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2 祛斑美白化妆品配方实例

3.2.1 熊果苷美白化妆品

(1)氢醌 (对苯二酚) 水溶性白色针状结晶,传统美白祛斑成分,具有凝结蛋白质的作用,通过凝结酪氨酸酶,使酶冻结失活抑制黑色素的生成。此外,氢醌在一定浓度下可致黑色素细胞变性、死亡。美国FDA认定氢醌为安全、有效的美白剂,欧共体批准的使用量为2%。我国1999版化妆品卫生规范允许其在局部皮肤美白产品中使用,限用量也为2%,并要求在产品包装说明上标注“含有氢醌”等字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超过5%的氢醌有可能引进“白斑”现象并可致过敏,此外由于对位的两个酚羟基的存在,氢醌性质极不稳定,很容易在空气中被氧化为醌,使其色泽加深。因此,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限定氢醌为禁用美白成分。

(2)熊果苷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是氢醌的糖类衍生物(图3-2),其水解产物为氢醌和葡萄糖,由于氢醌的一个酚羟基形成了糖苷键,因此其稳定性能大大提高。熊果苷的美白祛斑机理与氢醌类似,属于酪氨酸酶抑制剂,其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色斑去除作用较为显著。熊果苷是在厚叶岩菜叶中发现的一种安全的天然美白祛斑活性成分,目前天然熊果苷主要通过越橘科植物提取获得,然而由于提取工艺复杂,天然熊果苷价格十分昂贵。从葡萄糖出发可人工合成纯度较高的熊果苷。随着美白产品的不断开发,熊果苷的衍生物也被开发成美白组分,如熊果苷的酚羟基酯化物,以及维生素C-熊果苷磷酸酯等。其中维生素C-熊果苷磷酸酯具有维生素C和熊果苷的协同作用,并具备很好的稳定性。

图3-2 熊果苷结构

(3)配方举例

配方1:祛斑蛋白乳

制备工艺:

①将水溶性物料(乙醇、L-焦谷氨酸钠、熊果苷、胶原蛋白、支链淀粉)加入去离子水中,加热至65℃至物料完全溶解,加入表面活性剂油醇聚氧乙烯醚;

②将霍霍巴油熔化后,加入水相中,乳化30min;

③降温至55℃以下,加入氢氧化钾、乙二胺四乙酸三钠盐、香精,冷却静置后进行包装。

配方2:熊果苷美白乳

制备工艺:

①将A组分加至去离子水中加热到75℃搅拌溶解得到水相,将B组分混合,在75℃熔化得到油相;

②在75℃下,边搅拌边将油相徐徐加入水相中进行乳化;

③55℃下加入熊果苷、防腐剂,50℃以下停止搅拌,冷却静置后进行包装。

配方3:美白嫩肤精华液

制备工艺:将各组分(除熊果苷外)80℃加热溶解后,降温至50℃,溶解熊果苷即可。

配方4:美白膏

制备工艺:

①将透明质酸钠用100倍的去离子水在50℃以下溶解;

②汉生胶按1∶20比例去离子水在50℃以下溶解;

③将油相物料(维生素E乙酸酯、红没药醇除外)投入油相锅中,加热至85~90℃,至固体物料熔融;

④将去离子水投入水相锅中,加热至100℃后加入水相其余组分搅匀;

⑤将维生素E乙酸酯、红没药醇加入油相锅,混合均匀后,将油相(A)和水相(B)加入乳化锅中,40~50r/min条件下搅拌,加入聚四氟乙烯均质5~10min,85℃搅拌 30min;

⑥待冷却至50℃,用NaOH调节pH值为3.5~5.0,加入防腐剂、香精,搅匀冷却后出料。

配方5:美白淡斑霜

制备工艺:

①将小麦胚芽油和去离子水分别加热至85℃,在去离子水中加入1,3-丁二醇和硬脂酸单甘油酯后,将小麦胚芽油缓慢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乳化30min;

