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少私寡欲,知足知止

道家主张生活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第十九章》),这就是说要把人们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置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走出人生“名利”困境,挣脱世俗“物役”束缚,追求个性恬淡和自然豁达,达到知足知止。《庄子·天道》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淳朴的本性,那他就是天下最完美的人了。

老子说:“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过分的贪爱必定会导致更大的耗费,过多的敛聚必定会导致更大的丧失。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无自制力地去追求不属于自己的巨额财富,最后一发不可收拾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这里说明了过分放纵感官欲望的弊端,要求人们节制过度的感官享受,以免因沉湎物欲而误入歧途。《庄子·大宗师》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一个人的嗜好欲求太深的话,他的灵性与智慧就会被遮蔽。许多人深陷欲海、贪婪无度,沉醉于财色美食等享受,失去了心智的判断力,最终没有落个好下场。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人的正常欲望是可以理解的,但贪婪却是祸根。无数生活实例验证了老子的观点,贪欲造成了不少人的堕落,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甚至引发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所以,老子得出结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产生危险。

道家的质朴仁厚、少私寡欲、淡泊洁身的思想,挖掘人们心灵深层的积极自制力,深刻反省功利压制下的人性,无疑有助于人们认识人性的本真。这些思想对现代人积极品格的完善,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2ecxYn65f/Mn78EX5dj/jHEMNhWh5P7rC1QQh1vyHdPg1CANCSaEuokXUFquxoC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