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鹅副黏病毒病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鹅副黏病毒引起鹅感染的一种以消化道症状和病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本病对鹅危害较大,常引起大批死亡,尤其是雏鹅死亡率可达95%以上,给养鹅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目前鹅病防治的重点。

【病原】病原是鹅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的鹅副黏病毒。本病毒广泛存在于病鹅的肝脏、脾脏、肠管等器官内。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颗粒大小不一,形态不正,表面有密集纤突结构,病毒内部由囊膜包裹着螺旋对称的核衣壳,病毒颗粒大小平均直径为120纳米。分离的毒株接种10日龄发育鸡胚,均能迅速繁殖,通常鸡胚在接种后2~3天内死亡。

【流行病学】本病对各种年龄的鹅都具有较强的易感性,日龄愈小,发病率、死亡率愈高,雏鹅发病后常引起死亡。不同品种鹅均可感染发病,对鸡亦有较强的易感性。发生本病的鹅群,其附近尚未接种疫苗的鸡也可感染发病死亡。种鹅感染后,可引起产蛋率下降。本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引起地方性流行。

【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5天,日龄小潜伏期短。病鹅精神委顿、缩头垂翅、食欲不振或废绝、口渴、饮水量增加,排稀白色或黄绿色或绿色稀粪,行走无力,不愿下水,或浮在水面,随水漂游,喜卧,成年病鹅有时将头顾于翅下,严重者常见口腔流出水样液体。部分病鹅出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少数雏鹅发病后有甩头、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雏鹅常在发病后2~3天内死亡,青年鹅、成年鹅病程稍长,一般为3~5天。

【病理变化】病死鹅机体脱水,眼球下陷,脚蹼常干燥。肝脏轻度肿大、瘀血,少数有散在的坏死灶,胆囊充盈,脾脏轻度肿大,有芝麻大的坏死灶。成年病死鹅肌胃内较空虚,肌胃角度呈棕黑色或淡墨绿色,肌胃角质膜易脱落,角质膜下常有出血斑或溃疡灶,肠道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空肠和回肠黏膜常见散在性的青豆大小的淡黄色隆起的痂块,剥离后呈现出血面和溃疡灶,偶尔波及直肠黏膜;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少数病例盲肠黏膜出血,有少量隆起的小瘢块。偶见少数病例食道黏膜有少量芝麻大白色假膜。具有神经症状的病死鹅,脑血管充血。

【实验室检查】进行病毒分离,以及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保护试验等血清学方法进行鉴定而确诊。

【鉴别诊断】

1.鹅副黏病毒病与鹅鸭瘟病毒病的鉴别

[相似点]鹅副黏病毒病与鹅鸭瘟病毒病均有传染性,有精神萎靡、羽毛松乱、缩颈垂翅、食欲减少或废绝、渴欲增加、下痢、呼吸困难、神经症状等临床表现及肠道出血等病理变化。

[不同点]鹅鸭瘟病毒病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死亡率、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头颈肿大、高热、流泪、下痢、粪便呈灰绿色、两腿麻痹无力,俗称“大头瘟”。鹅副黏病毒病排稀白色或黄绿色或绿色稀粪。鹅鸭瘟病毒病的患鹅在下眼睑、食道和泄殖腔黏膜有出血溃疡和假膜特征性病变,而鹅副黏病毒病无此病变。两种病毒均能在鸭胚和鸡胚上繁殖,并引起胚胎死亡。鸭瘟病毒致死的胚胎绒毛尿囊液无血凝性,而鹅副黏病毒致死的胚胎绒尿液能凝集鸡红细胞并被特异抗血清所抑制,不被抗鸭瘟病毒血清抑制。

2.鹅副黏病毒病与鹅禽流感的鉴别

[相似点]鹅副黏病毒病与鹅禽流感均有传染性,有精神萎靡、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废绝、拉稀、神经症状等临床表现及消化道病变。

[不同点]鹅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冬春季最常见,脚爪脱水,头冠部、颈部明显肿胀,眼睑、结膜充血、出血,排绿色稀便。发病急、病势猛、病情重,患病的鹅多有严重出血、胸腺萎缩和出血、脾脏出血和坏死等特性病理变化。特征为全身器官出血(鹅禽流感眼部出血、头面部肿胀、脚鳞出血、喉头气管出血、腺胃黏膜上有脓性分泌物等)。

