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8 专业问答

【问】 为什么选择专业非常重要?

现状:a.一项调查显示,80%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未来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也不了解社会上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以及有多少职业类型等,很多学生的想法是“上大学再说”。 b.在现实生活中,高考选报志愿由于对专业和职业缺乏了解,不少学生和家长主要考虑录取因素,而对学生的性格、兴趣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致使学生不喜欢所学的专业,这是一部分大学生不爱读书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就业难和学非所用的直接原因。c.选专业更多还是家长在考虑,很多家长一味追求热门专业。d.高达52%的被调查者(大学生)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我会选择另外一个专业”,有34%的人希望在原来所学专业基础上再学第二专业,只有14%的人对当年的选择不后悔。

专业无所谓好坏,只要考生感兴趣,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能够发挥其所长的专业,就是适合考生的好专业。勤学者不如好学者,好学者不如乐学者。兴趣是一个人的老师,将专业选择和个人兴趣相结合,才能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最终在所学领域内有所建树。如果单从就业的角度去选择专业,学习动力和工作热情就不会很高,也很难在这个行业做出成绩。考生选择的专业要尽可能体现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如鱼得水,不仅学习过程较为轻松,还有利于以后的职业发展。相反,则可能导致因为对所选专业没有兴趣,学起来不认真,半路辍学或者即使勉强毕业,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上也是表现平平。例如,对数字不“感冒”的考生如果选择了会计、金融等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专业,学习过程可能就比较吃力,毕业后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意愿也不大。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论考生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选择了什么专业,只要学好了,都是有前途的。其实各行都缺人才,但不缺人力。有些媒体公布了一些薪酬诱人的职业,比如同声传译、保险精算师。选择专业不能只盯着这些职业光鲜的薪水,要理性了解这些职业的另一面。就同声传译来说,虽然学习外语专业的学生很多,但是否能达到同声传译的水平,不仅要靠考生的天分,更多的是持久的实践和积累。对于精算师,要求就更高,一个业务覆盖全国范围的保险公司,可能公司总部只需要几位精算师就够了。

【问】 为什么选专业要胸怀大志地考虑国家战略?

国家重大计划都与人才密切相连。为拉动内需国家还实施了一大批重大项目投资,在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大量人才。这包括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等计划。

综合多所高校的就业情况分析,这些大项目让一些应用型和工程技术类的“硬”专业火了起来,而相比之下,人文社科,以及金融、经济、管理类等“软”专业近年就业略受影响。

国家连续几年的一号文件都与农业有关,尤其是近几年进行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需求量是巨大的。国家想发展什么,正在发展什么,考生应该有一个考虑。要把自己“爱好和喜欢”的专业认真考虑一下,不要只是“感觉好”就不加考察填成自己的志愿。要弄清自己是真心喜欢立志从事这个专业,还是“听说”这个专业不错,或是自己喜欢还是家长喜欢。

除了考虑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也有必要考虑国家战略发展方向。温家宝总理在与青年学生座谈时提出,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这不是一句空话,同样适用于高考选择志愿。

教育部、发改委等7部委曾经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在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中明确写道:当前要优先支持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地质、矿业、石油天然气、核工业、软件、微电子、动漫、现代服务业等重点公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以及新兴产业的紧缺人才培养。

胸怀大志的考生,填报既适合自己又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专业,是实现梦想赢得成功的第一步。

【问】 “热门专业”一般指哪些专业?

招生中的“热门专业”并不是某个专业实力高低的划分,“热”或“冷”只取决于填报的人数,不是专业好坏之分。

近几年来本科毕业生人数排在前10位的专业几乎未发生变化,依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英语、临床医学、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问】 怎样看待高考志愿中的“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

①“热门专业”只是相对一个时期有效 所谓“热门专业”具备人才市场紧俏、工作环境好、收入相对较高等就业前景方面的优点。但是,“热门专业”也具有很大的时间依赖性,而且“热”的周期有长有短,这主要取决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与趋势,以及学科自身发展、人才市场的供求比例。目前,我国经济正在向一个稳定增长时期过渡,专业的热门程度和人才市场走向的变化都很快。根据欧、美、日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发展和人才就业市场的演化情况来推断,我国目前人才市场上紧俏的专业4~7年之后未必依然紧俏。“热”与“不热”难以预测,是相对的;只有毕业时的实际竞争力才是绝对的。

