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7 院墙的构造与施工

古建筑园林建筑中,院墙多用作园林的封闭围护墙,或园中园的分隔墙。院墙规格一般没有统一规定,高度以能阻止一般人徒手翻越和低于屋檐为原则,厚度以不小于一块普通砖长(约24cm)为标准。院墙构造可分为四部分,即:下碱、上身、砖檐、墙帽。

院墙下碱:其要求和做法与房屋山墙下碱基本相同,用料和砌法上也可稍糙于山墙。下碱高为本身檐口高的1/3左右,以砌砖层数是单数为准则。其墙厚的里外包金相等,总厚不得小于24cm。

院墙上身:它是下碱至砖檐的距离,为檐口高的2/3。其厚按下碱外皮各收一退花碱。做法可整砖露明,也可糙砌抹灰、五进五出、比较讲究的还可采用砖池子做法。但园林中多采用花墙子和什样锦做法,墙高可为直线一字形的通长形式,也可为高低波浪形的云墙形式。

院墙砖檐:院墙砖檐一般多用一层或二层的直檐形式,一层直檐砖的挑出约为0.8砖厚,二层檐砖挑出稍小于一层,约为0.5砖厚。对比较讲究的大式建筑院墙砖檐,有采用四层冰盘檐的。

院墙墙帽:院墙墙帽是院墙砖檐以上墙顶的部分,墙帽的形式对院墙的观赏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常用的墙帽顶有以下几种形式。

3.7.1 真假硬顶

真假硬顶也叫“眉子顶”,它是一等腰三角形断面,但顶角处为横向平顶,称为眉子。真硬顶的表面为砖砌铺成,假硬顶的表面为抹灰面做成,如图3-37(a)、(b)所示。

图3-37 几种常用墙帽

(a)眉子假硬顶;(b)眉子真硬顶;(c)宝盒顶;(d)蓑衣顶; (e)鹰不落顶;(f)馒头顶;(g)兀脊顶

3.7.2 宝盒顶

其做法与蓑衣顶相似,只是层层收进尺寸较小,约为1/4砖宽,帽顶宽度较大,约为2~3砖宽,表面用抹灰做成平顶斜坡,使其断面形似古代宝盒的盒盖外形,如图3-37(c)所示。

3.7.3 蓑衣顶

蓑衣即旧时农夫、渔翁所用的挡雨披风,用龙须草编织而成,层层叠叠,披在身上,显得下大上小,砖砌蓑衣顶因此而得名。由檐口层层往上收进,每层收进约1/3~1/2砖宽。整个墙帽少者三层,多者七层如图3-37(d)所示。

3.7.4 鹰不落顶

它是将两斜坡作成凹弧形的披水面,因老鹰无法站立而不愿落下而得名,如图3-37(e)所示。

3.7.5 馒头顶

也称它为“泥鳅背”,即背顶用抹灰而成的光滑半圆形断面,形似馒头轮廓而得名,如图3-37(f)所示。

3.7.6 兀脊顶

它也是一等腰三角形断面,但顶角处是用扣盖筒瓦而成的弧形脊顶,如图3-37(g)所示。

3.7.7 筒布瓦顶

它是采用屋脊顶盖形式的一种墙帽,分为过垄脊筒瓦顶、正垂脊琉璃瓦顶、鞍子脊或皮条脊合瓦顶,如图3-38所示。

图3-38 瓦顶墙帽

(a)简瓦墙帽;(b)正垂脊琉璃墙顶合;(c)瓦墙帽

3.7.8 花瓦顶

是用筒瓦或板瓦,拼成各种不同花形图案的一种墙帽,有单侧花瓦(只一面为花瓦,另一面为砖灰)做法,如图3-39所示,和透空花瓦(两面都是花瓦,通透)做法,花形图案很多,如图3-40所示。

图3-39 花瓦顶墙帽

图3-40 花瓦图案的几种基本形式

(a)竹节纹;(b)十字花;(c)轱辘钱;(d)喇叭花形;(e)西番莲套;(f)宝珠形;(g)短银锭套;(h)斜银锭纹;(i)鱼鳞纹

3.7.9 砖花顶

它是用砖摆砌成各种横直图案的一种透空形墙帽,图案简洁,多为一般院墙所使用,常用图案如图3-41所示。

图3-41 砖花顶的几种基本式样

(a)双座单条连续式;(b)双座单条间断式;(c)空十字形;;(d)梅花形;(e)单座单条式 (f)单座双条式;(g)双砖方块形;(h)陀螺形;(i)柱脚柱帽式;(j)单砖方块形 RqaJ1F9zT7crE7jWpxfTR6YT6bYua+PUUbXRQl9qYdOoz1KS8tsmO78Dyiyz+DT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