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三生万物演百家

老子《道德经》问世的时候,社会上还没有诸子百家。

老子归隐后不久,由于兵乱,周室典藏分散民间,不复综窥全貌。在这一时期里,各家学子都在老子的基础上,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各执一端,各任其说,逞干世之术于当时。孔子、墨子、孙子、孟子、庄子、韩非子、鬼谷子等诸子并作,道家、儒家、墨家、兵家、法家、纵横家等百家蜂起,出现了中国文化上的第一个高峰。并且由此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框架,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始祖,比老子小20岁。据《史记》和有关史料记载,孔子曾面对面地向老子求教过,问礼问道,达五次之多。

儒家的后学虽然无法亲身聆听老子的谆谆之教,但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荀子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体系的建构明显受到了《道德经》的影响。传统儒家主张“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其核心是把“天”看作主宰人类命运的神秘力量。荀子用道家的天道自然观对这一传统儒学观点进行了改造,提出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他吸收了老子“道法自然”和黄老学派的“精气”说,否定了传统儒家的“天命”观念,将儒家有意志的“天”,改为自然之天、物质之天。

先秦诸子中,受《道德经》影响最大的当数法家。法家的代表人物申不害和韩非都“本于黄老”。对此,司马迁有一段评语:“ 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虽然申韩的境界远不如老子,但他们也是“原于道德”的。

韩非为人口吃,说话不利落,但善于著书,很是崇拜老子。在《韩非子》一书中有两篇是直接关于《道德经》的,即《解老》和《喻老》,这是流传至今最早的解释《道德经》的文字。其中《喻老》就是用很多政治权术的小故事来解释老子,大谈如何在政治舞台上施展柔弱胜刚强的谋略权术。遗憾的是韩非最后就死于自己同门师兄弟李斯的阴谋权术下,看来他还是没有真正读懂老子的思想。

受老子影响至深的,还有诸如以孙子为代表的兵家。孙子是军事家,但他特别告诫不要随便动刀兵,他觉得兵事不祥,于是提出了“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重要观点,希望能够尽量用政治解决问题。老子曾讲道:“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孙子继承了老子这个观点,提出了“以正合,以奇胜”的主张。老子认为“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孙子兵法·虚实第六》也阐述了“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等观点。

在诸子百家之中,道家文化堪称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说之一。需要说明的是,道家是在老子之后创立的一个哲学流派,道家之名始见于汉代学者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由于继承了老子的“道”作为其学说的核心,所以称之为道家;又因创始人老子既谈道又论德,道、德一体,所以又被称为“道德家”。

著名哲学家张岱年说:“道家,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在先秦诸子中,道家对当时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能够与儒、墨抗衡的显学。由于当时社会上一些著名人物对“道”与无为思想的理解不同,道家内部开始发生衍生和演化,并形成了老庄学派、杨朱学派和黄老学派等不同派别,将老子的道学推向了另外一个发展高峰。

老庄学派

老庄学派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列子、关尹等,代表作是《道德经》《庄子》《列子》。

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他在家乡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曾与魏相惠施交游,拒绝楚威王的聘请,过着清贫的隐居生活。庄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老子的“虚无”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能生成天地与万物。庄子认为作为宇宙万物根源的“道”是一种阴阳之气,所谓“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庄子·知北游篇》 )。世界上原来没有什么事物,后来由“道”派生出天地,生出帝王,生出一切事物,生出真伪和是非。

庄子说:“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就是说,真伪和是非等观念的产生,意味着“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只有持有局部见解(“小成”)的人,才看不见“道”而谈论真伪;只有喜好争辩(“荣华”)的人,才不理解素朴之言而谈论是非。因此你有你的是非,他有他的是非,是非总是讲不清的,甚至连你、我、彼、此也是分辨不清的。“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在庄子看来,决定是非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存在一个客观的、共同的标准。他认为事物的性质都是相对的,例如一件东西的分散对另一件东西来说是合成,一件东西的合成对另一件东西来说是毁损,无论合成和毁损,从“道”来看都是一样的。而庄子学说的最后归宿,是达到人生逍遥的目的,游心于物外,不为世俗所累。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庄子及其学说思想,“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在继承老子学说的同时,他又大大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道家的一个高峰。

列子,名御寇,郑国人。他是战国前期的著名道家,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学说,又成为庄子所推崇的前辈,是道家中首先推崇“黄帝之治”的大师。《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列子》八篇,经“永嘉之乱”以后,渡江带到南方的,只留存《杨朱》《说符》两篇。

列子不但在理论上继承和阐发了道家学说,而且还实践了他的道家修养。《吕氏春秋》上说:“列子贵虚。”《列子·天瑞篇》解释“贵虚”,就是“静也虚也,得其居矣”。也就是要自己修养到忘记自身的形骸,好像已经驾空乘风而行,列子把这样的境界叫作“履虚乘风”。卢重玄《列子解》说:“列子所以乘风,为能忘其身也。”就是要通过本人的长期学习修养,达到“忘其身”的境界。

杨朱学派

杨朱,又称阳子居或阳生,魏国人。他本人是位隐士,有关他的生平及著作,目前已无法详知。

老子主张“身重物轻”,杨朱发展了老子的这个思想观点,形成了“贵己”“为我”的学术主张。据说在战国时期,杨朱的影响力非常大,孟子在世时,曾说当时人们发表言论,不是拥护墨子,就是拥护杨朱,其思想与墨学并为显学。杨朱认为,必须“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从而“乐生”,以“存我为贵”。既不能“损一毫而利天下”,也不能“悉天下奉一身”,如此“天下治矣”。不能为贪羡“寿”“名”“位”“货”所累,从而“全生”,使“君臣皆安,物我兼利”( 《列子·杨朱篇》 )。如何实现“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淮南子·汜论篇》 ),这是杨朱学派的思想核心。

