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优质育成新母鸡培育的管理技术

(一)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

控制好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密度、营养等环境条件,特别要做好保温和脱温工作。

(二)让雏鸡尽快熟悉环境

育雏伞育雏时,伞内要安装一个小的白光灯或红光灯以调教雏鸡熟悉环境。2~3天雏鸡熟悉热源后方可去掉。育雏器周围最好加上护栏(冬季用板材,夏季用金属网),以防雏鸡远离热源,随着日龄增加,逐渐扩大护栏面积或移去护栏。

暖房式(整个舍内温度达到育雏温度)加温的育雏舍,在育雏前期可以把雏鸡固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这样可以提高饲槽和饮水器的密度,有利于雏鸡学会采食和饮水。同时,育雏空间较小,有利于保持育雏温度和节约燃料。

笼养时,育雏的前两周内笼底要铺上厚实粗糙并有良好吸湿性的纸张,这样笼底平整,易于保持育雏温度,雏鸡活动舒适。

(三)垫料管理

地面平养一般要使用垫料,开始垫料厚度为5厘米,3周内保持垫料稍微潮湿,不能过于干燥,否则易引起脱水,以后保持垫料干燥,其湿度为25%。加强靠近热源垫料的管理,因鸡只常逗留于此,易污浊潮湿,垫料污浊潮湿要及时更换,可以减少霉菌感染,未发生传染病的情况下,潮湿的垫料在阳光下干燥、暴晒(最好消毒)后可以重复利用。

(四)分群、稀群和转群

随着日龄增加,鸡群会出现大小、强弱差异,公雏的第二性征也会明显,所以要利用防疫、转群、饲喂等机会进行大小分群、强弱分群和公母分群,有利于鸡群生长发育整齐和减少死亡。鸡群不要过大,一般每群以1000~2000只为宜。育雏后期和育成期及时淘汰体重过小的、瘦弱的、残疾的、畸形的等无饲养价值的鸡,降低育成鸡的培育费用。

随着日龄增加,鸡的体型增大,需要不断扩大饲养面积,疏散鸡群。根据不同日龄和不同饲养方式的密度要求合理扩大饲养面积,避免鸡群拥挤,影响生长发育和均匀整齐。

育雏结束,需要转入育成舍或部分转入育成舍。转群时,抓鸡要抓鸡脚,提鸡腿。抓鸡和放鸡的动作要柔和,避免动作粗暴引起损伤和严重应激。转群前要在料槽和水槽中放上料和水,保持鸡舍明亮,在饲料和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以减少应激。

(五)加强对弱雏的管理

随着日龄增加,雏鸡群内会出现体质瘦弱的个体。注意及时挑出小鸡、弱鸡和病鸡,隔离饲养,可在饲料中添加糖、奶粉等营养剂,或加入维生素C或速溶多维等抗应激剂,必要时可使用土霉素、链霉素、呋喃唑酮等抗菌药物等,并精心管理,以期跟上整个鸡群的发育。

(六)注意观察鸡群

观察鸡群能及时发现问题,把疾患消灭于萌芽状态。所以每天都要细致地观察鸡群。观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采食情况

正常的鸡群采食积极,食欲旺盛。触摸嗉囊饱满。个别鸡不食或采食不积极应隔离观察。有较多的鸡不食或不积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应找出原因。其原因一般有:一是突然更换饲料,如两种饲料的品质或饲料原料差异很大,突然更换,鸡只没有适应引起不食或少食;二是饲料的腐败变质,如酸败、霉变等;三是环境条件不适宜,如育雏期温度过低或过高、温度不稳定、育成期温度过高等;四是疾病,如鸡群发生较为严重的疾病。

2.精神状态

健康的鸡活泼好动;不健康的鸡会呆立一边或离群独卧、低头垂翅等。

3.呼吸系统情况

观察有无咳嗽、流鼻、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晚上夜深人静时,蹲在鸡舍内静听雏鸡的呼吸音,正常应该是安静,听不到异常声音。如有异常声音,应引起高度重视,做进一步的检查。

4.粪便检查

粪便可以反映鸡群的健康状态,正常的粪便多为不干不湿黑色圆锥状顶端有少量尿酸盐沉着,发生疾病时粪便会有不同的表现。如鸡白痢排出的是白色带泡状的稀薄粪便;球虫病排出的是带血或肉状粪便;法氏囊排出的是稀薄的白色水样粪便等。粪便观察可以在早上开灯后,因为晚上鸡只卧在笼内或网上排粪,鸡群没有活动前粪便的状态容易观察。

