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干洗的优点、缺点及克服缺点的措施

1. 干洗的优点

(1)去除油溶性污垢的能力强 干洗所使用的干性溶剂,对油脂类物质的溶解范围很宽泛,人们所穿的衣物上污染的油性污垢很多,如各种食物所含的动、植物油,人体所分泌的油脂,护肤品、化妆品等,在生活及工作环境中衣物被污染的矿物油脂等。不论是动物油、植物油或是矿物油,在干洗过程中,都能迅速溶解,并从衣物上去除。

(2)保形性好 由于干洗所使用的洗涤剂是不含水的干性溶剂(不包括另外添加的枧油和水),对纤维的变形量影响很小,纤维是纺织品的基本元素,纤维不变形纱线就不会变形,纺织品也就不会变形,所以,干洗后的衣物能保持原形。

(3)保持服装色泽鲜艳 纺织品所使用的染料,大部分属于水溶性染料,在染色过程中是以水为载体,将染料带入纤维内部而达到染色的目的。在水洗过程中,由于水对染料的溶解,造成染料的流失,则是水洗退色的原因。而干洗剂对大多数染料没有溶解作用,因此,干洗的过程不会造成染料的流失,服装的色泽依然保持鲜艳。

(4)工作效率高 干洗衣物的全过程一般只需40~50min,且出机时已烘干。而水洗全过程同样需要40~50min,但出机后还要继续干燥,如果可以机械烘干,还需要1h(小时)左右的时间,如果是毛料服装,即使采用烘干室干燥也要5~6h。所以,干洗尤其是某些快件服务,其优势就更明显了。

从熨烫来说,人们一般愿意烫干洗衣物,尤其是熨烫技术水平较低的就更不愿意熨烫水洗衣物,这首先说明干洗衣物的熨烫技术含量较低,并容易掌握。从工作效率上讲要相差5~6倍,熨烫一件水洗衣服时间可以熨烫5~6件的干洗衣服。

2. 干洗的缺点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有优点就会有缺点,它们是共存的关系。优点越突出,缺点也就越致命。作为洗衣界业内人士,不能只知道干洗的优点,优点只是前辈留下的遗产,而缺点正是当今洗衣人必须了解和克服的课题。干洗的具体缺点如下。

(1)有一定的脱脂性 就干洗而言,在干洗去除油溶性污垢的同时,将纤维中的部分油脂也一同洗掉的现象,即称为脱脂。

干洗剂的溶解度越高,去除油污的能力就越强,与此同时脱脂的现象也就越严重。在工作过程中,有时不免会将干洗剂弄到手上,手会发白、发干,干性皮肤的人接触干洗剂次数多了,还会出现皮肤开裂等现象,这些都是因脱脂而造成的后果。

纺织纤维的脱脂,会造成纤维理化性质的下降,如纤维的柔软性、弹性、耐磨性、抗拉性、耐酸碱性、光泽、色泽等性能的下降,直接影响纺织品的穿用性能及寿命。

(2)在干洗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 干洗是一种最简单的溶解洗涤方式,因此,在干洗过程中,洗涤下来的污垢又会随时回到衣物上的现象,即称为二次污染。在干洗过程中,二次污染现象始终在进行着,而且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也就是说,随时洗涤下来的污垢还会随时回到衣物上面。