②降温至50℃,加入熊果苷、甘草萃取液、维生素B 3 、苯氧乙醇,搅拌至常温即可。

3.2.2 曲酸美白化妆品

(1)曲酸及其衍生物 曲酸,又称曲菌酸,化学名称为5-羟基-2-羟甲基-4-吡喃酮,外观为无色或浅黄色棱柱形结晶,易溶于水。曲酸最早是由日本学者斋藤贤道在米曲霉菌酿造的酱油中发现的。后来日本、印度、加拿大、美国等的学者从黄曲霉毒素的某些菌株发酵产物中也分离出曲酸,并且产量高于米曲霉发酵。

曲酸及其衍生物的美白机理是通过与铜离子螯合,使得酪氨酸酶失去铜离子而失去催化活性,此外曲酸也同时抑制DHI的聚合和DHICA氧化酶活性,因此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具有增白祛斑的功效。曲酸来自于微生物发酵,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美白剂,因此在化妆品产业方面备受青睐,如日本柯赛公司、山之岗制药公司、埃泽伊公司合作研制了曲酸增白美容乳,日本关西化妆品有限公司开发将曲酸用于洗面奶和沐浴露等清洁类化妆品的配方设计。

但是,曲酸不稳定,对光、热敏感,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另外,曲酸与很多金属离子螯合,尤其是与Fe 3+ 螯合产生黄色螯合物,因此加入曲酸的化妆品稳定性较差。因此,结构更为稳定的曲酸衍生物,如曲酸氨基酸、曲酸脂肪酸酯、曲酸醚、曲酸磷酸酯等曲酸衍生物逐渐被应用于美白祛斑化妆品的配方设计中。

(2)配方举例

配方:美白祛斑霜

注:A-165是聚乙二醇(100)硬脂酸酯和硬脂酸甘油酯。

制备工艺:

①将A组分加入油相锅中,加热升温至80~85℃;

②将B1组分加入水相锅中,加热至80~85℃,B2组分加入水相锅中,恒温20min;

③将B组分加入均质锅中,加入A组分,搅拌乳化5min,均质3min;

④将温度降至60℃,加入C组分,搅拌均匀,均质1min,降温至40~42℃,加入D组分,搅拌均匀,降至室温,即得美白祛斑霜。

3.2.3 维生素美白化妆品

3.2.3.1 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

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强的抗氧化剂,其在体内可以和氧自由基结合发生还原反应,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的活性,清除有害氧自由基,是最早被皮肤病专家认可的安全的淡化色斑的口服药品。其美白机理为:一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二是将氧化性黑色素还原为无色的还原性黑色素。

维生素C溶于水,皮肤吸收性差,在空气中极不稳定,易氧化变色。因此稳定性更高和透皮性更好的衍生物被大量开发,如维生素C钠盐、维生素C磷酯镁,维生素C棕榈酸酯等。其中,维生素C磷酯镁是一种高透皮性水溶性衍生物,其透皮率为116%,对雀斑、黄褐斑及老年斑均有减轻效果,此外还具有促进胶原形成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配方1:淡斑水凝雾

制备工艺:

①将A组分加入搅拌锅中,加热搅拌升温至80~85℃,恒温20min;

②降温至40℃后加入B组分,搅拌均匀后加入C组分;

③加入适量D组分,调节pH值为5.8~6.2后搅拌均匀,即得淡斑水凝雾。

配方2:祛斑乳霜

注:乳化剂SS是甲基葡萄糖苷倍半硬脂酸酯,SSE-20是甲基葡萄糖苷倍

制备工艺:

①将A组分加入油相锅中,加热至80~85℃,搅拌均匀;

②将B1组分加入水相锅中,加热至80~85℃,搅拌均匀,加入B2组分恒温20min;

③将B组分加入均质机中,加入A组分搅拌乳化5min,均质3min;

④降温至45℃,加入预热后的C组分搅拌均匀,加适量的D组分调节pH值为5.5~6.0,搅拌均匀;

⑤加入E组分搅拌降温至室温,即得祛斑乳霜。

配方3:美白化妆水

制备工艺:将各物料加热溶于水即可。

3.2.3.2 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主要包括 α -生育酚、 β -生育酚、 γ -生育酚、 δ -生育酚四种,是氧自由基的直接清除剂,与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一起构成体内抗氧化系统。维生素E可与羟自由基迅速反应,带走氧化脂肪酸的自由基,形成更稳定的自由基而发挥高效的抗氧化能力。在黑色素的形成过程中维生素E不仅能直接抑制酪氨酸酶,还可能影响酪氨酸、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反应后的水平,通过直接抑制酪氨酸酶家族的活性或反应水平而抑制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维生素E是维生素家族在化妆品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类原料。

