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图
真一图,也称修真图、金丹图、圆满图、圣王图,是黄老学派传承中的一个重要图象。它是道在演化过程中,由太极图的剧烈运动转化到中极图的和谐运动,再在和谐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的图象。
真一图,外为○,表示无极图、天极图、阳极图等;内为●,表示有极图、地极图、阴极图等。阳外阴内,阳中有阴,天包地外,地处天中,乾坤一体,阴阳一元。
道商之学,祖溯黄老。轩辕黄帝的一生,是且战且求道。他“陟王屋而受丹经,到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之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入金谷而咨涓子,论道养则资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雷岐,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白泽之辞,相地理则书青乌之说,救伤残则缀金冶之术。故能毕该秘要,穷道尽真,遂升龙以高跻,与天地乎罔极也”。
《泰一杂子》曰:“黄帝诣峨眉见天真皇人,拜之玉堂,曰:敢问何为三一之道?皇人曰:……圣人欲治天下,必先身之立权以聚财,葵财以施智,因智以制义,由义以出信,仗信以著众,用众以行仁,安仁以辅道,迪道以保教,善教以政俗……制礼以定情,原情以道性,复性以一德,成德以叙命,和命以安生,而天下自尔治,万物自尔得,神志不劳,而真一定矣。”
“葵”,本意为“揆”。《尔雅》曰:“葵,揆也。”揆有确立规则并以此来审度、管理之意。如何通过立权、聚财、葵财、施智,来达到制义、出信、著众、行仁、辅道、保教,政俗的效果,这恰恰就是我们“道商”的使命。
“一”是什么呢?《道德经》说:“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 ”庄子认为,世上的万事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齐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对立面,诸如生死、贵贱、寿夭、荣辱、成毁都是无差别的。“知一者,无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无一之能知。”我们对“道商”的认识也是如此,只有道与商合,道体商用,以道经商,才能下济民庶、上达天真。
合而同者,得一也!自古以来,宇宙万物有一个总纲,这就是要掌握和得到“道”这个“一”。无极图是“一”,真一图也是“一”。真一图,可动可静,动静如一;能进能退,进退如一。动则进而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身向外无限发展,大而无外。静则退而无为,修身明心见性大超脱,由身向内无限发展,小而无内。无论是向外发展还是向内发展,都必须定位于“一”,执守其“一”。渔民不抓住网的纲绳去撒网,网眼怎么能够张开而捕到鱼呢?牧民牧牛者,要牵牛的鼻子;牧猪者,要拉猪的耳朵;牧羊者,要驯服一只领头羊出来……道之“一”,就是万事万物变化之道的“玄关一窍”。虽然“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但万物发展演化到最后,也终将复归于道,复归于无极,复归于“一”。所以圣人明白此道后,执其一端可以通万事,得其一理可以应万变,得其一术可以晓万法。最后“不出户而知天下”,无为而无所不为。
真一图,返本归真图。道家认为,只有修真才能悟道,只有修真才能去假,只有修真才能了凡,只有修真才能获得无上智慧。但是,修真是该如何修呢?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说:“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你看,自然界中的万物尽管生长得欣欣向荣,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但是最后都还是“叶落归根”,回归到它的根本那里。一切事物“生、长、壮、老、死”的发展历程,莫不如此。万物从无极到有极,从虚无到实有,如果顺应“太极”规律任由发展下去,则最终还是流浪生死,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的“无”,虽然也名之为“无”,但是已经从“道”交易成为“非常道”,再也不能返还成为生育万有之“无”了。所以,修道者修真,就是要从中极图入手,让“道”在经历“无极图——有极图——太极图”的生成演化中,最后回到道德合一、虚实如一、无有齐一的“真一图”上来,实现“能长且久”的真人境界。得到真一图,就可以称之为“得道”。
黄老学派极力推崇“身国同构”的治理理念,能治身理气者,就能治国理政,所以治道不繁。“一人之身,一国之象。胸胁之位犹宫室也,四支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黑犹民也。故知治身,则知治国矣。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惜其炁所以全其身,民散则国亡,炁竭则身死,亡者不可存,死者不可生。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坚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之于既逝之后。难养而易浊,故审威德所以保其治,嗜欲所以固血炁,然后真一存焉,三一守焉,身壮之焉,年寿遐焉”。