②“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并不是不变的 所谓“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本身是相对的。各行各业为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急需要各种专门人才,这种需求的变化,反映到高等学校招生中,出现所谓“热门”与“冷门”的情况,“冷”与“热”并非一成不变,专业本身更无好坏之分。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业对外向型人才的需求加大,反映到高等院校招生中,就相应出现了如国际经济与贸易、涉外会计、英语、法律学、金融学、建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热门专业。现在“热门”的专业,不一定永远“热门”,而现在“冷门”的专业,也不一定永远“冷门”,它们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变化的。值得注意的是,“热门专业”并不是需求量大的专业。一些急需的人才,如石油工程、边防管理学等专业,由于其专业性强,就业面相对较窄,其招生并不多,可因为它是社会急需人才,就业率高,因此仍不失为“热门”专业。考生既要想到当前的冷热程度,更要尊重个人的兴趣、爱好,关注该专业的发展前景。

③“报考热门”专业并不是“就业热门”专业 “就业热门”专业不能因为其就业率极高,就一味盲目地报考,因为该类专业一般是招生人数相对较少,社会需求量不大,就业面较窄,有定向培养的性质在其中,如边防管理、石油工程等,其高就业率正因为这些原因而产生。而“报考热门”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由于其招生人数多,就业面广、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大,因此报考该类专业的毕业生较多。该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地选择了创业或出国,相当多的大学生不急于在毕业时寻找一份固定的工作,而是“待价而沽”。越“热门”的专业,这种现象越严重,正是因为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量大,毕业生“心中有数”,就业时自然“不慌不忙”。因此“就业率”并非考察专业热门与否的唯一标准,“报考热门”专业并非是“就业热门”专业。

④普通大学的“热门专业”与重点大学的“冷门专业”之比较 该问题几乎每个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都可能遇到,我们建议考生首先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定。其原则是:如考分较高,能上重点大学的尽可能上重点大学,哪怕是该校的“冷门专业”。名校师资强,讲座多,学习氛围浓厚,这些都是一般院校无法比拟的。对于想考研的同学来说,进名校“冷门专业”就更值得推荐了。如果考分只允许上第二批录取院校的,就应选定好该批次中“热门专业”,报考专业实力较强的院校。

⑤“热门专业”的生存竞争异常残酷 相较于冷门的专业、基础学科专业,热门专业可以尽快地带来效益。本科毕业后,就能获得不错的就业机会,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能够就读于热门专业当然是每个考生的梦想,但是这个专业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够持续热下去,很多考生都没有认真想过。许多人当初为了热门专业而选择计算机,尽管自己并不喜欢。但目前中国计算机专业的招生人数过多,再加上社会上大量的职业教育机构,计算机专业的供求市场已经失衡,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再加上考生对这个专业并不感兴趣,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热情并不高,即使他将来毕业走出校园,将来面临的生存竞争也会是异常残酷的。

⑥应当理智看待“热门专业”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包括电子、旅游、物流等。但是“热门专业”有它的时间性与区域性,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举例来说,在义乌、温州等地的职业学校,只要与当地市场紧密相关的专业都是热门专业,如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用英语、酒店管理等,这些专业的近几年毕业生供需比高达1∶10以上。另外,不同的层次教育也不一样,比如有的专业在重点大学接受本科教育就是好专业,而到一般专科院校就读就不一定是好专业。

大学生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为艺术类、生命科学类、医学、生物学和农学专业。会计学、英语、法学、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等10个热门专业半年后就业率在90%以上,但这10个专业的失业人数达6.7万,占本科总失业人数的三成。总体看,大学生的失业率超过12%,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

毕业于不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不同。211工程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大概是88%,非211工程是59%,职校和专科院校是43%。10个热门专业的失业人数高是因为毕业生数量庞大。

【问】 是否“热门专业”的薪资高、“冷门专业”的薪资低?

麦克思在北京市的调查表明:热门专业薪资并不高、冷门专业薪资并不一定低。这里,热门专业指北京市就业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专业;冷门专业指北京市就业市场中需求量最小的专业。

①热门专业薪资并不高 在最热门的10个本科专业中,法学月薪最低为2801元,金融学月薪最高为3588元(图1-1)。

图1-1 北京市就业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本科专业的平均月薪

②冷门专业薪资并不一定低 前10名最冷门专业中有的月薪并不低,比如信息安全、安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但农、林、经济、管理与物理学的薪资明显较低(图1-2)。

图1-2 北京市就业市场中需求量最小的本科专业的平均月薪

【问】 哪些“热门专业”就业率低?

