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

第一节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

至今,国际社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无公认而严格的界定,也尚无完善的、从增长率等角度进行衡量的方法,对其认识还处于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中。有些学者突出其“战略性”,如朱瑞博(2010)、张和平(2010)等;也有些学者着重其“导向性”功能,如邓江年(2010)、冯长根(2010)等。

2010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从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我国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二、各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1.美国

2009年,在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中,美国将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医疗信息化、环境保护等列为重点投资行业,航天、海洋及大气等领域也受到特别关注,且新能源成为重中之重。美国推动一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革命,核心目标是为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繁荣打下坚实基础。来自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上半年,全美风险投资主要投向了以计算机和生物技术为主的新兴产业。

2.欧盟

欧盟将低碳经济的发展看做是新的工业革命,将低碳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以发展高效能、低排放型的经济。欧盟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制定了碳排放指标、碳排放机制、低碳项目推广等,并推出了全方位的政策和措施,统领成员国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欧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是以基础创新为出发点,以产业政策为支撑,以产业资金为依托,促进欧盟各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希望占领世界的制高点。在“2020战略”中,欧盟提出建立“创新型联盟”以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成果的转化。德国出台了中小企业创新计划、“数字德国2015计划”等,推动创新型和研究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3.日本

1980年3月,日本通产省产业结构审议会议发表《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宣布把技术立国作为奋斗目标,确定信息产业、传统产业信息化等多个目标,提高了日本的整体竞争力。金融危机以后,日本政府将信息通信、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生物工程、宇宙航空、海洋开发等产业作为重点领域进行扶持,并提出“环境能源基础创新计划”“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新经济成长战略”,制定《能源合理利用法》《石油代替能源促进法》等,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4.韩国、新加坡

韩国、新加坡也适时提出,培育和发展各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在韩国公布的“2016年度工作推进计划”中,将对生物、低碳、无人驾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加大支持力度。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及国际趋势,削弱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消极影响,我国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2010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温家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提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具备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7月)指出,“到2020年,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部分产业和关键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并提出了各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第四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听取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思路讨论稿)》编制情况,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工作报告,讨论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思路讨论稿)》和《关于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投融资支持力度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等。 r3hXETA+mSHZG+sPk/8r2OEFmPQHIiQz309/amxW4PW2VmRxklkiI4Id6P9YSBA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