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中正之极 中极图说

中极图

中极图,中正之极图。

道家哲学认为,道是从“无”到“有”的。自从“无极”生出“有极”,“有无相生”而后阴阳判分,太极定论,一切事物都在阴阳的运动变化中来来往往,此起彼伏,循环不休。但是,万事万物的生成演化法则,却并不是朝着一个方向绝对化的旋转运动,而是既阳性旋转(相生),又阴性循环(相克)。阴阳二气在相生相克的状态中激荡交合,产生“道冲”的现象,逐步由二生三,孕育和产生了新的第三方状态——中和。这个过程,我们把它用图象表示,即中极图。

《太平经》言:“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

在很多中国人的眼里,阴阳只有互动才会有新发展,利益只有互惠才会有新机遇,矛盾只有互让才会有新转机。中国的圣哲认为是“三生万物”,西方的智者认为是“二生万物”。表面上看,在“二分法”的思维模式下,黑白分明,简单明了。但是把客观事物的本体简单粗暴地分割成对立的两端,并最终得出“非此即彼”的判断结论,往往容易使人的思维趋于僵硬和极端,并最终失去新的视觉空间和解决矛盾的智慧高度。所以,“三分法”的基本内容就是:一个事物分有矛盾的正反两面,最终处理该事物时不是采用选择正面或者是选择反面的二选一的“二分法”思维模式,而是采用把正反两面统筹起来,将其看成第三面,也就是正反合一。阴阳相合而后各出半力的“三”,不但产生了“生万物”的不朽功用,也催生了中华文明的整体成熟与巨大高度。

一切事物“中”则立,不“中”则东倒西歪,此起彼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和变化的,变化变易之后,“道”就产生交易而成为了“非常道”。自从世人有了所谓的机巧智慧,有了“善”“美”分辨心以来,混沌劈破,大道的正宗失授,心法失传,太极图被人引奉为正宗。于是太极循环,因果报应,一来一去,得失分明。有大成就必然有大败,有大喜就必然有大悲,无极发展下去就是有极,有极的尽处终归无极;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魔充道时道亦魔,邪代正时正亦邪;此一时彼一时,左一时右一时,阳一时阴一时,好一时坏一时,成一时败一时,这就是红尘之常。

太极图之阴阳虽万变无穷,但万变万化皆因从“中”而起,一切差异都是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是经过中间环节而相互过渡。你看:时到中午转下午,年怕中秋月怕半,人到中年万事难,事不过三不离中……阴阳乃至宇宙万物之变易转化,都要通过中极、中间、中介之途径,集中向“中极”汇聚而前进和壮大;否则,离开“中”就只能是后退和消亡。三生万物其实就是道生万物或中生万物,千年玄机少人知。

在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着神态端庄的三位尊神,这就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三清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据《云笈七箓》卷三《道教三洞宗元》称:“原夫道家由肇,起自无先,垂迹应感,生乎妙一,从乎妙一,分为三元,又从三元变成三气,又从三气变生三才。三才既滋,万物斯备。”三清是道教的最高主神,所谓老子“一气化三清”,实则是老子的道学思想一体三位。《三洞并序》称:“又三洞之元,本同道气;道气惟一,应用分三,皆以诱俗修仙,从凡证道,皆渐差别,故有三名。”元始天尊是无极图,为道之体;灵宝天尊是有极图,为道之用;体用合一,无有合一就是“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当自然科学被比拟人格化时,我们当追本溯源,明白博大精深的道学思想才是真正的“天尊”。

中极图,阴阳平衡图。中极图的这个平衡,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之中短暂的中间过程,它的平衡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有区别对待的。在中极图中,有阴阳而离阴阳,是阴阳而非阴阳,不易中有易,以不易应万易,不变中有变,以不变应万变。道家之智,之所以能够以静制动、以逸待劳,后发而能先于人者,得其“中极”也。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构成,而阴阳必须围绕一个焦点来运转,这个焦点就是中极,如果焦点消失,矛盾也自然消失。所以,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深入事物的核心中,看到矛盾的中心问题,中心解决了,矛盾也不存在了。唯有得道的真人,才能执两(阴阳)用中而创造出非凡的奇迹。