麦可思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报考最热门的几个本科专业均供大于求。本科最热门十个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32.9%。在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热门专业占了9个。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本科专业的平均就业率为91.2%,而很多热门专业的就业率并未达到这一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依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而这些专业皆为报考热门。

【问】 “热门专业”该不该报?

选专业最关键的不是看某个专业目前是否热门,而是看考生的兴趣和性格是否与自己所要选的专业相契合。如今行业人才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因此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要知道从进校到毕业尚有四年的时间差,应考虑将来的发展。如果一门心思追逐“热门”,而不考虑自己的潜能所在,便很可能被淘汰。

考生面对“热门”,甚至来自周围亲友的舆论和善意的压力,还需要把握好自己,因为选报专业就可以说是选择职业、选择未来。“热门”可能适合别人,但不一定适合你。考生应该冷静考虑以下问题:a.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b.是否符合你的职业生涯规划;c.你是否有能力得到它并把它做好,做好它需要哪些能力,这些能力结构你是否具备;d.你是否了解热门专业对其从业者的个性要求,你的个性是否适合从事这一专业。

报考“热门专业”也要看准行业的形势。目前,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6大行业。其中制造业是吸纳毕业生最多的行业,每年接收的本科毕业生基本占总数的30%左右。这种行业需求甚多,像化工、材料、土木工程、机械、自动化等专业,其毕业生就业前景很好。

如果“就业热门”专业属于“报考冷门”,就要多考虑一下。与一些“热门专业”对照,目前不少“报考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反而十分抢手。地质学专业毕业生几乎都找到了工作,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地质等专业就业情况也不错;小语种如韩语、日语专业毕业生,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些专业的高就业率在于其招生人数相对较少,社会需求量不大,就业面较窄,有定向培养的性质在内。有的专业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如边防管理、石油工程、采矿工程等,其高就业率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而产生。

【问】 考生如何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

①结合考生的兴趣和潜能优势选专业 浓厚的兴趣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每个人的兴趣点不一样,直接影响了他们将来上大学对所学的专业的兴趣。一般来说,外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行动能力和积极性的专业,例如,管理、法律、经济、市场营销等,内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的计划性、敏感性、逻辑性的职业,例如,研发人员、会计、技术人员等。

②详细了解专业特点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最好对所有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有一个完整清楚的了解,不能盲目去报,不能“听名字不错”就胡乱填报了。考生和家长可以参照本书的第2章(本科)和第4章(专科)来了解专业。此外,还要了解学校的地理位置、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重点实验室、所在省的招生分数、招生指标等。

③专业填报也要有梯度 在以往录取中,有的考生成绩高于他所填写的学校志愿的最低录取分数,但结果未被录取。未被录取的原因是所填的几个专业录取分数线都比较接近。其成绩并没有达到所填专业的要求,又不愿接受专业调剂。因此,填报院校专业,首先要注意学校政策,是否有级差分等,其次在专业志愿间要排列坡度。

考生选择院校内的第一专业应当是考生最理想同时录取分数线与自己学业水平相当的专业,其他专业的录取分应由高到低,降序排列。各高校招生网站上都会有往届各专业录取分,有的还会写出各专业录取平均分。考生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到各专业录取分的高低次序,比较合理地排列出专业录取分的坡度。

④掌握专业录取原则 在每年各高校公布的招生章程里,都会预先告知专业录取原则。如有的院校专业间设有级差分,有的院校是按专业大类招生等。部分院校招生录取时采用“专业级差分”的办法。若考生的成绩未达到其所填报的第一志愿专业的录取分数,其总分减去一定分值与填二志愿的考生排队录取;若第二志愿仍不能录取,则再减去一定分值参与第三志愿的排序,如此类推。

【问】 为何考生要了解高校各专业的真正内涵?

我国高等院校设置的本科专业现分为工学、理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军事学12大类。考生选择专业不能仅看专业名字时髦、好听,而应该对专业的内涵进行深入了解。一定要认真了解专业是研究什么的,学哪些课程,将来在哪些领域就业,以往就业率如何,未来的社会需求怎么样,招生计划多少,过去几年的录取情况,以及这个专业的历史沿革,是否重点学科,所在学科是否具有硕士点和博士点,这个专业有哪些名师等情况。了解这些情况后,再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由于专业选择和未来就业密切联系,考生应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

【问】 选择专业主要考虑哪些要素?

