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服装产业概述

一、服装产业市场

纺织服装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优势产业,其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1/10,服装产业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龙头,拥有巨大的出口与内销市场,在我国出口创汇、积累建设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在我国社会消费品市场中,服装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左右,按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万亿元计算,我国服装消费市场达到2.3万亿元。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1/3的服装来自于我国生产。在国际服装市场中,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纺织服装出口国,服装出口市场份额超过全球市场份额的1/3,服装产业优势更加明显。从表1-1中可以看出,纺织服装产业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约13%,服装产业出口占纺织服装产业总出口的60%以上。2010年以来,服装出口市场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长。由于服装产业进口比例很低,服装进出口的巨额顺差成为我国外汇收入和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但随着人民币升值及国内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未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将继续被削弱,市场份额将可能下降。

表1-1 我国出口总额统计分析表  单位:亿元

二、服装产业分布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服装产业通过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及销售渠道,以贴牌加工的形式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服装产业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沿海城市,江西、湖北、四川、河北等内地省份在沿海城市的辐射下,利用国外服装集团公司的服装品牌、技术、信息优势,进行两头在外的外向型、加工型的服装生产,发展较快。

我国服装产业在全国的分布与发展并不均衡,沿海地区服装产业最发达,广东珠江三角洲作为沿海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无论是在服装生产、贸易、品牌营销等方面都处于行业前列,其产量与出口份额占到了全国的1/4。广东服装工业最大的特点是集群化发展,其所辖区域内的服装生产企业的规模并不大,但数量多,以乡镇集体企业或私有企业为主,这些中小服装企业通过地区政府行为,采用区域集群化与生产品种专业化的模式,进行大规模的贴牌加工生产,并形成了生产专业化、市场信息化优势。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服装品牌营销兴起,国内服装市场开始进入品牌营销时代,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服装产业链,包括服装设计、采购、物流、接单、制造、贸易、零售等环节,服装产业被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型城市吸纳为都市产业,以期占领服装产业附加值最高的两个部分,即设计与销售。从而聚集服装产业的高级服装工程技术人才、高级服装设计人才以及高级服装经营管理人才,在服装产业链的地域分工中占有利地位。

三、服装产业价值链

产业链是由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空间链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企业群。产业链以自然资源为起点,以消费市场为终点,大量的上下游企业依赖于产业链进行价值交换与信息反馈。产业链越完整,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

服装产业链是以服装价值创造活动为基础,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特定的服装产品为媒介,通过上下连接与延伸,聚集一批相互支撑的、规模经济的企业,形成服装产品、技术、资本、材料、设备、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交易功能完整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经济活动集合。一条完整的服装产业链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①产业链主体,也是服装产业链的出入口,指特定服装产品的设计、销售。

②产业链基础,即服装加工。

③产业链配套,包括面料、辅料、服饰配件以及成衣印花、绣花、水洗、印染等后整理。

④产业链支撑,包括产品检测、技术服务、人才培养、资讯传播等。

1.面料供应价值链

面料供应价值链在纺织服装行业价值链中,处于上游位置。与高科技产业价值链相比,面料供应商并不能扮演行业价值链的龙头,其根本原因是面料供应商比较多,不存在供给垄断或技术门槛,同时面料供应商并不能很好地控制服装行业终端的服装产品生产与营销。从服装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尽管面料供应商提供了服装设计中最基本的面料、颜色等设计元素,但是面料供应商距离终端的服装市场太远,并不能将这些设计元素有效地应用到多变的、时尚的服装产品设计中,为了适应服装市场变化的需要,面料供应商只得从大批量生产转向定制生产,根据客户需要的产品类别、质量、数量及交货期等被动地组织生产,从而决定了面料供应商在纺织服装行业价值创造活动中必须扮演服务角色,并发挥其在新型面料开发、成衣面料开发、成本控制、准时交货、质量控制与测试等方面的优势来吸引客户。

2.辅料供应价值链

辅料供应价值链在服装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上游位置,它属于辅助性的价值活动,但辅料在服装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中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对提升服装产业价值链的竞争优势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比如包装辅料有助于提升产品形象与市场管理监控,生产辅料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等。与面料供应商相比,辅料供应商是在服装产业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规模也相对较小。辅料一般包括包装辅料及生产辅料两大类,其成本在服装产品中的比重较低,一般在5%~10%之间。对于辅料供应商来说,成本、质量、准时交货是其核心的竞争能力。在辅助价值链中,除了辅料供应商之外,还有一些服装辅助生产工艺,如印花、贴花、绣花、洗水等,对这些辅助生产商,其价值创造活动有时也对整个价值链创造起关键性作用。

3.服装生产价值链

服装生产价值链在服装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中游位置。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服装生产还处于短缺时代,服装生产商的生产行为直接决定了服装市场的消费行为。但由于服装生产企业的技术含量不高、投资不大、进出障碍低及利润丰厚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及民间资本的进入,服装生产能力在沿海地区得以迅速扩张,并带动了整个服装行业生产能力的快速提升。用了不到十年时间,我国就跃升为世界服装最大的生产基地,并在随后的十多年里得到巩固与进一步的发展。服装生产能力快速提升,一方面导致生产的市场化程度提高,竞争加剧,生产利润下降;另一方面,过剩的服装生产能力提升了消费者的选择能力,生产与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服装生产商的实力有限,他们并不能解决生产与市场的矛盾,只得从服装市场中退出,专门从事服装专业化生产,以其产品质量和准时交货创造服装产业的价值,因此,导致服装生产商在服装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下降。

4.服装贸易价值链

服装贸易价值链在服装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下游位置。我国的服装贸易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比较快,特别是服装三资企业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服装生产企业出口导向的转化。虽然服装对外贸易经过了几次起伏波折,但服装对外贸易的总量在不断提升,并在今后的几年里,极有可能达到国内的消费水平,因此服装贸易商已成为服装产业价值链中举足轻重的价值链。由于服装贸易在整体纺织服装行业价值链中具有绝对的现金流优势,决定了其在整个价值链中价值分配的地位。从我国服装贸易商的经营情况来看,服装贸易商的价值创造有两种形式:第一,是直接面对外国客户的、具有外资背景的贸易商,又称为洋行。洋行占有了大部分的商业利润,可以称为一手贸易商。第二,是直接面对服装生产企业或以贸易业务为主的内资贸易商,通常是以前国有外贸公司转型后成立的,所获得的商业利润比较低,可以称为二手贸易商。因此,只有一手贸易商才处在服装产业价值链中较高的位置,二手贸易商的地位并不高。

5.服装品牌价值链

服装品牌价值链在服装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下游位置。在我国服装产业价值链中,对服装品牌价值链的开发是从外资品牌开始的。因为我国服装市场起步时,国内服装市场开发相对容易,但是品牌的价值并没有被重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外贸易竞争加剧,加上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内大量的服装生产能力得不到利用,为国内服装品经营商提供了客观基础。进入21世纪后,品牌经营商全面发展,并构建了广泛的服装分销网络,从而确立了服装品牌经营商在服装产业价值链中的较高地位。目前,服装品牌经营商主要分享国内服装市场的价值创造成果,而服装贸易商主要分享国际服装市场的价值创造成果。 KT0s7ezwFLV4FG0FZ4RQD+ioUKF3CpMwmZghAKTfkMfyhatNX6p1SZf/3/2V6A7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