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服装平面制图基本知识

(一)服装平面制图注意事项

在服装平面制图中,一定要注意规格准确、线条流畅、轮廓清晰、图纸干净。

规格准确是绘制好服装平面图的关键所在,也是服装平面制图的基础。例如,在测量和绘图时,要注意服装各部位尺寸的准确性,不要看错尺寸、公式、比例等,在计算服装各部位的数据时务必要准确。

在绘制线条时,线与线相交处的棱角一定要清楚,尤其画直线和弧线相接,或者画弧线和弧线相接时,线条一定要保持顺畅,接线处要显得圆滑,没有痕迹。

在服装平面结构图中,轮廓是主线,一般要用粗线条表示。而辅助线通常是为轮廓线服务的,是对轮廓线的补充说明,所以通常都用细线条,主次不能颠倒,只有这样,服装平面结构图才能轮廓清楚分明。

在绘图过程中,要自始至终保持图纸的干净整洁,图的布局要合理,图纸中的数字、符号、标记等一定要规范化。

(二)服装平面制图工具及应用

在服装平面制图中的常用工具有直尺、角尺、软尺、比例尺、量角器、曲线板等。

(1)直尺:直尺是服装平面制图中最常用的基本工具之一。制作直尺的材料有钢、木、竹、有机玻璃、塑料等。制作直尺所用的材料不同,直尺的用途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在纸上绘制服装结构图一般都用有机玻璃尺,因为有机玻璃尺的平直度比较好,尺上的刻度清楚,在制图过程中不会遮挡住制图的线条,具有其他材料直尺在制图中不具有的优势。直尺的规格有多种,如20厘米直尺、30厘米直尺、40厘米、60厘米直尺、100厘米直尺等。其中比较常用的是40厘米直尺。直尺主要用来测量服装的规格尺寸和绘画直线,有时候,使直尺稍微弯曲,也可以用来画比较平直的弧线。

(2)角尺:角尺也是在服装平面制图中常用的基本工具之一,有三角尺和90°角尺两种。三角尺的材料通常有塑料、有机玻璃等;90°角尺的材料有塑料、有机玻璃、钢等。在平面制图中,使用角尺不但能够准确画出直角和特定角,而且可以用来绘画垂直线和平行线。

(3)软尺:软尺也称为皮尺,通常用来测量人体,或在平面制图中用来测量曲线部位的长度。

(4)比例尺:比例尺也称三棱尺,因为它的尺型通常是三棱形的。比例尽一般是木质的或者塑料的,在服装平面制图中,如果需要按一定的比例作图和测量,使用比例尺就比较方便。

(5)弯尺:在服装平面制图中,绘制摆缝、袖缝、下裆缝、侧缝等较为平直的弧线时,如果使用曲线板太小,接线不顺,可以用弯尺。当然,有的绘画基本功相当好的服装师也会用直尺。弯尺一般都是木质的。

(6)曲线板:曲线板是在服装平面制图中,用来绘制服装各部位弧线的一种专用工具。因为曲线板上的曲线是由许多曲率半径不同的圆弧组成的,它可以用来连接弧线,画出各种圆滑的曲线,所以,在绘制非圆曲线时,必须使用曲线板。使用曲线板时,要根据服装各部位弧线的曲率大小,分别选择曲线板上吻合曲线的部分,连接各点并描出曲线。曲线板通常有30厘米和15厘米两种规格。另外,曲线板大多是有机玻璃的,也有少数是塑料材质的。

(7)量角器:量角器的形状是半圆形,在圆周上刻有0°~180°的角度。有单独的量角器,也有的三角尺中带有量角器。在服装平面制图中,量角器专门用来测量和绘画一些特殊的角度,比如翻领松度、驳角、喇叭裙角度等。量角器的材质通常是有机玻璃或者透明的塑料。

(8)铅笔:在绘制服装平面结构图时,还需要使用绘图铅笔,它也是服装制图中需要的主要工具之一。一般来说,常用的服装绘图铅笔有H、HB、B三种规格。根据服装图中对线条的不同要求,使用不同规格的铅笔。

(9)橡皮:橡皮的种类非常多。不过,在绘制服装平面结构图时,一般都使用香橡皮,因为这种橡皮的去污效果比较好。

(10)擦图片:擦图片也称为擦线板,是刻有各种不同几何图形的不锈钢薄片。在需要使用橡皮擦掉绘图中的错误或者不需要的图线时,利用擦图片,能够避免将其余应该保留的图线擦掉。