第一要对这个专业有兴趣,这个兴趣非常关键。第二要选择适合的专业,兴趣加潜能。第三要掌握这个专业在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实力强弱非常关键。因为市场经济,学完之后,这个专业在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看它是不是国家重点学科,看一看全国学科排名,还有一个就是要了解专业内涵。很多考生往往是凭着专业名称选择专业,这是不可取的。例如材料类专业,不同大学的材料类专业是不一样的:哈工大材料主要是和航天有关系,既得耐高温又得耐低温,属于高科技材料;北京科技大学材料是基础材料,因为这个学校前身是北京钢铁学院;北京化工大学材料是高分子材料;天津大学材料是纺织材料;浙江大学材料是丝绸材料,其前身是浙江丝绸工学院;还有的材料是研究水泥等建筑材料的。再如车辆工程专业,西安大学的车辆工程主要是铁道,其他大学主要是汽车和特种车辆。不管是新兴专业还是传统专业,应该按照兴趣、潜能加强势专业这三者相结合,以这个作为标准。不在于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因为哪一行,只要在这行做透了,又有兴趣,适合在这个行业发展,在哪一行都会很成功。

【问】 什么叫“大类招生”?如何增加专业的选择空间?

大类招生一般在同一个学院相近之间进行,以往在高考志愿中必须报具体专业,进大学后一般不能更改。而大类招生则是把几个相近的专业“打包”成一类,考生本来只有一个专业选择的,现在变成进大学后有多个专业的再次选择。例如,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已实现大类招生,大类专业名称为“环境与材料类”,实际上该类考生进校后,有三个专业可以选择: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材料化学。如有的高校就将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五个专业统一按照经济学类招生,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七个专业统一为工商管理类招生。因此,大类招生对考生非常有利,可以根据考生进大学读了一年以后,对专业认识更深入,比较清楚了解了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是否适合该专业。

【问】 文科专业可以招理科生、理科专业可以招文科生吗?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与证券、会计学等看起来像是纯理科专业,实际上是文理兼收,文科生也可以填报。如北京科技大学文理兼收专业有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英语、日语、德语专业,前两类专业在招生时按照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文科生和理科生在一起上课,一年半以后再进行专业细分,如工商管理类就会分成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四个专业,学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经管类专业招收的理科生多一些,但也向文科生敞开大门,不过报考该类专业的文科生数学成绩要好,在录取过程中,同等情况下,高考数学成绩会成为参考因素。而对理科生而言,不仅能报考对数学有一定要求的经管类专业,一些文史专业也并不是文科生的专利。如北京交通大学的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法学、传播学、英语专业都是文理兼收,经管类专业文科生和理科生比例在1∶(2~3)之间,人文类专业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比例则是1∶1,理科生和文科生具有同样的选择人文专业的机会。在一些综合性大学中,中文、哲学等很多专业都是文理兼收,理科生可以选择的范围更广。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在现有的60多个本科专业中,除应用心理学,管理科学、物理、化学、环境科学、理科实验班信息与数学这几个专业专门招收理科生外,其他专业则全部实行文理兼收。据了解,在经济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艺术类、中医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公共管理类、新闻传播学类、法学类等学科大类中,都包括相当一部分的文理兼收专业,考生可以根据各省市的招生目录和各高校的招生简章来选择。

【问】 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中普遍存在哪些误区?

①重视选择学校而不重视选择专业 选择一所有名气的院校,的确有利于考生今后的成才和发展。因为好的学校学习环境好,师资力量强,进一步深造学习、出国留学等机会比普通学校优越一些。但是很多学生和家长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只考虑学校而忽视了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个专业。为了能步入名校的大门,而不惜以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为代价。

②以分数的高低来决定专业 许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仅以分数对号入座来选择学校和专业,对报考专业今后职业的发展前景了解很少。填报志愿时,没有明确的方向,一切以分数来决定学校和专业。单凭历史资料中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对照自己考分来对号入座。

③追随“热门”专业 有的考生和家长很关心专业的热门和冷门,认为“热门”专业将来回报率高,都往“热门”专业去挤,如金融、经济专业等,结果导致专业“扎堆”现象十分严重。有的认为“冷门”就是大家不考虑的东西,社会需求不大,考上也不光彩。其实关键在于是否适合,适合考生的专业就是理想的专业。

