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场址选择与鹅舍设计

8.鹅场选址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鹅场应建在隔离条件良好的区域 鹅场周围3千米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场,2千米以内无屠宰场、肉品加工厂、其他畜牧场等污染源。鹅场距离干线公路、学校、医院、乡镇居民区等设施至少1千米以上,距离村庄至少100米以上。鹅场不允许建在饮用水源的上游或食品厂的上风向。

(2)水源充足,水活浪小 鹅日常活动与水有密切关系,鹅洗澡、交配都离不开水。水上运动场是完整鹅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将鹅舍建在河湖之滨,水面尽量宽阔,水活浪小,水深为1~2米。如果是河流交通要道,不应选主航道,以免骚扰过多,引起鹅群应激。最好在鹅场内建有深井,以保证水源和水质。

(3)交通方便,不紧靠码头 鹅场的产品、饲料以及各种物资的进出,运输所需的费用相当大,因此要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场,尽可能距离主要集散地近些,以降低运输费用,但不能在车站、码头或交通要道(公路或铁路)的附近建场,以免给防疫造成麻烦,而且环境不安静,也会影响产蛋。

(4)地势高燥,排水良好 鹅场地势要稍高一些,且略向水面倾斜,最好有5°~10°的坡度,以利排水;土质以沙质壤土最适合,雨后易干燥,不宜在黏性过大的土上建造鹅场,以防雨后泥泞积水。尤其不能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建场,以免雨季到来时,鹅舍被水淹没,造成损失。

除上述四个方面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也要予以关注,如在沿海地区,需要考虑台风的影响,经常遭受台风袭击的地方和夏季通风不良的山凹,不能建造鹅场;尚未通电或电源不稳定的地方不宜建场。此外,鹅场的排污、粪便废物的处理,也要通盘考虑,做好周密规划。

9.如何进行鹅场的合理规划?

鹅场通常分为生活办公区、生产区和污物处理区等功能区。生活办公区主要包括职工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和办公用房;生产区主要包括更衣消毒室、鹅舍、蛋库、饲料仓库等生产性设施;污物处理区主要包括腐尸池以及符合环保要求的粪污处理设施等。

鹅场功能区必须分区规划,要从人禽保健的角度出发,以建立最佳生产联系和卫生防疫条件为目的来合理安排各区位置。要将生活办公区设在全场的上风向和地势较高处,并与生产区保持一定的距离。生产区即鹅饲养区,是鹅场的核心,应将它设在全场的中心地带,位于生活办公区的下风向或平行风向,而且要位于污物处理区的上风向。污物处理区应位于全场的下风向和地势最低处,与鹅舍要保持一定的间距,最好还要设置隔离屏障。

10.如何建立科学的鹅场布局?

(1)排列 鹅舍群一般横向成排(东西)、纵向呈列(南北),称为行列式,即鹅舍应平行整齐呈梳状排列,不能相交。超过两栋以上的鹅舍群的排列要根据场地形状、鹅舍的数量和每栋鹅舍的长度,酌情布置为单列式、双列式或多列式。如果场地条件允许,应尽量避免将鹅舍群布置成横向狭长或纵向狭长状,因为狭长形布置势必造成饲料、粪污运输距离加大,饲养管理工作联系不便,道路、管线加长,建场投资增加。如果鹅舍群按标准的行列式排列与鹅场地形地势、当地的气候条件、鹅舍的朝向选择等发生矛盾时,可以将鹅舍左右错开、上下错开排列,但仍要注意平行的原则,不要造成各舍相互交错。例如,当鹅舍长轴必须与夏季主风向垂直时,上风向鹅舍与下风向鹅舍可左右错开呈“品”字形排列,这就等于加大了鹅舍间距,有利于鹅舍的通风;若鹅舍长轴与夏季主风方向所成角度较小时,左右列可前后错开,即顺气流方向逐列后错一定距离,也有利于通风。

(2)朝向 适宜的朝向要满足鹅舍日照、温度和通风的要求。鹅舍建筑一般为矩形,其长轴方向的墙为纵墙、短轴方向的墙为山墙(端墙)。由于我国处在北半球,鹅舍应采取南向(即鹅舍长轴与纬度平行)。如果同时考虑当地地形、主风向以及其他条件的变化,南向鹅舍可做一些朝向上的调整,向东或向西偏转15°~30°。南方地区从防暑考虑,以向东偏转为好,而北方地区朝向偏转的自由度可稍大些。

