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段锦的起源

八段锦并不是一种拳术,而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养生健身功法,其动作古朴优雅,由八节动作组成,因而得此名。八段锦大约形成于12世纪,分为站式八段锦和坐式八段锦。站式八段锦又称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直立式,俗称北派,多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习练;坐式八段锦又称文八段,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气,俗称南派,适合年老体弱者习练。

八段锦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由于其简单易学,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对于八段锦的起源,在东晋许逊的《灵剑子》中有关于其锻炼方法的记载。但最早出现“八段锦”名目的是宋代洪迈所著的《夷坚志》一书。因此大部分人认为八段锦是在宋朝时编创的。

实际上,据史料记载,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相传在4000多年以前,中原大地洪水泛滥,百姓因长期遭受雨水潮湿之害,导致筋骨萎缩而不健壮,气血瘀滞而不通。这时,一位智者发明了一种“舞”来治疗这些疾病。慢慢地,这种神奇的舞蹈便演变成了我们所称的导引术,就是现代所称的八段锦。

有史料写道,八段锦是由岳飞将军见当时宋朝兵将远离家乡八千里,士气低落,为了加强体能、提高士气,于是命一位姓牛的将军拟定一套功夫,集体操练。此套功夫由八个动作组成,故曰八段锦。

其实,直到今天,八段锦究竟为何人、何时所创,尚无定论。但可以得知的是:八段锦是历代养生家和习练者共同研究、编创而成的,是众人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八段锦简单易学,安全可靠,适合于男女老少各种人群,长期习练,可健身祛病、增智开慧。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民族体育事业高度重视,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先后出版了唐豪、马凤阁等人编著的《八段锦》。随之,习练八段锦的群众大大增加,到20世纪80年代初,“八段锦”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了大专院校,极大地推动和发展了八段锦的理论与内涵。到现在,八段锦经过更为细致的研究和修改,已成为普通老百姓的养生健身功法,并日趋大众化。 HgfJglS+FxqplDbhp6UwtsdeQjAhlemZh4QRoNSam8QmodzpgTJ5vzD0QiZWxz/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