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通玄之要 静观玄览

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道”是超时空的永恒存在,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整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道”派生出来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认识到老子的“道”,并且掌握道的变化规律,最后复归于自然,与道齐一呢?

作为人类辩证思维的鼻祖,老子是可与苏格拉底、柏拉图比肩的哲学之父。老子认为要认识事物,必须根据事物的本来面貌,不能有任何附加,这个思想正好与恩格斯的观点类似。恩格斯说,“唯物论的自然观不过是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朴素的了解,不附加以任何外来的成分”(《自然辩证法》)。而老子对“道”的认识方法就是通过“静观”“玄览”,最后达到“玄同”的境界。

历代道教的宗教活动场所都叫作观,而不叫作寺或庙,其实这是很有意义的。一部《道德经》开宗明义:“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观”字的原意是“看”,写法是“见”与“雚”合成的,见表示“看见”,“雚”原来是一只鸟的象形,可能是苍鹭,因此“观”就是观察鸟的飞行的形态,以测吉凶的意思。在《周易·系辞》就曾记载,圣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道家讲解的是“圣王之道”,所以不但善于对自然之天道进行“观测”,同时也善于从社会之人道进行“观察”。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四章中说,“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天下观天下 ”。就是说,认识一身,必须从一身来观察、了解,认识一家、一国以至天下,都不能离开这个原则。

要想真正地认识自己和天地,需要一种反观内省的大智慧。 据说,当年孔子虽有弟子三千,但是他到五十一岁时仍然感觉自己未闻“大道”,于是率弟子南下拜见老子。老子问他:“你得‘道’了吗?”孔子摇了摇头,说:“还没有。”老子问:“你向何处寻求至道,又用何种方法去寻求呢?”孔子说:“我从数术来寻求,花费了五年的时间,没有得‘道’;又从阴阳来寻求,用了十二年的时间,仍未求得。”

听罢孔子的一番话,老子深有感触地说:“这就对了。‘道’是无影无形、无踪无迹的,它不像有形的财宝,可以凭借各种有形的手段搜寻出来。如果‘道’像有形的财宝可以奉献的话,人们都会将‘道’奉献给君王,邀功请赏;如果‘道’是可以用来进奉的话,人们都会将‘道’进奉给自己的双亲;如果道是可以告知的话,人们都会将‘道’告知于自己的兄弟;如果‘道’是可以用来赠予的话,人们都会将它赠予自己的子孙。但这只是假设,不可能实现的。‘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所以体道的关键在于你内心有没有悟性。如果没有悟性,即使听圣人讲道,也如过耳之风,不能存留在心中。悟性之外,还要与外界相印证。心中有了悟性,得不到外界的响应,圣人不会将道告诉旁人;如果某人心中没有悟性,只是从外面听到一些表面知识,圣人也不会传道于他的。”

老子在这次与孔子探讨求道的方法时,提出了一个“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内外结合方能体道的问题。即既要有“道心”,有悟性,又要与外界的环境相印证,这样的人才能寻到至道。

作为普通人,我们很难认识自己,因为老子认为“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在这里,“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成了戕害“目”“耳”“口”“心”“行”的祸害,杂多的现象世界变为自由和天性的障碍。我们只有通过塞兑闭门,“静观”“玄览”,才能避免各种自身障碍,不受私心物欲的遮蔽,领悟了解自己的全貌,发现自己的本真,最后获得“不出户,知天下”的玄智。

该如何“静观”呢?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要想得“道”,必须在万有世界纷繁复杂的变化中,把握其“不变”的原则、规律——道,也叫“常”“母”。作为认知主体的人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掌握了事物的“道”,就能根据具体的自然本性随圆就曲,“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以成就人生事业,而不是肆意妄为,适得其反。

老子通过“静观”,看到了道的“不易”与万物齐一的本质。道与万事万物俱往而不还,物或隳或成,而道依然不变。这就是在纷纷扰扰现象世界背后永恒不变的平静。道有盈虚,但本身既不盈也不虚;道有衰杀,但本身既不衰也不杀;道有本末,但本身既非本也非末;道有积散,但本身既不积也不散。而庄子则继承了老子这个观点,他认为“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在庄子看来,“道”就是一,即一个整体,“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道家通过静观,达到消除自我认识的局限性与知识的片面性,从而接近真正的自然与真理。