传统的鹅舍需要设置陆上和水上运动场,这使得鹅舍之间必须有足够的间距。而完全舍饲的鹅舍,舍间间距必须认真考虑。如果按日照要求,当南排舍高为 H 时,要满足北排鹅舍的冬季日照要求,在北京地区,鹅舍间距约需2.5 H ,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地区约需3.7 H ,江苏地区约需1.5~2 H 。若按防疫要求,间距为3~5 H 即可。鹅舍的通风应根据不同的通风方式来确定适宜间距,以满足通风要求。若鹅舍采用自然通风,间距取3~5 H 既可满足下风向鹅舍的通风需要,又可满足卫生防疫的要求;如果采用横向机械通风,其间距也不应低于3 H ;若采用纵向机械通风,鹅舍间距可以适当缩小,1~1.5 H 即可。鹅舍的防火间距取决于建筑物的材料、结构和使用特点,可参照我国建筑防火规范。若鹅舍建筑为砖墙、混凝土屋顶或木质屋顶并做吊顶,耐火等级为2级或3级,防火间距为8~10米(3 H )。

11.鹅舍建筑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1)孵化室建设 孵化室是养鹅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外界保持可靠的隔离,应有专门的出入口,与鹅舍的距离至少应有150米,以免来自鹅舍的病原微生物横向传播。孵化室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外墙、地面要进行保温设计。孵化室要有换气设备,保证氧分压,使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01%。

(2)育雏舍建设 雏鹅舍要求温暖、干燥、空气新鲜且没有贼风。舍内可设保温伞,伞下每平方米可容25~30只雏鹅。采光系数(窗户有效采光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的比值)为1∶(10~15),南窗应比北窗大些,有利于保温、采光和通风。为防兽害,所有的窗户及下水道外出口应装有防兽网。每栋育雏舍的有效育雏面积以250~300平方米为宜。为了便于保温和饲养管理,育雏舍内应再分隔为若干小间或栏圈,每间的面积在25~30平方米。育雏舍地面最好用水泥或砖铺成,以便清洗和消毒。舍内地面应比舍外高20~30厘米,以便排水,保证舍内干燥。一般采用地面平养时,1周龄雏鹅的饲养密度为15只/平方米、2周龄为10只/平方米、3周龄为7只/平方米、4周龄为5只/平方米;网上平养饲养密度可略增加些。育雏舍的南向舍外可设雏鹅运动场,运动场应平整、略有坡度,以便雏鹅进行舍外活动及作为晴天无风时的舍外喂料场。运动场外侧设浅水池,水深20~25厘米,供幼雏嬉水。育雏舍的建筑设计具体布置如图1-1、图1-2所示。

图1-1 网养雏鹅舍示意图

(a)剖面图;(b)平面图

1—排水沟;2—铁丝网;3—门;4—集粪池;5—保温伞;6—饮水器;7,8—窗

图1-2 地面平养雏鹅舍示意图

1,7—窗;2—保温伞;3—饮水器;4—排水沟;5—栅栏;6—走道

(3)育成鹅舍建设 育成鹅舍的建筑结构简单,基本要求是能遮挡风雨、夏季通风、冬季保温、室内干燥。采光系数比雏鹅舍大些,窗口可以开得大些。鹅舍内可分为几间,每间饲养育成鹅100~200只。鹅舍面积按4~5只/平方米计。应设有陆上运动场,面积为鹅舍的2~3倍,坡度一般为15°~30°,运动场同水面相连,随时可将鹅群放到水上运动场活动。水上运动场可利用天然无污染水域,也可建造人工水池。人工水池的面积为鹅舍的2倍,水深1~1.5米。陆地和水上运动场周围均需建有围栏或围网,围高1~1.2米。

(4)种鹅舍建设 种鹅舍对保温、通风和采光要求高,还需要补充一定的人工光照。窗与地面面积比要求为1∶(10~12),如果在南方地区南窗应尽可能大些,离地60~70厘米以上大部分做成窗,北窗可小些,离地约100~120厘米。舍内地面用水泥或砖铺成,并有适当坡度,饮水器置于较低处,并在其下面设置排水沟。较高处一端或一侧可设产蛋间、产蛋栏或产蛋箱,在地面铺垫较厚的塑料或稻草供产蛋之用。鹅舍面积按大型品种2~2.5只/平方米、中小型品种3~3.5只/平方米计。种鹅必须有水面供其洗浴、交配,因此也应建有陆地和水上运动场,要求同育成鹅舍。水上运动场可以是天然的河流或池塘,也可挖人工水池,池深0.5~0.8米、池宽2~3米,用砖或石块砌壁,水泥抹面,墙面防止漏水。在水池和下水道连接处置一个沉淀井,在排水时可将泥沙、粪便等沉淀下来,以免堵塞排水道。