配方4:祛斑精华

制备工艺:

①将40%~50%的去离子水加热到65℃,加入当归提取液并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备用;

②将剩余的去离子水加热到65℃,依次加入1%HA、维生素C磷酸酯镁盐、烟酰胺和乙酰壳糖胺并搅拌均匀,备用;

③将维生素E加热至80℃并搅拌至均匀,备用;

④将①混合物加入到③的备用液中,并搅拌均匀,然后继续加入②的备用液,2500~3500r/min搅拌至均匀状态;

⑤自然冷却至45℃时加入异噻唑啉酮、二氧化钛并搅拌至均匀,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祛斑精华。

配方5:维生素E美白霜

制备工艺:

①将维生素E、乙酰羊毛脂、鲸蜡醇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加热至70℃混合成油相;

②将山梨醇、 N -油酰基- N -甲基牛磺酸钠和水混合而成的水相加热至70℃;

③在搅拌下将水相加入油相中,冷却至50℃,加入甘草查耳酮A,搅拌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得维生素E美白霜。

3.2.3.3 维生素B 3

维生素B 3 又称烟酰胺,属于B族维生素,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防治糙皮病、舌炎、口炎、光感性皮炎和化妆性皮炎,是化妆品行业中常用的抗衰老组分,同时兼有美白效果。其他酪氨酸酶抑制剂和抗氧化美白组分不同,维生素B 3 通过抑制黑色素颗粒的形成及其黑色素颗粒向表皮细胞的传递,抑制色斑的形成。此外维生素B 3 还具有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和色素排泄的作用。

配方6:烟酰胺美白乳液

制备工艺:

①将上述A组分投入油相锅,加热至80℃,溶解后待用;

②将B组分投入乳化锅,加热至80℃,保温20min;

③将A组分加入B组分乳化锅中,均匀搅拌25min,将制得的乳液冷却至40℃得到美白乳液。

3.2.4 草药美白化妆品

中医认为气血阻滞、肝气郁结等原因导致色斑形成,可通过服用养血补血、活血行气、舒肝解郁的草药来减少黑色素的形成。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药材中具有美白作用的大量活性物质被发现,如黄酮类、类黄酮类、多糖类、挥发油、有机酸、三萜皂苷类等,并且可以从多种途径抑制黑色素生成及促进黑色素排出,从而达到多组分协同美白功效。

3.2.4.1 富含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减少色素沉着等作用。大量植物黄酮类提取物,如银杏提取物、竹叶提取物、甘草黄酮、大豆异黄酮等,被应用于化妆品配方的设计。

(1)甘草提取物和甘草黄酮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历来就有“十方九草”之说。甘草主要的活性成分——甘草素和甘草苷属二氢黄酮类,是甘草和光甘草根茎中的药效成分。甘草和光甘草根茎中总黄酮含量约为3%,其中以甘草苷含量最高。甘草素有抗氧化、抗过敏、抗霉菌、防止皮肤老化和清除超氧离子等作用。甘草苷有抗炎、抗皮肤肿瘤和有效祛除皮肤色斑的作用。甘草素和甘草苷的美白作用主要来自其对酪氨酸酶、多巴色素互变异构酶(TRP-2)活性的抑制和对5,6-二羟基吲哚(DHI)的聚合的阻碍。在化妆品中,甘草黄酮或甘草提取物是较为常用的原料。

配方1:甘草香粉

制备工艺:

①在70~75℃下于水浴上使丙三醇溶解于去离子水;

②溶解汉生胶和聚乙烯醇,加入甘草提取物,加热至75℃;

③搅拌下加入已混合均匀的丙三醇和去离子水中,使充分乳化,继续搅拌至冷,45℃时加入TiO 2 、维生素C磷酸酯镁、薄荷脑、精制高岭土、防腐剂和香料,研磨,脱水,包装。

配方2:美白霜

制备工艺:

①将A组分投入油相锅加热至85℃,搅拌溶解完全后保温待用;

②将B组分加入水浴锅中,加热至85℃,搅拌溶解完全后保温待用;

