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8 砖券与影壁的构造与施工

3.8.1 砖券的构造与施工

砖券也称“砖”,它是代替古建筑中的门窗洞口及其空圈上“过木”的一种砖过梁,常用形状有:平券、木梳背、半圆券、圆光券等,如图3-42所示。

图3-42 常用的砖券形式

(a)平券;(b)木梳背;(c)半圆券;(d)圆光券

砖券的砌筑称为“发券”,平券和木梳背的跨度一般不超过1.5m,其他几种形状的跨度不限。发券时,先用木料或砖制成券胎,然后在券胎上进行砌筑。发券用的砖胎应适当增加起拱度:平券按跨度的1%,圆光券按跨度的2%,木梳背按跨度的4%,半圆按跨度的5%等增加。半圆券和木梳背的放样如图3-43所示。

图3-43 半圆券木梳背的放样

(a)半圆券起拱放样画法;(b)木梳背起拱放样画法

发券注意要点有:

①发券之前应经排活,由中间向两边排,排完后再开始由两端向中间砌筑;

②券砖应为单数,最中间一块砖叫“合龙砖”,应加工成上宽下窄的楔形;

③砖与灰浆的接触面应达到100%,砌完后要在上口用片石塞缝,然后灌浆。

3.8.2 影壁的构造与施工

影壁是一个独立的横堵墙体,是门楼的一种附属建筑,实意为“隐蔽”,其作用是让门内的情况不直接暴露于外,称为“隐”,而门外的视线受一墙堵截,称为“避”,由此起到庄重、森严、神秘的效果。

(1)影壁的种类和构造

影壁的种类按其位置和平面布置分为一字影壁、八字影壁、座山影壁和撇山影壁。

一字影壁:它是指与大门相对的一种横堵墙体。大多位于大门之外,也有个别位于大门之内,在园林景点中多为一种不附属任何建筑而独立的影壁。一字影壁的基本形式如图3-44(a)所示。

图3-44 一字和八字形影壁

(a)悬山一字形影壁;(b)硬山八字形影壁

八字影壁:它是位于大门之外并与大门相对,在一字形的两边再加八字形联成的一种横堵墙体,如图3-44(b)所示。

座山影壁:它是位于大门内,正好与大门相对的房屋建筑山墙上所做的影壁,实际上是对山墙面的一种装饰。

撇山影壁:它是指位于房屋建筑两旁的一种影壁,分为:普通撇山影壁和“一封书”影壁两种。普通撇山影壁是在房屋建筑两边各连接一个斜面八字形的影壁;“一封书”影壁也称“雁翅影壁”,是在房屋建筑两边各先做一个短一字形影壁后,再做八字形影壁。

影壁一般由下碱、上身、檐口、瓦顶四部分组成。

①影壁下碱。影壁下碱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采用干摆墙做法;另一种是须弥座做法。

②影壁上身。它采用“影壁心”做法,即四周做成边框,框内为方砖心。如图3-45所示。

图3-45 一般影壁上身的构造

(a)有撞头影壁上身;(b)无撞头影壁上身

③影壁檐口(图3-46)。影壁檐口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冰盘檐做法;另一种是用砖料做成仿木构架檐口做法,如檐枋上置檐檩、檐椽、飞椽等,讲究的还可安置斗栱。

图3-46 影壁顶檐的做法

(a)硬山檐口做法;(b)悬山檐口做法;(c)庑殿琉璃一字影壁斗栱檐口做法

④影壁瓦顶。影壁瓦顶一般采用硬山过陇脊筒瓦屋面、悬山过陇脊筒瓦屋面、庑殿正、垂脊琉璃瓦屋面等,如图3-46所示。

(2)影壁施工的注意事项

①影壁上身的砌法与廊心墙大致相同。影壁心做法分带撞头和不带撞头:“撞头”是指影壁心边框之外所砌有的一段延续砖墙,如图3-45(a)所示。无撞头的,砖柱可做成圆角棱柱或圆柱形,柱顶安装耳瓶子。有撞头的,砖柱作成“窝角棱”矩形柱。影壁心常为干摆做法,撞头为丝缝做法。

影壁心下端框线为线枋子,没有大枋子。墙心多为方砖硬心做法,叫“膏药幌子”。

②影壁上身与瓦顶之间的檐口部位,分硬山、悬山和庑殿等三种做法:硬山式的前后檐做法与封后檐一样,两山面做法与硬山山尖一样,如图3-46(a)。

悬山式的前后檐作成仿木构架结构,即在大枋子上做砖垫板、砖檩、砖椽望、砖飞椽等,大枋子两端悬挑端作成三叉头,砖垫板两端悬挑端做成燕尾枋。两山面做法与悬山山尖一样,如图3-46(b)所示。

庑殿式常采用琉璃构件做法,如图3-46(c)所示。 Dv3oHNoA2A8xUj6fV40iP/bxqRkZGMMvSBNdIYPfbGp3lFUEeY0bSL0LS63WUTV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