鹅副黏病毒病患病初期拉白色稀粪,后呈水样,带暗红、黄色或绿色。种鹅停止产蛋但饮水增加,有时健康的鹅吃食时突然死亡。然后发现扭颈、劈叉等神经症状。患鹅脾脏肿大,有灰白色、大小不一的坏死灶,同时肠道黏膜有散在性或弥漫性大小不一、淡黄色或灰白色的纤维素性结痂病灶。

两种病毒均具有凝集红细胞的特性,但鹅副黏病毒血凝性能被特异抗血清所抑制,而不被禽流感抗血清所抑制,鹅流感血凝性正相反。

3.鹅副黏病毒病与鹅巴氏杆菌病的鉴别

[相似点]鹅副黏病毒病与鹅巴氏杆菌病均有精神委顿、蹲伏地面、不愿走动、被毛松乱、食欲减退、饮水增加、呼吸困难、腹泻等临床表现以及肝脏肿胀、胆囊充盈、肠道病变。

[不同点]鹅巴氏杆菌病(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常引起鹅的急性败血症及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多发生于青年、成年鹅。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伴有严重的下痢,排出绿色、灰白色或淡绿色恶臭稀粪。而鹅副黏病毒病各种年龄的鹅都具有较强的易感性,日龄愈小,发病率、死亡率愈高,雏鹅发病后常引起死亡;病初期拉白色稀粪,后呈水样,带暗红、黄色或绿色。鹅巴氏杆菌感染的患鹅肝脏有散在性或弥漫性针头大小坏死病灶,肝脏触片用美蓝染色镜检可见两极染色的卵圆形小杆菌,肝脏接种鲜血培养基可见露珠状小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为阴性卵圆形小杆菌。而鹅副黏病毒感染患鹅的肝脏无坏死病灶,肝脏触片美蓝染色阴性,肝脏接种鲜血培养基阴性,肝脏接种鸡胚能引起鸡胚死亡且绒尿液能凝集鸡红细胞并被特异抗血清抑制;广谱抗生素和磺胺类药对鹅巴氏杆菌病有防治作用,而对鹅副黏病毒病无任何作用。

4.鹅副黏病毒病与小鹅瘟的鉴别

[相似点]鹅副黏病毒病与小鹅瘟均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腹泻和神经症状等临床表现以及肠道黏膜上皮坏死脱落、与渗出的纤维素一起形成假膜、包裹肠内容物致使肠道膨大病等病理变化。

[不同点]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与雏番鸭感染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的雏鹅,致死率高达90%以上,超过3周龄雏鹅仅少数发生,1月龄以上雏鹅基本不发生。病鹅严重下痢,排出混有气泡的黄白色或黄绿色水样稀粪;鼻分泌液增多,摇头,口角有液体甩出,喙和蹼色绀;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全身抽搐或发生瘫痪。而鹅副黏病毒病各种品种和日龄鹅均具有高度易感性,病鹅开始排白色稀便,随病情发展,病鹅伏卧于地,站立困难,粪便逐渐变为黄色、暗红色或绿色,少数病鹅后期出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最急性小鹅瘟病例一般可见十二指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胆囊胀大和有胆汁渗出等。而鹅副黏病毒病则易观察到胰腺坏死病变。副黏病毒病的“香肠样”病变长度比小鹅瘟形成的要长,通常为15~20厘米。

用脑、脾、胰或肠道病料处理后接种鸡胚,一般于36~72小时死亡,绒尿液具有血凝性,并能被禽副黏病毒Ⅰ型抗血清所抑制,可确诊为鹅副黏病毒病。

5.鹅副黏病毒病与沙门菌性白痢的鉴别

[相似点]鹅副黏病毒病与沙门菌性白痢均有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蓬松、不愿走动、腹泻、神经症状等临床表现以及肝脾脏大、胆囊充盈和肠道病变。