③将乳化锅预热至60~65℃,搅拌速度为45r/min,先将B组分抽入,再将A组分抽入,搅拌30min,温度保持在85℃,均质3min;

④将C组分加入乳化锅,均质4min,保温搅拌30min,温度保持在80~85℃,搅拌速度35r/min;

⑤降温至40℃依次加入E组分、F组分、G组分,保温搅拌10min,搅拌速度35r/min,加入D组分,保温10~20min,温度降至40℃出料。

配方3:美白凝露

制备工艺:

①将A组分加热至80~90℃溶解;

②待温度降至45℃,将B组分加入A组分中,加热,搅拌均匀;

③加入C组分,调节pH值至5.0~6.0,加入D组分,搅拌均匀,待降温至30~40℃即得美白凝露。

(2)竹叶提取物和配方举例 竹叶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酚酸类、生物碱、多糖、氨基酸、肽类和蒽醌类等,竹叶黄酮是竹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抑菌杀菌、消炎、清除氧自由基等功能,此外对皮肤具有抗衰老、抗辐射、美白、保湿等功能。

配方4:竹叶黄酮护肤霜

制备工艺:

①A组分搅拌加热至85℃,保温20min;

②B组分搅拌加热至45℃,将A、B两组分合并乳化30min;

③冷却至45℃,加入C组分,匀质,冷却至30℃出料即得护肤霜。

3.2.4.2 富含类黄酮类

类黄酮类是植物重要的一类次生代谢多酚产物,它以结合态(黄酮苷)或自由态(黄酮苷元)形式存在于水果、蔬菜、豆类和茶叶等许多食源性植物中。类黄酮可分为:黄酮醇类,如槲皮素、芸香素、芸香苷;黄碱素类,如木犀草素、芹菜素;黄烷酮类,如橙皮苷、柚皮苷;黄烷醇类,主要为儿茶素;花青素类;原花青素类;异黄酮类。这类物质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含有酚羟基,因此是一类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能够抑制皮肤内自由基的生成。

配方5:火棘果原花青素霜

制备工艺:

①将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凡士林、液体石蜡和司盘-60混合并水浴加热至80℃使之全部熔化,得到油相;

②将去离子水、甘油、吐温-80和火棘果原花青素提取液置于另一容器中并水浴加热至80℃,得到水相;

③在不断搅拌下将80℃的油相缓慢加入80℃的水相中,研磨使其乳化;

④温度降至50℃时加入尼泊金乙酯的乙醇溶液和柚皮挥发油提取液,充分研磨至乳化完全,冷却至室温得火棘果原花青素霜剂。

配方6:儿茶素养颜修复面霜

制备工艺:

①将乳化剂、润肤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肉豆蔻酸异丙酯、鲸蜡硬脂醇、聚二甲基硅氧烷、角鲨烷)投入油相锅中,加热至70~85℃,等所有组分熔融后保温,制得油相;

②将保湿剂、增稠剂和去离子水依次投入水相锅中,加热至70~85℃,保温15~30min使其充分溶解,制得水相;

③将油相和水相依次抽入乳化锅中,均质5~15min,搅拌速率为2000~4000r/min,而后保温搅拌15~45min,搅拌速率为30~50r/min;

④冷却至40~45℃,加入氢氧化钾,搅拌均匀;

⑤加入抗敏剂、美白剂、抗氧化剂和防腐剂,搅拌均匀,得到养颜修复面霜。

配方7:芸香苷活性美白霜

制备工艺:

①将油相A组分和水相B组分(香精除外)分别加热到80℃;

②在80℃下,边搅拌边将B组分缓慢加入A组分中进行乳化;

③自然降温至50℃以下加入香精,冷却静置后进行包装。

3.2.4.3 其他草药提取物

草本提取物除了富含黄酮、类黄酮等美白物质以外,还含有多种安全的活性成分,因此在化妆品工业中越来越受到重用,如当归中含有的当归多糖;苹果、柠檬等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果油、果酸等;芦荟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芦荟素、蒽醌衍生物、芦荟苦素等;人参中含有人参皂苷、人参酸、维生素、精油等。这些有效成分在皮肤的美白、淡斑、护理等多个方面均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配方8:松茸美白乳液

制备工艺:

