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叶圣陶参加了李大钊、鲁迅支持的北京大学学生组织“新潮社”,1921年他又与郑振铎、茅盾等人组织发起“文学研究会”。这年9月,郑振铎写《〈儿童世界〉宣言》,介绍自己即将主编的这本周刊的宗旨及内容分类,并于1922年1月创刊。叶圣陶是从1921年11月15日创作第一篇童话《小白船》开始写童话的,郑振铎主编《儿童世界》要他供给稿子。《儿童世界》每个星期出一期,到1922年6月写完《稻草人》时,叶圣陶共创作童话23篇,全部刊于《儿童世界》。
其中的名篇《稻草人》作为时代的产物,聚焦于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生活,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以一个稻草人的视角,描述了当时社会的阴暗面,并通过稻草人的心理活动,表达人性,希望唤起其忠诚、善良、同情等美好的元素,启迪人们对社会的更深层次思考。作品关注的是社会边缘之人,关怀处于社会底层人物的命运,以小人物凸显大历史,带有浓厚的悲剧意识,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文字流畅灵动、富于想象、诗意盎然,在浅显的故事中潜藏着深刻的含义,于平实的语言中传递着强烈的感情,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
与当时流行的“不写王子,便写公主”的西方模式不同,也与他自己早期的理想主义的弹唱不同,叶圣陶的《稻草人》童话集直面人生,扩大题材,把现实事件引进童话创作的领域。《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的丰碑。茅盾这样评价叶圣陶:“你要从他作品中寻找惊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无惊人处,有他那种净化升华人的品性的力量。”叶圣陶成为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鲁迅高度赞誉叶圣陶的《稻草人》童话集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他所塑造的“稻草人”“石像”“画眉鸟”“小白船”“含羞草”等文学形象,最早打破了“灰姑娘”“天鹅”“睡美人”等外国儿童文学形象在中国儿童文学界“一统天下”的局面,这是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历史性的贡献。
叶圣陶在创作童话方面,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反映现实生活。他的早期作品笔调抒情、风格唯美,后期作品则着力描写现实中的不幸与苦难。而他别具一格的简洁、朴素的语言特色却始终如一,用散文的形式来写童话,充满诗意,富有听觉和视觉的美。
叶圣陶认为童话是写给“最可爱的后来者”的。在童话中,他让儿童能够面对真实的人生和现实生活,而不是虚幻的世界。同时,他的童话也充满了真、善、美、爱等美好的事物,努力表现“儿童天真的国土”。
叶圣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在七十多年的创作中,涉及小说、诗词、戏剧、童话、散文、评论等各个方面,被认为是当代的“语言大师”之一。叶圣陶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不论是抒情记事、状物写人,还是议世说理,都意味深长,看似平淡,却隐藏着睿智与明见,仔细咀嚼,方能品味得出。
1.叶圣陶写《稻草人》,就是要表达知识分子想拯救这个社会,却又无能为力的那份尴尬的窘境,阅读时注意体会其中的情感。
2.作者创作的开拓性恰恰在于把许多功夫下在对童话语言的精益求精的刻意铸炼上。
3.有人说,叶圣陶的童话几乎没一篇不是成功之作,是小朋友们乐于欣赏和领悟的“智慧的食粮”,小朋友们读他的童话是一种幸福。阅读时,用心体悟这种幸福。
1.童话集《稻草人》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艺术成就,还具有鲜明的中国风范、时代特征,以及独特的原创性、文学性价值。
2.叶圣陶的童话追求“至善、至美、至诚”的道路,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童话艺术,内容与形式双美,它的出现是中国艺术童话成熟的标志。
3.叶圣陶用自己清新的、别具一格的童话作品,开启并发扬了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作者向儿童展示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而更重要的是引导儿童追求美和善。
对准儿童内发的感情,顺应儿童的天性、心智、本能、情思、渴望和自然的要求,含有更进步的思想、更妙美的情绪,是少年儿童“新鲜的滋养的食料”。近一个世纪以来,《稻草人》正是因此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持久的冲击力,影响并感动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以及广大成人读者。世界上最动人的神情是他沉浸在阅读中时那忘我的样子,世界上最迷人的一刻是你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或轻轻地颔首,或双眼汪起泪水。阅读吧,走进叶圣陶的童话世界,我们的魂魄会得到净化,心智会得以提升,视界会为之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