④父母包办选专业 父母包办选专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太小,无需征求他们的意见,一切由家长包办;有的家庭为了考生的志愿问题闹得不团结;有的家长在没有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下,完全从自身的喜好出发,希望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能通过下一代来实现;有的家长本身对有关专业的知识了解不多,盲目地跟风追求选择热门专业,认为社会上最流行的专业就是好专业,能够保证孩子日后就业和生活的稳定等等。作为父母关心孩子很自然,但假设考生如果勉强按照家长意愿选择了自己不喜欢、不适合的专业,今后他将终身从事自己不喜欢、不适合的专业,即使物质回报再丰厚,也难以体验成功与幸福。

【问】 大学本科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吗?

大学本科教育不是职业教育。专业少,职业多,专业跟职业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个专业可能对应很多不同的职业,直接对应是以该专业为工具和知识直接利用,而间接对应是以该专业为基础背景促进职业发展。如法律专业的可以做律师,还可以应用于谈判、公关等等。一个专业还对应很多不同的行业,因为每个行业都需要不同专业的人才发挥各自的优势。当然有一些职业对专业对口有较高的要求,如临床医学、土木工程。但更多的情况是,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大学里得到的知识积累、思维训练和素质提升都不会浪费。不管大学选择什么专业,只要把真才实学融会到兴趣里,梦想的职业道路完全可以走得通。大多数专业和职业之间并不直接对应。尽管很多的职位是要求专业背景的,但也有一些职位并不看重你所学的专业,他们看重的是个人的意识观念、沟通能力、学习分析能力,而这些素质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锻炼获得。所以考生不必想在商界发展而特意选择市场营销或管理专业,也不必为选择哲学专业而对未来的就业感到悲观。

【问】 进入大学后,允许换专业吗?

很多大学允许转换专业,学生想要换专业,一般来说有3种方式:第一种是入学后大一、大二时,学生可以提出申请换专业;第二种是继续学习本专业,辅修自己希望转换的专业,这在一些学校比较普遍,如经济学专业和法学专业,有相当多的学生辅修;第三种是读研究生时再换专业。但是进入大一、大二申请换专业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学习的基础课不同,换专业要补某些重要基础课,除非你成绩很优秀,否则一般都不会换专业。

【问】 大学设置的新专业好就业吗?

重庆市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重庆有23个本、专科专业是100%就业的,七成为新设,重庆市近年9个本科专业就业率达到100%,包括:播音与主持艺术、法语、安全工程、采矿工程、冶金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给排水工程。这些专业中,除了后2个专业外,其余全是新专业,2008年是第一届毕业生。因4年前多数高校在设置新专业时进行过市场调研,使得就业情况普遍较好。尽管一些高校设置的新专业不具备师资与办学条件的优势,但根据市场需求而设置的新专业往往有较好的就业前景。但是要注意,绝大多数大学的新专业不具备该专业领域的优势,学生能否学到多少本领值得怀疑。

【问】 哪些专业的学制为五年?

除医学类本科专业为五年外,一般本科专业为四年,但却有不少非医学本科专业为五年。一些院校在《招生章程》里会有特别说明,或在《招生计划》中有备注。如学制一般5年的专业有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等。有的专业,一般院校学制为四年,但也有的院校为五年。如大连理工大学的车辆工程(英语强化)、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生物技术(生物医学软件工程方向)、北大医学部英语(生物医学英语)、南京师范大学的日语(日英双语)、苏州大学的法语(法英双语)等。大连交通大学的交通工程、土木工程、经济学、社会工作等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嫁接后,学制也为5年。此外,艺术类专业也有5年制专业。如雕塑、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等。注意仔细阅读各校的《招生章程》。

【问】 最近两年不同专业的就业率状况如何?

