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2 西方炼金术

简 史

(1)古希腊的炼金术

最初的炼金术士是一批古希腊后期注重实际的工艺家,他们都掌握着很好的实验技艺。

初期,炼金术士并不相信能真炼成贵金属,后来,当他们开始接受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后,便认为自己制造出来的酷似黄金的产物确实是真正的黄金了。

古希腊的炼金术士展示了他们的聪颖才智,发明了蒸馏器、熔炉、加热锅、烧杯、过滤器及其他一些装置仪器。

由于伪造黄金的活动泛滥成灾,罗马帝国的皇帝戴克里先在296年命令将炼金术有关书籍全部烧毁,古希腊的炼金活动也就终结了。

(2)阿拉伯的炼金术

西罗马帝国衰败后,阿拉伯民族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建立起一个包括埃及、西班牙、波斯及阿拉伯半岛的宏大帝国,从而为传承古希腊炼金术创造了条件。

7~9世纪,中国炼丹术传到了阿拉伯,从而促进了阿拉伯炼金术的发展。

首先,阿拉伯炼金术和中国炼丹术都认为物质可以通过某种媒介实现相互转变,进而达到化贱金属为贵金属的目的;其次,所用药品基本相同,主要是硫、汞、丹砂、硝石、雄黄、矾石等无机物及醋等少数几种有机物;再次,所用装置也大体一致。另外,在一些阿拉伯炼金文献中常提到“中国”、“中国的”、“中国产”字样。不同的是,中国的炼丹家主要是炼制长生不老的“仙丹”,而阿拉伯的炼金术士则以变贱金属为贵金属为主要目的。

(3)中世纪欧洲的炼金术

11世纪、12世纪以来,一些欧洲学者从阿拉伯文化遗产中看到了值得学习的科学知识,把一些阿拉伯作品译成了拉丁文。于是,阿拉伯人的医学、哲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的学术成就成为欧洲人的研究对象。阿拉伯的炼金术也因此而传入欧洲。

由于炼金术符合封建统治者企求富贵的愿望,因此一经传入便很快得到欧洲各国统治者的赏识和利用。一时宫廷和教堂内炉火升腾,烟雾缭绕,从事炼金的人与日俱增,使得寻找所谓“哲人石”将普通金属点化成金、银成为炼金术士的主要目的。

欧洲的炼金术士很少兼通医药,主要人物多是僧侣,兼搞星占术和幻术。

欧洲的炼金术在数百年的历史中没有多少超前的化学成就,成绩显著的炼金术士和著作也极少。

导 图

人物小史与趣事

培根

培根(R.Bacon,约1214—1294),英国哲学家、科学家、教育改革家,生于萨默塞特的伊切斯特。其研究领域包括语言学、光学、天文学和数学,被西方誉为“那个时代最富有学问的人”。

1242~1257年,他将精力主要投入光学和炼金术等实践性研究领域,有一个完整的炼金术实验室。在他的《第三著作》中有一节专门讲炼金术。他还认为化学是物理学和生物学中间的科学。培根介绍的火药组成是硝石、木炭、硫磺的比例为7∶5∶5,由于其中硝石太少而效果不好。培根还因灯在密闭器内必灭,证明空气为燃烧所必需。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燃素说的出现提供了初步的实验基础。 Mx1PxIj+2dnXAZk08KYCy8fwshfgWls+NKPazJVRGQCbcLI+BZFcVcguvPMVLmx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