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大豆中其他组分

1.3.1 植酸

植酸又名肌醇六磷酸,在大豆中的含量因品种不同有显著变化,低的品种仅为1%,高的品种可达2.3%,大豆种皮中的含量为0.1%~0.5%,下胚轴中为0.9%,子叶中含量高达1.6%。植酸具有很强的螯合能力,能与Ca 2+ 、Fe 2+ 、Zn 2+ 、Mg 2+ 等阳离子结合,使这些营养元素利用率降低。脱脂大豆粉中含有0.5%~0.6%的磷,其中70%~80%以植酸的形式存在。分离大豆蛋白中,大部分以植酸钙镁混合盐的形式存在。

植酸对蛋白酶、 α -淀粉酶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这是由于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带有多个负电荷的植酸与蛋白质(酶)相结合,或通过金属阳离子桥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降低了酶的活性。据此可以认为,大豆中固有的或在加工中形成的植酸与蛋白质复合物,是使大豆蛋白质消化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然而,营养学界对植酸的研究似乎都集中在植酸对Zn、Fe、Ca以及Mn、Mg等无机元素的生物利用率的影响或限制上。大量资料表明由于植酸的存在,大豆蛋白制品中锌的生物利用率较低。长期食用高植酸大豆粉会造成大白鼠缺铁性贫血。植酸能降低钙的生物利用率,干扰锰、镁、铜的生物吸收。而且在含植酸的膳食中添加一定量的钙,则锌的缺乏症状将更为突出;而不含植酸的膳食中,过量的钙对锌的生物利用并无影响。这表明,在与植酸形成不溶性沉淀的过程中,锌和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1.3.2 抗营养因子

抗营养因子,是指能够抑制人和动物机体对摄取的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以及能使机体产生不良生理反应的物质。抗营养因子存在于所有的植物性食物中。抗营养因子有很多,已知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有胰蛋白酶抑制剂、血细胞凝集素、芥酸、棉酚、单宁酸、硫苷、脂肪氧化酶等。多数情况下,抗营养因子可在加热或萌发与发酵过程中受到破坏,大大降低其活性。

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是影响大豆蛋白利用效果的主要因素,可见,要提高大豆蛋白在饲料中的利用率,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降低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活性。近年来,人们已经研制出了各种削弱或减少抗营养因子的处理方法,如物理法(包括加热法、机械加工法、水浸泡法等)、化学方法(包括酸碱处理法、氨处理法及添加特殊化合物的处理方法等)、生物技术方法(包括酶制剂处理、微生物发酵和发芽处理等方法),或者通过育种的途径,培育低抗营养因子或者无抗营养因子的大豆。 /vkh+GsBaVaGyw3Qb9Xwfq4cQK6mAs1t87IjSLsKtDnzm+ZmwdkMZCRZPWJf39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