教育部公布近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采矿、石油、地质、冶金工程等专业就业率达到95%以上。

①本科专业的高就业率集中于工学 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冶金工程、飞行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专业,无论是“211工程”院校还是非“211工程”院校就业率均在95%以上。这些专业毕业生规模较小,一般为1000~5000人左右。

侦察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就业状况较为理想,总体就业率在90%~95%之间,“211工程”院校就业率达到95%以上。

金属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安全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工程力学、木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各校就业率均在90%~95%之间。

②本科热门专业的就业并不理想 近年全国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英语专业每年毕业生规模都在10万人以上,“211工程”院校就业率在85%~90%之间,总体就业率在80%~85%之间。

毕业生规模在5万人至10万人之间的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其中,法学、临床医学专业总体就业率在70%~75%之间,汉语言文学专业在75%~80%之间。

③不同学校部分本科专业就业率相差明显 部分专业“211工程”院校和非“211工程”院校就业状况存在较大差距。如“211工程”院校的治安学就业率超过95%,但高校总体就业率仅在65%~70%之间。侦查学、小学教育专业“211工程”院校就业率在95%以上,总体就业率在75%~80%。“211工程”院校贸易经济就业率在95%以上,该专业总体就业率在80%~85%之间。

【问】 为什么招生时的“冷门工科”变成了就业时的“热门工科”?

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校每年约500万毕业生中,学工科的仅占30%,而这30%的工科生中,有一多半学的是回报较高的热门高科技工科专业,如计算机、生物工程、通信、信息、电子、新材料等。在传统工科专业中,最热门的是建筑专业,招生与毕业人数在传统工科中一直居前。另外,电力和石油因为垄断行业,专业报考也比较热。而剩下的机械、造船、钢铁、化工、纺织、煤炭、汽车、制药、地质、水利水电等传统工科专业,每年毕业生人数仅50多万,占全国普通高校每年毕业生总数的1/10。随着我国纺织、机械、造船、钢铁、化工等传统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工科专业毕业生需求成几倍、十几倍的迅猛增长。用人单位蜂拥到学校去抢毕业生也不能满足需要。

近年来一些老的专业逐渐发出“新芽”,一些冷的专业也开始重新“火爆”。

①管理类专业前几年随着人才培养的“饱和”,以及其他新兴专业的迅速崛起和抢占位置等原因,管理类专业出现了相对“没落”的情况。随着近年来人才培养与需求的供应关系变化,以及各学科的相互交叉融合,现在企业不仅需要掌握各种技巧的专才,更需要一些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全才。同时,工程管理、体育管理等交叉学科将特别受到就业市场的青睐。

②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在国家出台政策加强基础学科的建设和研究的形势下,各所高校也开始从减少或者稳定招生人数又变为逐渐强化招生。基础学科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很多高校基础学科都在往应用型发展,但国际上基础学科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研究的原创性、发掘性以及开拓性却相对薄弱,越来越要求更多能致力于研究型的学生。不过这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往往在实验室或研究所工作。

③近年来有很多学生都不愿意选择工科专业,认为工科学生就像工人一样累。一些传统的、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工科专业却一直处于“冷门”专业地位。随着我国对高科技工程人才的大量需求,一些传统的工科,如化工、设备制造等专业也将“升温”。

④随着各学科的融合,原来一些由专业组合产生的专业也逐渐成熟,并且受到重视。如同济大学的建筑、城市规划专业一直就比较突出,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将设计与历史、艺术结合起来,设置的历史建筑保护专业、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正在逐渐显示其优越性。

【问】 为何传统工科急需考生报考?

工科专业一般可划分为高科技专业(如计算机、生物、通信、新材料等)和传统工科专业(如机械、化工、冶金、纺织、轻工、地质等)两大类。由于高科技专业回报相对较高,考生报考踊跃,而传统工科专业,除建筑外普遍报考过冷,招生人数也偏少。

考生和家长应该注意到,我国传统工业正在向深加工、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已逐渐改变着“傻大黑粗”的落后现状,同时预示着对一直偏冷的传统工科专业毕业生需求非常大。如果能适时转变对传统工科的偏见,无论从国家的需要还是自己的就业机会和成长道路来说,都将充满了更多的机遇,更容易成功。其实许多人已经走向领导岗位或成为大企业家,如许多省市主要领导来自传统工业企业,因为传统工业企业往往是大型国企。

【问】 哪些传统工业领域缺乏技术人才?

