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5 须弥座台基施工

2.5.1 须弥座的层次和比例

台基上的须弥座大多为石活,但也有用砖作的,宋《营造法式》对砖作须弥座的做法规定:“共高一十三砖以二砖相并,以此为率,自下一层与地平,上施单混肚砖一层,次上牙脚砖一层,次上罨牙砖一层,次上合莲砖一层,次上束腰砖一层,次上仰莲砖一层,次上壶门柱子砖三层,次上罨涩砖一层,次上方涩平砖两层”。如图2-15(a)所示。

图2-15 须弥座层次比例

(a)宋砖须弥座;(b)清官式须弥座

清《工程做法则例》规定:“按台基明高五十一分,得每份若干。内圭角十分;下枋八分;下枭六分,带皮条线一分,共高七分;束腰八分,带皮条线上下二分,共高十分;上枭六分,带皮条线一分,共高七分;上枋九分”(若束腰和圭角加高,应另增加份数)。如图2-15(b)所示。

2.5.2 须弥座的施工

因须弥座台基多用在较高级的建筑上,所以它的台基高度都比普通台基要高。须弥座的平水一般定在上枋顶面,至于台基边线应根据规模大小,按设计要求而定。

(1)土衬的施工

须弥座土衬的施工与普通台基相同,只是厚度应较普通台基土衬稍厚。

(2)圭角的施工

(2-2)

圭角是须弥座的底座,它的外露面一般都雕刻有花纹,如图2-16所示。

图2-16 圭角

圭角与土衬的连接,可采用“磕绊”连接,也可用灰浆平接。在延长线上,圭角与圭角的连接采用“扒锔”或“银锭”连接,如图2-17所示。

图2-17 连接方式

(3)上、下枋的施工

上下枋是一矩形断面,有梁枋作用。它的厚度为:

(2-3)

上下枋的外露面有素面和雕花面,雕刻图案多以宝相花、蕃草和云文为主,如图2-18所示。连接方法同上。

图2-18 上下枋雕刻

如故宫三台类的带龙头须弥座,龙头是安装在上枋部位。在安装上枋时,要先安装龙头,再依龙头的定位来配备上枋的长向尺寸。

(4)上、下枭的施工

上、下枭是须弥座由突出面到束腰面的一种转形构件。它的厚度为:

(2-4)

上(下)枭的外露面也可作成素面或雕花面,雕刻图案多为“八达马”(梵文的译音,形似莲花),如图2-19所示。连接方法同上。

图2-19 上、下枭

(5)束腰的施工

束腰是须弥座的坐中构件,它使须弥座的中腰紧缩直立,突出显眼,因而一般都比较受重视。它的厚度为:

(2-5)

束腰高度(厚)在唐宋时期,做得都比较高,最高可相当于两层束腰。为显示其气氛,一般均在转角处使用角柱石,此角柱石叫“金刚柱”。金刚柱与束腰带应采用铁榫与榫窝连接。

束腰的外露面都雕刻有花纹,图案常为各种式样的“槐花结带”;而金刚柱的雕刻,有较豪华的玛瑙雕刻和其他如意花形。如图2-20所示。

图2-20 束腰及金刚柱 IQEg0tDy8qFVc7IpCpUhNhqBux0HE5sc+lPx0oO7RY0h/I3hXUTG7f4YEASIXkK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