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规矩不是束缚而是为了自由

美国诗人金斯伯格说: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没有堤岸,哪来江河?但从儿童心理发育和自然成长过程来说,孩子天生崇尚“自由”,“规则”是后天的培养教育才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今天教会孩子遵守规则,就是为了孩子明天能够更自由地生活。

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任,没有自由的规则是遏制。所以父母们要把握好平衡,避免两个过度。

(1)自由过度导致任性

如果一切都顺应孩子的本性,他(她)就学不会与人打交道的礼仪常识和规则,会产生为所欲为的倾向。孩子长大后产生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如不遵守秩序、不服管教、攻击性强都与父母过度顺应孩子的自由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孩子就变成让家长着急老师头疼的“问题儿童”。让孩子自由过度,实际上就是放任纵容,对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和责任心是不利的,使孩子“长”不出个性却“长”出任性。

(2)规则过度导致缺乏主见

有的父母教育观念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认为必须让孩子听话,凡事和小大人似的规规矩矩。这类父母嘴上也承认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但是这种尊重是因为孩子的愿望正好与他(她)的要求一致,如果孩子的愿望与他(她)的要求不一致,则会强迫孩子服从大人,并且认为这是管教严格、不娇惯孩子的表现。长期生活在这种控制氛围中的孩子,主观能动性会受到抑制,害怕尝试新事物,遇到挫折常常惶恐不安,长久下去,孩子的探索与创新意识会比较薄弱,这类孩子往往会丧失自我,表现出没有主见。

所以我们的教育策略是既要规则又要自由!理想的状况是把握好规则与自由的张力,让孩子在规则中自由成长,这样的孩子既有责任心,又有开拓性。

让孩子既遵守规则又放松自由,我认为父母要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可以平等对话的成人来对待。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家长抱怨,说孩子人不大,主意挺大。其实,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关键时刻家长帮助掌握方向,小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决定,有时,做个“心大”的家长,才能培养出有主见的孩子。

获得2016年“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荣誉的85后博士后应佚伦,在与教育专家分享她的人生经历时谈到,自己从小到大都不是学霸,成绩并不冒尖,是属于班级上占很大比例的那群“中等偏上”的学生。在她看来,自由成长、发现兴趣、坚持选择、家人支持以及名师提携,是像她这样“不冒尖”的普通学生成才的关键所在。

童年时,应佚伦也曾自发上过钢琴班、奥数、绘画和计算机课,但都兴之所至又半途而废,不过父母对此均不强求。同样,父母也未给她报过任何补习班,对她的成绩也无强制要求。在应佚伦的父母看来,帮助孩子发现真正的兴趣远比继承衣钵和考级拿奖重要,这让应佚伦到现在都很感动。

应佚伦中学时报名参加了长宁区少科站生物兴趣小组。她的父母当时一直支持她去参加这些“非主流”又不能考证加分的活动。如果没有那么包容与理解的父母,她也不可能踏上科研的道路!

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成长。如果家长们能够把遵守规则和自由精神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孩子的合作性和自主性就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有一次我和源源的小伙伴们一起去郊游,因为是春天,大家都穿上了轻便的春装。可是,源源非要穿她的粉色大衣不可,因为她觉得那件衣服好看。我对她说:“现在已不是冬天,天气热起来了,如果你穿大衣出门,会很难受的。”源源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我也没有强迫她听从我的建议。等我们到了游玩的地点,其他的孩子都穿上了轻松的春装,只有源源穿着厚厚的大衣,在温暖的阳光下,热得满头大汗。这时,她注意到别的孩子在用奇怪的眼神看她。源源对我说:“妈妈,我肚子疼,要不咱们先回家吧!”我明白她的用意,知道她想找借口离开这里。“春天多舒服啊!”我假装没注意到她的话,然后自言自语地说:“那些孩子穿的衣服这么轻松,玩起来多方便。”然后对源源说:“我想你也许会改变主意,所以把你的春装带来了,要不要到那边的卫生间里换上?”源源顿时阳光灿烂,好像没有肚子疼这回事了!

虽然出门前我就知道她一定会热,但并没有强迫她接受我的建议,而是在她发现问题后,不露痕迹地把源源从尴尬中解救出来!从此,源源再也不那么固执了,并养成了善于接受别人意见的好习惯。

类似的事情,如果你这样做孩子也会感激你,并默默地改变自己。但是很多父母这时可能会对孩子说:“我早就跟你说了会热,你就是不听,你看多亏我给你带了衣服,不然有你好看!”这样,你的全部好意在孩子心里就会变味儿,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在今后做事的时候不敢自己做决定,从而对自己丧失信心!

尊重孩子的自由是培养个性和创造意识的前提,但是没有漫无边际的自由,这里的“自由”是有规则的自由,所以,我们说规矩不是束缚而是为了自由! tu+nrOsC1qCd1cZrTo6EKsymbd2YXs9GXlRqgvWEPIM1Rxyti1gisH302M7/aK1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