种鹅舍应建在靠近水面且地势高燥之处,要求通风良好,具体建筑和内部布置如图1-3、图1-4所示。

图1-3 种鹅舍示意图

图1-4 种鹅舍平面图

1—鹅舍;2—产蛋箱;3—工具室;4—运动场;5—水池

(5)肉用仔鹅舍和填肥鹅舍建设 肉用仔鹅舍和填肥鹅舍结构相似,多采用完全舍饲的方式,分为地面或网上饲养,目前也有笼养的。其结构按鹅舍跨度的大小分为双列式或单列式,每列再隔出若干小栏,每小栏15平方米左右。采用网上饲养时棚架离地面0.6~0.7米,这类鹅舍窗户可以小些,采光系数为1∶15。饲养密度一般为4只/平方米左右。

12.鹅健康养殖对鹅场绿化有哪些要求?

鹅场绿化应选择种植适合当地生长、对人畜无害的花草树木,绿化率不低于30%。树木与建筑物外墙、围墙、道路边缘及排水明沟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1米。同时注意实行种养结合,种植业的农产品作为养鹅的饲料来源,而鹅粪可作为种植业的肥料,从而实现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

13.鹅健康养殖对环境质量有哪些要求?

(1)鹅场外部环境的基本要求 见“问题8鹅场选址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鹅场内部环境的基本要求

①饲料生产区(库房)、办公(生活)区、养殖区、粪便堆积处理区要严格分开,之间设隔离墙或设有绿化带,粪便污物堆集处理区距离养殖区应不少于150米。

②污道和净道分开,也就是运送饲料的道和清理粪便的道要分开,不能交叉。

③养殖区内,种鹅舍、孵化室、育雏舍、育成舍、商品鹅舍之间应分开,并保持适当距离,彼此之间应不少于15米。

④鹅舍、陆上运动场、水上运动场组成一个完整的鹅的生活单元(或称养殖单元),其面积的大致比例是1∶3∶2,且运动场有15°~30°的倾斜度。

14.鹅健康养殖对土壤质量有哪些要求?

适合建立鹅场的土壤应该是透气、透水性强以及毛细管作用弱、导热性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的土壤。因此从环境卫生学角度看,选择在沙壤土上建场较为理想。然而,在一定的地区内建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选择最理想的土壤不一定能够实现,这就要求人们在鹅舍的设计、施工、使用和其他日常管理上,设法弥补当地土壤的缺陷。

15.养殖过程中如何实施鹅场的环境控制与监测?

(1)环境控制措施

①对外隔离 鹅场的大门必须建造大消毒池,其宽度大于大卡车的车身,长度大于车轮两周长,池内放有效消毒溶液。生产区门口要建职工过往消毒池,要有更衣消毒室。鹅舍门口必须建小消毒池,要宽于舍门。

②粪污处理 粪污一般用于农田,使农牧业有机地结合,保护整个生态环境,达到持续发展。

③使用环保型饲料 注意使用最少剩余营养的日粮,使用理想蛋白,补充氨基酸,提高氮、磷的利用率,减少氮、磷的排泄。

④绿化环境 在鹅场内外及场内各栋鹅舍之间种植常绿树木及各种花草,既可美化环境,又可改变场内的小气候,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还可以调节场区的温度和湿度。

⑤环保宣传和监测 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向工作人员宣传环保知识,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定期监测鹅场内的空气、水质和土壤,为环保提供依据。

(2)环境监测措施

①水质监测 水质检测应在选择鹅场时进行,主要根据水源而定。若用地下水,应测定感官性状(颜色、浊度和臭味等)、细菌学指标(大肠菌群数和蛔虫卵)和毒理学指标(氟化物和铅等),不符合无公害鹅生产标准时,则应采取沉淀和加氯等措施。鹅场水质每年检测1~2次。

②空气监测 鹅场及鹅舍内空气的监测除常规的温湿度监测外,还须涉及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悬浮微粒和细菌总数。必要时还须不定期地检测臭气的含量。

③土壤监测 土壤检测在建场时即进行,之后可每年对土壤浸出液检测1~2次,测定内容包括硫化物、氯化物、铅、氮化物等。 WDj0oj3TCfJvZDllLDkIir6OVAQjnTxN1KdrfShEfaMagVQuLTc1J0NyRGupFht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