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6 后檐墙的构造与施工

檐墙在后檐位置的叫后檐墙,前檐位置的叫前檐墙,以下通称为后檐墙。檐墙露出椽子的叫“露檐出”或“老檐出”(图3-32),不露出椽子的,叫“封护檐”或“封后檐”(图3-33)。清式建筑多做封后檐式。老檐出式的后檐墙与山墙后坡的墀头相交。封后檐式的后檐墙,两端没有墀头。

图3-32 老檐出后檐墙

(a)无窗的老檐出后檐墙;(b)无窗的老檐出后檐墙剖面;(c)有窗的老檐出后檐墙; (d)有窗的老檐出后檐墙剖面;(e)老檐出后檐墙平面;(f)签尖的几种式样

图3-33 封后檐后檐墙

(a)、(b)、(c)封后檐墙的几种做法形式;(d)封后檐墙的两种剖面形式;(e)封后檐墙平面

3.6.1 下碱

下碱的高度与山墙的下碱高度一致,用料及砌法也应与山墙下碱相同。砖的层数应为单数。后檐墙的里皮也应留柱门,规格同山墙柱门。

3.6.2 上身

上身应退花碱。若里皮下碱为抹灰做法,则上身里皮不退花碱。上身的用料及砌筑类型可与山墙上身做法相同,也可以稍糙。老檐出后檐墙的外皮上身有抹灰做法、整砖露明、“五出五进”或“海棠池”等“软心四角硬”做法。“软心四角硬”做法的,砖檐以下可以砌3~5层整砖,称“倒花碱”(图3-33)。倒花碱的外皮应与“四角硬”的外皮在一条直线上,其用料及砌筑类型应同“四角硬”,砖缝形式应同下碱。

封后檐墙一般不设窗户,老檐出式的可设后窗。窗口的上皮应紧挨檩枋下皮,窗口的两侧和下端可用砖檐圈成“窗套”,其做法与签尖的拔檐砖相同(图3-32)。

3.6.3 老檐出后檐墙的签尖

老檐出后檐墙的上端,要砌一层拔檐砖并堆顶,称“签尖”。签尖的高度约等于外包金尺寸,也可按大于或等于檐檩枋的高度定。签尖的最高处不应超过檐枋下棱。签尖的形式有馒头顶、道僧帽、蓑衣顶、宝盒顶,其中宝盒顶包括方砖宝盒顶和碎砖抹灰。讲究的方砖宝盒顶上还可雕做花饰。

签尖的拔檐一般仅为一层直檐。大式建筑上身为抹灰做法的,签尖不做拔檐(图3-32)。

3.6.4 封后檐墙的砖檐

封护檐墙不做签尖而做砖檐。砖檐的形式包括菱角檐、鸡嗉檐,抽屉檐和冰盘檐(图3-33、图3-34)。

图3-34 封后檐的砖檐

(a)菱角檐;(b)鸡嗉檐;(c)冰盘檐;(d)抽屉檐

砖檐的位置通过翻活决定。先算出砖檐的总出尺寸,按这个尺寸找出砖檐出檐最远点;通过此点做一条假设的垂直线;再从椽子往上计算一下望板、泥背、瓦泥等总厚度;从这个高度顺着木架的曲线向外延长,延长线与假设的垂直线的交点就是理论上砖檐最上面一层砖的上棱外口(图3-35)。从此点往下翻活,减去砖檐的总厚度(包括灰缝),这个高度即头层檐的位置。如果砖墙实际高度与理论上的高度不相符,可以高于但不能低于理论上的高度。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用方尺和平尺板找出头层砖檐的位置(图3-35)。

图3-35 封后檐墙砖檐位置的定位

(a)翻活原理;(b)翻活的具体方法

由于砖檐的高度往往与山墙的拔檐和博缝高度不同,后檐墙与山墙的转角部位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如图3-36所示。

图3-36 山墙拔檐、博缝在封后檐转角处

(a)拔檐、博缝高与砖檐总高相同时的转角处理;(b)拔檐、博缝高与砖檐总高不同时的转角处理

无论是后檐墙还是山墙,到柱子的位置,应砌置一块有透雕花饰的砖,称“透风”(图3-32、图3-33)。透风的作用是使柱子根部附近的空气流通使柱根不易糟朽。透风一般只设在下碱外皮的下部,与柱子之间不砌严。宫殿的墙体,还可在上身外皮再砌一块透风,上、下透风之间的墙内,要砌成“胡同”,以使空气在上、下透风之间形成对流。 j9+ZCeRFOHvJCBlHYvvQhlgMROivjj7naFDkf6j2dlCGVbLy1k/i3jQ8KrTUXgZ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