[不同点]鹅沙门菌性白痢病是由鼠伤寒、鸭肠炎、德尔卑等多种沙门菌所致,常呈败血症,造成大批死亡;患鹅腹泻,排出黄色水样粪便,死前头向后仰,腿后蹬,呈角弓反张;少数雏鹅发病后有甩头、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而鹅副黏病毒病各种品种和日龄鹅均具有高度易感性,病鹅开始排白色稀便,随病情发展,病鹅伏卧于地,站立困难,粪便逐渐变为黄色、暗红色或绿色,少数病鹅后期出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沙门菌性白痢病鹅肝脏肿大,充血,呈古铜色,表面被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肝实质有黄白色针尖大的坏死灶,脾脏肿大并伴有出血条纹或坏死点,胆囊肿胀,十二指肠出血严重。而鹅副黏病毒病肝脏轻度肿大、瘀血,少数有散在的坏死灶,脾脏轻度肿大,有芝麻大的坏死灶;将患鹅肝脏做触片,用美蓝或拉埃氏染色,见有卵圆形小杆菌,即可疑为沙门菌。而小鹅瘟肝脏病料没有卵圆形小杆菌。

将肝脏病料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经24小时培养,见有光滑、圆形、半透明的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为革兰阴性小杆菌,经生化和血清学鉴定,即可确诊为鹅沙门菌病。

6.鹅副黏病毒病与小鹅流行性感冒的鉴别

[相似点]鹅副黏病毒病与小鹅流行性感冒均有传染性,有食欲减退、腹泻等临床症状和肝脾病变。

[不同点]小鹅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志贺杆菌,是鹅的一种急性、渗出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5日龄以后的雏鹅,流行范围相对较小,发病率与死亡率一般在30%~50%,成鹅感染时仅个别死亡。而鹅副黏病毒病主要发生在雏鹅,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尤其以15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和死亡率高可达90%以上。小鹅流行性感冒表现为呼吸道急性卡他性症状,流鼻液,呼吸困难,强力摇头,食欲减少;重病的下痢,腿脚麻痹,不能站立,只能蹲在伏地上。鹅副黏病毒病后期出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10日龄左右雏鹅常出现甩头现象,排白色、绿色、黄色、暗红色或墨绿色稀便或水样便。小鹅流行性感冒呼吸器官表面可见到明显的纤维性增生物,脾脏肿大,表面有粟粒状灰白色斑点,心内膜及外膜充血、出血,肝脏有脂肪样病变。而鹅副黏病毒病主要病变在消化道,食道黏膜特别是下端有散在芝麻粒大小的灰白色或淡黄色易剥离结痂,除去痂后有出血性溃疡面,肝肿大,瘀血质地较硬,脾、胰腺、心肌、肠黏膜等处有芝麻粒大小灰白色坏死灶。

【防制】

对于本病目前尚无特殊的药物治疗。

1.预防措施

(1)免疫接种 应用经鉴定的基因Ⅳ型毒株制备的、含高抗原量的灭活苗,有较高的保护率。种鹅免疫:在留种时应用副黏病毒病油乳剂灭活苗进行1次免疫,产蛋前15天左右进行第2次免疫,再过3个月左右进行第3次免疫,每鹅每次肌肉注射0.5毫升;雏鹅,在10日龄以内或15~20日龄进行首免,每雏鹅皮下注射0.3~0.5毫升鹅疫油乳剂灭活苗。首免后2个月左右进行第2次免疫,每只肌内注射0.5毫升。也可用鹅疫灭活苗,或鹅副黏病毒病和鹅疫二联灭活苗进行免疫。抗血清(或卵黄抗体)在患病鹅群中使用,有一定效果。

(2)调整饲料组成成分 患病期间减少全价饲料用量,增加青饲料(嫩牧草),让鹅群自由采食,暂停投喂带壳谷类饲料。

(3)做好环境清洁卫生工作 做好鹅场及鹅舍的隔离、卫生,禽舍和场地用1∶300稀释的双季铵盐络合碘液喷洒消毒,每天1次,连续7天。

2.发病后措施

首先隔离病鸭病鹅,并对场地严格消毒,使用双链季铵盐络合碘(鼎碘)按1∶800浓度进行消毒,每天1次,连用5天。

处方1:

副黏病毒高免蛋黄液3毫升/只和10%西咪替丁注射液0.4毫升/只,分点胸肌注射,每天1次,连用2天。或高免血清,病鹅每只皮下注射0.8~1毫升。

处方2:

500千克体重鹅群,病毒唑20克、头孢氨苄10克、硫酸新霉素6克,加水100千克混饮,隔8小时后再以维生素C 25克、葡萄糖2千克,加水100千克溶解后让鹅自由饮用,每天1次,连用3天。 s2YUFbB1/uriU1MdAsXBaSMzCQopw7G0opyywKjj/Uw1rnZ7YlZgKfcg7QaenVD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