①钢铁行业缺后备人才 现在的年轻人都倾向搞金融、经济、信息,很少有人愿意学冶金,搞钢铁研究。即便有,他们的素质也不够高,基础理论薄弱,要把研究做得更深是很难的。

②机械专业生源严重短缺 机械工业是工业之母,机械技术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整体的工业实力。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高校机械专业早已被考生们冷落,生源严重匮乏,生源质量普遍偏低。在一些高校,机械专业研究生报考人数还没有录取计划数多,学校只能降分录取,以招够学生。一家机构做的调查显示,尽管机械类专业就业形势很好,但相当数量毕业生不愿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机械类专业转行的学生能达到60%~70%。

③纺织业专业报考冷、招生难 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已达1150亿美元,纺织业及相关产业提供了多达1亿个就业岗位。与纺织业的红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纺织业专业报考冷、招生难。近几年,纺织院校培养的纺织专业人才逐渐递减,招生规模不断减小,人才供求矛盾越来越尖锐。天津工业大学纺织机械专业,供求比例这两年高达1∶10以上,但仍感招生困难。

④煤矿专业出现“大逃亡” “逃离工科”在与煤矿相关的传统工科专业中表现最为突出。目前我国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有家大型煤矿想招一名具有本科学历的总工程师,可根本招不到。曾发生过事故的辽宁阜新煤矿,已经约10年没进大学生了。全国原本有不少所带“矿”字头的学校,但后来由于招生困难,纷纷改成“某某科技大学”,院校中采矿专业也纷纷下马,由此造成了煤矿相关专业培养规模急剧缩减,大专以上煤矿专业毕业生每年已减少到1万名。

【问】 为什么招生时的“热门文科”变成了就业时的“冷门文科”?

文科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文科过热,具体表现为文科热门专业报考过热和过度扩招。从高校方面来说,自高校扩招以来,不少高校不管自己是否具有培养能力,一哄而上新办或扩招文科热门专业,如经济、管理、法律等。使这些文科热门专业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大部分毕业生特别是专科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有些专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不足10%,待业和隐形失业现象十分普遍。

热门文科专业如此大规模的扩招,主要原因在于:a.高校盲目设专业的短期行为,社会上热什么就招什么,而不是慎重地考虑本身的培养实力;b.文科专业不像理工科专业那样对实验设备等硬件有着很高的要求,上马或扩招起来相对容易;c.考生和家长缺乏专业报考与就业之间的信息,在专业的选择上同样存在着跟风现象。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企业、新闻媒体历来是文科毕业生的主要出路,但这些单位人才需求量不大,再加上地方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精简的力度加大,需求量更是趋减。不少文科专业就业行情已连年滑坡。狭窄的就业空间难以容得下迅速聚集起来的热门文科扩招泡沫。

文科本科生就业困难,于是相当数量的文科本科生去考研,文科专业不仅本科报考热,考研也同样热。同文科本科专业扩招一样,文科专业研究生也大幅扩招,于是文科研究生中除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是学不同专业的复合型研究生就业形势好一些外,多数从本科到研究生都学同一个文科专业研究生,由于知识结构单一,不适应社会需求,就业难度越来越大。

【问】 “热门”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太多了吗?

文科生就业难度最大的当属仍十分热门的经济类专业,如经济学、会计、金融、外贸等。经济类专业本是好专业,但读的人太多,也会“货多不值钱”。会计学专业算是普通高校文科经济类专业严重过剩的一个典型,现在全国有500多所高校设置会计学专业,会计学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近40万人。换句话说,平均每10名在校大学生中就有1名学会计专业。而目前我国已有1200万人的会计职业大军,可以说异常庞大,于是会计专业毕业生严重积压过剩就不可避免。在各地人才市场,往往一个会计招聘名额就会引来几十名毕业生应聘,绝大多数应聘者无功而返。

【问】 高中毕业生适合学“热门”管理专业吗?

应届高中毕业生直接上大学学管理的最大弊端在于他(她)没有在企业待过一天,对企业一无所知,毫无实践经验。在大学空学四年管理理论,是无法真正掌握管理理论和方法精髓的,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其实,管理与技术、生产是不分家的,可没有在企业待过的高中学生,一不懂技术,二不懂生产,难以成为优秀的管理者。所以有专家认为,管理专业不宜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收,而应从有3~5年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中招收比较合适。然而现实中,高校的管理专业不仅直接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而且招生规模偏大。2004年,普通高校管理专业新生录取额竟高达50多万人,而工科录取额才100多万,社会怎能容纳得了这么多一不懂技术、二不懂生产的“管理人才”。一个当官的,两个干活的。事实上,很少有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成为成功的老板或领导,老板或领导出自工科专业的人才更多。

【问】 “热门”新闻类专业毕业生好找工作吗?