中极图的执“两”用“中”的思想精粹,是中华民族的正统文化,也是中国的立国之本。中国人是中庸的,他们对于生命,是无所谓内,无所谓外,而是“惟精惟一,允厥执中”。何谓“中”?在儒家看来,不偏不倚,无过也无不及,合乎常情,合乎常理,惟精惟一,能达到最善,就叫作中。“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做到了中,就是至善的体现;做到了庸,就是道体的大用。仲尼曰:“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孔子的弟子子思叙述孔子的话说:“ 君子行中庸之道,小人不行中庸之道。君子所以行中庸之道,是由于君子能够时时处处做得恰到好处;小人所以不行中庸之道,是由于小人做起事来无所顾忌。 ”又说:“中庸是至高无上的德行啊!普通人很久以来不能做到这一点了。”由此看来,中庸的辩证思想,该是孔门的万古心法真传,“ 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孔子是怎么悟得“中庸”大道的呢?据说,当年孔子带弟子进鲁桓公庙见到一种器物,他便问守庙人:“这是何物?”守庙人答道:“这是君王放在座位右边以示警戒的欹器。”孔子说:“我早有耳闻,欹器它虚则倾,中则正,满则覆。”随后,孔子让弟子往欹器中注水。当水注入一半时,欹器是端正的;当水注满了之后,欹器竟然突然翻倒。孔子颇有感触地叹了一口气说:“物满则覆,为人处世也是如此,要谦虚,不可自满。”孔子从“过犹不及”的欹器认识到“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并且引申出中庸的思想。子曰:“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法;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则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对于佛家而言,世人所谓“如来”者,往往并不是指具体事项说的,而是指心觉悟净化言,是指离一切相,“离一切相,即名诸佛”。离一切相并不是灭一切相,“离”者,主要体现在不贪着、妄想执着这一切事物。唯有如此,就可以于一切法得解脱、得自在、得安乐,这一切法就不能束缚、障碍、逼迫我们。经云:“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中极图,能阴能阳,非阴非阳,非色非空,非有非无,随心随意,随便随缘,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不着一切声色和相,也正符合佛家的“说是金刚经,即非金刚经,是名金刚经”的无上智慧。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面对社会上各种复杂的、形形色色的矛盾和痛苦时,若能把握中极图的原则,就会拥有悠然自得的幸福人生。当对世事执迷不悟时,我们不妨读一读清人李密庵的《半半歌》:“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林语堂先生评价说:人类是生于真实的世界和虚幻的天堂之间,所以我相信这种理论在一个抱前瞻观念的西洋人看来,一瞬间也许很不满意,但这是最优越的哲学,因为这种哲学是最近人情的。我们承认世间非有几个超人——改变历史进化的探险家、征服者、大发明家、大总统、英雄——不可,但是最快乐的人还是那个中等阶级者,所赚的钱足以维持独立的生活,曾替人群做过一点点事情,可是不多;在社会上稍具名誉,可是不太显著。只有在这种环境之下,名字半隐半显,经济适度宽裕,生活逍遥自在,而不完全无忧无虑的那个时候,人类的精神才是最为快乐的,才是最为成功的。

道家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任何事物如果不知用“中”,不加节制,一旦壮大强盛,就会很快衰老败坏,因为这违背了大道虚静柔弱的原则。凡是违背大道虚静柔弱原则的,都会过早地衰老败坏和死亡。

要达到中极图,就要把握《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的原则,逢中则逆转,反其道而行之。“顺则凡,逆则仙,只在中间颠倒颠。”常人只知道顺行顺从,流浪生死;非常人却可以逆转返还,超出气数。如何逆转呢?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给我们揭示了以下秘诀:“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返璞之路,在于知阳守阴,执两用中。用中则常德显,常德显则不离中。唯有通过中极图才可以返回纯真的恒道,这就是“天下式”——放之宇宙万物而皆准的真理。但是在逆转守中的过程中,必须掌握适度,适可而止。升者要降,降不能降到底;降者要升,升不能升到顶;阴者要阳,阳不能极;阳者要阴,阴不能极。这个适度的火候,在老子看来,是难以用语言和文字描述出来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唯有守得中极,把握中“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自然可以盗取天地造化之机、掌握阴阳莫测之变,动可以发于九天之上,静可以潜藏于九渊之下。“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如此,则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在现代企业管理学中,中极图也被命名为“灰度”。何谓灰度?任正非认为,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把握方向、节奏。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的,清晰的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明智的妥协是一种适当的交换。为了达到主要的目标,可以在次要的目标上做适当的让步。这种妥协并不是完全放弃原则,而是以退为进,通过适当的交换来确保目标的实现。在道商体系中,灰度就是“中和”,妥协就是“不争”,宽容就是“慈”。领导人一旦掌握了“灰度”,就会纵横无碍、进退自如、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中极图,能阴能阳,能上能下,能荣能辱,能前能后,能进能退,能正能反,能顺能逆,能好能坏,能动能静,能道能魔,能无极能有极,能上天能入地。中极图不是辩证法所谓矛盾的统一,而是融和于中庸一以贯之之道。它常是在将发而未发的状态中,以预备一切可能的将来契机。我们只有脱离一切有形与无形的束缚,灵变若水,灵活变通,方能知前后左右而不失其中,晓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融入“玄之又玄”的变化本身,获得不可言传的灵智。

