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你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天不怕地不怕、特别莽撞,但我相信,你同样也不愿意孩子胆小怯懦,不管男孩女孩,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勇敢的。因为我们知道,未来的人生道路,没有我们陪伴的日子里,他们需要自己面对很多风风雨雨,这些时候,能够陪伴他(她)支持他(她)的,可能只有他(她)的勇气了。
所谓勇气,是一个人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认识,是帮助自己更好地面对世界的一种精神力量。勇气有无穷大的能量,能帮助人们面对无数个不期而遇的考验。
然而,显然不是所有孩子都是有勇气的。相反,我不止一次听到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娇气了,我小时候,磕得头破血流都不怕,可我们家那孩子,见了点儿血居然吓哭了,他怎么就一点也没遗传我啊?”
我特别想跟他说,孩子见血害怕,一定跟你们的家庭教育有关。因为,孩子出生以后,原本并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他们的所有恐惧,都是家长教给他们的。当然,我们让孩子远离火,远离河水,远离恶狗,远离毒蛇……这是为了让他们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害怕血、害怕虫子、害怕黑、害怕一个人出门……那么他(她)的家长是应该反省自己的。孩子的这些恐惧,背后一定有你的打击或者恐惧。一个见到毛毛虫就吓得大声尖叫的妈妈,很可能会把这种恐惧带给你的孩子。
有不少家长跟我反映:
“我的孩子见人就往我背后躲,上课不敢回答问题,不敢表现自己。”
“我家孩子在很多事情上常表现得畏惧、退缩,不愿主动去尝试,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家孩子从小怕黑,怕陌生环境,怕独处,怕与人交流。”
“我家孩子平时在家特别活跃,跟我们相处表现得特别大方,但是一到人多的场合就不行了,变得胆怯不敢说话。”
这些都是不勇敢的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胆怯。胆怯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反应,是人类本能的一种防御反应,目的是为了保护自我。然而,当这种胆怯过多过强的时候,就显得不健康了。
可是,我们又怎么能批评孩子呢?孩子的勇气并非与生俱来,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父母的后天培养。所以,如果你的孩子“生性胆怯”,很可能是因为你没有给予良好的教育。
有一次我带着源源排队去买他爱吃的双皮奶,离我们前面不远,有一个看起来六七岁模样的小朋友也在排队,看样子他是自己来的,手里紧紧捏了20块钱,时不时踮起脚尖往前看。
排到小朋友了,可是当收银员姐姐问他要什么时,他涨红了脸不肯说话。后面的顾客倒是都很宽容,没有人催促他,大家一直耐心等着。源源想要上前帮忙,我制止了他。
就这样僵持了一会儿,收银员还在耐心引导他,我们听到了尖锐的骂声:“不是交代你了吗?跟阿姨说要一份红豆双皮奶带走!怎么这么点儿小事你都办不好!”伴随着声音过来的,是一位气急败坏的妈妈,走到小男孩身边,她夺过小男孩手里的钱,点完餐气呼呼地拖着小男孩走了。
见此情形,源源小声跟我说:“那个小朋友真可怜。”
是的,我也觉得小朋友真可怜,因为我肯定不会这样对我们家源源。这可能是小男孩第一次单独买东西,在大人看来毫不费力的事情,对内向的他来说需要很大勇气。当他勇气不够的时候,我们需要鼓励,而不是批评和打击。
这里我需要格外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除了批评和打击,“爱”也同样可能损伤孩子的勇气。
源源上幼儿园的时候,班里有个同学叫平平,在我看来他是一个身体强健的男孩。有一次,源源跟我说,平平是个胆小鬼,滑梯都不敢上,上课不敢举手,吃不饱也不敢跟老师要,同学们都笑话他,说他连个女孩都不如。
后来和平平妈妈接触过几次,我发现平平胆小的原因全归功于妈妈的“爱”,平平妈妈对平平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稍微有点危险的游戏,他妈妈都不让他参与,就连滑梯、秋千都不让玩儿,怕平平被磕到。
平平要玩滑梯,妈妈说:“你会被磕的,那么多孩子一起玩儿,会把你碰倒的。”
平平见小区很多孩子都骑着自行车,也要买一辆,妈妈说:“那样很危险,走路都会摔跤,更别提骑自行车了,等你长大了再骑……”
在平平妈妈的“关爱”下,平平认为周围所处的环境都是危险的。没有妈妈的陪伴,平平甚至不敢跟其他的小朋友玩。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家长眼里的危险,实际上孩子是可以胜任的。保护孩子的做法是,让他摸爬滚打、跑跑跳跳,鼓励孩子向困难挑战。放开孩子手脚,只要不是危险,鼓励孩子大胆地去做。
如果你过于疼爱孩子,不敢放手让他尝试,会让孩子失去磨炼胆量和心智的机会,于是不知不觉地培养出一个胆小怕事的“低能儿”。
所以,如果想培养孩子的勇敢和胆识,就请放手让孩子做事,不要对孩子束手束脚,同时还要适当鼓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更应当耐心地予以安慰和鼓励。
你瞧,那些勇敢的孩子,背后有家长的鼓励和勇气。你的鼓励就是孩子的勇气,所以,当孩子胆怯时、不敢尝试时、失败时、失落时,请你耐心地鼓励他,这样你才能收获一个勇敢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