由于“为我”的观点和墨子的主张“兼爱”正好相反,杨朱的思想主张曾遭到过孟子的激烈批评。孟子说,杨朱主张“为我”,连“拔一毛而利天下”都不干( 《孟子·尽心上篇》 ),将杨朱描绘成完全自私自利的人,其实是对杨朱“为我”“贵己”本意的曲解。

子华子和詹何两人是杨朱思想的继承者,他们主张节制情欲,讲究养生之道,防止疾病的发生,尽其天年。认为生命比“爵为天子”“富有天下”要宝贵( 《吕氏春秋·重己篇》 );“道之真,以持身;其余绪,以为国家”( 《吕氏春秋·贵生篇》 ),把个人利益看得重于国家利益。子华子主张使“六欲皆得其宜”,他认为使“六欲皆得其宜”的是“全生”,只有部分得其宜的是“亏生”,至于“死”,只是回复到未生以前的无知状态。如果六欲不能得其宜,受尽委屈和侮辱而活下去,这叫作“迫生”。人生在世界上,最好是“全生”,其次是“亏生”,再其次是“死”,“迫生”是不如“死”的( 《吕氏春秋·贵生篇》引《子华子》 )。詹何是主张“重生”而“轻利”的( 《吕氏春秋·审为篇》) 。他们并不是纵欲恣情的享乐派,而是想通过“全性保真”来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吕氏春秋》的《重己》《贵生》《本性》《情欲》《尽数》等篇,即采自子华子、詹何等人的学说。

黄老学派

黄老之学,是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从老子学说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的道家学派。

黄老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宋钘、尹文、慎到、彭蒙、田骈等人,其代表作是一系列的辉煌巨著,如《鹗冠子》《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此外,王充的《论衡》也是黄老道家的名著,《史记·乐毅列传赞》中曾具体列出了稷下黄老之学的传承系谱。

齐宣王时(前319~前301在位),黄老学就已盛行于世。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上,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其中田骈、接子、慎到、环渊等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 《史记·孟子荀卿 列传》)

汉初,以黄老学派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占据了历史舞台。当时社会初定,国家需要安宁,经济需要恢复与发展,人民需要休养生息。黄老学适应社会的需要,主张无为而治,得到汉初统治者的重视。汉文帝、景帝、窦太后及陈平、曹参、田叔等大臣等都以黄老学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著名的学者司马谈亦推崇“黄老之术”。淮南王刘安主持编纂的《淮南子》一书,是对汉初黄老学的理论总结。

黄老学派继承了道家的无为政治,同时又吸取了儒家礼义仁爱的思想、名家的形名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等,从而融合了道家与儒、墨、名、法诸家的学说。他们强调的无为大多是指去掉机诈巧伪,因循自然,具有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所以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称:“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史记·太史公 自序》)

黄老道学这门学术体系到底是由哪一位高人创立的?由于文献的湮没,后世人对其创立者和传承体系、学术主张一直语焉不详。最能代表黄老道学的是黄老帛书,它们在1973年被发现于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包括《老子》帛书乙本之前的《经法》《十六纪》《称》及《道源》四篇,内有黄帝之学,外与《老子》相合。

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坚持认为,黄老学派的创立者极有可能与道商始祖范蠡有关。如陈鼓应先生在《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一文中阐述说:“帛书《黄帝四经》引用范蠡的言论达十七八条之多,从其中的思想线索,便可看出范蠡可能是由老学发展到黄老之学的关键人物……且“圣人因天”“必顺天道”“知天地之恒制”的论点,以及“赢缩转化”之道和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等重要论题,都显示出范蠡上承老子思想而下开黄老学之先河。”“老子思想的入齐,范公有可能是第一个重要的老学的传播者。”

西汉皇位传至武帝刘彻时,有一个大儒叫董仲舒,他建议武帝弃黄老之术而用儒家之学,从此形成了独尊儒术的局面。然而,就是这位董仲舒,在他的思想中却可以屡屡窥见老子的影子。董仲舒所著《春秋繁露·离合根第十八》中说:“为人主者,以‘无为’为道,以不私为宝……此人主所以法无之行也。”该书《保位权第二十》上又说:“为人君者,居无为之位,行不言之教。寂而无声,静而无形。”这些话都可以从《老子》中找到根源。

东汉末年,道家的某些思想为农民起义所用,遂深入社会的下层,演变为道教,试图以一种超人间超现实的力量来改造世界,包括求得人的永生,老子因此被尊为教主。魏晋时期儒道合流,又演化为“玄学”,奉《周易》《老子》(《道德经》)《庄子》为“三玄”。玄学家大多是当时的名士,如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他们以出身门第、文才行止和虚无玄远的“清谈”相标榜,成为一时的风气。

魏晋以后,道家的发展仍不绝如缕,虽然再没有出现和形成有影响力的学派,也没有再出现杰出的道家学者,但历代注释老庄之书者,不乏其人。直到“五四运动”后期,一些学者在讨论儒道等中国思想流派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的地位时,亦强调了道家之学是其他诸子之学的“纲领”。如陈鼓应教授就认为:如果抛弃历史和学派的成见,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国哲学发展史,那我们就必须承认,中国哲学实际上是一系列的以道家思想为主干,道、儒、墨、法诸家互补发展的历史。 jVuWUehb+oda1IsQ1HFTXBqefelDLIl90f0f6niCztUU8Sl774zhS6JiKn3MnvS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