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CHAPTER 4

腱鞘炎(桡骨茎突腱鞘炎、屈指肌腱腱鞘炎)

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损伤性疾病,可发生于多个部位,手与腕部狭窄性腱鞘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腱鞘炎。在手指常发生屈肌腱鞘炎,在腕部为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鞘炎,又称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该病好发于长期、快速、用力使用手指和腕部的中老年妇女、轻工业工人和管弦乐器演奏家等。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电脑病的一种,临床表现主要慢性疼痛,进行性加重,可放射至全手、肩部和肘部,拇指无力,拇指及腕部活动障碍。

病因病机

腱鞘炎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后世医家在此理论之上又提出热痹概念,风寒湿邪闭阻,郁而化热,寒从热化发为风湿热。可见,中医学认为,痹症病因为多为风、寒、湿、热之邪,临床诸邪常合而为病,邪气凝聚,阻滞气血运行,不通则痛。

在桡骨茎突处有一浅而窄的骨沟,腕背侧韧带覆盖其上,共同形成一骨纤维性鞘管。此鞘管中容纳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两肌腱一起通过鞘管后分别止于第一掌骨和拇指近节指骨。当肌肉带动肌腱活动时,腕部及手指产生相应的动作,此时肌腱与鞘管之间产生摩擦,特别是当腕部尺偏或者活动大拇指的时候,摩擦力更大。

正常人的手指屈肌腱在经过手指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的地方,都有纤维鞘明显增厚形成的韧带,起加强固定的作用。手指的屈伸活动频繁,损伤机会也多,长期的摩擦、慢性劳损或寒冷的刺激,可以使肌腱与腱鞘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最后的结果是:一方面使肌腱水肿,增生肥厚,通过腱鞘困难;另一方面腱鞘水肿、增生使骨纤维管道变窄,进一步使肌腱在腱鞘内活动困难,并产生疼痛症状。正是由于环状韧带的存在,压迫水肿、增厚的肌腱,形成葫芦样肥大,更加影响了肌腱的滑动。变粗的肌腱突然通过狭窄处,手指解锁,发出像扣动扳机似的弹响声,这就是弹响的来历,一般多见于手指肌腱的腱鞘炎。根据这种响声,腱鞘炎又被称为“弹响指”或“扳机指”。

治法治则

对于腱鞘炎的治疗临床上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封闭治疗、中药治疗、针刀治疗等。

封闭治疗也称为“局封”,是临床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见效快等特点。封闭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将局麻药(利多卡因)和激素类药物(如曲安奈德等)的混合液注射于疼痛的部位,达到消炎、镇痛的目的,但避免次数过多、药量过大,以免导致封闭治疗的并发症,所以应该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封闭才能在临床中取得显著疗效。

中药熏洗治疗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的一种外治法,可以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从而起到消炎退肿的作用。同时,药物通过皮肤吸收的方式进入人体,直接迫近病灶起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效果。中医熏洗疗法是伤科常用的治疗方法。

外治方

1.舒筋汤

【组成】 伸筋草、豨莶草、海桐皮、续断、当归、花椒各30g。

【功效】 通经活络,活血止痛。

【主治】 患处可扪及一豌豆大小的压痛结节,伸屈患指时有时有弹响;腕部桡侧疼痛,提重时乏力,疼痛加重;桡骨茎突处可扪及一豌豆大小的结节,压痛明显,握拳尺偏试验为阳性。

【用法】 将上述药物兑水1000~1500ml,文火熬煎,凉却至50℃左右(以不烫伤皮肤为标准温度)后,将患指或腕部浸泡于药液内,每浸泡数分钟后将患指或腕部反复屈伸活动数分钟,又浸泡、再活动,如此交替进行30~60分钟,若药液温度降低时可加热,每日2~3次,5日为1个疗程,不愈可连续进行3个疗程。

【处方总结】 伸筋草、豨莶草、海桐皮、续断可祛风湿、通经络;当归可活血补血;花椒可温中止痛。本组观察51例,1个疗程痊愈者5例,占9.8%;2个疗程痊愈者31例,占60.8%;3个疗程以上痊愈者14例,占27.4%,总治愈率为98%,无效1例,占2%。

【来源】 张攸安.舒筋汤浸泡治疗狭窄性腱鞘炎51例[J].中国骨伤,1992,2:39.