同经济学、管理、法律等专业一样,这几年新闻专业一直很热,考生纷纷报考新闻专业,不少高校纷纷开设新闻专业,招生规模急剧扩大。2000~2004年,5年共增加335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70个。2005年底,教育部高教司登记备案的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激增到661个,仅一年时间就增加了202个专业点。从每10年增加10个,到每年增加70个,再到一年增加202个,以致综合型大学都设有新闻学专业。如此超常规发展,使全国普通高校新闻专业在校生多达13万人,每年的毕业生多达3万人。毕业生的供大于求,使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在南方报业集团招聘中,曾出现了4万多学生竞争200个职业的局面。据《21世纪人才报》的调查数据显示,有60%左右的新闻专业毕业生没有进入这一领域,要么转行,要么找不到工作。

【问】 “热门”英语专业学生过剩了吗?

这几年英语专业扩招幅度很大,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招收本科生人数为87808人,2004年则急剧上升到102388人。2004年的毕业人数为53466人。而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布的2005年外语类人才总需求量仅23269人,其中本科生为14948人,这其中还包括三分之一非英语的俄、德、法、西、葡等小语种的人才需求。文科中英语专业本是好专业,但学得人太多也会过剩。且不说高校英语专业在校生高达几十万,而且英语还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全国有近1亿成人和近3亿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社会上各种外语培训班多如牛毛。再加上浩浩荡荡的出国留学大军,我国难以容得下这么多的英语人才。除了俄、德、法、西、葡等小语种外,英语这个大语种就业前景不容乐观。英语专业供大于求的态势非常明显,就业难度越来越大。

【问】 “热门”法律专业毕业生有多少失业或转行?

这几年法律专业扩招幅度很大,全国开设法律专业的大学已达400多所,在校法律专业的学生约36万。目前,法律专业硕士点由最初的8所院校增加到了45所,已培养出1万多名法律硕士专业的学生,在校生约为2.5万人。法律专业毕业生太多,必然导致就业困难。这几年,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很难进入大中城市,因为大中城市的法院、检察院早就人满为患,基本上处于超编状态,稍有名气的律师事务所通常只要研究生。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只能不情愿地进入县一级的法院、检察院及公安局,或改行到中学去当政治教师。即使如此,法律专业就业率也只能达到百分之五六十,近半数学生难以找到工作。

【问】 近年本科生哪些专业就业率最低?

麦可思公司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报告称,大学生就业主要的影响因素中,所学专业成第二大因素。从全国各专业大类2011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情况看,本科中法学专业大类的就业率最低为86.7%,其次是教育学和历史学,分别为87.1%和87.2%。就业率最高的是工学大类毕业生,高于法学类6.6个百分点达到93.3%。而在高职高专专业中,艺术设计传媒大类(83.2%)、法律大类(85.9%)和文化教育大类(87.7%)的就业率最低,就业率最高的则为生化与药品大类(92.5%)。在2011届本科生的专业大类中,工学薪资最高为3279元,教育学薪资最低为2621元。调查分析说,因为医学毕业生在毕业几年内都在学习阶段,薪资都会处在低水平阶段。该分析表示,大学生就业最主要的三大影响因素中,所学专业占第二位,第一位和第三位分别是大学所在地的就业市场、教育质量与学校声誉。

【问】 小语种的专业前景如何?

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整体就业压力较大,而小语种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却显得比较乐观。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供不应求,而波斯语专业大三学生已经提前被预订了大半。近年小语种的就业形势较往年都要好,尤其是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专业的学生。目前,阿拉伯语专业人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包括外交部、边防检疫部门、安全局、公安局、新华社、银行、大型企业等,都对阿拉伯语专业人才有需求。以前阿拉伯语是招生中的冷门专业,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了鼓励学生报考,实施了校内加分政策,但近几年由于阿拉伯语等小语种专业就业吃香,上海外国语大学该专业连续多年达到了100%,带动了报考人数。近年该校阿拉伯语专业的报考录取比已经达到了5∶1。因此,从2009年开始该校取消了报考阿拉伯语专业优惠加分的政策。在近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小语种专业报考人数也进一步增加。 m1RGT4OM2tQgRzpaqOsSfyvvQAtA47IS/WtkK6yHW6Fgzh/sJxsEeeQt07tK/nA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