①二次污染物的种类

悬浮物:非规范的干洗后,厚料衣物用手拍打会尘土飞扬,严重的,在衣物上还会留有尘土的手印,该种现象属于悬浮物的二次污染(悬浮物即在溶剂中不溶解的物质)。

溶解物:干洗后的衣物发灰,如浅色衣物灰暗、深色衣物挂雾,用手拍打并无灰尘,总体上讲就是不透亮。该种现象属于溶解物的二次污染(溶解物即在溶剂中被溶解的物质)。

综合污染物:以上两种污染物的混合体,即称为综合污染物。

②二次污染物的来源

悬浮物的来源:衣物穿用时吸附的尘土及干洗过程中纺织品脱落的纤维毛絮是悬浮性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在衣物穿着过程中,尘土的附着量,主要取决于衣物的纤维材质和纺织品组织结构两个方面。由于化纤在穿着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静电电压,因此,同样纺织结构的化纤织物要比天然纤维织物吸附的尘土要多。从纺织品组织结构方面来讲,其组织结构越是松散或是起绒的织物,对尘土的吸附能力就越强。与此同时,纺织结构越是松散,干洗过程中脱落的纤维毛絮就越多,因此,在干洗过程中,不同的材质或不同纺织结构的衣物应分别洗涤,以便提高干洗质量。

溶解物的来源:油脂类污垢及纤维内的油脂是溶解物的主要来源。油脂类污垢是衣物上的油污,经洗涤过程中干洗剂的溶解而进入到干洗剂中的物质,这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产物。而纤维内的油脂则应尽量减少溶解于干洗剂,也就是说应减少脱脂。一则,可保持纤维的理化特性;二则,可减少干洗剂内溶解物的二次污染量。

综合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是干洗机循环系统中残存的脏溶剂及干洗机外筒内壁积存的污垢。干洗机与水洗机不同,水洗机使用后的水洗剂就直接排掉了,它不会对下一车衣物的洗涤产生负面影响,而干洗机所使用过的干洗剂,是通过油泵和管道输送到储液箱保存、待用的,因此,油泵与管道内就会有残余的脏溶液。所以,在洗涤浅色衣物前要清洗管道。干洗机外筒内壁积存的污垢,在每次洗涤后的脱液过程中都会有部分污垢黏附到外筒内壁,这是日积月累的产物,应按设备保养规则在定期保养时将其清除。

(3)对水溶性污垢的去除能力有限 干洗剂本身不含水,这是自身性质所决定的。水溶性污垢没有水的参与就去除不掉,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即使使用了助剂,水的含量也是很有限的,因此,水溶性污垢的去除能力也就受到限制,如果无限制地加水,那就不是干洗了,衣物的缩水、缩绒、变形等事故就会随之发生。所以,把干洗的工作对象定位于轻度污染的衣物。干洗不是万能的,其原因就在于此。所以水溶性污垢较多的衣物应改为水洗,这是合理的,也是正常的。

3. 克服干洗缺点的措施

(1)降低脱脂率的措施

①严格控制洗涤时间。干洗的过程,就是有机溶剂溶解油脂的过程,溶解需要时间,油溶性污垢的洗涤时间一般控制在7~8min即可,在此时间内洗不掉的污渍,再延长更多的时间也不会有明显的好转,因为有机溶剂的溶解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再加上污渍固着的诸多因素,如受热、长时间的氧化、复合污渍内酸碱物质对纤维的腐蚀等,都是造成洗涤困难的因素。因此,不能试图以洗涤时间代替去渍效果,洗涤时间延长越多,衣物的脱脂就越严重。不能为去除某个污渍而牺牲整体服装的理化性能为代价,这是干洗的原则。

在干洗的过程中,经常有人将没洗干净的衣物再次返洗,其结果依然如故,很多人都有此经历和感觉,返洗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也给衣物造成再次脱脂。所以,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要返洗,要以去渍的方法解决。

在设计干洗工艺时,也要注意整体洗涤时间的安排,如果需要二次洗涤时,两次洗涤时间加在一起不应超过最长洗涤时间。洗涤浅色衣物或轻度污染的衣物,还要适当减少洗涤时间,以减少不必要的脱脂。

②严格控制洗涤温度。在溶解过程中,提高温度可以加快溶解的速度,同样在干洗过程中也是如此,随着干洗机洗涤次数的增加,油泵加压的过程会使干洗剂提高温度,烘干、蒸馏时的温度都会提高干洗机的温度,而这些温度又会传递给干洗剂,因此,在洗涤过程中的脱脂率就会提高。为此,高档干洗机上,设有干洗剂的降温装置,用以控制并保持洗涤剂的最佳洗涤温度。而在部分简易干洗机上,也设有干洗剂的简单降温装置(图2-1)。