2.通络止痛洗剂

【组成】 伸筋草、透骨草各20g,威灵仙、木瓜、花椒、当归各15g,麻黄、红花各10g,桂枝12g。

【功效】 祛风散寒,通络除湿,活血化瘀。

【主治】 桡骨茎突部疼痛及压痛,局部肿胀隆起,腕及拇指活动疼痛加剧,伸拇受限;慢性期可以摸到硬结,X线无骨性反应;患者拇指在内握拳,拳向尺侧屈曲时,桡骨茎突部疼痛加剧。

【用法】 将上药放入缝制的纱布袋内,加水1500ml,煎煮30分钟,加入黄酒、白醋100ml,热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15日为1个疗程,每剂药用3~4日。嘱患者尽可能地减少手腕部活动,如洗衣、拧毛巾等。

【处方总结】 方中麻黄疏散风寒,通阳开痹;当归活血通络;桂枝温经通络;花椒温经散寒;威灵仙、木瓜祛风除湿;红花、伸筋草、透骨草、黄酒活血化瘀;白醋有利于药物在组织中渗透。本组观察36例,随访时间10~12个月,结果痊愈24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67%。

【来源】 杨峰,李生财,史新平.通络止痛洗剂治疗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36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2,19(1):24-25.

3.透骨散

【出处】 南京市中医院自制

【组成】 透骨草10g,伸筋草10g,寻骨风10g,防风10g,苦参10g,积雪草10g,艾叶9g,花椒9g,红花9g,赤芍9g等。

【功效】 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清利湿热。

【主治】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和手指屈肌腱鞘炎。

【用法】 将以上药物混合后打碎,用时取药100g(为1剂),冷水浸泡15分钟,置砂锅中,加水2000ml,放火上加热,沸腾10分钟后离火,烫汽熏蒸,水温后倒入盆中,将手放入药水中浸泡,药袋置于疼痛处,同时适当活动手指关节,早、中、晚各1次,每次30分钟,中途水冷可加热,连用10日。

【处方总结】 透骨散中透骨草、伸筋草、艾叶、积雪草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红花、赤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苦参清利湿热;花椒走窜行下达之能、调达关节、温经止痛。本组观察本组185例,优166例,良17例,可2例,优良率为98.9%。

【来源】 刘亭.中药透骨散熏洗治疗腱鞘炎185例[J].河北中医,2004,26(7):510.

4.复方苦酒膏

【组成】 处方1:白面粉100g,薏苡仁100g,桑白皮25g,地榆40g,自然铜(煅)20g;处方2:鸡血藤20g,五加皮5g,生草乌20g,肉桂5g,透骨草10g,海桐皮20g,独活20g,黄柏10g,醋2000g。

【功效】 活血祛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主治】 损伤部位疼痛,功能障碍。治疗前根据病史、症状,经X线检查除外骨质异常确诊。

【用法】 将处方2各药粉碎,用醋浸泡7日,过滤,滤液备用;将处方1各药(除白面粉)混合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与白面粉混匀备用。取上述滤液700g加热至沸,另用滤液400g将处方1细粉调成糊状,随即将糊状液倾于沸腾的滤液中,不断搅拌,至全部成糊化膏状时停火即成复方苦酒膏,放凉备用。使用时,将上述复方苦酒膏均匀抹在棉纱布上外敷于患处,用弹力网状绷带外部固定,每日换药1次。

