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进退之径 证道程序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说:“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通过对“道,可道,非常道”这个大道总纲的认识,我们掌握了“不易——变易——交易”的规律,懂得了“静观”“玄览”的认识方法,于是就具备了真知灼见,在踏上真理的大道上,我将谨小慎微,避免误入歧途邪路。

自古以来,“求道者成千上万,得道者寥寥无几”。在求道的过程中为何如此艰辛,究竟有哪些歧途邪路存在呢?智慧的老子又一次抓住了主要矛盾,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本来大道十分平坦和简捷,遗憾的是世人偏偏都喜好耍小聪明、善于卖弄小智慧,宁愿放弃平坦的正道,而追求曲径小路。所谓“世人好小术,不审道深浅”,正是此理。

明白了大道总纲和通玄之要,就好比已经看见了大道殿堂内的无价珍宝,和知道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去亲近大道。但是,我们该通过什么样的步骤,需要跨越几步台阶,才能登堂入室,步入大道的堂奥呢?在《道德经》中,同样存在着一个贯穿道家思想全旨的“三步走”法则。那就是:

“有为——无为——无不为”;

“有争——无争——无不争”;

“有私——无私——成其私”;

“有法——无法——无无法”;

“有用——无用——无无用”;

“自然——逆自然——大自然”。

……

在老子《道德经》一书中,曾多次提到“无为”。例如:“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也多次提到“不争”。例如: “夫唯不争,故无尤”“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无为”,难道是真的劝人要无所作为吗?老子“不争”,难道是真的要人放弃“争取”吗?历史上某些对老子学说一知半解的所谓“学者”,断章取义地抓住了老子劝人“无为”和“不争”的论言,肆意地指责并攻击老子和道家学说“消极”“倒退”,实在是非常无知和可笑。

太史公在《史记·老子列传》中曾一言道出,“老子,隐君子也”。司马迁笔下的老子,“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老子,不但其历史人生处于半隐半显,让人深感扑朔迷离的状态,在其著作《道德经》中,更是善于隐其真实思想,而“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用隐晦之言而示愚,让人在品读间而多思悟。

老子在《道德经》中仅谈“无为”的妙处,因为无为可以通向无不为。但是,老子却隐藏了无为的前提避而不谈,这个无为的前提就是有为。老子谈到“不争”,并非叫人真正不争,因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是为了更好地争。但是,老子在“不争”这个概念上也隐藏和省略了一个前提,那就是“有争”。

为什么老子要省略和隐藏这个“有为”“有争”的前提呢?原来,老子学说本来就是“君人南面之术”,他针对的对象并非普通大众,而是“侯王”和“圣人”这些拥有特殊身份的成功人士。因为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或“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

对于“侯王”和“圣人”而言,他们已经“为”过了,也“争”过了,根据道的循环规律,如果此时不知节制和转换,就很可能招来失败。因为有无相生,高下相盈,祸福相随,成败相连。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你连“有为”“有争”都没有经历,连人生第一步都没有跨出,有什么资格去奢谈“无为”和“不争”呢?所以,老子讲“无为”,讲“不争”,是有客观前提存在的,而这个客观前提,却往往被我们的解读者所忽视。

要想进入老子“无为”的道德真意,必须先经历“有为”的考验。这个“有为”的阶段,正如孟子在《孟子·告子下》中所言说的那样:“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道家认为,一个胸怀大志的可塑之才,要想获得人生的成功,得到他理想中的“道”,必须历经许多的苦难、险阻、磨难、考验,甚至要忍受非人的摧残,才能蜕去“凡骨俗胎”而成真。

道书上讲“有志则有磨”,尤其对有雄心大志的人而言,更是如此。从前,舜的神经病父亲把他困在了井里想要害死他;伊尹是个背鼎做饭的厨师,他在向成汤讲做饭技巧时才受到重用;傅说是个打土墙的奴隶;管仲曾经被齐桓公囚禁;百里奚曾经给人喂过牛;孔子曾经被困于陈、蔡两个诸侯国……这些被我们所称道的大人物,哪一个不曾经历苦难呢?孔子常年在外周游列国讲学,家里的烟囱都没有变黑的时候;而墨子家的坐席同样没有变暖的时候。所以,求道之人,“九魔(磨)十难,愈磨愈进,若逐萌退志,则此身休向今生度矣”。这个经历磨难的过程,就是“有为”的阶段。

