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建筑各构成要素的钢笔表现

1.建筑材料的表现方式

(1)建筑墙面

① 石墙

石墙是最普遍的建筑墙面材料,石墙的种类繁多,可根据不同种类的石料的纹路绘制,石墙的彻筑多成规整严谨的形式,凿痕肌理均匀,有理性之美,线条应以方笔为主。

② 砖墙

砖墙往往比较随意、大小、形状富于变化,钢笔线型应与之相应,用线要灵活,注意透视和主次疏密的变化,切不可面面俱到,如常见的堤岸、院墙等。

③ 木质墙面

原木建筑经常被建造作为住宅、旅游区的宾馆饭店、商店、高档别墅,公司办公建筑、高尔夫建筑等也经常采用原木建筑。在建筑效果图中,木质墙面的表现首先要以整体的眼光来对待,把握大的感觉即可;其次,纹理质感的表现尤为重要,下笔时,先用坚实而肯定的较长线条表现木质轮廓线及纹理,再用轻微自由的较短线条勾勒木纹理,一重一轻、一长一短形成变化。

(2)路面的表现方法

画路面要注意不宜把石头画得太满太实,把握好路中间石板的透视和疏密关系,要大小相间,富有变化,画石阶步道也不宜画得太方正,太方正就少了一点情趣,同时,在路面上靠近视觉中心的地方,可以做一些凿痕纹理。

(3)建筑窗体的表现方法

窗户是在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常见的窗户有飘窗、透气窗、窗户墙体等,绘制时要准确把握窗户与墙面的比例大小关系和窗户与地面、屋檐的高低关系。在细致处理方面要准确把握窗户的光影明暗关系,窗户厚度的处理也不可忽视。

2.配景表现

(1)植物

在建筑设计中,植物是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是建筑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外观特征多变,其基本结构分为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植物的形态千变万化,有的坚韧不拔,有的婀娜多姿,有的疏影横斜。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可以从通过不同形态、色调、质地的植物表现来活跃画面、丰富构图,不仅能起到强化建筑外环境气氛的效果,还可以软化建筑外轮廓的硬线条,柔和画面,增添画面美感。

植物主要分为乔木和灌木两类,乔木又分为阔叶和针叶。阔叶乔木有樟树、梧桐、冬青和榕树等,叶形多呈圆形和卵形,针叶乔木有松树、杉树和柏树等。灌木有红叶石楠、黄杨、灰莉和海桐等。在建筑设计中,树木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不能因为植物的添加影响了主体建筑。

画法点睛

在表现树木时不需对树种的特征面面俱到,对于特征明显的树种进行体积、姿态和层次上的表现即可。树的画法应遵循树的生长规律:先画干,后生枝,再添叶。下笔之前需观察树的整体特征和枝干间的穿插关系,再去刻画树冠。

——树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树皮的纹理组织。在刻画枝干时应观察各种树干的纹理和形态,不仅要画出树干纹理,更要表现出树的姿态美。

——树枝的结构有向上生长、向下弯曲和平出横生三种姿态。向上生长的树枝称为“鹿角枝”,如我们常见的梧桐树、樟树和槐树的树枝;向下弯曲的树枝称之为“蟹爪枝”,如龙爪树的树枝;平生横出的树枝称为“长臂枝”,如松树、柏树和杉树等通常都是这个类型的。树枝要四面八方、前后左右的出枝,要注意的是枝干之间的穿插关系,空间距离要拉开,塑造虚实相生的对比空间,切不可像鱼骨,两两并生,缺乏错落别致的垂落感。

——树冠可分为规则和不规则两类,规则的有球体、椭圆体、锥体、多球体、横向多椭圆体和竖向多椭圆体,不规则的有八字形、伞形和品字形等。

——树叶是树的体态美的关键要素,树的形状和种类十分丰富,画树叶前要细微观察树叶的凹凸起伏、疏密变化,控制好树冠的整体形态和树叶组团处理,做到心中有“树”,再整体的勾画树的体态美和体量感,这样表现起来就会从容很多。树叶的形状千变万化,画法多样,以下是常见的钢笔线稿中树叶的画法技巧。

(2)水景

表现水流的动势和方向感,线条宜清晰流畅,最忌犹豫不定、模棱两可;而表现静态的水面时,宜用略带颤抖的波浪线或水平线,但要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并适当画出岸上物体的倒影。

(3)人物

在建筑钢笔画中,人物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在表现时通常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就是按照画面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安排,不同场景需要不同身份、不同动态的人物来体现画面,只有这样因地制宜才能让画面更加和谐。人物在画面当中虽然并不是最重要的,是个配角,但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主体,如理解建筑的尺度感。

在绘制过程中要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尺寸和比例,可遵循“站七、坐五、蹲三”的基本特征对人物进行绘制。还需要注意近处和远处人物的处理,近处人物可以适当的细致描绘,更加生动丰富,比如刻画出五官、衣服褶皱等细节。远处的人物则可以简单处理,体现轮廓线即可,这样虚实有致。不管是远近人物的处理都必须要注意比例关系。

在表现图中配景人物常用站姿或行走姿势。站姿的人物画面有正面、背面和侧面三种,动态行走的人物在站姿人物画法的基础上调整手和腿的动态即可,对远景的人物画法一般采用不同的站姿,用笔要概括简练。而近景和中景的人物表现强调衣饰的刻画,脸部和衣衫纹理变化可采用概括性的手法。需注意的是,尽量不要刻画特别近的近景人物,否则会导致画面比例失调,处理不当很容易破坏画面。

远景人物

中景人物

近景人物

(4)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分为很多类型,常见的有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在建筑钢笔画稿中和人物一样,也是作为配景出现的,可以烘托出或繁华或清幽的场景氛围,使得画面有静有动。在建筑设计中一般在商业街、游船码头和广场周围比较多的采用。行驶的车辆船只同时能引导画面的视觉中心。

交通工具的绘制同样也需要注意比例关系和主次关系,在透视关系上也要与建筑物保持一致。在画面中,车辆以安排在中景为佳,过近或者过远都会造成建筑比例尺度失真。不同类型的建筑环境中应有与之相适应的车辆,以显示建筑物特征,增强画面的气氛。在绘制车辆船只时要了解其几何形体结构与其组合、衔接的关系,并要求以流畅的线条来表达车辆的形体。 F6gVgRY9JLacjw0NTcsN4YaEBdJi3aC9sUFuKU+W/mpE8brXDEGcXplgFVraaOZ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