【处方总结】 方中的薏苡仁、桑白皮具有利水除痹舒筋的作用;地榆、黄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自然铜、鸡血藤具有活血散瘀之功,用于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五加皮、生草乌、透骨草、海桐皮、独活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和消肿止痛的功能,临床常用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和跌打损伤;肉桂具有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的作用;醋有散瘀止血的作用。本组观察腱鞘炎30例,3日内肿胀消退、疼痛减轻18例(60%),1周内肿胀消退、疼痛减轻11例(36.7%),治疗超过1周肿胀、疼痛无变化1例(3.3%),总有效率为96.7%。

【来源】 孟凡珍,刘煜,陈慧肃.复方苦酒膏外敷治疗软组织损伤和腱鞘炎100例[J].四川中医,2006,24(8):80.

5.中药泡洗方

【出处】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外洗经验方

【组成】 苏木10g,丹参15g,红花6g,乳香6g,没药6g,羌活10g,威灵仙16g,五加皮15g。

【功效】 舒筋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 狭窄性腱鞘炎处于Ⅰ期的患者:掌指关节掌侧局限性疼痛,并有压痛,但不出现弹响,主动伸屈活动正常。

【用法】 加水2000ml,煮沸15分钟后倒入盆内,患指置于盆上,用毛巾覆盖熏蒸,待药液温度降低后,将患指放进药液中浸泡,轻柔地活动患指。2次/日,30分钟/次,7日为1个疗程,小心烫伤。

【处方总结】 方中苏木、丹参、红花、乳香、没药、羌活、威灵仙、五加皮等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通过熏洗可使局部组织温度增高,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增加局部血流及营养,清除代谢瘀积产物,温通静脉瘀滞。同时,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起到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经止痛,使局部炎症和瘀血吸收,肿胀消退,疼痛缓解。熏洗同时患指做适当功能活动,局部配合平乐展筋丹和手法按摩治疗,也可以促进局部气血疏通,加速血液循环,提高疗效。本组观察63例(92指)按上述标准评定,治愈45例,显效13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

【来源】 马文龙,程春生,查朱青.中药泡洗治疗Ⅰ期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63例[J].中医药导报,2010,16(4):71.

6.疏痛散

【组成】 黄柏30g,大黄30g,肿节风30g,路路通30g,没药20g,细辛10g,乳香30g,王不留行30g,白芷20g,麝香2g,独活20g,羌活20g,草乌20g,川乌20g。

【功效】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通利关节。

【主治】 桡骨茎突局限性疼痛,可放射至手、肘或肩臂部,无力提物,活动腕部以及拇指时疼痛加重,有时伸拇指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桡骨茎突有明显压痛,有时可触及痛性结节,握拳尺偏腕关节时,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

【用法】 将疏痛散中的诸药研磨成粉末状物质,拌匀,加入少量凡士林,用温开水调匀,根据肿痛部位大小,将其均匀地涂抹在纱布上,敷于患处,再用绷带包扎固定,3日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

【处方总结】 川乌、草乌温经通脉,散寒止痛,祛风除湿,为本方的君药;乳香、没药,相须为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效,肿节风、路路通能共同达到祛风除湿之功,共为臣药;佐以大黄、黄柏清热燥湿,通利关节,羌活、独活增加祛风除湿之功。本组观察45例患者,经治疗,痊愈17例,好转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2%。

【来源】 谭花云.疏痛散外敷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45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7):55-56.

