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1 爱琴海文明

公元前3000年代初,希腊爱琴地区进入早期青铜时代。公元前2000年代则为中、晚期青铜时代,先在克里特(Grete),后在希腊半岛出现了最早的文明和国家,统称爱琴文明。爱琴地区的早期青铜时代最初实际上为铜石并用的时代,铜器并不多,金属冶炼技术与农业种植很可能来自东方。公元前2500~公元前2200年间,爱琴地区的社会面貌发生较大变化,金属器逐渐增多,人口明显增长,海上贸易交通更为频繁,近海区域出现了较大的建筑物和城防设施。这些均表明当时的物质财富正在增加,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开始复杂起来,出现了向文明过渡的迹象。

图4-2 阿索斯圣山,希腊(Mount Athos,Athens)

图4-2 阿索斯圣山

位于希腊恰尔基迪半岛的东部,形如手臂伸向爱琴海,风景迷人,海拔约20336m。陡峭的山壁中建有著名的西蒙佩特拉斯修道院(Simonos Petras Monastery)。

图4-3 提洛岛的石狮子,基克拉迪斯群岛,爱琴海地区(Stone lions of Delos,Cyclades, Aegean Sea)

图4-3 提洛岛的石狮子

提洛岛位于基克拉迪斯群岛中部,在古爱琴海历史上一度是宗教、政治和商业中心,也是运送铜等金属原料通往希腊半岛的要道,其早期青铜文化在爱琴地区居领先地位。那里出土的大理石“大地母神”偶像和奏琴吹笛者人像古朴传神,遂开希腊大理石雕刻艺术之先河。图为岛上的石狮子雕像。

图4-4 米诺斯王宫,克诺索斯(Palace of Minos, Knossos,1600B.C.~1500B.C.)

图4-4 米诺斯王宫

克里特首都克诺索斯的王宫。19世纪初经过大规模发掘后,克里特文明(Grete)已被证明是爱琴文明的重要组成之一,克里特文明的最大特征是宫殿的修筑,当时兴起的每个城市国家大多围绕王宫而建成。克诺索斯王宫遗址属新王宫时期,L形的建筑形制清楚,有不少壁画浮雕装饰。图为宫殿的北入口。

图4-5 米诺斯王宫复原图

图4-5 米诺斯王宫复原图

有关克里特文明的考古资料,有一半以上都来自这座王宫。此宫曾多次遭到地震破坏,但每次重建后都修造得更为宏伟富丽,最终形成一组围绕中央庭院的多层楼房建筑群,面积达2.2万平方米。错综复杂而非对称的内部结构,使其被誉为“迷宫”。全宫以长方形中央庭院为中心(长60m、宽30m),倚山而建,地势西高东低,值得一提的是室内已包含当时独一无二的卫生设备。王宫内各处的壁画也属上乘之作,与建筑水平高度相仿,显示了克里特文明注重灵巧秀逸的特色,有别于东方各国的威严沉重。

图4-6 米诺斯王宫遗址内部

图4-6 米诺斯王宫遗址内部

图4-7 迈锡尼城遗址,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今希腊南部(Mycenae Site,Peloponissos)

图4-7 迈锡尼城遗址

迈锡尼人和克里特的米诺斯人不是同一民族,迈锡尼人从欧洲内陆由北而南进入希腊,是后来组成希腊人的最早到来的一个分支。迈锡尼文明具有自身特点,如城堡坚固、陆战力强、喜用马拉战车、尚武精神突出等。图中的迈锡尼遗址主要是国王居住的城堡,城墙用巨石环山建成,这一点有别于克里特王宫毫无防御设施的情形。城堡的“狮门”不但代表了当时设防城门的特点,也呈现纪念性建筑的意味。堡内除了建有豪华王宫,还有一个露天庭院通往正厅,正厅前有门廊,入口两侧有一对圆柱,这种大厅的基本形制是否就是希腊古典时期神庙的原形,还有待争议。

图4-8 迈锡尼城的狮子门,希腊南部(Lion Gate, Mycenae,1250 B.C.)

图4-8 迈锡尼城的狮子门

城门虽然只是由一横两竖的巨石构成,横梁上部是一块三角形的巨大石雕,中央雕刻着米诺斯宫中常见的圆柱,左右两边有一对狮子相向而立,整个狮门的构图粗犷而庄重,具有王者的风范。门宽3.2m,上有一长4.9m,厚2.4m,中高1.06m的石梁,梁上是一三角形的叠涩券,券的空洞处镶着一块三角形石板,面上刻一对雄狮护柱的浮雕,故名狮子门。

图4-9 狮子门上部的雕刻

图4-9 狮子门上部的雕刻

图4-10 迈锡尼城的圆形墓场(Grave Yard)

图4-10 迈锡尼城的圆形墓场

穿过狮子门,右侧是一个圆形的墓场,向前是一条通向王宫的车道,后来,于公元前1200年间增加了两段供步行者用的米诺斯式的台阶。 e/69IQIEERtxMG32+7j1M0xFVpGvO+Sbq/MkkKkFKkZA9M2J9R9IVcQIQLHS8d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