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道教信仰对世人品格养成的影响

道教强调“出世”修行,崇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的超逸豁达,宣扬“富不得奢靡,贫不得秽陋,调和中适”等教规、教理和教义,从某种方面来说,培养了中华民族热爱自然,追求美好理想的积极高尚情操。

道教对中华民族的积极心理品格的塑造,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道教认为讲经说法可“尚道德、正人伦、淳世风、致太平”,闻经听法可使自身不乱、自心不迷、自性不昧。因此讲经原本是道教的优良传统,也是道教的“看家法宝”之一。道教尊“道”重“道”,以“道”为最高信仰,以得“道”为人生的最终目的。这种唯“道”是求的人生哲学,促使一代又一代的道教徒为了得“道”求“道”,自觉抛弃人世间的物质享受与功名利禄,甘于安贫乐道,过着恬淡素朴甚至艰辛的生活,主动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清苦,知行合一,砥砺磨炼。这种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通过宗教形式长期传播于社会,对养成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努力探索、不懈奋斗的积极心理品格起了重大作用。同时,道教奉行“知常容,容乃公”(《道德经·第十六章》)的准则,主张宽容谦让、虚怀若谷、包容开放,反对自矜自大,反对骄傲自满,这种兼收并蓄的精神态度,海纳百川、融摄百家,具有广大的包容性,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豁达的胸怀,容易吸收各种先进的思想、理念为己所用,使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能够经久不衰,永葆繁荣昌盛。其次,道教奉行“贵生乐生、逍遥洒脱”,塑造了国人求真务实、热爱生活的品性;践履“仁义忠孝、劝善行善”,广泛深远地浸润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尊崇“我命在我,不在天”,认为个人的寿命可通过自己的修炼得以延长,这种热爱现世、珍惜生命的观点,鼓励人们积极努力去掌握自己的命运。此外,道教大力以黄帝为祖先崇拜,使得海内外华人都尊始祖轩辕黄帝为祖宗,形成了全世界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深厚情感,产生了非常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些已经成为几千年来,使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苦,越过无数艰难险阻,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精神武器。时至今日,它仍然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甚至将来也是中华民族永不衰落的法宝。

“弘扬传统文化,道教界要找准定位,明确方向,积极探索有效的举措。一是要深入开展玄门讲经活动,引导道教界形成崇尚经典、学习经典、宣讲经典的良好风气。二是要进一步增强宫观文化功能,开办文化讲堂等项目,使宫观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弘扬社会道德的高地、净化信众心灵的道场。三是要立足于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将养生、武术、音乐、医学等道教特色文化向社会传播。四是要实施道教文化工程,加强对道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大对道教典籍的挖掘、整理、出版和利用。五是要探索道教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努力把道教文化的对外交流纳入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总规划,继续办好国际道教论坛,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使其机制化、制度化,继续办好‘道行天下’等道教文化对外交流活动,争取更加有效的成果,进一步推动道教走向世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道教作为宗教信仰能够在中国存在并发展二千多年,一是它的教理教义适应人们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热爱和平的企盼;二是它的教规对信徒要求的行为规范,教理教义对世人的诱导,对于稳定社会、发展生产有着现实和恒常的修践价值。在当今社会,利用道教的教理、教义及教规,来养成人们的积极品格,指导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化人们怎样融合于社会,追求真善美,不争权夺利,平和心态,去自强不息地建设美好家园,有着不可替代或缺的作用。道教的广泛传播宣扬,有益于社会经济繁荣发达、太平盛世长治久安,能够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 VVtGKKCslQ34AYI7QtmZGSG4zPSj+CBIUNJJiOSCTjjwDnLpFNzJkOmPGrU+AvR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