(七)断喙

鸡的饲养管理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如饲养密度大、光照强、通气不良、饲料不全价及机体自身因素等会引起鸡群内个体之间互啄,形成啄癖,包括啄羽、啄肛、啄翅、啄趾等,轻则伤残,重者造成死亡,所以生产中要对雏鸡进行断喙。同时,断喙可节省饲料,减少饲料浪费,使鸡群发育整齐。

1.断喙的时间

蛋用雏鸡一般在8~10日龄断喙,可在以后转群或上笼时补断。断喙时间晚,喙质硬,不好断。断喙过早,雏鸡体质弱,适应能力差,都会引起较严重的应激反应。

2.断喙的用具

较好的用具是自动断喙器。在农村,可将500瓦的电烙铁固定在椅子上代用,以烙代切,会对雏鸡造成较大的应激。

3.断喙的方法

用拇指捏住鸡头后部,食指捏住下喙咽喉部,将上下喙合拢,放入断喙器的小孔内,借助于灼热的刀片,切除鸡上下喙的一部分,灼烧组织可防止出血,断去上喙长度的1/2,下喙长度的1/3。

4.断喙注意事项

(1)断喙标准 断过的喙应上短下长才合要求,断喙不可过长,一则易出血不易止血,二则影响以后的采食,引起生长缓慢。

(2)断喙器的温度要适宜 准确掌握断喙温度,在650~750℃为适宜(断喙器刀片呈暗红色)。温度太高,会将喙烫软变形;温度低,起不到断喙之作用,即使断去喙,也会引起出血、感染。

(3)避免应激和出血 断喙对鸡是一大应激,鸡群发病期间不能断喙,待病痊愈后再断喙。在免疫期间最好不进行断喙,避免影响抗体生成,有的鸡场为了减少抓鸡次数,在断喙时同时免疫接种,应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足量的抗应激剂。防止断喙后出血,在断喙前后3天,料内加维生素K,每千克饲料中加5毫克。

(4)饲槽内有较厚饲料 断喙后食槽应有厚1~2厘米的饲料,以避免雏鸡采食时与槽底接触引起喙痛影响以后采食。

(5)断喙器卫生 断喙器保持清洁,以防断喙时交叉感染(多场共用一个断喙器时,在断喙前要进行熏蒸消毒)。

(八)体型控制

体重指标反映了鸡的体重增加情况,胫长指标反映了鸡的骨骼发育情况,体重指标和胫长指标的综合构成了鸡的体型,可以全面准确地反映鸡的发育情况。体型良好的鸡群,即体重和胫长指标都符合标准的鸡,骨骼和体重协调增长,内部器官发育充分,以后才会有很好的生产性能。所以育成期应该重点控制鸡的体型,尽量使每只鸡的体型都符合要求,这样的鸡群不仅生长发育良好,而且均匀整齐。

标准体重和胫长是育种场家在育种过程中得出的能产生最佳生物学指标和经济效益而获得的体重和胫长指标。各育种者不仅为其培育的品系规定了18~20周龄的体重和胫长标准,而且也规定了整个育雏、育成期内各周龄应该达到的标准,这一点非常重要,养鸡者可以利用这些标准来控制鸡体的生长发育,使每周的体重和胫长与标准吻合。否则,等到后期发现鸡体发育出现问题时再来调整以为时过晚,必然会影响到育成新母鸡的质量,从而影响以后生产性能。所以育成鸡的体型控制需要在整个育成期内通过称测体重和胫长、计算、调整来完成的。

1.体重和胫长标准

体重达标的鸡群则具有开产早、爬峰快、高峰维持期长、死淘率低、料蛋比低等优点(0~6周的料增重比是2.15∶1,7~12周是3.5∶1,13~18周是5.92∶1,所以要尽量保持前期体重达标)。胫骨长短与产蛋多少、蛋壳质量、鸡的啄癖有关系。35日龄胫长不达标,终生将很难达标。胫长每增加1毫米约多产3枚鸡蛋。伊莎褐壳蛋鸡的体重和胫骨长度标准见表2-12。

表2-12 伊莎褐壳母鸡体重、胫骨长度

2.测定方法

一般可以从3~4周龄开始称测体重和胫长,每周或每两周称测一次;称测时间安排在相应周龄的同一时间进行,隔日限食的在停喂日的下午称重(要求空腹);称测的样品鸡要达到一定数量,大群饲养应抽测2%~5%的鸡,群小时不得少于100只,在分隔栏内饲养的鸡群,每个栏抽测50只鸡。选取样品要随机,一般是在鸡栏的对角线上任取两点,随机将鸡围起,所围的数量应接近抽测的鸡数,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然后用准确性好的秤逐只称重,称重后用游标卡尺测定脚垫部到肘关节顶部的直线距离(胫长),并编号记录体重和胫长。