7.正骨洗药方

【组成】 当归15g,红花6g,制乳香9g,制没药9g,白芷10g,川芎15g,赤芍9g,苏木9g,秦艽10g,木瓜15g,续断6g,川牛膝9g,羌活6g,独活9g,透骨草9g,威灵仙9g,降香6g。

【功效】 舒筋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 晨起手指关节僵硬,疼痛,或伴有弹响、活动后弹响消失,甚至手指屈伸活动明显受限,被固定在伸直或屈曲位,疼痛及肿胀明显。以拇指发病率最高。

【用法】 将药物研末装布袋。开水冲开药物,每次烫洗30分钟,每日2次,共治疗2周。

【处方总结】 威灵仙、秦艽、木瓜、伸筋草、透骨草、降香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羌活、独活有祛风通痹、散寒止痛之功;白芷、苏木辛温能解表,长于发散肌表游风及寒湿之邪;制乳香、制没药、白芷、川芎、赤芍、续断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当归补血活血治痹;川牛膝能强筋骨。本组观察78例,痊愈47例,好转15例,无效9例,总有效71例,有效率为91%。

【来源】 毛勇.正骨洗药治疗手指狭窄性腱鞘炎临床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0,29(11):859-860.

8.舒筋洗剂

【组成】 秦艽、羌活、五加皮、海桐皮、防风、威灵仙、伸筋藤、忍冬藤、鸡血藤各20g,红花、木瓜、苏木、艾叶、桑枝各10g。

【功效】 通筋活络,止痛。

【主治】 桡骨茎突部疼痛,肿胀隆起,压痛,腕部劳累后或寒冷刺激后疼痛加剧,局部腱鞘增厚,握物无力,活动受限;握拳尺偏试验阳性。

【用法】 将药物加水2500ml,水开后煎20分钟,成药约2000ml,加入白醋30ml以增强药物渗透作用。开始时以药水热气熏蒸患处及腕部,待药水温度下降到60~70℃时用毛巾浸药液后稍待冷却热敷患处及腕部,当药水温度下降至30~40℃时再将患处及腕部浸入药液中浸泡,浸泡30分钟,并辅以适当功能锻炼,每日1剂,3次/日,连续用药15日。

【处方总结】 舒筋洗剂通过皮肤吸收药物直达病所,秦艽、威灵仙、防风、羌活祛风湿、利经络关节,五加皮、海桐皮补肝肾、强筋骨、化水气,伸筋藤、忍冬藤、鸡血藤、木瓜舒筋活络兼有清热解毒之功,红花、苏木行血破瘀、消肿止痛。桑枝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并能引药入上肢经络,使药效达入病所。本组观察40例患者,经治疗,治愈2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0.0%。

【来源】 黄亮,游永亮,万宣,等.舒筋汤外洗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40例[J].江西中医药,2013,12(44):72-73.

9.中药熏蒸方

【出处】 上海魏氏验方

【组成】 桑桂枝各9g,淫羊藿12g,红花9g,牛膝12g,萆薢9g,伸筋草12g,透骨草12g,乳香没药各9g,木瓜9g,羌活12g,独活12g,积雪草9g,川当归9g,补骨脂9g。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化瘀。

【主治】 桡骨茎突部疼痛、肿胀隆起、压痛,腕部劳累后或寒冷刺激后疼痛加剧,局部腱鞘增厚,握物无力,活动受限;握拳尺偏试验阳性。

【用法】 将上述药物装入纱布袋中备用。使用三维多功能牵引熏蒸床,熏蒸腕及前臂20分钟,然后结束治疗。治疗过程中避免烫伤。治疗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处方总结】 当归红花活血养血;乳香、没药、积雪草活血止痛;伸筋草、透骨草、木瓜舒筋活络;桑桂枝、羌独活以祛风湿,或虽无风湿之症先投祛风湿之物以防风寒湿趁虚而入,蕴入阻塞经络,以防未病。本组观察本组72例,经3个疗程治疗后,痊愈35例,占48.6%;好转31例,占43.0%;无效6例,占8.4%;总有效率达93.1%。本文联合银质针治疗,银质针疗法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宣蜇人采用以软组织损害压痛点分布规律,对软组织疼痛患者采用银质针密集型针刺疗法,目前在诸多疾病中有着良好的疗效。

【来源】 张沂,夏炳江,胡柏松.中药熏蒸结合银质针疗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72例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13,25(11):43-44.