图2-1 底箱冷却水盘管进出口示意

1—进水口;2—出水口

在干洗机后面的下方,也就是储存干洗剂的工作箱(又称底箱)上,有两个水管接口,就是工作箱的冷却水盘管接口,图2-2是工作箱内部冷却盘管图,由于诸多因素,很多人还不了解它的作用,所以也没有利用它,从而给干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图2-2 底箱冷却水盘管示意

1—冷却水进口;2—冷却水盘管;3—箱体;4—干洗剂;5—冷却水出口

正确安装底箱冷却水的工作很简单(图2-3),把原来安装在蒸馏冷凝器上的供水管,接到底箱的任何一个接口上(哪个方便、合适就接哪个),再将另外一个接口与蒸馏冷凝器入水口相接即可。这样,干洗机工作过程中,烘干或蒸馏的时候(也就是干洗机用水的时候),水先经过底箱冷却盘管,就将溶剂中的温度带走了,溶剂的温度降低了,脱脂率也就相应降低了。

图2-3 底箱冷却水正确安装示意

在干洗丝绸衣物、掉色衣物,或带有皮革附件、装饰物时,可利用每天早上第一车,也就是设备温度最低的时候工作,这样也会更有效地起到降低脱脂率的效果。

在干洗过程中,有干洗剂降温装置的干洗机,要根据不同的洗涤对象,适当地控制干洗剂的温度。温度过低会降低干洗剂的溶解度,洗净度会明显下降,因此,要根据需要适当降温。

③严格控制脱液时间。控制脱液时间,是降低脱脂率的重要环节。脱液是利用干洗机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强大离心力来完成的。在干洗的过程中,干洗剂已将纤维内的油脂溶解在其中,随着脱液时间的延长,强大的离心力会将纤维内深处被干洗剂溶解的油脂一同甩出,因此,脱液时间必须严格控制,以免过多脱脂。

在日常工作中,为了减少烘干时间,而采取长时间脱液的方法是不合理的。尤其是一些老旧设备,在没有得到正常维护条件下,烘干冷凝器已被大量绒毛覆盖,故而烘干时间会明显延长,该种情况要通过正常的维护保养得以解决,而不能用延长脱液时间的方法来解决。在一般情况下,脱液时间见表2-1。

表2-1 脱液时间参考表

④断续脱液。将脱液的过程分为几个时间段进行脱液的方式,称为断续脱液。在一般情况下所使用的脱液方式为“一次性脱液”。断续脱液时,溶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滚筒的中心向外一层层地穿透衣物,最后才能脱离衣物(图2-4)。

图2-4 脱液示意

1—滚筒壁;2—滚筒中心;3—溶剂运动方向

(注:不同颜色只代表衣物的相对位置)

在脱液过程中,同样的脱液时间下,越是靠近滚筒中心的衣物甩得越干,同时脱脂也就越严重;相对而言,越是靠近滚筒外壁的衣物甩干程度较低。同时由内向外运动的溶剂所携带的脂类物质(靠近滚筒中心部位的衣物脱液时被脱出的脂类物质)还会渗透到靠近滚筒外壁的衣物内,这样就形成了脱脂不均匀的状态。为了缓解此类状况,就应采用“断续脱液”方式。由于两次脱液之间,干洗机的滚筒要进入洗涤状态,滚筒内的衣物就在摔打、滚动的过程中得到了相互换位,这样在下次的脱液过程中,其脱脂状态就会得到相应的补偿。“断续脱液”一般分为三段。“断续脱液”具体操作方法见第五章。

另外,断续脱液还可以防止搭色。在干洗过程中的搭色,主要产生于脱液阶段。由于脱液过程的离心力使织物的接触相对较为紧密;再有,一次性脱液时间长,这是搭色的主要因素。故此采用断续脱液是防止脱液搭色非常有效的措施。