①将A组分和B组分加热至80~85℃,完全溶解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将B组分加入A组分,并均质3min,均质速度为3000r/min;

②继续搅拌并加入C组分,开始逐渐降温;

③降温至45℃以下,依次加入D组分的原料,38℃出料灌装,得到美白乳液。

配方9:人参果美白乳

制备工艺:

①将A组分加热到80℃溶解,将C组分中的去离子水和人参果提取物加热至85℃溶解,保温备用;

②将C组分加入A组分中,搅拌溶解后,均质2~3min;

③将B组分和D组分加入混合物中,搅拌均质2~3min,缓慢搅拌降温;

④温度降至45℃,加入防腐剂和香精。

配方10:当归、甘草、芦荟美白护肤霜

制备工艺:

①将A组分和B组分(芦荟浸膏除外)分别加热至90℃完全熔化呈均相;

②B组分90℃左右保温20min,灭菌后分别过滤;

③搅拌下,慢慢将A组分加入乳化罐中与B组分搅拌乳化1h;

④降温至65℃时加入芦荟浸膏,降温至45℃加入茉莉香精、布罗波尔、尼泊金丙酯,待温度降至35℃停止搅拌,静置得到乳膏状产品。

配方11:白芷美白霜

制备工艺:

①白芷水回流提取,白蔹、白鲜皮乙醇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1g浸膏;

②将A组分混合加热至80℃保温过滤得油相,B组分加热至80℃保温过滤得水相;

③将油相缓慢加到水相中,高速均质5min(均质2min时加入中药浸膏),搅拌冷却,待温度降至45℃加入氮酮、茉莉香精,搅拌均匀即得中药美白霜。

配方12:中药祛斑美白霜

制备工艺:

①取A组分、B组分、C组分,分别加热至85℃;

②先将A组分置搅拌机中,开动搅拌,再将B组分缓缓加入油相中,依同一方向搅拌,加入C组分,再将乳化液通过乳化器乳化至白色细腻膏体,灌装,即得。

配方13:复方当归美白淡斑霜

制备工艺:

①将水相(B组分)和油相(A组分)原料分别加热至85℃左右,分别保温10min;

②然后将油相缓缓加入水相中,并不断搅拌混合5~10min,加入中药提取物搅拌均匀;

③降温至45℃时加入防腐剂、茉莉香精,继续搅拌均匀,直至室温即可。

3.2.5 动物来源美白化妆品

3.2.5.1 珍珠美白化妆品

珍珠,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此外还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蛋白质、多肽、多糖、微量元素、类胡萝卜素及B族维生素。珍珠始载于《开宝本草》,自古药用,具有安神定惊、清热益阴、明目解毒、收口生肌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称“珍珠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

配方1:珍珠粉美白霜

制备工艺:

①将亲油性珍珠粉均匀地分散在A组分体系中,得油相,将B组分混合,得到水相;

②将A组分和B组分分别加热至80~90℃,然后将B组分缓慢加入A组分中,同时快速搅拌,均质处理3~5min;

③降温至40~45℃,加入C组分,继续搅拌至完全冷却,出料。

3.2.5.2 胎盘美白化妆品

胎盘提取液中富含氨基酸、酵素、激素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胎盘提取液具有机体免疫调节、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抗疲劳延缓衰老等功效。胎盘提取液通过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加速黑色素的代谢和排泄,实现美白的效果。相关临床试验验证了其美白功效。为增加其效果,市场上许多含胎盘提取液或胎盘素等相关成分的美白产品大都辅以其他活性成分,如维生素E、维生素C、曲酸、熊果苷等。

配方2:嫩肤美白营养液

制备工艺:混合均匀,溶解各组分即可。

配方3:祛斑增白乳液

制备工艺:

①将去离子水和甘油单硬脂酸酯混合均匀,加热至65℃溶解,获得水相;

②将聚氧乙烯十六醚、硬脂酸、十六醇、肉豆蔻酸异丙酯原料混合加热到65℃,获得油相;

③在65℃下,边搅拌边将油相加入水相中进行乳化;