道家认为,心灵的虚寂状态最容易引起智慧思维。而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流派都认为,对于本体的“道”“无”“太极”“仁”“诚”,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而只能靠感官、直觉、顿悟加以把握。因此,人们要尽可能地摆脱欲望、烦恼的困扰,保持心境的平和、宁静,要获得人生智慧的真实呈现,都离不开静思冥想的“静观”。宋人程颢有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而苏轼对于老子的静观也有着极深的体验,他对静观颇多妙论,除“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外,还有“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居默处,而观万物之变,尽其自然之理”(《上曾丞相书》)。

道家认识自然,不但通过“静观”来认识道的不易,获得“感而遂通”的唯心认识,还善于通过“玄览”来认识道的变易,而了解变化、顺应变化。老子说:“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宇宙是逝逝不已、无穷往复的历程。庄子云:“ 万化而未始有极也。 ”自然万物,一切都在变动流转之中,无一刻停息。而变化是普遍的,是没有终极的。认识个别、具体事物,老子认为可以通过和它相关的概念(名),但认识最终目的是在于认识世界发生变化的总规律,即“道”,就不能用一般的方法。一般事物可以通过学习,日积月累,耳闻目见,去增加知识,即老子说的“为学日益”;如果要认识事物最高的原理,则必须从复杂多样的耳闻目睹的感觉经验中解脱出来,要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老子主张“涤除玄览”。“涤除”即否定、排开杂念,挣脱知识、教条的系缚;“览”同样有观的意思。而为什么叫“玄览”呢?这个“玄”字,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深远”“深入”,即思维要有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玄”还通“旋”,表示一种旋转、变化的状态。老子的意思是,我们认识总规律和认识一般事物的方法应该不同,不但要通过“静观”向心灵深处悟道,获得灵感和智慧,更要掌握事物变易的规律,与变同变。所以,即使在“静观”中,老子也没有让人如一潭死水般地脱离事物的变化规律去“观”,而是要求面对“万物并作”的现象世界时,要做到“吾以观其复”,看透事物的循环变化规律。

道家尤其对循环的现象感兴趣,如四季的往复和生死的交替,以及宇宙和生物现象中一切周而复始的变化。由于道家醉心于对自然的研究,所以他们经常被变化的问题所困扰。按照现代的中文,“变”意谓逐渐的变化,变形或化生;而“化”是骤然的,以及内在的改变或变质。变可以指天气的变化、昆虫的化生,或人的个性渐渐地变化;化可以指溶化、熔化或融化等,也指内在的腐化。变多指形之改变,化多指质之变化。在道家看来,道“无弃于人”“无弃于物”,无论是多么肮脏、多么可厌,甚至微不足道的东西都在道家“玄览”的研究领域之内。譬如看起来毫无价值的矿物,野生的植物,动物,人体各部和人类的产品等——也在道家研究的范围之内。

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玄览”,老子看到“道”的一个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反”。如《道德经》第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即事物发展到一定极点后就会走向反面,所以在得道后,我们就要善用“反”这一规律,实现“道”用。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还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道”的这些变易的规律和法则,既相反又相成。到最后老子得出一个结论,在纷争杂乱的“有为”社会中要“持盈”“保泰”,既要保持现有事物的稳定状态,不致发展得过头而走向反面,又要善于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容纳对立面的存在。

在老子的认识论中,既体现了重视向心灵深处寻求和开发智慧的代表唯心主义的“静观”,又不失掌握和顺应事物变化运动规律的充满辩证唯物主义的“玄览”(通玄达变)。难怪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会说:“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慧。”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家汤川秀树告诉我们:“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个人类的最终命运。” UH1MMiv4o2ehiK3BOGayGZ4tAw7jjDdVXs9J38GcLmBW7xybLj3Ky5+Hl20qgSc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