在此要说明一个问题,干洗机的烘干速度(时间的长短)不应由脱液时间来决定,干洗机使用一定的期限后,由于棉绒捕集器不可能将所有的棉绒全部滤除,一些极为细小的棉绒会有所遗漏,随着时间的延长,烘干冷凝器就被棉绒覆盖,冷凝效率下降,烘干时间自然就会延长。采用延长脱液时间而达到缩短烘干时间的方法,从本质上讲在缩短了烘干时间的同时也因过分脱脂而缩短了织物的寿命。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烘干效率,必须遵照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对烘干冷凝器必须定期进行彻底的清理(详见设备维护保养),烘干时间就会恢复到新机状态,同时,也会大量节约能源消耗。

(2)降低二次污染的措施

①清理循环系统内的脏溶剂

a.使用双过滤器的干洗机。只要将油泵和管道清洗一下即可。具体操作:开启油泵取清洁溶剂箱的一小部分溶剂(根据设备的大小抽取5~10L)输入至滚筒,然后再将其排入工作箱内,管道及油泵内的脏溶剂就被置换出去了,清理工作即告完成。在洗涤浅色衣物时,要启用浅色衣物过滤器。

b.使用单过滤器的干洗机。要重新更换过滤粉。因为在洗涤深色衣物时的脏溶剂已存入过滤器内,所以,在洗涤浅色衣物前,为了减少二次污染,就必须重新更换过滤粉,以使过滤器内的脏溶剂更换成清洁溶剂。与此同时管道及油泵也就清洗干净了。

②清理干洗机外筒内壁积累的污垢。主要是外筒内壁污染带来的问题。在干洗后脱液的过程中,干洗液中的污垢会黏附在外筒体的内壁,随后的烘干会使污垢固着,在以后的洗涤过程中,黏附在外筒体内壁的污垢在干洗剂的溶解作用下会随时部分地脱落而污染干洗液,致使浅色衣物变暗,深色衣物发灰,严重影响干洗质量。

随着干洗机使用时间的增加污垢会随之加厚,当达到一定的厚度时,在甩干时高速甩出的干洗液就会回溅到内筒体的孔内而污染衣物(图2-5),其浅色衣物上会出现与内筒圆孔相同分布一致较深色的圆点;而深色的衣物则会出现较浅的圆点。因此,干洗机在使用1年后就应及时清理外筒体的内壁。

图2-5 外筒内壁污染因素示意

1—外筒体;2—黏附于外筒体的污垢;3—内筒体;4—洗涤衣物;5—脱出液体运动方向;6—回溅液体运动方向

在干洗过程中,干洗剂愈脏对外筒内壁的污染愈严重。如不使用过滤循环洗涤法或不及时蒸馏都是造成外筒内壁快速污染的原因。因此,规范的操作在能保证干洗质量同时也能降低对设备的污染。

外筒体内壁的清理要根据该干洗机的结构决定。如果有前端法兰连接,其清理方法较为简便。如果没有前端法兰连接,那就要从后端清理,其清理过程较为麻烦。

前端清理:即将外筒体前端盖及与之连接的部分烘干风道和部分循环油管取下,然后用一个加长手柄的小铁铲即可在内外筒体之间的夹缝内进行清理。当用铁铲铲完后还要用刷子彻底刷一遍,并将内筒里外清理干净,然后使干洗机恢复原状,最后加注干洗剂清洗设备,整个清理工作即告结束。

后端清理:即将内筒体由外筒体内抽出,然后进行清理。由于内筒体的分离较为复杂,要将后部的纽扣捕集器、分水器、储水箱及相关的管路等拆除后才能抽出内筒体。同时还要有起重吊装设备,最起码要用0.5t的铲车,因为内筒体加后端盖、主轴及大皮带轮的重量较大,如果是60kg以上的干洗机,就要用1t的铲车。