悬像著名莫大乎日月。真一图,外面是太阳,里面是月亮,日月重叠,日月合璧,日月同辉,日月同悬,日月同升。这种奇异的天象,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观,也是地球人间之祥瑞。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和合则道生;一日一月则为易,日月和合则为明。在真一图中,有日有月、有阳有阴,有无极图有有极图。此时的无极图和有极图,已经不是当初在太极状态下的相对对抗和平衡,而是绝对的彼此投合与圆融无碍。
然而,俗人学道,多寻浮华,不信真一为贵。《列子·黄帝篇》用了大量的篇幅,为我们阐述了“壹其性,养其气,含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的真一之理。 据说,列子曾问他的老师关尹:“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潜行水里不会窒息,踏入火中不会觉得灼热,行走在万物上而不恐惧。请问他们依靠什么能达到这种地步?”关尹回答:“靠的是保持纯正之元气,而绝非智巧果敢之类。凡是有面貌、形象、声音、色彩的,都是物。物与物的性质为什么相差很远呢?有什么物能够超越他物呢?都是有形色的物。而物产生于无形无象的道,又消失在不被他物所化的道。掌握这条自然之道并能穷理尽性的人,外物怎能阻碍和左右他呢?他将把身体处于永远适宜的有限度的环境中,而把心神隐匿在循环无已的变化里,并畅游在万物的本原之中。纯化他的本性,涵养他的精气,保持他的德行,依据这些来通向自然。像这样的人,保持天性完善,心神凝聚无间,外物又从哪里侵入呢?酒醉的人从车上摔下来,虽然受伤但不会死亡。他的骨骼筋节与别人都一样,但损害却与别人不同,原因在于他的心神凝聚无间。乘在车上不知道,摔下车子也无感觉。死生惊惧的念头一点儿也不侵入他的心胸,由于这个,所以遇到危险而不感到害怕。他得到酒的保全都可以这样,更何况得到自然之道的保全呢?圣人把心神隐匿并融合在自然之道中,所以没有什么外物能够伤害他。” 所以能消弭阴阳彼此的矛盾是非,守住纯一之气,养出全真之神,就可以实现“藏于天”而游乎无穷。
真一图,也叫虚心实腹图。《道德经》说:“虚其心,实其腹。”真一图之象,天为阳、心为阳、客观规律为阳,其象虚,虚中有实;地为阴、欲为阴,主观认识为阴,其象实,实外有虚。阴阳虚实之理,道心人欲之理,主观客观之理,尽在真一图中。人心高过天。人心至大至上,则虚合于天、充塞宇宙。但是,光有一颗“虚心”还不行,还必须立足真实,奋发进取,积极有为,以“实其腹”。再美好的心愿如果不付诸行动,或者缺少行动的智慧,都将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成梦幻泡影。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他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了让别国对他放松警惕,当政三年以来,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每天不是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取乐,并不允许任何人劝谏,虚其心韬其光而无所为。朝廷百官都为楚国的前途担忧。一次,大臣伍举含蓄地问楚庄王:“有只大鸟在楚周山待了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知道伍举是在暗示自己,就说:“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这只鸟虽然不飞,一飞必然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必然惊人。你回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楚庄王觉得大臣们要求富国强兵的心情十分迫切,自己整顿朝纲、重振君威的时机已经到来。半个月以后,楚庄王上朝,亲自处理政务“实其腹”,等到国内政局好转的时候,又发兵讨伐齐晋二国,取得胜利。公元前594年,诸侯国在宋国开会,楚庄王代替了齐、晋两国,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在治道上,是坚持以德治国还是以刑治国,是几千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发现治国的方略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无极图”为代表的王道政治,提倡仁治,崇尚仁、义、礼、信,在于以仁德而征服人心,使人们心甘情愿归顺。二是以“有极图”为代表的霸道政治,提倡法治,注重法、令、刑、罚,以权术控制士人,以信誉团结士人,以赏罚驱使士人。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重仁轻法,就会使政体失去威严,百姓散漫而难以凝聚;假如重法轻仁,就会使政体毫无生机,百姓心生怨恨而阳奉阴违。所以,针对这个现象,在黄老道学的治国方略中,提倡刑德并举、恩威并施、双管齐下。只有当“刑”(有极图)与“德”(无极图)完美结合,相辅相成时,才会使国家繁荣昌盛而达到真一图的和谐之境、大同之境。所以,儒法并重、文治武功才是治理天下的最高境界。
同样,兵圣孙武子继承了老子的学术思想,在《孙子兵法》中,他提出了“上下同欲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的观点。上下同欲,就是君臣与将士要同心同德,齐心归一。将能而君不御,就是要将帅有作有为,君主放权无为,不去参与干涉,唯有明君与贤将二者之间的充分信任与合作,使有极图与无极图达到完美的交融与整合,才能确保军事战争的全胜。同时,在平时的军事训练中,也必须“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方能“必取”。
