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惊蛰

惊蛰的时间为每年的3月5日或者3月6日,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惊蛰节气,春雷开始响起,惊醒了冬眠中的动物。到了惊蛰时节,我国的一些地方春耕就开始了。

农事气象

农谚道:“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惊蛰是农耕忙碌的开始。

蔬菜农事管理

这个时节大棚之中的越冬黄瓜、西葫芦、番茄、辣椒等蔬菜,要进行中耕划锄,提高土壤的温度,还要多通风散气。对一些比较弱小的幼苗进行施肥,增强它们的生命力,对于腐烂坏死的植物,要及时除掉换上新苗。

惊蛰时节温度不是很高,阴雨天多,易导致灰霉病、叶霉病、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根腐病这些病害及虫害发生,要及时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病害扩散,影响产量。

果树农事管理

要想让树茁壮成长,就要在它发芽之前进行施肥。通常所使用的肥料是尿素和有机肥,梨树或者是桃树的施肥量为尿素0.1~0.2千克,同时加入有机肥2.5~5千克,在施肥之后要用土覆盖,防止肥料挥发。

梨树适合在花蕾期喷射农药,而桃树要在花谢之后进行,梨树要用的农药剂量为2.5%消虱蚜1000倍,加上40%毒死蜱1000倍,再加80%果菌速净800倍液喷1~2次,而梨树是加上20%三唑酮乳油2000倍喷1~2次。

畜牧农事管理

在这个时间段要给耕牛补充好营养,多给它们增膘,只有这样,在春耕最忙碌的时候,它们才会有力气干活。春季是瘟疫容易暴发的季节,要注意预防猪瘟,不要让猪着凉感冒。这个时节是兔子繁殖的大好时间,要做好兔子的配种繁育工作。在动物饮食上也要注意,不要用发霉的食物饲喂动物,多注意牲畜健康。

民间禁忌

惊蛰是大地回暖、雷声不断的季节,人们喜欢在这个时节听到雷声,因为它预示着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这一年一定会有好收成。所以在惊蛰这一天和惊蛰之后听到雷声都是吉兆,但惊蛰前几天却禁忌雷声。

日前响雷一大忌

俗话说:“惊蛰日前雷一响,大米粮食贱如草。”说的就是在惊蛰日到来的前几天雷声不断、雨声不断,这一年就会收成不好,粮食卖不上好价钱。有的地方认为要是在惊蛰前雷声轰动,就会是“未蛰先蛰,人吃狗食”。一年的收成就会歉收,吃不上饭。

惊蛰日禁雷

但在湖北一带,惊蛰这一天打雷是不吉利的,在那里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谚语:“惊蛰有雷声,蛇虫成群爬。”要是在这一天听到雷声,会惊醒一些虫子,农作物会受到袭击,因此那里的人们会在惊蛰的头一天晚上用灰摆出一个蛇虫的图案,即使有雷声虫子也不会爬出来。

禁忌出门

有些地方认为,惊蛰那天的雷是威力最大的,在那天最好不要出门。如果选择在那天出门,可能会有灾难发生,如果在这天没有遇到灾难,在这一年中也会破财,人们认为你在出门的一刹那已经把财带出去,甚至会把一些不好的东西带回来,要是运气差的话,也可能被雷击倒。所以那些地方的人们在这一天会在家中呆上一整天,直到太阳落山后才出门。

营养食谱

惊蛰时节雨水比较多,空气比较干燥,但比较适合养生,可以选择一些“补血补脾”食材强脾。

麻婆血豆腐——驱寒补血

主料:血豆腐250克。

辅料:油20克、盐3克、辣椒粉2克、水淀粉5克、酱油4克、姜1小块、豆瓣酱少许、青蒜或蒜苗1小把。

做法:将血豆腐切成小块或者小片,开火烧上一点水,把血豆腐倒进去焯一下,捞出控水。把豆瓣酱切碎,青蒜或者蒜苗切成小段,姜切成末。

锅热倒油,等油温热后倒入豆瓣酱炒香,放入姜末和辣椒粉,再放一些水,等水开了之后把血豆腐倒进去,加入调料、酱油、盐和青蒜段,用水淀粉勾芡即可出锅。

功效:驱寒补血,有助于提高抵抗力,增加身体内的热量。

米椒拌牛肚——清毒散热

主料:牛肚250克、小米椒6~8个。

辅料:小葱、生姜、蒜、辣椒油、生抽、醋、味精、白砂糖、花生碎(即炒过的花生米去皮压碎)。

做法:牛肚放入开水中煮3分钟,捞出冷却后斜切成薄片。小米椒剁碎,小葱切成葱花,姜和蒜切成碎末。把切好的牛肚放到盘中,调料调好后浇上去,撒上葱花和花生碎,在盘子的一侧放上小米椒即可。

