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殖观念陈旧,养殖设施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农户小规模分散养殖场占较大比例,这种分散养殖场的环境脏乱,设备设施落后,污染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养殖占用水域广泛,对水域环境的依赖程度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二是蛋鸭活动的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工业或居民生活用水的污染,造成水域养殖蛋鸭及其产品质量的安全隐患;三是蛋鸭粪便不能进行资源化和无公害化处理。
(2)缺乏标准化饲养模式,养殖技术水平低下 由于我国蛋鸭规模化饲养起步较晚,标准化饲养技术与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许多饲养模式、经营模式、饲养标准、生产标准、疫病防疫和非常规饲料利用等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当前,养鸭生产中集约化养殖与分散养殖两种方式并存,且小规模农户分散养殖也占有较大比例,工业化程度低,蛋鸭养殖主要采用水域放牧饲养或半放牧饲养,集约化程度低,放牧对周边水域污染严重。
(3)品种选育实力薄弱,自主种优势不够突出 目前,我国只注重引进品种,地方品种开发利用力度较小,鸭品种不能满足现代产业化生产的需要。蛋种鸭场的品种来源多样,一般对种鸭不进行系统选育,鸭群自繁自养,近亲繁殖,鸭群整齐度低,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各异。同时,盲目、过多的杂交改良使蛋鸭原有的种质特性在逐渐丧失,一些地方品种资源受到严重威胁。另外,我国企业引进的半番鸭存在一定的退化问题,往往在使用几年后需重新引种。另外,还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只要是国外的品种见种就引,申报就批,而自己培育的品种则拒之门外。多数省份过去只重视引进品种,育种技术起步较晚,育种体系很不健全,导致家禽品种95%依靠进口,地方良种性能与特色优势不够突出。
(4)产品深加工技术滞后 从事板鸭、酱鸭、蛋品加工生产的私人作坊很多,日常生活中鸭的熟食制品,大多都是家庭作坊和小企业生产的,手工操作。国内鸭加工企业数量虽然多,但大多数企业由于投资规模偏小,资本实力不足,技术力量不强,工业化程度低,加工产品类同,对产业发展的贡献不高。
(5)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有待加强 我国传统蛋制品种类繁多,但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依据不强,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但影响了产品形象,更危害消费者健康。大多企业对原料进行质量安全检验时,主要检验外形部分,企业只对终端产品进行安全检验,只有极少企业对食品加工从原料收购、加工、包装、运输、流通到销售进行全程质量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