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信息平台建设产业背景

随着现代交通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交通信息技术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不断渗透到高速公路联网收费、通信、监控、协同办公、应急指挥等领域。经过“十一五”期间的不懈努力,我国高速公路行业通过强化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已初步形成了信息化管理的构建,为发展现代交通行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会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居民消费升级,极大地推动了公路建设产业的持续发展。2013年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35.62万千米;2014年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46.39万千米,比2013年年末增加10.77万千米,公路密度为46.50km/100km 2 ,提高1.12km/100km 2 。同时,高速公路的建设也逐年增长,2014年全国有96条高速公路动工,建设总里程达到8150.76千米。到2014年年末,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1.19万千米,其中国家级高速公路7.31万千米比2013年年末增加0.23万千米。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53万千米,高居世界第一。据相关预测报告,到2030年,我国的国家级高速公路网总规模约11.8万千米,并且规划了1.8万千米的远期展望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新建高速公路规模和存量高速公路规模将持续扩大,这为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看,全国大部分省份高速公路交通信息化建设都以整合规划为指导,以发达省份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和试点工程为参照,围绕交通运输部“十二五”规划对信息化建设提出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交通感知网络,行业运行信息监测采集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化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形成部、省、市三级交通数据中心体系;提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基本形成面向政府、行业和社会公众较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创新信息化管理体制,完善交通信息化发展保障体系”四方面总体目标,积极开展交通信息化建设。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也特别强调了智能交通建设和交通信息化建设。

交通运输涉及多个社会主体,除行业主管单位及道路管理方之外,还涉及出行者、气象部门、安监机构、交通警察、消防及医院等机构。出行者又可以细分为个人出行者、长途货运公司、客运公司、危化品运输等特种作业、部分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

在移动互联网、移动信息化的发展浪潮下,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初露端倪,将来互联网将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依托,信息的传播形势将产生很大变化。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移动支付、电子商务领域各种新的应用和商业模式不断出现,移动电子商务、移动多媒体、移动搜索等新业务带来了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以移动搜索、移动电商、移动社交等为代表的融合,使得融合移动网络、精准位置、社交关系、智能语音/图像、终端感知等多种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成为可能。

二是基于以上趋势产生的爆发性数据量增长,能够产生10PB及以上的大数据资源,可以通过多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分析挖掘,进行规模化应用,推动运营商的经营转型和商业增值创新。

三是移动终端功能和计算处理能力日益强大,使得云处理和云计算具备了更多的实现基础,同时提高了社会各方参与的可能性。

四是自服务、自媒体的兴起。在这种意义下,用户不再只是简单的信息消费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能够获得更丰富的信息资源,更追求互动效果和用户体验。能够更节省成本和人力资源,同时激发用户参与的热情。

五是信息更加整合,更娱乐化、便捷化,更加追求互动性。以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为载体,新闻资讯、即时通信、娱乐试听、广告发布、位置服务、移动搜索、移动商务、位置社交等互动新媒体和社会交往方式快速普及并成为新的发展趋势。通过信息内容的创造和开发,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促进各类信息的整合,满足个性化需要和定制,带动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应用服务联动发展。

高速公路智能化信息平台是沟通各高速公路综合管理系统与其他智能化系统以及外部系统间的桥梁,能够实现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维修与养护、交通管理等的综合信息化和智能化,显著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建立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奠定基础。 YcCqs+QKeKIAL3CiZEv5lxv2iWp7BHFuOBBnLKUjOJshYiM6/y+p1SH9Q5sA7AA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