功效:去除体内寒气,排除毒气,有助于血液循环。

烧黄鳝——补血

主料:鳝鱼500克。

辅料:花生油25克、酱油5克、大蒜10克、姜5克、味精2克、胡椒粉2克、盐3克、淀粉5克、香油10克。

做法:黄鳝洗净切成薄片,姜和蒜切成片,用精盐、味精、胡椒粉、湿淀粉进行调制。锅热放花生油,烧至七成热,把黄鳝片倒入锅中爆炒,放入姜、蒜、酱油,倒入调制好的调料,淋香油即可出锅。

功效:能补虚损和补血,对风寒湿痹、筋骨软弱的人比较适用。

豆荚胡萝卜炒墨鱼——养血滋阴

主料:墨鱼300克、豆荚50克、胡萝卜1根。

辅料:油少许、葱1根、姜3片,盐、醪糟各1小匙。

做法:墨鱼洗净,用交叉刀纹切块,姜去皮切末,葱洗净切末,胡萝卜去皮洗净、切成片,豆荚洗净。锅热放油,把葱末和姜末倒入油中爆炒,放入墨鱼块和胡萝卜片快炒,加入豆荚翻炒,再加入调味料调匀即可。

功效:养血滋阴,去淤止痛。

香酥鹌鹑——补脾胃

主料:鹌鹑5只。

辅料:淀粉25克、油菜5克、花椒10粒、豆油1000克、大料2颗、白砂糖10克、酱油15克、醋10克、精盐2克、大葱10克、料酒25克、芝麻辣盐5克、生姜10克。

做法:鹌鹑洗净,放到开水中烫一下取出用清水洗净,加入酱油、精盐、料酒、花椒、大料、白砂糖、醋、葱段、姜块,再加入水没过鹌鹑,调好口味,上锅蒸熟,取出去掉汤水和辅料,用湿淀粉抹匀鹌鹑表皮。锅热放入豆油,烧至六成热时倒入鹌鹑炸黄,等鹌鹑皮起脆再捞出,配上油菜叶和芝麻辣盐即可。

功效:清热,补脾助消化。

农历节日

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传说在这一天,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会抬头,从这天开始雨水会逐渐增多。在我国还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谚语。

二月二的传说

传说在古代,有一个地方久旱无雨,于是玉帝就下令让小龙王去降雨。但是小龙王非常贪玩,他每天乐于玩耍就把降雨的事忘了。有一天,一个小伙子在悬崖之上捡到了小龙王的“降水令”,便去找小龙王理论,见小龙王不出来,他就使劲搅混河水。小龙王在此情况下露出了自己的头,之后与小伙子搏斗,但是失败了,于是立刻就降雨了。这一天就是二月初二,是小龙王抬起头出水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便由此得来。关于二月二还有另一种说法,相传在武则天称帝之后,玉帝下令三年内禁止为人间降雨,但是降雨的玉龙不忍心看到百姓受苦,于是就偷着下了一场大雨,玉帝知道了这件事,大为震怒,就把玉龙逐出天界打入人间,将它压在了一座大山下面,还在大山前面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玉龙被压的原因,还有它要想重返天庭必须是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这只玉龙,开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直到第二年的二月初二,人们在翻晒玉米种子的时候,发现玉米就像金豆,炒开花之后正是金豆开花。于是就开始爆玉米花,并且在院子里设案焚香,把“开花的金豆”供起来,就是为了让玉龙和玉帝看到。玉龙知道之后,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吧!”玉帝看到金豆开花,只好诏玉龙回到天庭,让它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之后,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会炒爆米花,以此来纪念为百姓造福的玉龙。

二月二的主打食物

二月二这一天,不同的区域会吃不同的食物,但是许多地方的食物都是与龙有关系的。下面简单介绍两种常见食物。

1.春饼

吃春饼也叫“吃龙鳞”,春饼的形状像龙鳞。春饼很有韧性,里面裹着很多切成丝的食物,如酱肉、酱鸭、肘子等,以及豆芽、韭菜、菠菜等,把这些食材一起卷好,放上细葱丝就完成了。春饼吃起来十分爽口,老少皆宜。

2.驴打滚

二月二经常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驴打滚。它是豆面做的一种风味小吃:把蒸熟的糯米揉成团状,在上面撒上炒熟了的黄豆面,把赤豆放在中间,卷成长条形,撒上芝麻、桂花、白糖即成。

有趣的民间活动

关于二月二的民间活动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叫做“接姑奶奶”:就是在二月二这一天,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因为那时候礼数非常多,姑奶奶在正月是不允许回娘家居住的,在大年初二拜完年之后当天就要返回去。等到二月初二的时候,娘家人就去接姑奶奶,这时候姑奶奶就可以在家里住上半个月,好好休息一下。娘家款待她们的饭就是春饼,在回娘家居住的这段日子中,姑奶奶的任务就是吃喝串门子,轻松自在。