内筒体抽出后的清理较为方便,人可以进入外筒体内用铁铲清理污垢,并用刷子刷净,然后将设备恢复原状,最后加注干洗剂进行设备清洗,干洗机即可使用了。

③降低悬浮物的二次污染。悬浮物是不能溶解于溶剂的物质。在干洗过程中,衣物上的灰尘、泥土、细小的沙粒及纺织物脱落的纤维毛絮等,都属于干洗过程中的悬浮物。在初中的化学课中,老师曾经做过一个“过滤”化学试验,如图2-6所示。

图2-6 过滤实验示意

1—漏斗;2—过滤纸

首先老师在烧杯A内加入清水,然后,加入泥土和食盐,并用玻璃搅棒搅拌均匀,这时的水即成为浑浊状态。接着老师将过滤纸放在玻璃漏斗里,又拿出一个烧杯B,放在漏斗下面,然后,老师将烧杯A中浑浊的水倒入漏斗,这时,经过过滤的水慢慢流入烧杯B,水变得清澈透明,而过滤纸上留下的泥沙就是悬浮物。接下来老师又叫学生尝一尝过

滤后的水,是咸的?还是淡的?大家可能还会记得,水是咸的!

这个使浑浊的水过滤后能够变为澄清状态的过滤实验,说明过滤的方法可以去除悬浮物。而老师叫大家品尝水的目的是,证明过滤对溶解在水里的食盐是不起作用的。换句话说就是,过滤无法去除溶解物。

以上实验也证明在干洗过程中,通过过滤循环洗涤的方法(图2-7),就可随时将衣物上洗涤下来的悬浮物用过滤器除掉,可以说方法非常简单,效果也非常奏效。

图2-7 过滤循环洗涤示意

1—滚筒;2—纽扣捕集器;3—油泵;4—过滤器;5—观察窗

在干洗过程中,滚筒内衣物上的悬浮物(不溶解的颗粒物、灰尘等)在干洗剂和机械力的作用下,被洗掉并进入干洗剂内,与此同时,油泵会将滚筒内的干洗剂抽出并压入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后去除了干洗剂内的悬浮物,这时不含悬浮物的干洗剂又回到滚筒内参与洗涤。如此反复过滤循环洗涤,随时将衣物上洗下来的悬浮物过滤掉,衣物就不会再产生悬浮物的二次污染了。

④降低溶解物的二次污染。由于过滤无法去除干洗剂中的溶解性污垢,因此,应进行溶解物的处理。溶解物即溶解于干洗剂的物质。在干洗过程中,被溶解洗涤下来的油脂类污垢及纤维中的油脂等,它们都溶解在干洗剂内,这些溶解物在过滤时是去除不掉的,前面的过滤试验已得到证实。所以要降低溶解物二次污染,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a.使用清洁溶剂洗涤。在洗涤浅色衣物时,为了减少溶解物的二次污染,必须选用清洁溶剂,以使干洗剂内溶解物的基础浓度降到最低,二次污染率相对也会降低。

b.尽量缩短洗涤时间。溶解物的二次污染与洗涤时间有直接关系,洗涤时间越长溶解物的污染程度越严重。因此,浅色衣物或轻度污染的衣物,应尽量缩短洗涤时间,以减少溶解物的二次污染。

c.使用清洁溶剂二次漂洗。在干洗过程中,去除溶解物的方法只有用蒸馏过的清洁干洗剂进行二次漂洗,以稀释织物内残留溶解物之浓度。这就像水洗时的投水,水必须是干净的才行。因此,干洗的二次漂洗,也必须使用蒸馏过的清洁干洗剂,才能达到稀释残余溶解物的目的。

