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体检后,认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了交待,便将体检报告扔在了一边。其实,体检之后才是真正管理健康的开始。体检报告单就相当于我们健康状况的考试成绩,受检者应了解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并积极改正,如此才能真正发挥体检的作用。
不少人参加完体检,就随手把体检报告扔在一边,时间久了常忘记放在哪里。医生建议,最好将历年的体检报告保留起来,以便和下次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对照,帮助了解某些疾病最早出现的时间和程度,以帮助医生作为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
每次拿到体检报告后,受检者可以将此次检查结果与历年报告进行对比,认真查看是否出现新的异常、原来异常指标的发展状况,并对健康指标进行连续、动态的观察,全面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针对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或治疗方案。
体检磁卡也要妥善保管,以便体检后进行咨询及领取体检报告时使用。
很多人听到医生建议复检时,都担心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其实,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因为一些体检项目会受时间、药物、生理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单凭一次体检结果便判定身体正常与否是不科学的。如果体检结果不在参考值范围,最好过一段时间再去体检机构检查一次,即复检。
通过复检,可排除生理状况变动所引起的偏差,如在X线检查时移动,可造成影像模糊;女性在经期检查会对尿常规和大便常规结果造成干扰。如果确实存在生理异常,复检还能起到监测某项指标或疾病发展状况的作用,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当体检项目出现异常时,应遵循医嘱按时复检,才算是一次完整的健康检查。
复检前也要和正常体检前一样,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保证良好的休息,注意清淡饮食,该空腹的项目一定要空腹,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对体检结果的干扰。
某些常规检查后,由于检查方式、环境等因素影响会使受检者产生不适感,应注意以下禁忌。
◎抽血后,用棉签按压针孔处3~5分钟,不要用手按揉,以免皮下淤血。有出血倾向者,应延时按压。
◎抽血后若出现头昏、眼花、乏力等症状,应平卧待症状缓解后再活动。
◎抽血过后,注意防止感染;若局部出现淤血,可在24小时内冰敷,24小时后热敷。
血常规是常见检查项目
◎胃镜检查后2小时内不宜吃东西,待咽部的麻醉药作用消失后可试服流质食物,如养胃的小米粥。
◎胃镜检查后当天不建议开车,最好让家人开车或打车。
◎胃镜检查后的1~4天内,受检者会感觉咽部不适、疼痛,不用过于担心,大多数人可正常饮食、生活。若疼痛严重时,最好休息,食用流质、软嫩的食物,忌食生冷、干硬、刺激性食物以及烟酒、浓茶和咖啡。
◎检查后3天内,留意大便颜色,如果出现柏油样便,应立即就医。
◎肠镜检查结束初期,空气积聚在大肠内,可能会感觉腹胀不适,一般过数小时即可消失;若腹胀明显,应及时告知医生,由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检查后若出现持续性腹痛或大便出血的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发生意外。
◎如果无特殊情况,可遵循医嘱进食。
◎肠镜检查结束后3天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且忌做钡灌肠检查。
体检过后,一些指标存在异常,很可能是饮食习惯造成的,如血脂、血糖过高。一般合理地调整饮食,就有机会使这些指标恢复正常。但若置之不理,这些本来不足以构成疾病的指标,将有可能转变为疾病。以下几类人群与饮食不当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需要在体检后进行饮食调节。
临界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在141~159mmHg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之间。临界高血压者最终发展为高血压的概率是血压正常者的8倍。饮食过咸、爱吃大鱼大肉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因素之一,建议临界高血压者每天摄盐量不超过6克,少吃高脂肪、高糖食物,多吃富含钾元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帮助血压尽快恢复正常。
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
糖调节受损是指空腹血糖数值在5.6~7.0mmol/L之间,为防止血糖进一步升高,应按照糖尿病的饮食原则来要求自己。糖调节受损者应控制好总热量的摄入,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食物;少吃甜食,如白糖、巧克力、甜饮料、甜点及含糖量高的水果;少吃精制米面,适当增加粗粮,多吃热量较低的蔬菜。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偏高。高脂血症最大的危害是导致动脉硬化,进而引起一系列心血管疾病。所以,高脂血症者应控制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避免烟酒加重血管损伤。
高尿酸血症者是指血尿酸指标大于420μmol/l,但并未发生关节疼痛等症状。如果任其发展,最终可能患上痛风,痛风会给人体的健康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所以高尿酸血症者应及时进行饮食调节。饮食要点是要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鱼、虾、动物内脏等,限制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宜多吃水果和蔬菜,适量多喝白开水。
脂肪肝浸润是指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10%或组织学上8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若不加以控制最终可能转变为不可逆脂肪肝,影响正常的肝功能。脂肪肝浸润者应限制热量和脂肪的摄入,适当增加粗粮的比例,多吃新鲜蔬菜、瓜果。
俗话说:“病从口入。”这话不无道理,尤其是富贵病高发的今天,更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做到营养均衡、粗细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