10.中药熏洗方

【出处】 四川省骨科医院制剂

【组成】 制川乌、制草乌、寻骨风、大血藤、威灵仙、川芎、红花、三棱、莪术、鸡血藤、海桐皮、土茯苓、王不留行各20g。

【功效】 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主治】 桡骨茎突部疼痛、肿胀隆起、压痛,腕部劳累后或寒冷刺激后疼痛加剧,局部腱鞘增厚,握物无力,活动受限;握拳尺偏试验阳性。

【用法】 药物置于锅中用适量水煎煮,煎沸后20分钟即可倒入熏洗容器。将患部置于液面上,用保鲜膜覆盖住容器口,以热气熏蒸3分钟(注意避免烫伤),待水温降低至合适温度后将患部浸泡药液中15~20分钟。每日2~3次,每剂药可重复煎煮3次。

【处方总结】 制川乌草乌、寻骨风、鸡血藤、威灵仙、川芎、红花、三棱、莪术、鸡血藤、海桐皮、土茯苓、王不留行等药物,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祛瘀通络、软坚散结、除湿止痛。本组观察本组30例,治愈19例,好转10例,无效1例,优良率为96.7%。本文联合手法推拿治疗,可以舒筋活血止痛,弹拨可以松解腱鞘粘连,向远心端牵拉可以拉伸肌腱、疏通狭窄,两法共用,提高了临床疗效。

【来源】 刘灿坤,唐流刚,秦雪飞.中药熏洗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4,32(9):125-126.

11.自拟冰烧散

【组成】 冰片60g,王不留行20g,急性子20g分别粉碎研末,充分混合后保存于广口玻璃瓶中以备使用。

【功效】 活血消肿,软坚散结。

【主治】 桡骨茎突部疼痛、肿胀隆起、压痛,腕部劳累后或寒冷刺激后疼痛加剧,局部腱鞘增厚,握物无力,活动受限;握拳尺偏试验阳性。

【用法】 把医用胶布裁剪至5cm×5cm大小,取冰烧散1.5g置于胶布中央,平铺至约一枚1元硬币大小和厚度。然后在上端点燃,8~10秒后吹灭火焰,趁热敷贴于桡骨茎突之上。每日敷贴1次,一次敷贴6~8小时。

【处方总结】 使用冰烧散后即时镇痛效果明显提高,其原因在于药物组成中的冰片。冰片应用于局部对感觉神经的刺激很轻,而有止痛作用。人工合成冰片的化学产物主要是龙脑和异龙脑,两者都具有抗炎作用,且冰片低浓度有抑菌作用,高浓度有杀菌作用;《本草衍义》中所云冰片特点“独行则势弱,佐使则有功”,在冰烧散的组成中,冰片兼顾发挥“使药”的作用,以促进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王不留行,《神农本草经》曰:“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急性子:破血,消积,软坚。《本草纲目》曰:“凤仙子,其性急速,故能透骨软坚……”本组观察本组33例,治愈25例,占75.76%;好转6例,占18.18%;未愈2例,占6.06%;总有效率达93.93%。

【来源】 唐俊良,杨娟,侯瑶.自拟冰烧散结合手法推拿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5):940-942.

12.外用熏洗验方

【出处】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用熏洗验方

【组成】 桑枝15g,桂枝15g,伸筋草10g,细辛10g,羌活15g,独活15g,秦艽10g,海风藤10g,络石藤10g,红花10g,三七10g,土鳖虫10g,补骨脂20g,牛膝10g,当归10g,木瓜10g,乳香、没药各9g,甘草10g。