人无信不立。诚信和信用是商人立身创业之根本,也是驰骋商海之制胜法宝。《黄帝经·第十章黄宗通理》中说:“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达自中,前三后三,左三右三,践位履三,是以能为天下宗。”黄宗之象在于“信”,道商若能以“信”为宗,将有极图投合于无极图,内在真实不虚,外化虚合天地,就可以“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以“一心”为中心,四通八达而畅于十方,从而成为天下大道之宗。正如孔子所言,“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动天地,感鬼神,横六合,而无逆者”。
真一图,也是“内圣外王”图。在诸子百家中,最高揭示“内圣外王”方向的是老子。老子说:“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后来,庄子深受老子思想的启发,在《庄子·天下篇》中,率先提出了“内圣外王”一词,他认为:“ 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忧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在庄子看来,当时社会的天下之人,各自以有极图为理,以自我欲望和意愿强加于人,致使无极大道迷失,诸侯争霸、道德不一, 百家争鸣而缺乏良好沟通,造成了“内圣外王”之道被掩蔽而难被人知晓。后世郭象评价庄子“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达生死之变,而明内圣外王之道”。
成汤时的辅相伊尹说:心智若能通于大道,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就能够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就可以应顺世间万物的一切变化。真一图,就是将自己有限有量的●(有极图)投入到大自然无边无际的○(无极图)之中,融而为一,在体道中逐步产生变化,循中极而离太极,最后超“凡”入“圣”成真人。真一图之合,是整体的融合,是全局的调和。我们如果能将有极图投合于无极图中,将私心投合于公心中,将阴谋投合于阳略中,将行动投合于思想中,将资本投合于智本中,将有为投合于无为中,将有限的知识投入到无限的真理大道中,则自然阴阳相合、有无相合、虚实相合、人天相合、利害相合。
要想成为圣人,必须具备大公无私的高尚道德情操。“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孔,天下之恶归之桀、纣。然而舜耕于河阳,陶于雷泽,四体不得暂安,口腹不得美厚;父母之所不爱,弟妹之所不亲……凡彼四圣者,生无一日之欢,死有万世之名”。只有去私心入公道,才能超凡入圣,拥有传扬万世的名利。“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正如《易·乾》所言:“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如此,方可称之为“大人”。老子总结认为:“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只有天人合一,人天一体,同化于人,同化于事,同化于万物,才能运转阴阳,把握乾坤。
《论语》中称舜无为而治,说他在天子位上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恭己,端端正正地南面而坐,就可以使天下大治,而获得太平富足。这是如何成就大治的呢?在古代,天子治诸侯,诸侯治卿、大夫,谓之治官;卿、大夫治庶民,谓之治民。“恭己正南面”的舜,以天子之尊而治理诸侯、百官,并不是凡事都需要自己去亲力亲为,而是源于他高效的管理统御之术。在大舜的执政期间,他力倡以孝道为核心的“五典”价值体系,规定五年要进行一次大的巡视,各诸侯国的首领一年须四次来朝述职。大臣们汇报工作时,大殿四门大开,所有愿意来听的人都可以旁听会议的内容,表述自己对朝政的意见和建议,依靠“民主”的机制来参与、监督国家大事,从他们的政见中来考察他们的政绩,决定任用的程度,确立奖惩机制。正是由于舜善于以道御民、以术驭官,群贤同力,德法兼治,最后实现了“我无为,而民自化”的人治社会最高理想状态,开创了“凤凰来仪,百兽率舞”的“尧天舜日”式鼎盛政治局面。
纵观历史,横观当代,常人皆以“自我”为中心,为中极,为中央,为中心轴,为内,为实,为●。而让他人为虚,为外,为○,围绕自己旋转。但是,非常人则无为,凡事皆以天地为心,以自然为心,以客观规律为心,“以百姓心为心”。因此,圣王之道,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得人心者得天下,为天下苍生谋福者得天下,得真一图之玄理者得天下。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二章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在他看来,如果天地间阴阳二气交融和合,大自然就会降下甘美的雨露,民众谁也没有去指挥和命令它,它却自然均匀地施洒到大地上,以滋润万物。老子根据自然规律现象,总结出“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亦不伤人。故两不相伤,则德交焉”。治理天下的圣王,如果懂得善于调和对立矛盾而使其凝聚一心,则“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下的人将会自动地归顺服从从而相敬如贵宾一般。
道学的精微在黄老一脉,黄帝先王道后仙道,先治世后出世,先有极再无极,最后达于真一图之境。古往今来,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凭借炎黄子孙这一称谓,就能够跨越无限时空,穿过无数障碍,消融一切隔膜,找到自己的同胞和兄弟,寻到一种亘古不变的民族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