会是深受大众喜欢的成功作品。设计不该只是设计师一个人思想的表达,用户的需求才是核心。公众参与并不是为了获得多大的决策权力,而更在于加强城市空间的物质性与社会性的联系。我国目前的市政建设已经开始向这方面迈步,以后应更完善开放性的决策机制,而不仅仅是“政务公开、媒体舆论、专家咨询、上诉通道”的陈旧模式。同时更强调决策叠加过程的民众全程参与,以满足市民自治的要求,并且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来确保政府维护“公共利益”不为“特别利益”所侵害,增加市民的信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民众的意见会更多地体现在广场规划设计中,这也是和谐社会的一种体现。
现代的城市寸土寸金,如何利用小面积的土地设计一个精致的小广场,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譬如,利用街道转角处的一小块空地,建设一些小规模的休憩广场,在广场中配以植物建筑小品和座椅,在钢筋混凝土林立之中开辟一块生机之地,可以达到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调节视野的作用,并且这种小品式的广场使城市空间的层次感更加突出,成本低,又便于管理和维护。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发展的时空公平原则,即在时间上要求当代人在今世发展与消费的同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和后代人的机会相等而不能因满足当代的发展而剥夺后代人应该享有的同等发展机会。在我国大力推进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之下,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必要。具体来讲,重要的两点就是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和雨水的管理。
在德国,许多建筑都在表面设置了太阳能板,以满足住宅约50%的供暖需求。我国一些日照比较充足的城市也可以模仿,在广场上设置一定面积的太阳能板,配置“地桩式”持久储热容器来供应广场周围建筑物的一部分热能,既充分利用了广场空间又对能源进行了合理的利用,并且,太阳能板也可以做成美妙的雕塑,不仅不影响美观反而别具一格。现在我国的淡水资源日益紧张,中国600多座城市中就有超过400座是缺水城市,如何合理利用淡水资源也成为一大研究课题,是贯彻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要点之一。所以,可以在广场平面下层铺设导水管网和储水容器,将下渗的雨水储存,用以浇灌广场上的绿地,达到节水的目的。雨水管理最重要的是保证雨水的下渗以及下渗后的引导。因此,广场的地铺可尝试使用一些可渗性材料,对无法下渗的地方合理导水,减小雨水的流失,确保雨水的最充分利用。
此外,还可适当采用红外节能灯、压力感应式灯组等节能用具,对电能进行合理地分配。某些地区还可尝试适当使用仿真材料制作的植物景观,这样既不影响广场的整体美学效果,又节省下一大笔后期养护费用。可持续发展是广泛的课题,在广场设计中定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趋势,通过一定处理使广场的能源配置更优化,而实现生态和能源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是城市整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当首先遵从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要切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并将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时代发展方略应用其中。政府部门应重视前期规划,更重视后期的工程评价与维护管理,加强法制监督措施,同时从设计到决策的全过程中加强民众参与,共同引领广场建设走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