3.计算

计算平均体重、平均胫长和体重、胫长均匀度。计算公式:

平均体重=所称鸡数总体重÷所称鸡只数

平均胫长=所称鸡数总胫长÷所称鸡只数

体重均匀度=[(平均体重±10%范围内鸡只数)÷鸡群总只数]×100%

胫长均匀度=[(平均胫长±5%范围内鸡只数)÷鸡群总只数]×100%

如果平均体重和平均胫长与标准相符,体重均匀度≥80%,胫长均匀度≥90%,说明鸡群生长发育良好,以后必有较好的生产性能。

4.调整

如果称测后与标准不符,要着手进行调整。

(1)体重、胫长调整 胫长达标情况下,如果体重超出标准,下周不增加喂料量,直至与标准相符再恢复应该的喂料量。如果体重低于标准,下周增加喂料量,平均体重与标准相差多少克,增加多少克饲料,并在2~3周添完;胫长不达标,说明骨骼发育落后于体重增加,增加饲料的幅度可以缓慢一些,同时适当提高饲料中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含量;胫长超标,鸡群只是较瘦,可以大幅度增加喂料量,必要时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如果多次调整后体重仍不达标,则应检查日粮的营养水平,可能是日粮质量太差。

(2)均匀度调整 评价鸡群质量更重要的标准应是均匀度,即整齐度。传统标准是体重均匀度≥85%是极好鸡群,体重均匀度在80%~85%是很好,体重均匀度在75%~80%是好,体重均匀度在70%~75%是一般,体重均匀度70%以下就是差。新的标准是:合格鸡群产蛋率80%~85%(高峰维持期4个月以上),良好鸡群产蛋率85%~90%(高峰维持期6个月以上),优秀鸡群产蛋率90%以上(高峰维持期8个月以上),这样良种的性能才能得以展现,150日龄产蛋率才能上90%。

如果体重均匀度低于80%,要寻找原因,着手解决。若找不到原因,就要整群。把鸡群内的鸡分为超标、达标和不达标三个小群隔开饲养,分别进行不同的饲养管理,其饲养管理方法见表2-13。整群对所有鸡群都具有意义,虽然增加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但可以提高鸡群的整齐度,使以后产蛋率上升快,高峰上得高。

表2-13 不同鸡群的饲养管理方法

(九)卫生防疫

1.隔离

育雏期间进行封闭育雏,避免闲杂人员入内。饲养管理人员进入要进行严格的消毒。设备、用具、饲料等进入也要消毒。

2.卫生

保持育雏和育成舍清洁卫生,垃圾和污物放在指定地点,不要随意乱倒。定期清理粪便,饲养人员保持个人卫生。保持饲喂用具、饮水用具卫生。

3.消毒

除了进入的人员、设备及用具严格消毒外,还要定期进行鸡舍和环境消毒。育雏期每周带鸡消毒2~3次,育成期每周1~2次;鸡舍周围环境每周消毒1次。饲喂用具每周消毒1次,饮水用具每周消毒2~3次,同时对水源也要定期进行消毒。

4.制订严格的免疫接种程序并进行确切的操作

(十)做好记录和统计

1.做好记录

做好记录有利于了解鸡群状况和发育情况,有利于经济核算和降低饲养成本,有利于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提高饲养管理和技术水平。

(1)每日记录 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雏鸡的日龄、周龄、鸡数变动情况、喂料量、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外界气候变化、鸡群精神状态。

(2)用药记录 药品名称、产地、含量、失效期、剂量、用药途径及用药效果。

(3)防疫记录 防疫时间、疫病种类、疫苗名称、来源、失效期、防疫方法。

(4)其他记录 各种消耗、支出以及收入等。

2.填写周报表和统计计算

(1)育雏育成鸡周报表 见表2-14。

表2-14 育雏育成鸡周报表

(2)培育鸡生产成本计算

每只雏鸡成本=(雏鸡的饲养费用-副产品价值)÷育雏期末成活的雏鸡数 LlVLvxKYPk0Aayeh60MdtRn3TWNnxCV2nZYN24Jn6gbriy11egqA8lOHBf8E8iS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