节日习俗

人们会把惊蛰叫做“二月节”,既然它成为了节日,就会有很多的节日习俗。

祭白虎——保安危

传说,有一只白虎,它是口舌、是非之神,每次都是在惊蛰这一天出来寻找食物,而且还吃人。如果遇到它,就会经常遇到小人,前程受到影响,一年会坎坷不断。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惊蛰节这一天祭拜白虎。祭祀白虎要先用纸画一只纸老虎,把它的斑纹涂成黄色黑斑,在它的嘴里画上一对獠牙,然后用肥猪血喂它,用生猪肉往纸老虎的嘴上抹,希望它吃饱之后不去吃人。

“打小人”——驱霉运

惊蛰时节一到,春雷也会随之而来,这时候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就会在睡梦中醒来开始活动,四处找食物吃。古时候,人们会在惊蛰这一天,手里拿着清香、艾草驱赶蛇、虫、蚊、鼠,这种习俗被渐渐演变成不顺心的时候会打对头人,也是“打小人”习俗的前奏。

咒雀——保苞米

云南一带,很早就流行在惊蛰这一天“咒雀”。在诅咒鸟雀的时候不能站在地头上说,而是要把苞米地走一遍之后回家再说。相传如果念了这种咒语之后,等到苞米成熟的时候鸟雀就不来吃苞米。

抖虱子——驱虫害

有些地方会在惊蛰时节脱掉自己的衣服抖一抖,他们认为这样不仅能够抖掉虱子,而且在接下来的一年中病虫也不会来打扰。这种习俗很古老,寄予了人们的一种美好心愿。

生活起居

惊蛰是一个忙碌的季节,要学会合理地安排生活起居。惊蛰时节,要多吃一些清淡食物,密切关注气象变化。

多做运动,抵春乏

春天是一个会让人懒惰嗜睡的季节,因此要学会控制好精神状态,有一个正常的生活起居。惊蛰时节要多锻炼身体,让整个人从冬天的睡意之中走出来。早上可以出去散步或者慢跑,这样有助于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晚上不要熬夜,睡眠要充足,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不要把空闲时间用来睡觉,那样会越睡越困,身体也会变得懒惰。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多做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这样才能更好地抵住春乏。

养生保健

惊蛰时节,人的肝阳之气会升高,阴气会缺少。这时候就要根据这一特点选择养生的方法与食物,学会顺应这个时节。惊蛰时节忽冷忽热,气候比较干燥,容易口干舌燥。

养生小知识

由于地域不同、气候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不相同,因此形成的体质、患上的疾病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选择符合自己的养生方法。朱丹的《格致余论》中是这样说的:“凡人之形,长不及短,大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苍,薄不及厚。而况肥人多湿,瘦人多火;白者肺气虚,黑者肾不足。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证虽同,治法迥别也”。通过描述,可以看出,生病与个人的体质有很大关系,所以要通过养生来改变体质。要想改变体质,就要根据不同的环境特征合理养生,只有这样身体才会健康。在养生的过程中要因人而异,不要一概而论。

水果里面当选梨

惊蛰时节,梨的作用很大。首先可以榨成梨汁喝,可以润喉,润肺生津。还可以蒸着吃,在蒸梨时于其中放入一些冰糖,可以起到润肺止咳效果。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吃梨,对身体都是有益的。

历史文化

惊蛰时节,农民在忙碌的时候,一些文人墨客也没有闲着,他们用笔记录下这个时节的美好时光。

诗词欣赏

诗词欣赏一——观田家

观田家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韦应物,唐代山水田园诗派著名诗人。诗中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的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自惊蛰之日起,农民就没有“几日闲”,整天起早摸黑地忙碌于农活,结果却家无隔夜粮,劳役没个完。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俸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诗词欣赏二——义雀行和朱评事

义雀行和朱评事

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贾岛,唐代诗人。这首诗描写了惊蛰时节燕雀活动的情景,作者通过赞颂燕雀的勤勉以自勉:“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感觉自己还不如小小的燕雀,有些惭愧!

谚语欣赏

1.农事小谚语

冬虽过,倒春寒,万物复苏很艰难。

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

天气渐渐寒转暖,华北田野地化通。

麦田追肥和浇水,紧跟锄搂把土松。

大麦豌豆向日葵,突击播种莫再等。

大蒜栽种不出九,精细认真管大棚。

春季造林好时机,因地制宜分树种。

家禽孵化黄金季,牲畜普遍来配种。

天暖花开温升高,畜禽打针防疫病。

快把鱼塘整修好,放养鱼苗好节令。

2.农谚赏一赏

春雷一响,惊动万物。

春雷响,万物长。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麦成堆。

惊蛰地气通。

惊蛰断凌丝。

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

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锅跑了气。

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

惊蛰冷,冷半年。 eNzAeDP5CLNhToPi+5aDgJrMAGV9JvPoatpulynm49QifqSd4rSVLZ7iXkDF1mG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