蒸馏是干洗剂净化的一种方法,又称为提纯法。它可将干洗剂内的各种杂质(包括悬浮物和溶解物)全部分离掉,而得到纯净的溶剂。图2-8是初中化学课中的蒸馏试验。

图2-8 蒸馏试验示意

1—酒精灯;2—含有泥土和食盐的水;3—烧瓶;4—冷凝水出口;5—冷凝器;6—冷凝水入口;7—蒸馏水

首先,老师将水加入烧瓶,并在水中加入泥土、食盐,搅拌均匀,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当水沸腾后转化为蒸汽,当蒸汽通过冷凝器后又还原为水,流入烧杯的即为纯净的蒸馏水。同样,再尝一尝蒸馏水,是咸的?还是淡的?大家同样会回忆起,蒸馏水是淡的。通过蒸馏试验,证明蒸馏不仅可以去除溶解物,同时也可以去除悬浮物。

通过以上的对比及对干洗的认识可知,从本质上讲,过滤虽然只能去除悬浮物,而且是在洗涤过程中随时去除悬浮物,在这方面蒸馏是比不上的,但过滤与洗涤同时进行,不用增加时间,只需很少的过滤粉和很少的油泵电耗,就能完成任务,这就是过滤的实用价值。但蒸馏也不能偏废,只有蒸馏才能彻底清洁溶剂,这就是过滤与蒸馏的本质区别,所以,要合理使用蒸馏。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得出结论,过滤与蒸馏,两者是互补的关系,绝对不能相互代替。在干洗过程中,它们的分工不同、工作方式不同、能耗不同,在工作中必须分别合理使用,才能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有部分干洗工,在干洗时只使用蒸馏而不使用过滤,经过详细了解后才知道,原来其认为“用蒸馏后的纯净干洗剂洗涤,要比过滤的方法洗得好”。其实这种认识,也是干洗的一个误区,可以说,还是没有真正理解过滤与蒸馏的本质区别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蒸馏后的干洗剂,虽然是纯净的,但在干洗过程中,被洗涤下来的悬浮物不能随时去除,悬浮物二次污染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即使采用两次清洁溶剂的洗涤,不经过滤,悬浮物也是无法彻底去除的。就去除悬浮物这一方面来说,用蒸馏后的纯净干洗剂洗涤(不经过滤)的方法,比不上过滤洗涤的效果。

另外,可以通过循环系统的观察窗得以证实,不经过滤的干洗剂,观察窗是不透明的,而经过过滤的干洗剂是透明的。从另一个角度说,干洗剂透明了,说明干洗剂内没有悬浮物了,洗涤的衣物也就没有悬浮物的二次污染了。如果观察窗不透明,干洗剂就含大量的悬浮物,衣物就随时处在被二次污染的状态下,衣物就不会洗干净。

(3)克服水溶性污垢去除能力差的措施 干洗对水溶性污垢去除能力差的原因是水溶性污垢的去除,需要水和溶于水的表面活性剂。但干洗剂内不含水,即使干洗时使用了枧油,其含水量也是很少的,因为含水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对部分织物造成缩水,对毛织物造成缩绒现象。所以干洗对象应是轻度污染的衣物,而水溶性污垢较多的衣物就要改为水洗。

如需去除水溶性污垢,必须提高干洗剂内的水含量,这是唯一的途径。但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要严格控制加水量,不能过多,否则,就不是干洗了,而变成了水洗。

②不得将水直接加入干洗剂中,要以枧油为介质(即先将水与枧油充分搅拌,当融为一体后再往干洗剂内加),才能使水均匀地分布在干洗剂中,否则,即成为游离水,对干洗会造成负面作用。

③加水量要区别对待。根据干洗衣物纤维材质和染色性质及牢度的不同,加水量也不同。如棉、麻、丝及黏胶类纤维,为易缩水的纤维。直接染料、盐基染料及酸性染料等,染色牢度较差的织物,加水后会有掉色的现象,易造成串色、搭色及退色等事故。 RQXUpZ3dxHnrDB5zS1UctdWNDDAjBE66U6F5PKzjRfmCgehLbqnsnFe6LLbXnx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