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辽宁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的新兴产业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医药产业、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海洋产业。2015年,辽宁省政府印发了《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进行谋划部署,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0%以上。
辽宁重点构建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大连“两区一带”装备制造业两大产业聚集区,主要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和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新能源装备和环保产业关键技术装备。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两市,具有一大批国内同行业排头兵企业,形成了具有竞争优势的装备制造业集群。
沈阳重点建设区域分布为:西部——铁西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北部——于洪区特种专用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产业集群,东部——汽车产业集群,南部——航空经济区和IC(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基地。
大连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有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等。按销售收入计算,大连机床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已跻身世界同行业前三强。2010年7月,大连先进装备制造业园正式组建。易威川汽电动汽车动力总成项目、大连野马易威电动汽车及大连易威野马动力总成项目、美国迈艾特精密部件制造项目等陆续落户园区。大连汽车产业园发展汽车整车,包括特种车及其核心零部件制造业,拟建设千亿级产值的汽车产业集群。
新能源产业重点包括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和燃料电池等。
沈阳市已开发的风场主要集中在康平、法库两县。2015年,位于康平县的中电投东北电力开发公司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四道号水库、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花古水库光伏发电项目正式签约。华源电力有限公司康平柳树屯风场项目快速推进,全县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0万千瓦。
大连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发展太阳能、氢能和高新技术材料制造业,拟建设百亿级产值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聚集区。
朝阳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分三期建设。落户企业为江西佳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锦祥实业有限公司、中能国电(北京)国际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项目包括晶体硅太阳能光伏产业链项目、太阳能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新能源产业基地大厦等。
新材料产业重点包括纳米材料、先进陶瓷材料、先进金属材料、膜材料、节能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
沈阳的新材料产业园区主要有沈阳化学工业园、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法库陶瓷产业园、康平碳纤维产业园和苏家屯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等。
盘锦国家级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组建于2005年12月5日,2006年被辽宁省政府纳入“五点一线”沿海重点发展区域,2009年辽宁省综合改革实验区,2011年初开始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已入驻盘锦和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辽宁杰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辽宁华塑实业集团等新材料产业企业近百家,重点发展特种橡胶、工程塑料及其他化工新材料、专用精细化学品、配套关键原料与中间体等主导产业。
新医药产业重点包括生物医药、化学制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及医用材料等。
沈阳以建设全国重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目标,重点发展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新药、现代中药、化学新药及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外包等。2003年,被沈阳市政府确定为重点产业集群,同时被定为“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008年10月,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大输液基地项目正式签约,2009年4月开工建设。目的是建设成为以药品生产和医疗器械生产为两大核心,集研发、生产、销售、康复医疗、职业培训为一体的东北最大的综合性医药产业园。浑南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生产领域包括生物芯片、重组疫苗基因工程、现代中药、抗艾滋病化学制药等。
大连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生物制药、健康产品、医疗器械制造业,拟建设百亿级产值的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
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建设项目有:辽宁成大动物疫苗和保健品项目,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北制药)诊断试剂和生物工程药物项目,天津天士力集团物流项目,沈阳药科大学本溪校区,中国医科大学本溪校区。本溪医疗器械产业园重点发展体外诊断产业、功能性生物医用材料、医用电子诊疗器械、新型一次性医疗器械四个子行业。重点建设项目有开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大型CT彩超生产项目、吉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动物生物制品建设项目、西门子体外诊断产业基地项目等。
信息产业重点包括集成电路、数字视听、通信、光电、基础电子及软件等。
以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为目标,沈阳市重点发展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电子核心基础产业、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等。
大连软件园创建于1998年,1999年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2001年被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现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和原信息产业部(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联合授牌和命名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原信息产业部联合命名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2004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简称科技部)命名为“国家欧美软件出口试点基地”。初步形成了软件开发、业务流程外包、网络通信、IT(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服务、软件技术研发等专业化的产业格局。企业包括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简柏特、HP(惠普公司)、埃森哲、SAP公司、松下会社、诺基亚、索尼等一批大型跨国企业,日本SCSK株式会社、欧姆龙集团、阿尔派、FTS株式会社、古野电气株式会社等众多日资软件企业,东软集团、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著名软件企业,以及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海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本地知名软件出口企业。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包括节能节水关键技术和装备、环保产业关键技术和装备、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和装备、环保材料与药剂等。
为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沈阳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到2015年,自主研发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环保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700亿元;到2020年,形成东北亚最大的环保产业基地,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实现产值350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沈阳加强了与法国企业的合作,并启动了两个“中法环保产业园”规划建设。中法环保产业园位于开发区中部区域,在新能源装备、环保装备和节能环保服务三大领域与法国企业开展合作。环保产业基地位于沈阳西南部,将建成东北亚最大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
辽宁(丹东)环保产业园区成立于2009年2月,是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辽宁沿海经济带上的一个新兴省级园区。根据园区功能特点,分为产业组团、科研组团、商住组团三大功能组团。2014年,园区编制《辽宁(丹东)环保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用地面积约15.14平方公里。环保产业园区规划是以“产业主导、珍惜环境、功能匹配、整合互动、设施保障、低耗运营、弹性因应、持续高效”为整个产业园区的发展理念;坚持园区发展不损害环境为代价的基本原则,注重应用园区长远发展手段,追求园区持续、稳定的竞争力,进而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园区通过面向国内外,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力把园区打造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环保技术的先导区、生态工业的聚集区。
辽宁静脉环保产业园区地处铁岭、抚顺、沈阳三市交界处。功能定位为建成全国示范性静脉产业基地,建成工业、生活废物循环利用的示范企业群。入驻企业中,辽宁牧昌国际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危险废物的方式为收集、贮存、处置,经营危险废物类别及规模为:焚烧HWO2、HW03、HW04、HW05、HW06、HW08、HW09、HW11、HW12、HW13、HW14、HW17、HW19、HW21、HW37、HW39、HW40、HW41、HW42、HW45、HW49;填埋该企业焚烧系统产生的飞灰和残渣(HW18)、辽宁静脉产业园内企业产生的适宜填埋的22大类165小类的危险废物。三个月试生产期间核定焚烧量为2160吨、填埋量为1600吨。许可证有效期限为2016年4月11日至2016年7月10日(试生产期间)。铁岭贵鑫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营危险废物的方式为收集、贮存、利用,经营危险废物类别及规模为:综合利用HW06有机溶剂废物(261—005—06),HW46含镍废物(900—037—46),含铂废催化剂100吨/年,含钼、钨、镍废催化剂1000吨/年。许可证有效期限为2016年3月28日至2018年3月27日。辽宁春天化工有限公司经营危险废物的方式为收集、贮存、利用,经营危险废物类别及规模为:综合利用HW02医药废物(271—001—02),右磷左胺盐废液1000吨/年。许可证有效期限为2016年3月28日至2018年3月27日。
海洋产业以培育发展海洋高端产业和海洋高技术产业等为重点。
大连海洋经济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是由大连市批准的国有股份制企业,成立于2010年12月,坐落于普湾新区,由大连盐化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国有资源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以整合大化、盐化和染化三大企业优势资源为基础,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合力打造“海水淡化和浓海水综合利用一体化”海洋产业集群。重点投资建设海水淡化、海洋化工、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培育与加工、海洋旅游等海洋经济新兴产业项目。
大连海洋生物产业园由中国海洋大学、大连高新区海泰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青岛海洋世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海洋公共食品开发及海洋药物高端技术开发是其主要科研方向,其目标锁定在“发展成为国家生命科学技术与人才基地、国家海洋与中药现代化基地和国家海洋药物技术中心”的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