④温度降至50℃以下加入曲酸(或曲酸衍生物)、胎盘提取液、尼泊金甲酯、香料,冷却静置后即得祛斑增白乳液。

3.2.5.3 蜗牛液类

蜗牛黏液里富含蛋白质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甘醇酸、软骨素、尿囊素等多种天然再生成分。蜗牛的多种天然成分能快速改善过敏性肌肤、粉刺痤疮,具有保湿及美白祛斑的效果。

配方4:蜗牛萃取液化妆品

制备工艺:

①将甘油、PEG-100硬脂酸酯加入去离子水中,加热到80℃溶解,混合均匀;

②冷却至45℃,搅拌状态下加入蜗牛黏液提取物、各种提取物和透明质酸钠,搅拌均匀;

③冷却至30℃,出料、静置、灌装、包装即可。

3.2.5.4 其他

其他各种动物来源的组分,由于其蛋白中氨基酸的组成与人体肌肤构成相近,和人体皮肤具有极强的亲和性、安全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能增进皮肤细胞的活力,防止皮肤老化并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具有美白功效。

配方5:丝露祛斑美白霜

制备工艺:

①将卡波尔940加入去离子水中,加入三乙醇胺后分散均匀,抽入80~85℃的乳化锅中,慢速搅拌后加入吐温-20、尼泊金乙酯、蚕丝肽蛋白、丙三醇搅拌均匀;

②将辛酸癸酸三甘油酯、26 # 白油、16/18醇、单硬脂酸甘油酯、棕榈酸异丙酯、维生素E乙酸酯、尼泊金丁酯加入油浴锅中,加热至80~85℃,混合均匀;

③快速搅拌条件下将油浴锅中的物料加入乳化锅中,搅拌10min,真空均质5min;

④缓慢搅拌冷却至45~55℃,加入熊果苷和香精混合均匀后,出料。

3.2.6 其他类型美白化妆品

3.2.6.1 传明酸

传明酸又名氨甲环酸,是一种人工合成氨基酸,也是近年来化妆品中较为常用的新型美白祛斑成分之一。传明酸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纤溶酶原-纤溶酶系统干扰黑色素细胞和角朊细胞的相互作用,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传明酸又被称为凝血酸,具有止血作用,因此针对血管扩张、破裂引发的色素沉着效果显著。

配方1:传明酸美白化妆品

制备工艺:

①将光甘草定、1,3-丙二醇混合后,加热至70~75℃完全溶解,加入羟苯甲酯搅拌溶解后冷却至室温;

②将去离子水加热至90℃,加入熊果苷、传明酸,搅拌溶解后加入酵母提取物,分散均匀后加入雪绒花、桑树根、铁皮石斛提取物,混匀得美白水。

配方2:传明酸美白保湿精华液

制备工艺:先将除左旋乳酸以外的其他原料依次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最后用左旋乳酸将pH值调至6.5~7.0即可。

配方3:美白营养液

注:MONTANOV 68是鲸蜡硬脂醇(和)鲸蜡硬脂基葡糖苷

制备工艺:

①A组分加入油浴锅中加热至80~85℃;

②B1组分加入水相锅中,搅拌加热至80~85℃,加入B2组分,保温20min,加入均质器中,加入A组分搅拌乳化5min,均质3min;

③待降温至60℃,加入预热的C1组分、C2组分,搅拌均匀,均质2min;

④降温至40~42℃,加入D组分搅拌均匀,降温至35℃,即得美白营养液。

3.2.6.2 4-甲氧基水杨酸钾

4-甲氧基水杨酸钾(4MSK)与水杨酸在结构上具有类似性。4MSK水溶性较好,并能与配方中多种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成分配伍使用。4MSK不仅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可能对传送黑色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角质形成细胞也能起到相应作用,属于药用美白成分,具有防治因日晒而生成的色斑、雀斑的效果,同时还可调整角化过程不顺的状况。

日本资生堂称之为第五代美白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专门特发了一个《卫生部关于批准4-甲氧基水杨酸钾作为化妆品原料使用的通知》,可见4MSK是目前炙手可热的美白淡斑有效成分。

配方4:4MSK美白淡斑精华液

制备工艺:将4MSK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桑白皮萃取液、HA、甘油、苯氧乙醇,搅拌均匀后即可。 vAk5WTUZoYd6GqeKLisRUUA6Pye4Uh7RmXnzVr24/tca8xU9dZMZPvd8YOe5bTa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