如何做到“无为”呢?老子的“无为”是以道法自然为哲学基础,含有“因循自然”的意思。我们在“有为”的同时,不能依仗一己之见而贸然作为,必须把人的作为与“任自然”结合起来,顺应规律、等待时机。在接受天将降大任以“考验”的同时,如果能够“动心忍性”,则“曾益其所不能”。

当年智谋之祖姜太公,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却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在“无为”中等待时机。果然,上天不负有心人,太公在八十高龄而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以求兴周。后来武王伐纣,尊姜太公为军师,牧野大战,灭商盛周,立了首功,分封行赏时,被封为齐国君主。史称:“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史记·齐太公世家》) ,由于姜太公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由此奠定了齐国霸业的基础。试想,武略超群的姜太公如果没有“直钩钓渭水之鱼”的“无为”,又哪里会有最后分封天下为君为王的“无不为”呢?

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要想进入老子“无为”的道德真意,必须先经历“有为”的过程;我们要成为“圣人不积”“良贾若虚”的道商,也只有像范蠡父子一样,凭借着“苦力勠身”的辛勤劳动与艰苦创业,甚至还要面临“天降大任”所附加的诸多苦难、险阻考验后,才能渐达财富的积累而功成名就,富甲天下。最后,财散天下,道济苍生,蜕去“凡骨俗胎”而逍遥五湖,名成道商。

老子讲“不争”,其前提是已经“有争”过了,而“不争”的最终目的,是“天下莫能与之争”,其深意乃是不争今日之利而争万世,不争当前之利而争天下。 当年,楚汉相争,张良、萧何与韩信,共同辅佐刘邦夺取天下。有一次,当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韩信在东边打下了齐国后,不但不来增援,反而派人来向刘邦提出要求,希望同意他自立为“假齐王”。面对韩信“争”的无礼要求,刘邦当即大怒,想马上派兵去攻打韩信。这个时候,身为谋士的张良在桌子底下踢了刘邦一脚,用眼神告诉刘邦,在这危急关头,不如就同意韩信立为假齐王,稳住他,以防小不忍生大变。这一脚下来,刘邦马上领悟到了“不争”的智慧,立刻改口骂道:“他韩信大丈夫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要做就做个真王,哪有做假王之理,封他为齐王!”立刻派张良带上印信,前往齐国,封韩信为齐王。 刘邦通过“不争”,有效地稳定了军心,控制了复杂局势,使韩信断了非分之想而帮助其大争天下,最后“天下莫能与之争”,而成千古一帝。

道家贵生,重视生命与个体。老子讲“无私”,并不是要让人彻底断绝私心欲望,而是劝告世人不要贪图眼前的“小”私,只有着眼于大局长远,才能“成其私”。因为有舍就有得,无执故无失,如果一味执着于眼前蝇头私利,则必将“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反而丧失了成其私的基础。

老子也讲“道法自然”,这个“法自然”的道,应该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意义的“道”,而所法的“自然”,也是真正的和谐的“大自然”。世俗之人忙忙碌碌,不知大道法则而盲从听命于自然,生长壮老死,谁也无法避免和扭转,虽然名曰“自然”,可惜并没有得到“自然”之机,难以超出数理,获得对人生和命运的主控性。所以,真正的得道之人,必须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以“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规律去进行颠倒逆施,最终由人道而见天道,扭转乾坤,入于造化,而成大“自然”,与天地同其寿。

如果我们能够秉持“三步走”的法则,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循道而进,就能避免歪路、邪路,而直入大道门庭,得到这万物之奥、万珍之宝、万尊之贵的大成功之“道”。所以,老子说:“圣人被褐而怀玉。”(《道德经·第七十章》)你别看圣人身披粗麻衣服,人很平常,怀中却藏有宝玉,心不平常啊!就好像道家的大宗师庄子,虽然一生寂寞“无为”,穷困潦倒,但他却用他的大道,帮助世人超脱俗世的纷扰与限制,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彻底解放,而“为”之于千古,影响千古。 3GYnLTCdZZYFEkDY89z73imfUjVBzxVnYmZDar4vbGijtNv7RLC8iPRkL4FjsAg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