(三)服装制图符号、代号及说明

详见表9。

表9 服装制图符号、代号及说明

续表

(四)服装常用技术术语

(1)净缝:即将具体所得规格按比例画出的衣片轮廓线,也称净线。裁剪时,在净缝外要加放做缝和贴边量。

(2)毛缝:即将放缝、贴边量一起放在制图中,进行制图裁剪。

(3)直丝:与布边平行方向的丝缕。服装裁剪中的一般长度为直丝。

(4)横丝:与布边垂直方向的丝缕。服装裁剪中的一般围度为横丝。

(5)斜丝:与直丝和横丝都不平行或垂直的丝缕,通常与布边成45°角。伸缩性强,常用于服装滚边、装饰等部位。

(6)门幅:即面料门幅的宽度,有窄幅、中幅、宽幅之分。

(7)分幅宽:即把面料和里料按照门幅宽窄进行分类。

(8)里外匀:当衣领、袋盖、挂面等部件由面、里两片缝合时,外层面料必须均匀裹住里层夹里。这种导致部件里紧外松、呈自然卷曲状的缝制工艺称里外匀。

(9)复码:复查面料和里料每匹的长度。

(10)开刀:也称分割,是服装造型中用来达到合体和装饰目的的分割形式。

(11)育克:外来语,指衣片上端水平分割部件。也称过肩。

(12)复司:外来语,即前、后衣片分割后组合相连的形式。男衬衫的复司也称过肩。

(13)串口线:领面与驳头的交接线,即装领线,也是确定缺口位置高低的线条。

(14)领侧面:俗称领里,一般由两片斜料组成,但必须对称裁配。

(15)裆:裤子中跨越躯干的厚度,呈U形弧线状,也称上裆。根据其在裤裆中的前后、上下位置,可以分为前裆(小裆)、后裆(大裆)、横裆等。另外,裤子的中前、后裆也称前窿门、后窿门等。

(16)肩缝:在肩膀处,前衣片和后衣片相连接的部位。

(17)领嘴:从领底口末端到门里襟止口的部位。

(18)门襟:在人体中线锁扣眼的部位。

(19)里襟:钉扣的衣片。

(20)止口:或称门襟止口,即成衣门襟的外边沿。

(21)搭门:门襟与里襟叠合在一起的部位。

(22)扣眼:纽扣的眼孔。

(23)眼距:扣眼之间的距离。

(24)袖山:袖片上端呈山形弧线状,故称袖山。常用袖山深、袖山高代表袖山的长度距离。

(25)袖肥:即袖片的横向距离,例如袖肥大表示袖片横向大小内容。

(26)袖肘线:也称袖中线,即袖子肘骨部位的基本横线,有利于画顺袖子的轮廓线。

(27)克夫:外来语,指袖口的大层袖头边,标准化术语称袖头。

(28)绊钉:外来语,即用来修饰肩部的衬垫物,也称垫肩。

(29)窿门:即袖窿门,上衣中跨越臂根腋窝的厚度,呈U形弧线状。

(30)驳头川:里襟上部向外翻折的部位。

(31)平驳头:与上领片的夹角成三角形缺口的方角驳头。

(32)戗驳头:驳角向上形成尖角的驳头。

(33)胸部:前衣片前胸最丰满处。

(34)腰节:衣服腰部最细处。

(35)摆缝:袖窿下面由前后身衣片连接的合缝。

(36)底边:即下摆,指衣服下部的边沿部位。

(37)串口:指领面与驳头面的缝合线,也叫串口线。

(38)驳口:驳头翻折的部位,驳口线也称翻折线。

(39)下翻折点:指驳领下面在止口上的翻折位置,通常与第一粒纽扣位置对齐。

(40)单排扣:里襟上下方向钉一排纽扣。

(41)双排扣:在门襟与里襟上下方向各钉一排纽扣。

(42)止口圆角:门里襟下部的圆角造型。

(43)扣位:纽扣的位置。

(44)滚眼:用面料包做的嵌线扣眼。

(45)画顺:直线与弧线,弧线与弧线的连接。

(46)漂势:指中山装、西装前摆缝上端放出量,起到增强活动量等作用,也称盛势。

(47)搅盖:服装不平衡,门襟下口重叠过多状。

(48)豁开:服装不平衡,门襟下口呈敞开状。

(49)起裂:也称起链,即上下层呈链形不平服状。 Dhku4c9MfGf+DPRL50G+cjiu3hdWkBr1NIeG3zhc3F0DcQrka43ZnMqgUKsIMY0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