一天,庄子和他的学生在山上看见山中有一棵参天古木因为高大无用而免遭于砍伐,于是庄子感叹说:“这棵树恰好因为它不成材而能享有天年。”晚上,庄子和他的学生又到他的一位朋友家中做客。主人殷勤好客,便吩咐家里的仆人说:“家里有两只雁,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将那一只不会叫的雁杀了来招待我们的客人。”庄子的学生听了很疑惑,向庄子问道:“老师,山里的巨木因为无用而保存了下来,家里养的雁却因不会叫而丧失性命,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繁杂无序的社会呢?”庄子回答:“还是选择有用和无用之间吧,虽然这之间的分寸太难掌握了,而且也不符合人生的规律,但已经可以避免许多争端而足以应付人世了。”世间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准则。面对不同的事物,我们需要不同的评判标准。只有获得中极图的智慧心法,我们才不会拘执于常形而以一“中”(宗)应万变之乱。

中极图,中和之图。中和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民族关系、社会关系的传统原则。在太极图中,“敌”“我”矛盾的对立与斗争是作为永恒的真理存在的。在中极图中,则可以看作万事万物都在一个宏观之中,是和合的,虽有斗争,但都是相对的。只有以中为准,以平为度,以和为贵,才能左右逢源,恰到好处。治国要和,上下不和,虽安必危;安民要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治军要和,师克在和不在众;创业要和,众非和不聚;家庭要和睦可亲;为人要和解通调;人体要气血和平;心性要心平气和;贸易要和气生财;音乐要音声调和;烹调要五味调和等。总之,宇宙万物皆要和。和者八卦相应,五行相生,四象在外,两极平等,一气流行。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修道求仙用无极图,建功立业用有极图,逆境之中运转太极图,顺利之时持中极图。 中极者,人极也。唯有得其“中”道方可顶天立地,获得大成功。黄石公《三略》中说:“夫圣人君子,明盛衰之源,通成败之端,审治乱之机,知去就之节。”中国的智谋高士们,常秉持中极图的原则,不作呆板的定律,不求难能的德行。虽穷不处亡国之位,虽贫不食乱邦之禄,潜名抱道者,时至而动,则极人臣之位;德合于己,则建殊绝之功,故其道高而名扬于后世。

清同治三年(1864)六月十六日,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攻克太平天国天京,洪秀全病死,忠王李秀成被俘,幼主洪天贵福被杀。历经咸丰和同治两任皇帝、长达12年的剿灭太平天国战争,清廷终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在镇压太平天国战争大获全胜之际,作为“第一功臣”的曾国藩虽然为大清朝廷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但他并没有陶醉在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仕途的狂想之中。饱有学问和久经历练的曾国藩,迅即从“中极图”的角度进行了冷静的理性思考:他即将要面对的不是朝廷的封赏,而是对他的猜忌。稍有不慎,自己就会遭遇兔死狗烹的厄运。

很显然,曾国藩的政治判断是正确的。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功臣们因为功高震主而惨遭杀戮的例子,历史上比比皆是。虽然当时朝廷下令曾国藩筹组湘军镇压太平天国,但对他的疑虑却始终未曾削减。在当时的清王朝看来,曾国藩所拥有的那支朝廷不能调动而且远比八旗军队更有战斗力的湘军,对于朝廷当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巨大威胁。正在朝廷琢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曾国藩以“湘军作战年久,暮气已深”为由,主动向朝廷请旨裁减湘军,以此来向皇帝和朝廷表示:“我曾某人不是吴三桂,无意拥军自立,不是个谋私利的野心家,而是位忠于清廷的卫士。”

曾国藩的主动请求,正中统治者们的下怀,在相当程度上解除了朝廷对他的猜忌。于是清廷顺水推舟同意遣散大部分湘军,又由于裁减湘军问题是曾国藩主动提出来的,也确实是一个效忠于大清王朝的较大举动,因而曾国藩被朝廷委任为握有实权的两江总督。

曾国藩在事业达到巅峰之际,通过主动裁减他的政治资本——湘军,既保全了自己,又让朝廷无虑,还为自己谋得了位高权重的两江总督一职。中极图的智慧,可谓实用无穷。 YAcXgukz5IAdFNeEwejX/AhbzmgMIgysbBST1DK10SOB4nS1rbWo9uQdYRggym8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