【功效】 活血散瘀,通络止痛。

【主治】 桡骨茎突部疼痛、肿胀隆起、压痛,腕部劳累后或寒冷刺激后疼痛加剧,局部腱鞘增厚,握物无力,活动受限;握拳尺偏试验阳性。

【用法】 原文献记载将药物熬制后制成浓缩液,使用时与开水按1∶15的比例在熏洗容器混合后根据水温进行熏蒸、浸泡,必须保证患处有接受热力作用及与中药的接触吸收。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处方总结】 桑枝、桂枝、细辛、羌活、独活、秦艽祛风除湿;红花、三七、土鳖虫活血化瘀;桂枝、细辛、伸筋草、海风藤、络石藤、木瓜、乳香、没药温通筋脉、通络止痛;补骨脂、牛膝、当归补肝肾、养血柔筋。本组观察60例,治愈30例,占50.0%;好转27例,占45.0%;无效3例,占5.0%;总有效率达95.0%。

【来源】 王星喜,谢心军.中药熏洗联合伤速康贴膏外敷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6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12):74-76.

小结

《理瀹骈文》云:“外治非能见脏腑也,然病之在,各有其位,各有其名,各有其形……位不能移也,名不能假也,形不能掩也,此即脏腑告我者也。按其位,循其名,核其形,就病以治病,皮毛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直达脏腑也。”说明外治法在治疗疾病中有独特的功效。中药热敷热力蒸腾促使毛窍开启,血管扩张,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进入肌肤腠理,且药效直达病灶,作用直接,起到满意的治疗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腱鞘炎属“伤筋”范畴,主要病机是局部劳作过度,积劳伤筋或感受风湿寒邪后导致气血凝滞,不能濡养经筋而发病。治法主要有活血散瘀、通络消肿止痛、软坚散结、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等。绝大多数以外洗方治疗。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有红花、羌活、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木瓜、当归、独活、乳香、没药、海桐皮等。很多外洗方中都以《医宗金鉴》中的海桐皮汤为及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一切治跌打损伤、筋翻骨错、疼痛不止等。

常用中药药理

海桐皮

【性味】 苦、辛,平。

【归经】 归肝经。

【功效】 祛风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

【主治】 风湿痹症,尤善治下肢关节痹痛;疥癣,湿疹。

【用法用量】 煎服,5~15g;或酒浸服。外用适量。

【药理作用】 海桐皮有抗炎、镇痛、镇静作用;并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且有降压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各家论述】 《得配本草》:“苦,平。入血分,行经络,达病所。去风湿,杀诸虫。”

苏木

【性味】 甘、咸、微辛,平。

【归经】 归心、肝、脾经。

【功效】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主治】 跌打伤痛,闭经,产后腹痛等。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3~10g。

【使用注意】

1.血虚无瘀滞者及孕妇忌服。

2.《本草纲目》:“忌铁”。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苏本浸剂和煎剂对白喉、流感、副伤寒病、弗氏痢疾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对百日咳、伤寒、副伤寒甲、乙等杆菌也有抑菌作用。

2.其他作用 苏木水能使血管轻度收缩,对离体蛙心,能使收缩力增强,并可使由枳壳煎剂减弱的心收缩力有所恢复,还能解除水合氯醛、奎宁、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等对离体蛙心的毒性。此外,还有一定的催眠、麻醉等作用。

【各家论述】

1.《唐本草》:“主破血”。

2.《日华子本草》:“消痈肿扑损瘀血”。

3.《本草求真》:“苏木,功用有类红花,少用则能和血,多用则能破血。但红花性微温和,此则性微寒凉也。故凡病因表里风起,而致血滞不行,暨产后血晕胀满以死,及血痛血瘕,经闭气壅,痈肿,跌打损伤等症,皆宜相症合以他药调治”。

4.《圣济总录》:“治被打伤损,因疮伤风:苏木(槌令烂,研)二两,用酒二升,煎取一升。分三服,空心、午时、夜卧各一服”。 EWENsWmamFsXgag+oOgaY1n9ZpUNZYNfQ+Fmm4xQEDCQt5QAPdxVWtwn5Cw8yZW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